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哪一天?2016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及由来
【导语】:2016年3月24日是第21个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月21日发布了今年的防治口号,呼吁各国政府、社团、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联合起来消除结核病(Unite to End Tuberculosis)”。世卫组织和合作伙伴促进对话和合作,将个人和社区以新的方式联合起来结束结核病(TB)流行病。这些努力跨越不同的学科和部门,可以帮助加速朝着包括消除贫困、全面健康保险、孕产妇和儿童保健,以及社会保障与正义。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哪一天:每年的3月24日 2016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联合起来消除结核病(Unite to End Tuberculosis) ![]() 2016年3月24日是第21个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月21日发布了今年的防治口号,呼吁各国政府、社团、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联合起来消除结核病(Uniteto EndTuberculosis)”。世卫组织和合作伙伴促进对话和合作,将个人和社区以新的方式联合起来结束结核病(TB)流行病。这些努力跨越不同的学科和部门,可以帮助加速朝着包括消除贫困、全面健康保险、孕产妇和儿童保健,以及社会保障与正义。 2014年5月,“消除结核病”的策略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上获得通过,并成为2015年后的全球结核病控制目标。该战略旨在结束全球结核病流行,在2015-2035年之间,将结核病死亡人数减少95%的目标,新发结核病患者减少90%,并确保没有家庭由于结核病而背负灾难性费用。该战略它设置了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三个临时里程碑。 该决议呼吁各国政府调整和实施高层次的战略和融资的承诺。这加强了在战略关注对高度易感和贫穷人群的医疗关怀,如移民。该策略和解决方案突出在卫生部门内部和外部合作的需求,如社会保障、劳动机构、移民和司法等领域。 该决议要求世卫组织秘书处帮助成员国调整和实施策略,并指出应对耐多药结核病的问题的重要性,促进跨国合作。世卫组织还被要求针对里程碑和2035年的目标进展情况实施监督和评估。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博士指出:“每结核病患者都应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创新工具和服务用于快速诊断、治疗和护理。这是一个社会公平的问题,是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目标的基础。由于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确保优质而彻底关怀也将有益于全球卫生安全。我呼吁加强全球团结和行动,确保这一变革性的消除结核病战略的成功。”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哪一天:每年的3月24日 2016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联合起来消除结核病(Unite to End Tuberculosis) ![]() 2016年3月24日是第21个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月21日发布了今年的防治口号,呼吁各国政府、社团、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联合起来消除结核病(Unite to End Tuberculosis)”。世卫组织和合作伙伴促进对话和合作,将个人和社区以新的方式联合起来结束结核病(TB)流行病。这些努力跨越不同的学科和部门,可以帮助加速朝着包括消除贫困、全面健康保险、孕产妇和儿童保健,以及社会保障与正义。 2014年5月,“消除结核病”的策略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上获得通过,并成为2015年后的全球结核病控制目标。该战略旨在结束全球结核病流行,在2015-2035年之间,将结核病死亡人数减少95%的目标,新发结核病患者减少90%,并确保没有家庭由于结核病而背负灾难性费用。该战略它设置了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三个临时里程碑。 该决议呼吁各国政府调整和实施高层次的战略和融资的承诺。这加强了在战略关注对高度易感和贫穷人群的医疗关怀,如移民。该策略和解决方案突出在卫生部门内部和外部合作的需求,如社会保障、劳动机构、移民和司法等领域。 该决议要求世卫组织秘书处帮助成员国调整和实施策略,并指出应对耐多药结核病的问题的重要性,促进跨国合作。世卫组织还被要求针对里程碑和2035年的目标进展情况实施监督和评估。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博士指出:“每结核病患者都应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创新工具和服务用于快速诊断、治疗和护理。这是一个社会公平的问题,是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目标的基础。由于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确保优质而彻底关怀也将有益于全球卫生安全。我呼吁加强全球团结和行动,确保这一变革性的消除结核病战略的成功。”
2016年是第几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第21个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是为了纪念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向一群德国柏林医生发表他对结核病病原菌的发现,以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世界结核病日不是一种庆祝,是在全球范围内动员公众支持、加强结核病防治而努力的日子。 综上,第一次庆祝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1996年3月24日,截止2016年3月24日,共20周年,故2016年是第21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 【中国主题】 1996年主题:我们面临结核感染的危险 1997年主题:防治结核病,人人保健康 1998年主题:结核病-严重危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实行归口管理,有效控制结核病 1999年主题:依法控制结核病,防止结核病蔓延 2000年主题: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结核病 2001年主题:积极发现、治愈肺结核病人 2002年主题:遏制结核,消除贫困 2003年主题:人类与结核病,DOTS治愈我的病,也能治好你的病 2004年主题:控制结核病,让每一次呼吸更健康 2005年主题:防治结核,早诊早治,强化基层 2006年主题:防治结核,坚持不懈。 2007年主题:结核流行广泛,控制从我做起 2008年主题:控制结核,人人有责。 2009年主题:控制结核,人人有责(——关注农民工,共享健康) 2010年主题:遏制结核,健康和谐 2011年主题:遏制结核,共享健康 2012年主题: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 2013年主题: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 2015年主题: 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控结核——发现、治疗并治愈每一位患者 2016年主题:联合起来消除结核病(Unite to End Tuberculosis)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由来 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是为了纪念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向一群德国柏林医生发表他对结核病病原菌的发现。