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中西医治疗预后良好 视网膜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CRVO)是常见的有致盲并发症的视网膜血管病。平均年龄60岁,90%发病于50岁以上,男女比例6:4。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分支静脉阻塞,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中根据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的大小分为缺血性和非缺血性两种。主要表现为视力障碍,常突然发生,视力可降至手动或指数,中心视野中心暗点和旁中心暗点。眼底检查有视乳头水肿,边界模糊,血管扩张,扭曲,视网膜大小不等出血,浅层为火焰状,深层为片状,严重者有视网膜前出血及玻璃体出血。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渗出斑。西安市中医院眼科张宏 主要合并症(1)黄斑水肿,是影响预后视力的主要原因(2)新生血管形成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约30%发生率,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一般在发病后3—4个月,难于用药物控制,成为难治性青光眼,预后极差。 主要原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炎症及其它如口服避孕药,眼压增高,情绪激动,过度疲劳等。 中医属于络损暴盲范畴,临床上分为(1)情志内伤,肝气郁结的气滞血瘀证,(2)肝肾阴亏的阴虚阳亢证,(3)过食肥腻,痰湿内生的痰瘀互结证,(4)过度疲劳阴血暗耗,心血不足的心脾两虚证。 主要检查为荧光血管造影和OCT检查,以确定中央和分支静脉阻塞,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及黄斑水肿的程度。 治疗:西医治疗较为单一,我们根据以往治疗经验,把西医和传统中医相结合,治疗率高,预后良好。简述如下: 一 静脉注射扩血管药物和营养药物,使视网膜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帮助出血吸收,减少新生血管形成,黄斑水肿消退,视力恢复。 二 中药口服,根据中医辨证,针对性用理气解郁,化瘀止血,滋阴潜阳,化瘀通络,益气摄血等。 三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穴位主射疗法,达到疏通经络,活血明目作用。同时加用耳穴贴敷,协助治疗。 四 局部超声波治疗,促进眼局部血循,增加局部抵抗力,帮助血液吸收,减少水肿。 五 球后注射扩血管和少量激素药物,局部浓度加大,消炎,消肿,减少新生血管形成。 六 眼底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大于六个视盘面积,积极行激光治疗,预防新生血管兴生成。 通过以上治疗,病人视力恢复,出血吸收,水肿消退,基本未见新生血管形成的病例。预后良好。 如果您不幸患有此病,请与我们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