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邮政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今天图片展的主题是:“新中国邮政的开创与初步发展”和“改革开放与邮政持续发展”。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邮政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同年11月邮电部成立,实行“邮电合一”体制,确立“人民邮电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中国邮政承担普遍服务义务,全面开办函件、汇兑、报刊发行等邮政业务,大力发展邮政通信网络,有力地支持了社会主义建设。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邮政会议代表合影
 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印
 “关于启用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印”的令
 1949年12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借鉴解放区“邮发合一”经验,将报刊发行业务划归邮局办理,成为邮政主要业务之一。图为1954年上海流动邮局销售报刊场景。
 1959年9月,邮电部部长朱学范为北京邮票厂建成投产剪彩。
 20世纪50年代的西藏乡邮员。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第一批女投递员。
 20世纪60年代的邮政分拣员。
 20世纪70年代,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邮电539厂研制成功邮政包裹分拣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邮政面临着巨大的社会需求。中国邮政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搞活经济,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坚持以通信为中心,以发展为主线,加强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技术改造,增强邮政通信网路综合处理能力,不断开拓市场和发展新业务,努力改善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81年7月,邮电部公布邮电徽,图案由金色五角星和“邮”“电”两字组成,寓意“人民邮电”。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邮政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各地的生产和办公条件明显改善。图为北京邮政枢纽大厦。
 1988年天津邮政枢纽建成。
 20世纪90年代初,营业窗口开始普及使用计算机设备。
 20世纪80年代末的山西省太原市邮政局包裹、印刷品分拣车间。
 1993年,我国邮政部门进口的第一套信函自动分拣系统在北京邮区中心局投入使用。
 20世纪90年代的邮运汽车。
 1994年11月,中国邮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获准筹建,并于1996年11月25日正式成立。图为最早装备的运八飞机。
(内容来源: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文史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