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言: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

 书童追梦 2016-03-24

老人言: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


     不要企图向别人证明什么,很多事情,你多大幅度地向左摆,它则多大幅度地向右荡去。

     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做好事的目的是为了炫耀自己,压倒别人;施恩惠给旁人是为了要名誉,拉势力;干事业一心想出人头地,惊动世间;树立做人的操守目的是想标新立异。这些都是通向行善思想境界中的障碍,理性道路上的荆棘,最容易混合在健康的思想中,也是最难去除掉的。必须要彻底扫除杂念,铲除滋生这些思想的土壤和萌芽,才能恢复人的善良本性。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在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或者做的一些事情产生疑问的时候,总急着想去证明些什么,而事实上有些东西是无须去证明的,因为那不过是属于自己个人的事情,别人相信与否并不重要,也不会对你的态度或已经做过的事情产生什么影响,更不可能让你有所改变。既然这样又何必在意别人的眼光呢?何况真要证明些什么,也不是靠嘴上说说就行的,应该拿出行动来让人相信。

    一个人,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大善人,逢人便说自己做了多少好事,捐了多少钱,还拿出捐款的证据,他这样做,外人反而会看低他。一个丈夫,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背叛过妻子,就苦口婆心说了一大通自己是清白的理由,其实,说得越多,妻子可能越狐疑,还可能提出新的疑点,发现他过去没有“交代”的事情。

    同样地,一个人对别人施恩,就想着别人感激,留个好名声;干事业就想着让人高看一眼,觉得自己了不起;树立做人的操守就想着与众不同,出风头……这都是不可取的。

何须证明什么呢?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不过话又说回来,真的面临别人对自己的一些不信任时,我们总会忘了这些道理,然后情绪有些激动地去跟人争论着,想消除对方心里对自己的不信任,可当时的结果往往是谁也说服不了谁,还惹得两个人都不高兴,而过一段时间冷静下来想想,就会觉得这样做其实很无聊,简直就是相互瞎折腾。

    所以,不管遇到什么事,首先应该学会冷静面对,如果知道有些争论就算有了结果也不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那就不要去作这些无谓的争论,有这点时间和精神,不如喝喝咖啡,听听音乐,看看书,既悠闲又能愉悦心情。一个成熟的人往往发觉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人人都有他的难处。

     做善时心里却想着把自己名誉提高,立德立言,超过别人;给人恩惠想要好名声,想要结交好友;研修事业也是为了震惊世界吓住普通人;树立节制也想突出别人没有的,创立奇迹。为善、施恩、修业、植节这些行为都是好的。但是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却存着或为名、或为利目的。可以视富贵为粪土,可是心里却放不下要视富贵为粪土的念头;已经看重名声和仁义,可是还不断的要求自己重视名声和仁义。以上的这些情况,就是在为人处事上太着重痕迹,刻意隐藏、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其实是自己的本心还存在需要涤除的念头(欲念)。如果这些欲念不能清除干净而只采取压制的办法,恐怕只能压得一时,不能压得一世,就象石头下的小草,一去掉石头的压制,就会不断复发。

总而言之就是去伪才能存真。
  感悟:老人言是人情世故的颠峰之道,给您一双透视人世的慧眼!其表达的是千百年前哲人对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乃至治学、家训的认识和体会,表现了当时人们对人生、人性、人际的独到见解。在人的一生中有苦境也有逆境,只有在苦境与乐境中不断磨练,得来的幸福才能长远。人来到世上,其一生都是在不断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自身的矛盾中度过的。而要处理好这些矛盾,不懂得低调,天马行空,一意孤行,不是“碰壁”,就是“触网”,肯定不会心情舒畅、其乐无穷。文/单眼老表

感悟:人生没有平坦的大道,处世不能全凭自己的意愿。老人言提出“径行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为人处世,“先去私心,而后可以诏公事;先平己见,而后可以听人言”。“听其言,必观其行,是取人之道;师其言,不问其行,是取善之方。”老人言虽然只是为人处世的道行之一,但却是处世之道要旨,老人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为人处世的要言妙道,为人们提供为人处世之玄机。老人言引导你掌握一些待人接物的终极技巧,在面对任何社交疑难问题时,都能做到心中有数、拆解有招!文/单眼老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