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转载]如何叙事(三)设置好线索

 sdlcdcj 2016-03-24
(2014-03-07 22:38:41)

一、什么是记叙文的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下地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或者更简洁的说,线索是记叙文中贯穿全文的脉络,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

二、在记叙文中,线索占据着怎样重要的地位?

   写记叙文,如果找不到一个可以统领一切的线索,就无从下笔。就像一名技艺高超的工匠,面对着粒粒零散的珍珠,如果没有一条合适的线,就永远也穿缀不成闪光的项链。写叙事性文章构思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确定叙述的线索。线索不确定,情节、结构都无从谈起;只有确定了线索,才能进一步考虑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何处需要过渡,哪里应该照应,怎样划分段落,怎么安排层次。线索在叙事性文章中起着组织情节的作用,是构成情节的艺术手段。它把一个个彼此相关的生活事件,以及环境、场面、细节等贯穿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把情节因素和非情节因素贯穿成一个结构严谨的整体。

因此,线索的重要性就是丝线对于珍珠的重要性,没有思想,珍珠永远也成不了闪光的项链。

三、线索设置的几种方式:

   1、以实物为线索。有些文章往往是经一个具体的实物贯穿全文,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如萧乾的《枣核》一文,用“枣核”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内容可分为“索枣核”“见枣核”“说枣核”“议枣核”等几部分。

   2、以人物为线索。有些记叙文,按人物动作行为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生历程的见闻来组织材料,把人物作为文章的线索。比如在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就是以小弗朗士的见闻为线索的。又如《孔乙己》中的“我”,就是一个线索人物。孔乙己自命清高,好喝懒做,迂腐麻木,而又心地善良,最后被打折了腿而死去。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反映出来的。

   3、以事件为线索。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有些文章事件本身便是线索。如周立波的《分马》,先写分马的具体情况,最后又写换马。全文自始至终以“分马”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写得有条不紊,主次分明。如《扁鹊见蔡桓公》,以桓侯的病情发展这一事件为线索贯穿全文,桓侯的病由轻而渐重,到病入膏肓,终至死亡。层次清楚,结构完整。
   4、以时间为线索。有的文章是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时间就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比如,《老山界》这篇文章就是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文章安排有序,脉络清楚。作者交代时间推移和地点变换,语句灵活而不刻板。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用“下午”“半夜”“黎明”之类的,有说天色的,“天色晚了”“天黑”,只有到达山顶用时刻。
   5、以地点为线索。有的文章是以地的转换来安排层次的,地点就是叙事的线索。如冰心的《小橘灯》,按地点地转换全文可分为四部分:叙述乡公所楼上发生的事;叙述在小姑娘家的情形;叙述回寓所后的交谈;交代离村后的情形。文章以地点为线索,内容显得井然有序,层次清楚。
   6、以思想感情为线索。有一些散文(也属记叙文),没有中心事件和具体的故事情节,这一类文章就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作为记叙的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不喜欢蜜蜂--想去看看蜜蜂--赞颂蜜蜂--想变成蜜蜂,把思想感情贯注于文章之中,其发展变化就构成了文章的线索。再比如,在珍珠鸟这一课中,就是以“珍珠鸟”对人态度的变化是这篇文章的线索。从一开始的怕人——轻松自在——一点点熟悉——胆子渐大——信赖。随着文章的展开,小鸟与人也走得越来越近,当信赖产生后,动物与人、自然与人也便自然而然地融合到一起,构成了一幅感人的图画。

  7、以独特词语为线索作者刻意设计的某种关键性的独特词语也可以成为文章的主线。如茅盾的《风景谈》,在抗日战争时期西北高原广阔的大自然的背景下,作者描绘了六幅人物画,每一幅画面之间穿插了简短的议论文字,把“人的活动”当作“风景”来赞美,用“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样的语句贯串全文,并随着画面的推进深化了这一主题。如果将上述语句当作全文的主题线来认识,自然并无不可;但作者刻意强调的独特词语“风景”,对于读者来说,更有吸引力。每一次穿插,都用“风景”二字紧紧扣住,反复吟味,既连缀全文,又贯串全文,以此作为全文的主线,应该说是最好不过的。

四、捕捉记叙文的线索常用的方法:

