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周颂·雍》

 解决人生问题 2016-03-25


人际关系中对等原则的问题

 

有来1雍雍2,至止3肃肃4。相5678,天子穆穆9。於荐10广1112,相予肆13祀。假14哉皇1516,绥17予孝子。宣1819维人,文武维后20。燕2122皇天,克昌厥后。绥我眉寿,介23以繁2425。既右2627考,亦右文母。

【译文】有抚慰兮皆和谐,至仪容兮则庄重。辅助计度法律公,天子执政颂美好。呜呼进献众多兽,助我陈列祭祀品。赞美光明我父王,安抚我这孝子身。明白智慧计度人,能文能武计度君。安乐关连光明天,能够昌盛是君王。助我使我得长寿,助我得到众多福。既是保佑显赫父,亦是保佑文明母。

【说明】《雍》诉说的是人际关系中对等原则的问题。这亦是一首在祭祀仪式现场所诵唱的歌,是一次祭祀的主题歌,从歌中“既右烈考,亦右文母”之语看,显然是继位新王将亡父亡母之灵升入宗庙、附于祖宗之后的大祭祀。全歌充满了人际关系中的“对等原则”,上对下有抚慰,上对下仪容庄重,下才能“孝”。您对我来保佑,上天才会保佑您。上天给予了一定的条件,那么昌盛的关键就在于人。这种“对等原则”其实就是“人道”、就是“天道”。这就说明,早在西周初期的祭祀仪式,并不是去崇拜、迷信鬼神,而是重申人世间的人际关系的对等原则。

——————————————————

【注释】1.来:(lài)古同”勑”。《书·吕刑》:“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诗·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诗·小雅·大东》:“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诗·大雅·常武》:“王犹允塞,徐方既来。”《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韩非子·王道》:“贤者勑其材。”《说文》:“勑,劳也。从力,來声。字亦作俫。”这里用为抚慰之意。

2.雍:(yōng)《书·无逸》:“其惟不言,言乃雍。”《诗·周颂·清庙》:“于穆清庙,肃雍显相。”《诗·周颂·有瞽》:“喤喤厥声,肃雍和鸣。”这里用为和谐、和睦之意。

3.止:(zhǐ纸)《诗·大雅·抑》:“於乎小子,告尔旧止。”《诗·周颂·闵予小子》:“念兹皇祖,陟降庭止。”《汉书·叙传上》:“嬴取威于百仪兮,姜本支虖三止。”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止,礼也。”《广雅·释言》:“止,礼也。”这里用为容止、礼貌之意。

4.肃:(sù素)《书·太甲》:“社稷宗庙,罔不祗肃。”《诗·小雅·黍苗》:“肃肃谢功,召伯营之。”《诗·大雅·烝民》:“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诗·周颂·清庙》:“于穆清庙,肃雍显相。”《韩非子·难三》:“广廷严居,众人之所肃也。”这里用为庄重、严肃之意。

5.相:(xiāng)《书·大诰》:“周公相成王。”《诗·大雅·生民》:“有相之道。”《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孟子·万章上》:“舜相尧二十有八载。”《荀子·成相》:“请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堕贤良。”《广韵·漾韵》:“相,扶也。”《集韵·漾韵》:“相,助也。”这里用为辅佐、扶助之意。

6.维:(wéi)《易·晋·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书·多方》:“洪惟图天之命,弗永寅念于祀。”《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诗·小雅·渐渐之石》:“渐渐之石,维其高矣。”《诗·大雅·皇矣》:“维此二国,其政不获。”《诗·周颂·维天之命》:“维天之命,於穆不已。”《论语·八佾》:“‘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秦既称帝……维万世之安。”司马贞索隐:“维训度,谓计度令万代安也。”这里用为计度之意。

7.辟:(bì毕)《书·酒诰》:“惟助成王德显越,尹人祗辟。”《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寤擗有摽。”《诗·小雅·雨无正》:“辟言不信。”《诗·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论语·八佾》:“‘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荀子·荣辱》:“循法则、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谨守其数。”《韩非子·忠孝》:“所谓贤臣者,能明法辟、治官职以戴其君者也。”《说文》:“辟,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罪也。从口,用法者也。”这里用为法律、法度之意。

8.公:(gōng)《诗·周颂·臣工》:“嗟嗟臣工,敬尔在公。”《论语·八佾》:“‘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说文》:“公,平分也。”这里用为公平、公正之意。

9.穆:(mù幕)《书·酒诰》:“乃穆考文王,肇国在西土。”《诗·大雅·假乐》:“穆穆皇皇。”《诗·周颂·清庙》:“于穆清庙。”毛传:“穆,美。”《论语·八佾》:“‘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荀子·赋》:“涽涽淑淑,皇皇穆穆。”这里用为和睦、美好之意。

10.荐:(jiàn)《管子·五行》:“而荐之祖庙与五祀。”《左传·隐公三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论语·乡党》:“君赐腥,必熟而荐之。”《礼记·祭义》:“天子有善,让德于天;诸侯有善,归诸天子;卿大夫有善,荐于诸侯。”《玉篇·草部》:“荐,进献也。”这里用为进献之意。

11.广:(guǎng)《老子·四十一章》:“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孟子·尽心上》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乐不存焉。《史记·魏公子列传》:“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这里用为多,众多,数目很多之意。

12.牡:(mǔ亩)《书·汤诰》:“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夏。”《诗·秦风·驷驖》:“奉时辰牡,辰牡孔硕。”《诗·小雅·伐木》:“既有肥牡,以速诸舅。”《诗·大雅·烝民》:“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老子·五十五章》:“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论语·尧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仪礼·丧服传》:“牡麻者,枲麻也。”《大戴礼记·易本命》:“丘陵为牡。”《说文》:“牡,畜父也。”这里用为雄性的鸟兽,在生殖过程中起授精作用从而生育下一代的生物之意。

