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号小米首款曲面电视发布,在发布会之前为宣传自己产品还不忘拉上友商作为垫脚石,由此而引发的几大电视厂商“口水战”让大家多多少少乐呵了一把。小米以“弯”和“薄”吸引眼球,海信主打 “弯”和ULED技术,酷开突出OLED,长虹拼HDR画质,TCL拼量子点技术、乐视讲生态……不过《智慧产品圈》笔者想说的是,最跟紧科技浪潮、最符合时代特征的物联网电视都上线了,你们还在拼硬件指标哪? 小米和几大电视厂商的营销之战也从侧面反映出电视之于家庭的重要性,它作为互联网服务进入家庭的强入口而被给予厚望,无论传统电视机厂商还是互联网巨头都试图通过电视抢占家庭互联中心地位,进而成为未来物联家庭的中心。 现在是物联网的时代,电视以其“地利”的优势,自然成为物联网入家庭的聚焦点。 深圳市彩易生活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小乐指出:“电视将是家庭物联网的起点。现在是电视+物联网的时代,电视离不了物联网。” 电视的作用是主要播放视频,“以前会觉得电视视频和物联网功能(包括家庭智能服务和硬件)两者无关,其实,电视是家庭物联网的一部分。”他指出,因为电视更具有专一(视频显示)和专业(大屏视频体验)的物联网特点,电视的显示和声音,是整个智慧家庭中最重要的喉舌。以视频作为家庭基础服务和高频应用,将带动如家庭健康、音乐、家庭安全、家电自动化等等低频的服务和设备进入家庭,形成由浅入深的家庭物联网服务。 而且随着服务的深入,电视的物联网属性更得以发挥,比如,摄像头与电视联动、健康服务与电视联动、手机与电视联动、各种传感设备与电视联动、厨房与电视联动、各种生活服务与电视联动等等,与其它产品的联动又实现了更好的视频体验。 不过在电视成为家庭物联网中心之前,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受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影响,现在电视的使用率和收视率一直很低,如果无法保证高频使用率,谈何带动其它低频的服务和设备进入家庭? 提高使用率,电视需要新技能 “现在家庭中的电视基本是互联网电视了,它把互联网的内容搬到电视上,但是却没有解决操控的问题,人机交互体验太差。”王小乐指出。这种糟糕的用户体验最直接的反映是激活量低,开机率、收视率低,这也是他在以往运作互联网电视项目时常常遇到的困扰。 但是,相比移动设备,电视自带特殊优势:首先电视屏幕大,观看视频时大屏肯定比小屏体验好;其次,电视位置在客厅,具备家庭属性和一定社交属性,这些都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社会属性。 电视要保持高频使用率,关键是要解决传统交互非常繁杂的问题。用户观看电视时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寻找和确定想看的内容。一般互联网电视有多层菜单、多维操作,找到用户自己想看的节目估计需要少则十几次、多则几十次的按键操作。再加上现在的视频内容无穷无尽(据统计,去年一共有2300多个直播频道,此外每个视频服务商都号称有10万以上的视频源),海量的信息也就意味着选择的困难,在交互方式不便的情况下这种选择困难的问题更为突出。 彩易生活从创立开始就在探索如何让互联网电视交互更为简单便捷。“我们希望让用户回到家,一开电视就是自己想看的。” 王小乐说道,“解决方法是做一层内容的过滤,把想看的节目都过滤出来,让用户想看什么就能看到什么。” 如上图所示,该公司通过与各类视频内容提供商/服务商合作,打通服务通道,把用户感兴趣的内容(频道)推送到智能遥控器或手机端,实现智能遥控器观影、自动观影、手机控制观影等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和使用习惯。这种智能系统可以让用户不必花费过多时间去检索节目,打开电视就可以播放自己喜欢的节目;智能遥控器可以接受朋友或者服务商精确推送的节目内容,进行一键播放;手机端可以进行频道的定制,也可以查找、收藏或与好友分享视频,通过智能遥控器或手机触发观看。 热门内容或用户偏好内容推荐涉及大数据分析,虽然有此能力,不过彩易生活并不去涉足。这类工作还是交由内容服务商自己去做,由他们根据用户的喜好推荐频道,实现每个家庭的个性化频道,以提供更优质的视频使用体验。该公司则负责整个推送和定制系统的支持,其系统是一个信息通道,各种各样被过滤的内容信息经过系统达到用户,最后以最简单的方式被呈现在电视上。“我们是系统方案商,我们不存储和分析数据,这些都交给服务商去做,他们更精于此。我们只想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把这个系统支持做好,把交互问题解决。”王小乐说道。 如果电视机厂商想改善原有的视频观看和使用体验,加强用户粘性,只需在产品中植入一套主机系统软件,而且彩易生活会与他们进行深度的合作,帮助厂商定义自己的APP、电视端界面,或者添加自己或第三方的服务和内容,打造独特的服务/内容和产品体系。 高频应用拉动低频应用 解决了交互问题,提高使用率和时长,电视成为高频使用设备,进而带动家庭安全、家庭健康、家庭天气、家电控制等低频服务和设备进入家庭。电视的硬件性能冗余足以支持其作为家庭中心主机的工作,随着不断扩充外围设备和服务,整个家庭物联网服务的构建自然水到渠成。“视频是刚需,因为物联网电视好用,形成标配,进而连接、控制、管理家里所有的终端设备和物品,成为家庭服务中心。”王小乐说道。当然,作为中心位置的设备不限于电视,OTT盒子、机顶盒和IPTV都可成为家庭服务中心。 因为家庭物联网涉及到设备间互联互通的问题,为了使整个系统连接更为平滑顺畅和安全,彩易生活还定制了专用于家庭的低功耗通信芯片(同时支持2.4G和蓝牙)。电视机再加入此低成本的通信芯片,就可以具备物联功能;外围设备亦是只需集成这颗芯片,大约半天到一天的调试时间,就可以接入整个系统正常工作。 目前该公司已经扩展了包括智能音箱、健康秤、血压计、智能灯、WiFi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电量插座、超级按键、感应开关等等20多大类外围设备,并在不断扩充,以支持更强大的家庭服务场景定义。 升级带来获利 将电视升级为物联网电视,对传统电视机厂商来说似乎有足够的吸引力:升级后电视不再是单一功能或服务的设备,不仅改善了视频的体验,而且成为无限扩充能力的服务中心和控制中心,实现硬件差异化和高利润的同时,也可以参与未来服务和内容的分成。后续电视机厂商还可以在手机端建立家庭外围设备的营销渠道,获得渠道/电商分成。 物联网电视解决了智能家居设备如何进入家庭的问题,这些设备其实对用户来说并不是刚需,但是通过作为刚需的视频应用来拉动它们设备进入家庭,对外围设备厂商来说,无疑也是解决产品销售的一个好方法。 总结 家庭物联网难以一蹴而就,必须一步一步打造。从用户最容易接受的视频服务入手,以电视为中心,以适合家庭范围内连接的通信协议为辅助,逐渐地把所有设备连接起来,同时以云平台、大数据平台的能力保障未来各种服务的支撑和扩展。可以预见,电视+物联网将引发新一轮产业升级,比起光谈是弯的还是薄的,是不是有意义多了? |
|
来自: 昵称30812404 > 《智慧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