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10件事伤娃很深,你还在做吗?

 Zhengdebing 2016-03-25

每个父母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自信独立,坚韧勇敢、善良快乐的人,更希望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拥有良好生活习惯和人际关系。然而,以下这些事却会严重伤害孩子的成长。

▲ 误用“婴儿语言”

自从孩子出生起,家里的长辈仿佛都进入婴儿时代。每次和孩子对话都是“吃饭饭”、“睡觉觉”。其实这种自以为是的“婴语”只会妨碍宝宝的语言发育。家长教给宝宝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语法正确,发音标准的母语。如用清晰、缓慢的速度说“宝-宝-睡-醒-了”。

▲ 忽视孩子敏感期,肆意呵责

0-1岁左右的宝宝有口腔敏感期,经常会把玩具或者小手放进嘴巴。这个时期的宝宝主要通过口腔来探索世界,大人不要肆意地呵斥阻止。只要保证放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并提供不同的物品供宝宝用口腔探索。

和口腔敏感期相重叠的是手脚敏感期,宝宝除了把手脚往嘴里塞之外,还会蹬腿,用手扔东西,抠个窟窿,有时候甚至打人。其实,这个时候的宝宝并没有打人的意识,只是在进行手臂肌肉练习。除此之外,还会有物权意识、语言、运动、肌肤触摸、依恋等敏感期,家长要合理引导。

▲ 阻止爬行,改用学步车

人类一定要经过爬行发育才健康。没有爬行的孩子,身体协调性不好,影响生活和运动。前庭神经发育不良,影响未来的阅读、写作,也会阻碍语言的发展。家长切不可担心孩子脏兮兮的,而阻止宝宝爬行。

学走路不但克服巨大的心理障碍,更需要掌握保持身体平衡的技巧,而学步车会让孩子难以克服心理障碍适应自已学走路的过程。其实,育儿专家并不提倡给宝宝用学步车。学步车不但会增加意外发生的概率,还会影响宝宝的骨骼发育,导致“X”或“O”型腿。用爬行代替学步车,可以留给宝宝更充足的探索空间。

▲ 过早开发智力,喋喋不休教导

宝宝3岁之前不是以学习多少知识为主,而是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不要过早地给宝宝灌输太多的知识,更不要强迫他们完成不能完成的事,拔苗助长类的早期智力开发只会让孩子在心里上更加恐惧和厌恶。

此外,日常的行为习惯更不要喋喋不休的教导,只要示范。举几个例子:当邻居和宝宝打招呼时,孩子没有响应,我们只要模仿孩子的口气回应即可:“阿姨,你好!”或者是“阿姨,我们吃过啦!”等等。这就是示范,而不是教。

▲ 指责孩子负面情绪

孩子的负面情绪常表现为哭闹、委屈、焦虑、愤怒、挫折等。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家长首先要做到倾听和理解。

孩子哭泣时,不要对孩子说“不要哭,吵死了”。如果宝宝消极情绪表现过分强烈,或受压抑的时间过长,会损害孩子的人格和身心机能。此时你只要轻轻地拥抱他,抚摸着他的后背,说:“宝贝,妈妈知道你非常难过……”这是求同,表示我们理解他,也是调整他情绪的开始。紧接着要说“妈妈知道你不开心(这很重要)”、“妈妈爱你,妈妈理解你”。这样一说他会很快开心起来,或者还能挂着眼泪独自玩去了。

▲ 误解孩子的“攻击行为”

2-3岁的宝宝常常会出现打人的行为,这主要是因为正处于口、手和脚的敏感期,喜欢用口、手、脚探索世界,于是出现了“咬人”、“打人”、“踢人”等攻击行为。有些宝宝的语言发育还不成熟,不能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往往情急之下用冲撞身体来代替。

当宝宝出现攻击行为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过分强化,给他贴上标签“你是个坏孩子会打人”。只要向对方家长和孩子致歉,平静地制止继续攻击行为。

▲ 强求孩子表演节目

现在很多宝宝都参加早教和各种兴趣班,练就一身的才艺。每当家里有客人的时候,父母总是招呼宝宝给客人表演节目。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养成取悦别人的心态。一旦在未来成长路上,得不到别人的赏识,就会懊恼不已,否定自己的内在能力。

不管是客人还是家长,都要和孩子进行平等交流,而不应把孩子看成马戏团的演员。

▲ 父母吵架、发脾气

据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调研显示,大部分的孩子最怕父母发脾气,吵架。长期生活在紧张气氛中,会使孩子变得冷漠、孤独、执拗、粗野,成为心理方面的畸形儿。

孩子从小被别人监督着长大,并在成长的过程中遵守各种规则。冲击规则是孩子对我们的试探,这也是遵守规则的开始,家长应宽容地对待。千万,不要在监督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予过分的指责和约束,让孩子畏首畏尾。

▲ 欺骗、强制分享

很多家长都会对孩子说“只要你……我就……”,然而当孩子完成任务的时候,父母不但不会兑现承诺,还会提出更多的任务。这样只会让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不积极配合。

2岁以后,宝宝开始进入物权意识敏感期,常常表现为把物品占为己有,不愿分享。家长切不可为了自己的面子强制分享,否则只会暗示宝宝也可以抢别人。正常情况下,3岁以后就会进入分享阶段。当宝宝和我们分享东西的时候,一味地拒绝只会给孩子带来无尽的失望,并慢慢地不愿意分享。

▲ 给孩子太多负面的评价

孩子的成长虽然需要批评,但更需要鼓励。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向客人细数孩子的各种缺点糗事。这种暗示力量不起丝毫作用,只会让宝宝变本加厉。

坚决杜绝说以下的这些话:“这孩子就是胆小”“不爱卫生。”“不听话。”如果你给孩子足够的自尊,他外出时就会落落大方、活泼开朗、健康自信。

其实以上几点,不管出于无心还是有意,不少妈妈在日常生活中还真是没少做。其实,父母教育孩子的王道就是执着地栽培自己,在漫长的育儿过程中和孩子一起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