   1、整体阅读法

   阅读理解一篇文章,必须从宏观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通过对文章的整体阅读,我们不仅要掌握文章的体裁、表现手法、全文的梗概,还必须具有整体意识,大局观念,多问几个为什么,努力做到在纷繁的材料中分清主次,在众多的现象中看出本质,在复杂的事件中把握文章的主旨,并要结合全文的内容去理解字、词、句、段落的意思。通过对文章各个知识点的掌握,在脑海中形成阅读线索的知识体系,以此捕捉文章的线索。
   2、标题入手法
   标题可以说是每篇文章的眼睛。从标题中可以大致看出文章所要描述的内容,因为标题往往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它直接或间接反映文章的主旨。所以,我们在捕捉文章线索时,不妨从标题入手,自己提出几个问题进行思索、分析。如《紫藤萝瀑布》,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很快地知道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是线索。
   3、抓关键物法
   在记叙文中,有时小物件乍看起来似乎无关大局。其实不然,从不少成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物件一旦被有机地组织进作品,就常常产生异乎寻常的艺术功用,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深化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枣核》一文中的枣核,《项链》一文中的项链,它们都是作者思维的结果,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总之,线索的类型及其在具体文章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文章线索单一;有的文章线索双重,或虚实结合,或纵横交叉,或一主一次,或平行发展。线索在文中的体现,多半在标题、开头、结尾、过渡和段首段尾的关节处;此外,我们还要注意文章中的议论、抒情的语句,以及从头到尾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而把握文章的气势、整体脉络和倾向,则是把握线索的关键。

例文:                       母   爱

母爱到底有多深,谁也无法测量,母亲的鬓发却在默默地诉说……

9岁那年,母亲把我送到镇上一个远房亲戚家寄读。开始几天有一种新鲜感,勉强呆着,可后来我实在受不了了。有一次我瞒着亲戚,一口气从镇上跑回家,然后哭啊,闹啊,总希望自己的眼泪能打动“铁石心肠”的母亲。可这些都无济于事,连夜,母亲又把我送回亲戚家。

我呆呆地坐在床边,眼睛像干涸的小河,再也挤不出一滴泪水。母亲弯下腰,用手抚摸着我没有表情的脸。我一把打掉她的手,母亲惊愕了,刹那间,她脸色苍白,眼圈红红的:“孩子,也许有一天你会明白的!”说着,她扭过脸去。借着那昏黄的灯光,我隐隐约约看到母亲鬓边有一根白发。虽然只有一根,可却显得特别刺眼。它仿佛想跳出来,指责我这个不懂事的女儿。我心中不由得一颤,可嘴里仍不能原谅她。

这以后大约两个多月,我开始适应周围的环境了,也渐渐地学会了照顾自己,可是由于我太任性,跟母亲的结仍然没有解开。

记得有一个星期天,天气比较暖和,我把好些衣服都带回了家。临走之前,母亲说;“带点衣服吧,天气可能要变冷,当心冻着。”“冻死了才好,省得你看我不顺眼。”说完,我头也不回地走了。就在这一周的一个中午,天气突然变阴,下起了小雨,渐渐又下起了雪。到下午我们放学时,外面已是白茫茫的一片。我穿着单薄的衣服,一步一滑地在雪地里走着,边走边哀叹:这么大的雪,家里不会有人送衣服给我了……

到了亲戚家,我刚坐定,突然听见门口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小卉。”我惊讶了,刚想喊“妈妈”,可顽固的嘴巴像凝固了似的,硬是没动。但表面的冷漠仍然掩饰不了心中的喜悦,我连忙迎上去,接过母亲手中的包,帮她拍掉身上的雪花,又打来热乎乎的水给母亲洗脸。这时我发觉母亲脸上有一块皮磕破了:“咦,这儿怎么了?”母亲摸着还在渗血的伤口,笑笑说:“没什么,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我心一揪,眼眶不由热起来。抬起头,发现母亲鬓边还有一簇雪花,忙伸出手去拍,可我的手却僵在空中——那不是雪,而是一缕白发!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深情地喊了一声:“妈!”然后一头扑进母亲的怀里,痛痛快快地哭了起来,把所有的悔恨和歉意都溶进泪水中……

现在,每当我回到家,总要先看一眼母亲鬓边的白发。它似乎在默默地告诉我,母爱到底有多深,也似乎在默默提醒我,永远记住这伟大的母亲。

 [点评]母爱这一主题可以说是常写常新的,自古以来有多少人歌颂赞美母爱的伟大。构思精巧是这篇文章的特点,“母亲的白发”为全文线索,贯穿始终。文章以“母亲的鬓发却在默默地诉说”开篇,继而“隐隐约约地看到母亲鬓边有一根白发”,到“那不是雪,而是一缕白发”再到结尾处的“总要先看一眼母亲的白发”,线索清晰,结构严谨。全文以物线组织起来有关母爱的若干材料,显示出作者精巧的构思。同时本文的描写细致、语言抒情,开头与结尾呼应较好,有诗的韵味,打动人心。

 