以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 发展历史 1882年3月24日是世界著名的德国科学家科赫氏在柏林宣读发现结核菌的日子。 当时结核病正在欧洲和美洲猖獗流行,由于科赫氏发现了结核菌,为以后结核病研究和控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为可能消除结核病带来了希望。尽管本世纪50年代有效的抗结核药物问世,但世界大多数人都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服务措施。从1882年科赫氏发现了结核菌以来至少有2亿人被结核病夺去了生命。 1982年3月24日由国际防痨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倡议、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举办纪念罗伯特·科霍发现结核菌100周年活动,国际防痨协会的会员之一非洲马里共和国的防痨协会提议,要像其它世界卫生日一样,设立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这个建议后来被国际防痨协会理事会采纳。从那时起,国际防痨和肺病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就开始举办各种纪念活动,但局限在一定的活动范围,缺乏大规模行动。 1993年4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召开46届世界卫生大会,会上通过了“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要求世界各国采取紧急措施,积极与结核病危机作斗争,并希望加强对防治结核病的宣传,以唤起各国对控制结核病疫情的高度重视。 1995年底WHO为了更进一步地推动全球结核病预防控制的宣传活动,唤起公众与结核病作斗争的意识,与IUATLD及其他国际组织一起倡议,要提高这个重要日子的影响力。 1996年2月8日中国卫生部发文,要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积极开展“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宣传活动。 背景资料 结核病属于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引起,其中肺结核病最为常见。历史上,结核病曾与天花、鼠疫和霍乱等传染病一样,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1882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宣布发现结核杆菌是导致结核病的病原菌,从而给防治结核病带来突破。此后,随着抗结核药物研制成功,结核病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并在一些地区绝迹。为了纪念科赫的伟大发现,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预防结核病和肺部疾病联盟在1982年决定,将每年的3月24日确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流动人口增加、结核病防治工作受到忽视等多种因素,结核病再度在全球范围内流行。1993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处于结核病紧急状态。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与其他国际组织一起倡议,提高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影响力,以引起公众对结核病问题的关注。 近年来,全球结核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2006年全球新增920万个结核病例,有170万人死于结核病。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提出,争取在2015年将全球结核病患者减少50%。但目前,全球结核病防治工作受到多种因素制约而进展缓慢,其中包括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正在增多、结核病与艾滋病相互作用、防治资金不足等。 尽管我国不断加大对结核病的防控力度,但结核病疫情仍十分严重。今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在中国的宣传主题为“控制结核,人人有责——关注农民工,共享健康”。 全球行动 1993年:WHO宣布全球结核病进入紧急状态,并号召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行动起来,与结核病的危机进行斗争。 1995年:确定每年的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1998年:提出遏止结核病全球性伙伴合作。 2000年3月24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部长级会议提出阿姆斯特丹宣言:结核病已不再仅属于卫生界关注的事,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001年10月22日华盛顿部长级会议:号召各国及合作伙伴将采取特别行动,并提出4个未来的目标: 50天(2001年底):完成制订国家的规划,启动全球控制艾滋病、结核病、疟疾基金; 50周(2002年底):发现率达35%,建立ICC,全球结核病药物基金提供每年治疗100万病人的药物; 50月(2005年底):发现率达70%,治愈率达85%,开发MDR和TB-HIV双重感染的有效措施。制订2006-2010年全球计划; 50年(2050年底):消除作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结核病。 在技术方面召开了3次重要的会议: 2000年11月18日开罗会议:促进扩大DOTS(直接面视下短程化疗)覆盖面,动员国际社会支持。 2001年10月31日巴黎会议:确定2002年结核病控制的优先领域。 2002年10月4日蒙特利尔会议。
结核病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结核病 2016年3月24日是第21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结核病有哪些症状? 肺结核早期症状不典型,很多病人误以为是感冒,长期不明原因的低烧、消瘦、乏力都是其早期症状。专家表示,如果没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下,连续咳嗽半个月以上,就要考虑结核感染可能,应当到专科医院进行检查。 而病情继续发展,则可能出现咳嗽且痰中常混有血丝。 其他肺外结核依其侵犯器官、系统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局部症状,个别病人无任何症状,偶尔体检时才发现。 如何预防结核病? ①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嘴,避免面对他人; ②勤洗手,多通风,不随地吐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③房内要经常换气,人群密集的地方更要注意; ④如果咳嗽、咳痰两周以上,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⑤多锻炼,提高免疫力。
预防结核病八则 结核病的传染源是痰中排菌的结核病人。当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带有结核菌的飞沫,被健康人吸入肺部造成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一个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如果不治疗,一年中平均传染10-15人。为预防结核菌的传播,请注意以下几点: --结核病患者有可能出现如下症状:咳嗽、咯血、低热、盗汗、胸痛、消瘦、食欲不振、月经失调等,如有这些症状,应马上就医; --应坚持合理抗结核治疗,治疗后传染性迅速下降;
--居室、办公室经常开窗通风,每天最少半小时; --不要随地吐痰,痰盂应该采取消毒处理; --肺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病的筛查; --患者的日用品、衣物、被褥等应注意晾晒; --平时注意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新生儿要积极接种卡介苗。 |
|
来自: 智能人做超人 > 《医学科普知识/ 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