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货的喜悦与乡愁

 昵称535749 2016-03-25

2016-03-24 13:02 | 豆瓣: 

刚搬到台湾的时候,一头就扎入浩瀚的食品摊店。那时我们在纽约住了很多年,搬回一个随时能买到豆浆、吃到中式炒菜的地方,不知有多幸福。而且那时孩子们都很小,主要精力不是用来做饭而是看孩子,再加上初来乍到,家里连一口锅都还没有,台湾便宜方便的小食品经济确实是救命稻草。那时候我们几乎一天三顿都在外面买了吃,孩子们睡觉以后,娃爹还常被派出去买点零食回来。我们住处附近有一个小规模夜市,台湾的夜市文化也极发达,街头巷尾常见,从下午四五点营业到凌晨一两点。话说我家附近的夜市里,有一家摊子卖香鸡排,摊主是个老妈妈,一般也不讲话,总是很严肃的样子,而娃爹每次去每次都排队,每次买回来都被我们两个几分钟就扫光。

如果要给台湾的夜市小吃选一个代表出来,我想来想去,觉得应该选鸡排。诚然,规模较大的夜市有很多更有特色的小吃,比如最近周迅的电影(撒娇女友)里面描述的西红柿加乌梅,不过既然要选代表,就要跳过那些剑走偏锋的小吃去选足够大众化的东西。鸡排的群众基础非常强大,基本上每个夜市,无论大小,都至少有一家在卖。而能让鸡排超越其它大众化小吃食品的(比如臭豆腐也属于每个夜市都有的,甚至不少台湾人以为臭豆腐是台湾特产、大陆人没见过的小吃,而事实上,臭豆腐应该是“外省”食品在台湾完美在地化的一个好例子,只不过我个人觉得,台湾夜市摊位上的臭豆腐闻起来挺好,吃起来的味道还是缺少了一点精华),就在于它能把这么普通的鸡肉做得特别出色,外层的脆、内里的嫩、味道的香,简直结合得出神入化。而鸡排在台湾的影响力又远远超越了夜市,比如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便当”(即盒饭,便当是日语植入),炸鸡腿、炸鸡排都是最常见的菜色。不喜欢/不敢吃炸的人,很多摊位推出碳烤鸡排,味道也是一样的棒。所以我觉得,鸡排以它广大的群众基础和出色的口感味道,应该荣登台湾小吃排行榜的榜首。


吃货的喜悦与乡愁

香鸡排

不过,我们这种三餐外食、晚上再加点夜市小吃的生活没有持续很久,一来,重回中华食物圈的最初幸福感慢慢的褪色;二来,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我们也逐渐置备齐东西自己在家里开火了;三来,长期在外面吃饭总归是个健康隐患,尤其家有幼童的情况下。我们到台湾没几个月,就遇上了大规模的塑化剂事件,在那之前,我们利用珍珠奶茶来帮助自己抵抗台湾炎热潮湿的天气,塑化剂事件一发酵,真是让我们出了一身身的冷汗。那也是警钟,提醒我们要自己做饭吃。

我呢,不敢自称“吃货”,不过对吃,还是有那么一点小讲究。一旦自家开火,菜市场就成了另一个世界,我认识的东西可以买回来做,不认识的东西可以学着做,还有那些我怀念的东西,有时候真是难找。

最先让我意识到我买不到的东西就是腐竹皮(腐竹也没有)。我想买腐竹皮是因为我想做腐竹卷和素鸭,以前在纽约的时候,唐人街的商店里可以买到,回家包裹了各色荤素馅料两面煎煎就成腐竹卷,又或者包了香菇蒸熟成为素鸭,这属于大人小孩都爱吃、冷热咸宜的好东西,结果没想到,在台湾的菜市场竟然买不到。我还上网找、问邻居(有台湾朋友说从未听说过腐竹或腐竹皮是什么)、问菜市场卖豆腐的婆婆,都说没有。本来我都放弃了,有一天却发现,豆腐婆婆摊子上卖的一种炸豆腐皮(这是一种常见的台湾豆制品,台湾人用来煮汤炖肉炒菜),是她自己每天在摊头油锅里新鲜炸出来的,换言之,她那里是有新鲜豆腐皮的。这种新鲜豆腐皮,相当于没有炸过的腐竹皮,唯一可惜的是它的尺寸很小,而且好几张叠在一起不可分开,不像腐竹皮是那种大大的、薄薄的一大张。不过我仍然尝试用它去做香菇素鸭(只没办法做腐竹卷),技术上做一些调整以适应它的大小,成品的味道其实是一样的。我常在家里洋洋自得,这香菇素鸭,在台湾可能是独一份。


吃货的喜悦与乡愁

自制的素鸭

慢慢的我就发现,实际上有很多我觉得算是常见的食品,在台湾是买不到或者很难买到的。比如莲藕,有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我以为南部根本买不到藕(莲子却常见),听说连台北的菜市场都很少见,一般只能在饭店里见到。后来终于有一天,竟然看到菜市场有人卖藕,原来每年最热的几个月,会有人每周来我们这里菜市场卖一天的藕。藕卖得很贵,70-100台币(15-20人民币)一斤,身上还满是泥巴,回家得自己洗。据卖藕的人说,泥巴洗掉了,藕容易坏,所以都留着。大概也是买的人少,他要留在手里久一点。

