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周颂·时迈》

 解决人生问题 2016-03-25


放马南山、散牛桃林的问题

 

12其邦,昊3天其子4之。实右序5有周,薄6言震7之。莫不震叠8,怀柔9百神。及河乔1011,允12王维后13。明昭有周,式14序在15位。载1617干戈,载櫜18弓矢。我求懿1920,肆21于时夏22,允王保23之。

【译文】常常勤勉于家邦,广大上天来慈爱。保佑次序显宗周,接近言说振兴事。无人不兴不振作,怀念安抚百位神。依次祭河祭高山,相信成王是君主。明白昭显我周国,效法次序观察位。把那干戈来收藏,把那弓矢藏起来。我们追求美善律,展现当今华夏地,相信成王能依靠。

【说明】《时迈》诉说的是放马南山、散牛桃林、停息战争的问题。这亦是一首在祭祀仪式现场所诵唱的歌,本歌与上首《我将》是同一祭祀仪式上所唱,是一首祭祀周成王的颂歌。周成王依序继承王位,非常勤勉,因此得到上天慈爱。在平息管、蔡叛乱后,周成王立志振兴周国,得到周公辅佐,得到所有诸侯及百官的拥护。在成王后期,他亦效法周武王“放马南山、散牛桃林、收藏干戈、弓矢”之事,所以人民相信他,并愿意依靠他。因此在同一祭祀仪式上,人们歌颂他,是想向文王、武王说明,周成王继承王位是正确的,成王也如同文王、武王一样,是可以依靠的。

——————————————————

【注释】1.时:(shí石)《书·大禹谟》:“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诗·大雅·思齐》:“惠于宗公,神罔时怨。”《诗·周颂·我将》:“畏天之威,于时保之。”《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史记·吕太后本纪》:“时与出游猎。”意谓经常、常常的意思。

2.迈:(mài)古通“劢”。《书·大禹谟》:“皋陶迈种德。”《诗·陈风·东门之枌》:“穀旦于逝,越以鬷迈。”《诗·小雅·菀柳》:“俾予靖之,后予迈焉。”《左传·庄公八年》:“皋陶迈种德。”这里用为勤勉之意。

3.昊:(hào)《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诗·小雅·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诗·大雅·板》:“昊天曰明,及尔出王。”《诗·周颂·昊天有成命》:“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指天广大无边之意。

4.子:(zǐ紫)古通“慈”。《书·益稷》:“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书·召诰》:“天迪从子保。”王引之云:“子,当读为慈。”《礼记·缁衣》:“子以爱之。”这里用为爱之意。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5.序:(xù旭)《诗·大雅·行苇》:“序宾以贤。”《诗·周颂·烈文》:“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左传·宣公十二年》:“内官序当其夜。”《楚辞·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礼记·中庸》:“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孟子·滕文公上》:“序者,射也。”《荀子·君子》:“长幼有序。”这里用为次序之意。

6.薄:(báo)古通“迫”。《书·益稷》:“外薄四海。”《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诗·小雅·采绿》:“予发曲局,薄言归沐。”《管子·侈靡》:“薄德之君之府囊也,必因成形而论于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薄而观之。”《荀子·天论》:“寒暑未薄而疾。”这里用为迫近、接近之意。

7.震:(zhèn)《诗·大雅·生民》:“攸介攸止,载震载夙。”《国语》:“滞久而不震,生乃不殖。”这里用为振兴、振奋之意。

8.叠:(dié蝶)《文选·左思<吴都赋>》:“钲鼓叠山,火烈熛林。”这里用为振动、振作之意。

9.柔:(róu)《书·舜典》:“柔远能迩。”《诗·小雅·桑扈》:“兕觥其觩,旨酒思柔。”《诗·周颂·丝衣》:“旨酒思柔,不吴不敖。”《荀子·不苟》:“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这里用为安抚或平息之意。

10.(qiáo)《书·禹贡》:“厥木惟乔。”《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诗·郑风·汉广》:“南有乔木。”《说文》:“乔,高而曲也。”这里用为高耸之意。多用以形容树木或高山。