13.肆:(sì似)《书·太甲》:“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师,肆嗣王丕承基绪。”《诗·小雅·楚茨》:“或剥或享,或肆或将。”《诗·大雅·大明》:“肆伐大商,会朝清明。”《诗·周颂·时迈》:“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论语·阳货》:“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孟子·尽心下》:“‘肆不殄厥愠,亦不殒厥问。’文王也。”《韩非子·说难》:“虑事广肆,则曰草野而倨侮。”《说文》:“肆,极陈也。”朱骏声曰:“此字本训长。”《广韵》:“肆,陈也。”本义为陈列之意,这里引伸为展现之意。

14.假:(jiǎ贾)《易·家人·九五》:“王假有家,勿恤。”《诗·大雅·假乐》:“假乐君子,显显令德。”毛传:“假,嘉也。”《诗·周颂·维天之命》:“假以溢我,我其收之。”《管子·小问》:“假而礼之,厚而勿欺,则天下之士至矣。”《尔雅·释诂下》:“假,嘉也。”这里用为赞美、赞扬之意。

15.皇:(huáng)即“煌”的古字。《书·洪范》:“建用皇极。”《诗·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诗·大雅·皇矣》:“皇矣上帝,临下有赫。”《诗·周颂·执竞》:“上帝是皇。”《荀子·赋》:“皇天隆物,以示下民。”《说文》:“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王者,三皇大君也。”这里用为光明,“大”之意。

16.考:(kǎo)《书·洪范》:“五曰考终命。”《诗·大雅·烝民》:“缵戎祖考,王躬是保。”《诗·周颂·载见》:“率见昭考,以孝以享。”《尔雅》:“父为考。”《楚辞·离骚》:“朕皇考曰伯庸。”《礼记·祭法》:“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苍颉篇》:“考妣延年。”这里用为去世的父亲之意。

17.绥:(suí随)《书·汤诰》:“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诗·周南·樛木》:“乐只君子,福履绥之。”《诗·小雅·楚茨》:“乐具入奏,以绥后禄。”《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论语·子张》:“道之期行,绥之期来,动之斯和。”《荀子·儒效》:“修修兮其用统类之行也,绥绥兮其有文章也。”这里用为安抚之意。

18.宣:(xuān)《书·盘庚》:“乃咸大不宣乃心,钦念以忱动予一人。”《诗·大雅·公刘》:“既庶既繁,既顺迺宣。”《管子·心术上》:“去欲则宣,宣则静矣,静则精。”《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民未知信,未宣其用。”这里用为明白、了解之意。

19.哲:(zhé蛰)《书·伊训》:“敷求哲人。”《诗·小雅·小旻》:“民虽靡膴,或哲或谋。”《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诚。”《诗·商颂·长发》:“濬哲维商,长发其祥。”《诗·周颂·雍》:“宣哲维人,文武维后。”《尔雅》:“哲,智也。”《说文》:“哲,知也。”这里用为聪明有智慧之意。

20.后:(hòu)《书·大禹谟》: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诗·小雅·楚茨》:“乐具入奏,以绥后禄。”《诗·周颂·昊天有成命》:“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说文》:“后,继君体也。”这里用为君王之意。

21.燕:(yàn)古通“安”。《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诗·小雅·南有嘉鱼》:“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诗·大雅·韩奕》:“庆既令居,韩姞燕誉。”《韩非子·八奸》:“托于燕处之虞,乘醉饱之时。”这里用为安逸、安乐之意。

22.及:(jí吉)《易·小过·六二》:“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诗·大雅·烝民》:“每怀靡及。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管子·侈靡》:“市尘之所及,二依其本。”《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汉书·李广苏建传》:“事如此,此必及我。”《广雅·释诂四》:“及,连也。”这里用为关连之意。

23.介:(jiè戒)《易·晋·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书·多方》:“尔曷不夹介乂我周王享天之命?”《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郑玄笺:“介,助也。”《诗·小雅·楚茨》:“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诗·大雅·生民》:“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诗·周颂·潜》:“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尔雅·释诂下》:“介,佑也。”这里用为助佑之意。

24.繁:(fán)《书·仲虺之诰》:“简贤附势,实繁有徒。”《诗·小雅·正月》:“正月繁霜,我心忧伤。”这里用为众多之意。

25.祉:(zhǐ止)《易·否·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诗·小雅·六月》:“吉有燕喜,既多受祉。”毛传:“祉,福也。”《诗·大雅·江汉》:“肇敏戎公,用锡尔祉。”《诗·周颂·烈文》:“烈文辟公,锡兹祉福。”《尔雅·释诂下》:“祉,福也。”邢昺疏:“祉者,繁多之福也。”《说文·示部》:“祉,福也。”这里用为有幸福、有福气之意。

26.右:(yòu)古文祐、右实同字。《诗·小雅·彤弓》:“钟鼓既设,一朝右之。”《诗·大雅·大明》:“保右命尔,爕伐大商。”《诗·周颂·我将》:“维天其右之。”《老子·三十一章》:“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左传·襄公十年》:“天子所右,寡君亦右之,所左,亦左之。”《韩非子·亡征》:“商贾外积,小民右仗者,可亡也。”这里用为保佑之意。

27.烈:(liè劣)《书·洛诰》:“以予小子扬文武烈。”《诗·小雅·蓼莪》:“南山烈烈,飘风发发。”《诗·大雅·思齐》:“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诗·周颂·烈文》:“烈文辟公,锡兹祉福。”《孟子·公孙丑上》:“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韩非子·诡使》:“而好名义不进仕者,世谓之‘烈士’。”这里用为光明,显赫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