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州人做生意让全世界感到害怕的经商秘诀!

 循天园 2016-03-24

       在现代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固守这种思维的经营方式,一定会很快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最终被市场淘汰。企业很容易掉进薄利多销的陷阱里,而无法脱身。 在中国人的思维当中,当他产品卖不动的时候怎么办啊?便宜一点!我一便宜我就能多卖点,我多卖点我最后还是赚回来了,我卖10个每个赚两块,利润虽然厚,我卖不动怎么办呢?我卖得便宜一点,我每个赚5毛,卖上30个我不比你赚的多了吗?这不就是薄利多销嘛。

       薄利多销是很多企业的法宝,因为薄利多销让我们中国很多的企业走向了国际市场。但是,这种薄利多销的思维最后给我们带来的,是我们的企业越来越没有竞争力!

       薄利多销有风险

       有的客户,你报了价出去,他会直接跟你说给他20%的折扣。但是你知道现在中国的制造业真的是很少会做到这种利润,其实它是非常低。我知道的某些行业,比如做风扇,他们的利润真的是非常的薄,甚至薄到汇率但凡有一点波动,对他们来讲都是致命的。

       我知道有一家非常大的工厂突然间倒掉了,他跟我说是他的价格比同行要低。这在做风扇的行业来讲是没法想象的,因为这完全是一种亏本经营:把市场做大,把每一个客户都接下来,然后去贷款、去融资。但是某一天突然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可能整个大厦就瞬间倒塌了。

       永远是高价打败低价

       我发现很多没有独立接订单能力的小工厂,他们往往会选择低价轻敲这种方式,把利润放到最低。但实际上永远是高价打败低价,低价不可能打败高价。因为你没有足够的利润,有一些客户不追求很高的地位,但是我一定要有。因为当你做得自己一点利润都没有了,那你就没有更加深入发展或者持续发展的空间。

       你说是黑马,我说是专业

       我们很多的供应商包括同行都会觉得很奇怪,说从哪里杀出来这么一匹黑马,以前从来没有说过,为什么短短的两三年突然间就冲出来了。其实我们在这个行业已经非常久,差不多有十年了。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这个产品我们一直在做,一路做下来,做到熟得不能再熟。虽然之前不是做这个工厂,但是因为我们熟悉这个产品,熟悉这个市场,知道哪个市场有一些大客户,知道要获取到什么样的市场,这个市场接受程度是什么样的程度,价格可以卖到多少等等。

       抗风险:一要利润,二要市场

       对于我们来讲我们会选择一种比较保守的方式。首先,我必须要求每个订单要有利润;其次要把整个市场做得更加广。

       伊拉克这个地方不大,其实是一个大的市场,这不是客户的问题,是非人力能够控制,属于不可抗因素。可能有些货在路上,有些货到港了。但因政治问题,没有人会赔偿的客户负不了责,你也负不了责。

       所以一方面就是要控制好这个风险,一方面是尽量把你的市场做大、做广,这样可以避免它受某一个市场的影响过多。

       在行业做出口碑,你就成功了

       其实当你在一个行业做久了,尤其像我们是一个比较小的圈子,有的时候不需要你再跟客户讲什么,他就问你都有跟谁做过,甚至他也不需要你寄样品,就下单了。其实我们的东西绝对是要寄样品的,不是你看一眼就可以了,他要测性能,要去看你有没有认证当然我们会把这些认证全部做在前面。这就是说,产品做到一定程度,其实就是一种你的口碑。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介绍下最会经商的温州人,他们的千锤百炼的经商技巧是:

       1 善用别人的资源

       没有能力买鞋子时,可以借别人的,这样比赤脚走得快。——《塔木德》箴言

温州人的成功大都是使用别人口袋里的钱来成就自己的梦想。《塔木德》箴言提到:对于财富运用的观念,我很欣赏现在流行的“托付观”,它认为人生如过客,你一生中拥有的任何东西都不属于你个人,而是被交托到你手中。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人有三种,一是天才、二是人才、三是蠢才。花大钱办小事是蠢才;花小钱办大事是人才;不花钱办大事是天才。温商中很多人是在“零资产”、“零资源”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用好自己的资本,善用别人的资本,用活今天的资本,巧用明天的资本”,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很多温商甚至在“负”资本中发展起来,他们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实现了从贫穷到富裕的两极跨越,创造了无中生有的创富神话。

       2 用钱要恰到好处

       有时你看似是一件很吃亏的事,往往会变成非常有利的事。——李嘉诚

       温州人有时是极其豪爽的,他们可以动辄上亿元,投资于慈善事业;他们对客户,坚守着“吃亏是福”的指导方针,他们认为知识是无价的,不能赤手空拳地开始行程,必须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另一方面,他们表现得极为吝啬,他们视节俭为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

       花钱要恰到好处,不做挥霍的浪费者,也不做葛朗台似的吝啬鬼。正如比尔·盖茨所说:“花钱如炒菜一样,要恰到好处。盐少了,菜就会淡而无味,盐多了,苦咸难咽。”

