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择港校,Are you ready?

 许愿真 2016-03-25

  东方明珠,拥南海之浩荡;维多巨港,聚五洲之梯航。炎黄智慧,欧美制度,同筑上郡基夯。噫嘘吁,雄踞东亚,放眼八方;文化蕴藉,誉悬云榜;雄风飙振,天下承臧。是以明德格物,学脉迤淌,此港大仙阆也。用“得天独厚”四个字来形容香港丝毫不过分。

  

  这里气候熟悉、文化相似、语言相通,不少内陆学子把香港称为通往国际的中转站。“为什么不去香港发展?那里是中国教育离世界最近的地方之一。”很多人在推荐想换换环境的内陆考生家长时如是说。香港代表了高收入、高就业率、精彩的大学生活,还有走向世界的筹码。可以说,这四大优势正是香港高校最吸引内陆学生的地方。给自己换一种生活,让自己视野更开阔一点。

  在全球大学排名中内陆大学排在了港大之后,这一度让很多人产生了疑问:为何港大在全球排名还排在清华北大前面?这个就要看全球大学综合排名看什么因素了:

  

  1、高质量论文数量(Citation index)。

  2、获得世界奖(诺贝尔奖、Fields Medal、Turing Award等)的教授。

  3、信誉最高的教授数量(信誉评估是来自被国际期刊引用多次的)。

  4、世界最知名的学者中调查排名。

  5、学生:教授比例(越低越好)。

  6、教授的平均高质量期刊论文发表数量。

  7、学生入学时质量;学生毕业率。

  8、学校经费(成功申请的国家项目等)。

  从这些因素看来,内陆学校大部分都会偏低(除了学生入学质量之外),而港大因为有更多高质量国外吸引回来的教授,而且有比较健康的评估、终身职和退休体系,评估成果会比内陆高。

  

  港大有诸如此类的优势,可零点高三还是想说,选择与否就是见仁见智的事儿了,有以下一些因素大家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来考虑:

  1、考生要有足够的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包括:一是学业能力较强,也就是学习能力较强,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二是有自己管理自己、安排自己的能力,包括自己的学业安排、生活安排等等;三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要较强,有充分的自信,有勇于进取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善于与人交流相互探讨问题的能力;四是英语能力要强。一般说来,内陆的学生到香港读大学,学业水平知识水准不是大的问题,在开始的半年,主要是要过语言关、环境关、自我管理关。

  

  2、专业选择要综合考量

  香港的商科有巨大的优势,所以很多内陆学生在报考港校时都只瞄准商科。其实,除商科外,香港高校还有很多水平一流且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比如理大的护理、港大的医学、中大的历史。所以考生应注意综合考量,切勿把眼光只局限在商科上。

  3、考虑毕业后的出路

  以往,没有获得香港入境事务处处长批准的非本地学生是不可以在港兼职工作的。但从2008年开始,全日制的非本地学生只要在港就读时间不少于1学年,便可在院校的安排下,从事与学科有关的实习工作;就学期间还可在校内兼职打工,但每星期不超过20小时;假期打工时间不受限制。

  不过,校方并不鼓励学生花太多时间进行与学业无关的工作,特别是一年级的内陆学生,他们需要较多时间适应新环境和新生活。另一个客观情况是,香港的人才需求量大,但竞争也很激烈,内陆生毕业后并没有绝对的就业优势。

  

  4、英语是港校面试考察重点

  近年来,香港高校在内陆招收大批学生,这些大学在选拔学生时非常重视面试,为打破一考定终身、让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脱颖而出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除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外,其余6所在内陆招生的香港高校在考查学生的高考和英语成绩的同时,还要加上面试的分数。面试主要以导师和学生自由交谈为主,每6个考生为一组,时间在20分钟到半个小时不等。面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应对表达、心理素质和对自己的规划能力。

  

  香港高校的面试形式一般有两种,主考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个人面谈”、或者一组教师对一组学生的“小组讨论”。高考分数只能提供面试入场券,考生能否被录取,面试成绩至关重要。

  报考港校,考生的英语能力要强。香港高校对考生的英语口语、听力以及运用英语实际沟通能力的要求比较高。与内陆大学相比,香港高校的录取原则是不搞“唯分是举”,不单纯以高考分数作为选才指针,而是强调考分和面试同等重要,面试全程以英语进行,主要考查考生的个人素质及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批判思维等等,要求内陆学生必须通过严格的“英语关”。

  港校在内陆招生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纳入高考统招。如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这类学校的报考和内陆的大学报考流程相同,考生直接填报志愿即可,无须另行向大学申请报名。

  二是自主招生。如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公开大学,这类学校要求考生除了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以外,高考前考生还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学校提出报名申请。

  

  待高考成绩公布后,这些高校将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和面试成绩再行录取。招生工作一般都在内陆高考录取前结束。香港的高校与内陆大学招生并不冲突,考生可同时报考香港高校和内陆大学。

  尤其高考成绩比较好、个人有去港校意愿的考生可予以考虑,这确实是给个人升学又多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但是考生应预先考虑清楚报考香港高校要注意什么,要有什么样的思想准备,个人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被录取。

  最后零点高三想说,港校最大的吸引力是其国际化,但近几年内陆高校国际化优势日趋明显,成为吸引尖子生入读的一大原因,去了北大清华一样会有出国交流的机会。除此之外,现在内陆生到国外进修有很多渠道,这使得香港的“跳板”作用不再那么明显。

  

  因此,选择港校也不再是有机会就一定要上的情况,毕竟,结合自身情况才最重要的,港校虽有某些优势,也不必贸然盲目跟风。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