   听老人讲,人是有魂儿的。但我不信世界上会有什么魂儿。
   可最近我却看到了。
   我乘坐的火车呼啸着开出了石家庄市。车厢里人挨人,人挤人,满满登登。   刚上车的一个小伙子,看到一个座位上放着本又脏又破名叫《野女艳史》的书,抄起来,扔到茶几上,旁若无人地坐下。
   邻座一位干部模样的人说:“对号入座,这儿有人。”
   那小伙子眼一瞪,鼻子一抽,脸上肌肉一抖,怪怕人地望着对面座位上的一位穿红上衣的十来岁的小姑娘,问:“是吗?”
   小姑娘点点头说:“是。那也是一位大哥哥,他好像是去打开水了。”
   话音刚落,那打水去的粗壮的小伙子已经回来了,他凶煞似地吼道:“狗杂种,滚起来!”
   坐着的小伙子连头也不抬,一只手在裤兜里摆弄着,那分明是一把匕首。一会儿,他眼睛往上一翻,说:“少犯嘎!老子有票。座空着,就要坐,坐定了!”   火车的轰鸣声夹杂着不堪入耳的争吵与谩骂,像冰水一样灌入耳中,让人肌寒血凝,连心都凉了。我暗自想,假如人有魂儿的话,那有些人大概只有一个躯壳了。
   四只手揪巴在一起,一场厮打迫在眉睫。
   没有人劝,也没有人去拉。
  忽然,那个穿红色上衣的小姑娘站起身,眨眨有着双眼皮的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声儿像银铃似地说:
 “别打架啦!我要下车了。你们过来一个人坐这儿吧。”
   四只手松开了。一个小伙子坐到小姑娘让出的座位上。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才把目光集中到那小姑娘身上。她那胖乎乎的白净净的好看的脸刹那间红了,红得跟苹果似的。她抿抿嘴,甩了一下脑后的油黑油黑的头发,提着一个不大的旅行袋向车门走去。
   火车在保定站停了。我想,她肯定在这一站下车了。
   这趟车终点站是北京。到站了,我下了车,在河样的人流中穿行。出了站口,我快步走向公共汽车站。
   天啊!我忽然看到了那个小姑娘:大眼睛,双眼皮儿,好看的脸,油黑的头发,红上衣……
   她不是两个小时前在保定站下车了吗?
   难道我看到了魂儿?我不信。难道是看花了眼?决不会!那么,她是躲到别的车厢,一直站到了北京?
   我想追上她,真诚地对她说一声:“你真好,我不如你。”可终于没有追上,她拎着那只不大的旅行袋挤上了公共汽车,门关上,车开走了。
   我久久伫立着,目送那远去的汽车。心中又忽然想起,老人说,人是有魂儿的。
   我相信了:人有魂,国有魂,民族有魂……
[点评]这篇短文,写了一个小姑娘在火车上让座、避免了一场厮打的故事。题材并不很奇特,但写得却很有特色,可以给我们写作时如何安排场面、设置线索以很多的启发。
   先说场面的安排和描写。事件发生在车厢里。场面的安排,作者并没有多少周旋的余地。问题在于,是不是用场面描写去推动情节的发展,如何选取描写的最佳角度和视点。本文并没有平铺直叙地去叙述事件的过程,而是将人物的活动放到特定的环境中去描绘。作者把自己描绘的焦点集中在主要人物的最关键的细节上,而免去了许多故事情节中的枝蔓。车厢里的纠葛,作者分了两个场面来写:一个是小伙子争座,一个是小姑娘让座。两个场面都各有环境、氛围的渲染,前者是“人挨人,人挤人”,故争座变得突出;后者是“四只手揪巴在一起”“没有人劝,也没有人去拉”,故让座就更为可贵。两个场面又都各有重点的人物描写,小伙子蛮横无理的语言行动,反衬出小姑娘的纯洁无瑕;而多次对小姑娘外貌的描写,更是小姑娘心灵美的生动体现。
   再说线索的设置。作者精心设计了一个独特的词语“魂”来贯串全文,立刻使这个普通的故事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开篇否定有“魂”,终篇成为“否定之否定”,“魂”在文章首尾的含义已经变了。这最后一个“魂”字指的是什么?是思想、是品德、是精神?怎么理解都行,没有点破,比点破了容量更大。作者用“魂”连缀全文,可以说是“针线缜密”。车厢里两个场面的转换,靠“魂”字过渡,实际上已经在为“魂”字的转义作铺垫。特别是在北京站口的最后一个场面描写,作者面对意外出现的小姑娘,又一次闪现出“魂”的感应,久久的伫立,终于完成了对“魂”字的领悟,而全文的主旨就正在这最后一个“魂”字上。三个场面,三次穿插,场面和线索,得到了很好的缝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