       3 适者生存,而非大着生存

       这个世界是属于弱者的,因为弱者最懂得适应。——杰克·韦尔奇

       达尔文说过:“应变力也是战斗力,而且是重要的战斗力。得以生存的不是最强大或最聪明的物种,而是最善变的物种。”有位经济学家说:千规律,万规律,经济规律仅一条:适者生存。

       温州人认为:要想生存,就要像水一样适应环境,水本无形,也可以有形。放在桶里的水是圆的,放在箱子里的水是方的,它随势而变,不拘一格。必须学会像水一样,善于随着周围的环境改变而改变,随行就市,不断调整自己,改变自己,使自己能够适应周围的大气候,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水的精神赋予了温商“一有土壤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的生存能力。

       4 寻找无竞争的蓝海

       风险越大,赚钱的机会就越大。到别人认为是冷门的地方,你会赚到数不清的钱。——世界船王奥纳西斯

       温州商人坚信:没有人的地方水草最为丰美,“钻空子”的思维,使得他们往往能从“没有市场”处找出市场;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市场混乱中,寻找到商机;从鲜为人知的边缘经济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

在杀成一片血海的市场中,温州人畅游于无竞争的蓝海。“温州人善于捕捉商机,在温州可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运用蓝海战略的企业家,但是温州不乏已经具备蓝海战略思维的企业家。”马津龙教授这么评价温州企业家的蓝海基因。

       5 拿来主义

       可持续竞争的惟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管理顾问詹姆斯·莫尔斯

       模仿是创新的基础。蒸汽机的发明,是瓦特对小水壶热蒸气原理的模仿运用;卫星上天环绕地球运行,是牛顿对苹果落地原理的模仿创新。统计显示:创新,是由80%~90%的模仿,10%~20%的创新组成的。

       温州人的模仿能力是极其可怕的,他们把打火机、眼镜、低压电器等商品拆开再重装,然后,就能自己制造出一模一样的产品了。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资源的背景下有着狡黠而胆大性格的温州人,最初正是靠了“模仿”,才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市场现在,他们对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 基业长青靠诚信

       即使是口头承诺,神也可以听见。——犹太商人

       一位温州商人说:“做人要务实,讲话要真实,做事要诚信,不能骗人蒙人,丧失信用钱可以创造,但诚信比金钱更重要。不守诚信也许能赢得一时之利,但一定会失长久之利。”朴实的语言里有对诚信的坚持。

       诚以修身,信以立业,诚信实现了商人的利益最大化。《塔木德》训诫后人:“你们不可行不义。要用公道天平、公道砝码、公道升斗、公道秤。”犹太人认为诚信就是财路就是商业活动中最高的技巧。诚信是商人步入市场的通行证,失信于市场即是商人的自杀。温州人认为:诚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就相当于心脏对于人,心脏停止跳动,生命就不存在了。

       7 赚钱是硬道理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安德鲁·葛鲁夫

       贫穷是什么?在温州人看来,贫穷不是缺米少盐,也不是缺衣少食,贫穷是无能,是罪恶。《塔木德》箴言提到:身体依靠心灵而生存,心灵则依靠钱包而生存。温州人对钱有着绝对的偏执,他们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呼唤着金钱,对他们来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金钱故,二者皆可抛。”

       温州人无道胜有道,“赚钱才是硬道理”,他们穿着金色的外衣,在无涯的商海,以钱做舟,以钱做桨,寻找着未知的金矿。

       8 隐形冠军

       小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恒基兆业地产集团主席李兆基

       随着20世纪90年代赫尔曼·西蒙教授《隐形冠军》一书的出版,人们惊奇地发现,一国经济活力的真正源泉往往并非那些声名显赫的大企业,反是在小市场领域高居本国乃至全球领先地位的中小公司。他们被称为“隐形冠军”。这些隐形冠军甚至常常拥有各自所在市场60%~90%的全球市场份额。

       通过多年深入的研究和调查,赫尔曼·西蒙总结了隐形冠军的八大特质:①目标明确。②高度专注。③攥紧客户关系。④成为卓越者的伙伴。⑤创新。⑥跻身顶级竞技场。⑦保护独一无二。⑧强大的企业文化。

       9 “微利是图”

       别想一下就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塔木德》箴言

       据统计,国外90%以上的大富豪是白手起家或靠小本起步的,只有不到10%的人是靠继承遗产发家的。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商场上几乎全是穷人,靠赚小钱起家的恐怕要占到99%以上。

       温州人的商业哲学是:“惟利是图”不足取,“微利是图”却能积少成多,是生财之道赚钱之术,他们认为:生意场上的事情,看大而未必大,看小而未必小。温州人能挣大钱,也绝不嫌弃小钱。他们挣钱有时是按角、分来计算的。他们响亮地喊出了“赚一厘钱也光荣”的口号。温州人就靠这一分一厘的集腋成裘,完成了他们的原始累积,为其后来的第二次、第三次创业奠定了雄厚的资金基础。

       10 和“志同道合的伙伴”牵手

       一个人赚钱没有什么了不起,要让大家都能赚钱。许多个体的精诚合作,可以控制整个市场。——温州商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