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图)

 老刘tdrhg 2016-03-24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图)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10年08月03日 09:55

 

    观星台

    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观测建筑。测景台创立于西周(约公元前1037年),周公为测日影定地中在此建土圭,唐代(公元723年)仿旧制改建成了石圭。观星台建于元代至元十三年至十六年(1276-1279年),郭守敬以此为中心点观测并推算出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其精确度与现行公历仅相差26秒,创制时间却早了300多年。周公测景台和登封观星台充分验证了“天地之中”的信仰,是科学、宗教与政治相互作用的产物。

 

 

    少林寺初祖庵大殿

    少林寺初祖庵建于宋代(公元960-1279年),其建筑是现存的宋代砖木建筑罕见精品,更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宋代由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颁布后最初的珍贵实证。它也以纪念中国禅宗开山祖达摩而成为广受注目的宗教圣殿。

    少林寺建筑群(塔林、初祖庵、常住院)见证了佛教文化通过在“天地之中”的传播,加强、巩固其影响力,并由此形成了中国最大的禅宗教派。

 

 

    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建于北魏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砖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筒体建筑之一。嵩岳寺塔是佛教文化通过在“天地之中”传播而确保并扩大其影响力的建筑实物见证。

 

 

    会善寺山门

    会善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499年),寺内现存元、明、清时期建筑9座,是唐代天文学家一行和尚的出家修行之所,现存元代建筑是当时(公元1279-1368年)最典型和珍贵的代表作之一。会善寺是参与天文活动、参与中国古代宇宙观演化史研究的代表人物僧一行的出家修行之所,是佛教文化与“天地之中”观念代表人物的见证。

 

 

    少林寺山门

    少林寺常住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寺内现存明、清建筑30余座,每座建筑都承载着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五百罗汉朝毗卢、少林拳谱、十三棍僧救秦王等壁画以及现存的数百品碑碣等文物都是中外文化交流、融合、创新与发展的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