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必考:生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IUCindy 2016-03-24
  名词:
  1.呼吸作用: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语句:
  1.有氧呼吸:
  ①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
  ②过程:
  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 4[H] 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
  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 20[H] 少量能量(线粒体);
  第三阶段:24[H] O2→12H2O 大量能量(线粒体)。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
  ①场所:
  始终在细胞质基质
  ②过程:
  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
  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 CO2(或C3H6O3乳酸)
  ②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 (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
  ①场所: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
  ② O2和酶:
  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
  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
  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
  ③氧化分解:
  有氧呼吸--彻底,无氧呼吸--不彻底。
  ④能量释放:
  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 38ATP )---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2ATP)-- 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储存在ATP中。
  ⑤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4.呼吸作用的意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它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 。
  5.关于呼吸作用的计算规律是:
  ①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 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1:3
  ②产生同样数量的ATP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葡萄糖物质的量之比为19:1。如果某生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无氧呼吸;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两种呼吸都进行。
  6.产生ATP的生理过程
  例如:有氧呼吸、光反应、无氧呼吸(暗反应不能产生)。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形成ATP的场所是: 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叶绿体基粒(光反应)、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