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15打假!票据防骗秘笈来袭

 昵称3R2Ad 2016-03-24


 《票据防骗秘笈》




招式一  变造票据

案例

重庆某行,在三日内为企业客户签发了七张金额不等的银行承兑汇票。第四天,一个客户带着其中一张金额为5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在暗灰某行支行查询真伪,无法辨别。结果实地查询后,发现:

1、该票据票面被变造处较为平整、被刮擦痕迹不明显;

2、下排票据号码的荧光线条有修补痕迹;

3、大写金额字体处的红水线在紫外光照射下呈现橙色、亮绿两种荧光颜色;且被变造处的红水线荧光亮度明显偏暗;

4、小写金额数字处的兰花叶子荧光线条亦有被修补痕迹。


欺骗手段

变造票据,金额小改大


破功

1、收票行在对票据进行查询时如承兑行表示客户以大票带小票的形式签发多张票据时,应警惕变造票出现的可能;

2、变造票,变更地方主要有:票据金额,一般是将金额由小变大;出票日期、收款人名称、付款人名称、付款地点和付款日期等内容。

3、变造票的变造位置通常出现在票据的下八位流水号位置或是票面的金额栏位置,在对手中票据存疑时,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对票据进行辨认:

· 高倍放大镜下观察票据下八位流水号下的底纹和微缩文字是否清晰。

· 透光下观察金额栏出水印是否清晰完整。

· 紫光下观察票据主景图案、团花图案及纤维丝是否有被破坏后修补的情况。


招式二  伪造票据

案例(一)

这是某省公安机关曾破获的一起伪造银行承兑汇票,并进行票据诈骗的特大犯罪团伙案。这群人伪造了数亿元的银行承兑汇票。

然后买通当地开票行和邮政工作人员,将承兑行查询电报或传真接收,盗用银行名义进行确认;

有时甚至直接顶替开票行工作人员在柜台或办公室直接接受受害单位人员的当面查询;

或者将票据调包。


欺骗方式

截收查询,冒名确认


破功

1、伪造票可能发生于各个环节。如:出票、背书、承兑、保证等。

2、注意印章的来源,有私刻的假印章,也有偷盗的真印章。

3、伪造情况:

a.在真实的票据用纸上伪造出票人签章并实施出票行为。情况较多,多伴有变造行为,尤其注意支票号码是否变造。

b.在真实有效的票据上伪造背书人、承兑人、保证人签章并实施背书、承兑、保证等行为。


案例(二)

乐清某公司上海办事处因轻信网络宣传,与某公司洽谈电子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对方携带了一只伪造的华夏银行数字证书(U盾),里面显示能显示这个公司账户资金有2亿余元,在骗取了信任之后……不法分子就将获得的电子承兑汇票贴现,钱也就被多个个人账户取现了。


案件特点

1、利用电子承兑汇票的新特点作案。虽然电子承兑汇票比传统的纸质承兑汇票安全,但也存在背书操作简单、无地域限制、流通快等特点。受害单位(个人)在对电子承兑汇票背书操作后,在极短时间内,就能被流转贴现,使持票人迅速丧失对承兑汇票的权利,挽损余地极小。

2、用制假网银数字证书和仿冒银行网站骗取信任。不法分子通过向受害公司人员现场操作网银,显示诈骗公司账户资金充分,以充分博取受害单位(个人)信任。

3、团伙作案,组织分工明确。主要分工有:虚假网银等网络后台制作;网上发布贴现信息联系业务;马仔(炮灰)上门洽谈贴现;幕后专门贴现、转款、取现等。作案过程及其迅速。


破功

1、企业(个人)应合法规范使用承兑汇票,杜绝违规贴现等行为。

2、在从事相关业务时,应谨慎审核对方公司的背景信息,避免仅通过简单的查询网银账户资金等方式验证对方公司可信度,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招式三  仿制票据

案例

南京某公司与苏州某公司有业务往来,在业务交易的过程中将100万元现金存入农行新街口支行,并于当日办理了两张共计1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应苏州某公司的要求,南京某公司将两张承兑汇票的原件传真给对方。

然而苏州某公司在接收到汇票传真件后,迅速按照汇票的式样模仿票据的笔迹、印章模式,“克隆”了两张汇票,然后采用调包的方式,将100万元的真正银行承兑汇票到银行兑付提现。待南京的公司因生意没谈成,回到原出票行退票时,才发现他们手里的只是两张一文不值的废纸。


欺骗手段

“克隆汇票”,以假乱真


破功

1、该案例,苏州某公司主要是利用了南京某公司的信任。在平常的交易中还是需要提高警惕。

2、此外,克隆票一般标注的承兑银行所在地与实施诈骗作案地多为异地异省。

3、单纯的电话查询很难发现真伪,因为业务真实存在,所以最可靠办法就是携带票据到原出票行进行查询。


招式四  签发违法票据

举栗子

签发空头支票、签发与预留银行签章不符的支票、签发填写错误支付密码的支票、签发无资金保证的商业承兑汇票、签发无资金保证的银行汇票和银行本票等。


特点

只出现在出票环节。


破功

1、判断是否为空头支票,不要以出票出票时间,而要以银行付款时间为时间标准;

2、不要以出票人账户是否有足额的存款,而要以存款人是否实际支付票款为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