还有芋头。台湾的芋头其实很多,但都是很大的,紫色的肉,用来做甜点,非常好吃。台湾有一种小吃叫芋圆/芋丸,大芋头碾成泥(加了糖)裹面糊炸了,如果心里再包一点咸蛋黄,那样的芋丸就特别好吃。这个我不会做,只买现成的吃。我也怀念那种小芋头,可以炖鸡也可以素着吃。我用大芋头试过,不好。我很久都以为台湾买不到小芋头(上网查过也问过人),后来终于在菜市场见到一个老伯,不定时出现,卖大芋头、小芋头、南瓜,说是他从东部的山里挖出来的。有一次我买小芋头,他问我大陆人是不是喜欢吃这个?我说很多人喜欢啊。他说他考虑卖到大陆去,问我有没有门路。这我怎么会有呢?我只希望他继续不定时出现在菜市场,让我能买到小芋头。


吃货的喜悦与乡愁

蛋黄芋丸

又比如鳝鱼。台湾四面环海,海产很丰富,河里的东西也不少,但是菜市场和大型超市都没有鳝鱼卖。其实台南有一种很有特色的食品,叫鳝鱼意面,但似乎除此之外,就没有其它鳝鱼的吃法。又似乎台湾的鳝鱼极少,都被卖去了菜馆小吃摊,生鲜市场里面就见不到了。我有一次跟学生讲起来杀鳝鱼不能见铁,要用竹刀,不然肉不好吃,听得他们充满惊奇。我很想买条鳝鱼回来,炖红烧肉吃,可惜始终买不到。前段时间在台北的一家扬州餐馆冶春茶社(这是扬州的冶春茶社到台北开的分店)吃到软兜鳝鱼,不但味道鲜美,更有一种见到老乡般的感动。


吃货的喜悦与乡愁

冶春茶社的软兜

买不到或者很难买的食品,可以罗列很多很多,比如大部分北方特色的食物都没有,最简单的,如玉米面(台湾人的“玉米粉”其实是玉米淀粉)、豌豆、山楂等等。这里面主要是地方文化的区别,而台湾毕竟与大陆相区隔,不像大陆各区域之间可以自由交流,至不济还能淘宝,住在东北也能吃到江南的千张包子,但是千张包子不能寄到台湾来。

但有时候,乡愁会在不经意间得到抚慰。比如我父母到台湾来旅游,我买饭团给他们吃,他们连连惊呼,自从离开家乡,就没吃过粢饭团。据维基百科的说法,饭团是江浙人带入台湾的,但显然它的在地化非常的成功,因为到处都有,光是我们住处附近的三五条街巷里,就有至少4处卖饭团的早餐摊位或店面。这其中有一家,不但比附近其它家好吃,还比我在高雄、台北吃过的一切饭团都好吃。这位饭团阿姨不大会说普通话,用简单的闽南语加上手势和我沟通,其实买个饭团而已,需要沟通的地方实在不多。她的饭团馅料特别丰富,有肉糜、榨菜、萝卜干、肉松、蛋皮、油条,小的一个卖20块(4块人民币),有一个普通番薯的大小,足够我吃饱;大的一个卖30。这在饭团里算是便宜的。这种饭团比传统上海粢饭团的馅料丰富得多,口味不尽相同,但吃起来却觉得极妥贴,连我父母吃了,都惦记着还要再吃一次。这位阿姨全年无休,养大了四个孩子,最近最小的孩子都念完书要找工作了。去年有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没有看到她,后来她又出现了,我去买饭团时,她和我说刚刚参加一个旅行团去大陆玩了一趟,她说当时有两个选择,日本和大陆,她不懂日语,决定去大陆,玩了桂林一带,笑容满面的,说很好很好。

还有咸豆浆。我记得我从小就不爱喝豆浆,但如果妈妈加点酱油进去,我就肯喝了。我一直以为咸豆浆也是江南特色,有一天无意中发现,原来台湾也有,不止外省人比较多的台北有,高雄一样有,任何一个卖豆浆的小店都有。但是你一般是看不到的,他摆出来卖的都是甜的,可如果你问他要一碗咸的,他的配料都是准备好的,酱油、葱花、海米、油条,连辣椒酱都可以选。咸豆浆应该是江浙文化对台湾的影响,我还真未见过台湾本省人愿意喝咸豆浆的,很多人甚至觉得这么吃很恶心,从这方面看,台湾人普遍属于甜党。不过台湾的咸豆浆有一点区别于江南传统,他会加醋,加进去豆浆就凝结,吃起来有点像稀释的豆花。据我的印象,江南的咸豆浆是不加醋的,虽然有一次在网络上也看到有人说要醋,想必在江南也有地域区别。我父母来台湾玩时,对加醋一事也很觉得吃不惯。但我是无所谓的,有一碗咸豆浆,让我觉得很满足。


吃货的喜悦与乡愁

加了醋的咸豆浆会产生凝固,像稀释的豆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