11.嶽:(yuè岳)古同“岳”。《书·尧典》:“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诗·周颂·般》:“嶞山乔嶽,允犹翕河。”《说文》:“嶽,东岱、南霍、西华、北恒、中泰室,王者之所巡狩所至。从山,狱声。古文从山,象高形,今作岳。”这里用为高大的山之意。

12.允:(yǔn)《易·升·初六》:“允升,大吉。”《书·舜典》:“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诗·小雅·鼓钟》:“淑人君子,怀允不忘。”《诗·大雅·常武》:“王犹允塞,徐方既来。”《尔雅·释诂上》:“允,信也。”《正字通·儿部》:“今俗许诺曰允。”这里用为相信而承诺答应之意。

13.后:(hòu)《书·舜典》:“班瑞于群后。”《诗·小雅·楚茨》:“乐具入奏,以绥后禄。”《诗·周颂·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说文》:“后,继君体也。”这里用为君王之意。

14.式:(shì世)《书·微子之命》:“万邦作式,俾我有周无斁。”《诗·小雅·鹿鸣》:“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诗·大雅·思齐》:“不闻亦式,不谏亦入。”《诗·周颂·我将》:“仪式刑文王之典。”《孟子·公孙丑下》:“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韩非子·内储说上》:“勾践知之,故式怒蛙。”这里用为效法之意。

15.在:(zài)《易·随·九四》:“有孚,在道,以明何咎。”《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诗·周颂·清庙》:“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管子·侈靡》:“三尧在,臧于县,返于连。”《大戴礼记》:“存往者,在来者。”这里用为省视、观察之意。

16.载:(zài)词缀。嵌在动词前边。《诗·邶风·泉水》:“载脂载舝,还车言迈。”《诗·小雅·皇皇者华》:“载驰载驱,周爰咨谋。”《诗·小雅·大东》:“有捄天毕,载施之行。”《诗·大雅·生民》:“攸介攸止,载震载夙。”

17.戢:(jí极)《诗·小雅·桑扈》:“不戢不难。”《诗·大雅·公刘》:“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左传·隐公四年》:“弗戢,将自焚。”《孟子·梁惠王下》:“於橐於囊,思戢用光。”这里用为收敛、收藏之意。

18.櫜:(gao)收藏盔甲、弓矢的器具。《管子·侈靡》:“故,国无罚而君寿而民不疫,智运谋而杂櫜刃焉。”

19.懿:(xi)《书·无逸》:“徽柔懿恭,怀保小民。”《诗·豳风·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诗·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尔雅·释诂上》:“懿,美也。”《说文·壹部》:“懿,专久而美也。”这里用为动词,犹言“修美”之意。

20.德:(dé得)《易·恒·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诗·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小雅·谷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诗·大雅·思齐》:“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老子·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庄子·天地》:“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德何如可以王矣?”《荀子·劝学》:“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这里用为客观规律之意。

21.肆:(sì似)《书·太甲》:“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师,肆嗣王丕承基绪。”《诗·小雅·楚茨》:“或剥或享,或肆或将。”《诗·大雅·大明》:“肆伐大商,会朝清明。”《论语·阳货》:“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孟子·尽心下》:“‘肆不殄厥愠,亦不殒厥问。’文王也。”《韩非子·说难》:“虑事广肆,则曰草野而倨侮。”《说文》:“肆,极陈也。”朱骏声曰:“此字本训长。”《广韵》:“肆,陈也。”本义为陈列之意,这里引伸为展现之意。

22.夏:(xià下)泛指中国。《书·舜典》:“蛮夷猾夏,寇贼奸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此之谓夏声。”《吕氏春秋·察今》:“东夏之命。”《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

23.保:(bǎo)《书·酒诰》:“保越怨不易。”《诗·大雅·崧高》:“往近王舅,南土是保。”《诗·周颂·烈文》:“惠我无疆,子孙保之。”《左传·僖公二十年》:“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这里用为依靠、仗持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