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技 机器”创新养殖模式 三个博士轻松“搞掂”四千亩鱼塘

 昵称10744611 2016-03-25


  南沙养鱼场用“科技+机器”创新养殖模式 一线工人仅三成多

  一个40多人的水产养殖公司,养殖面积有近4000亩。其中,一线生产工人只有15人,而超过四成的员工是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更有三位博士“藏身”鱼塘做科研。位于万顷沙镇十七涌半的广州诚一水产公司近两年来通过增加专业技术人员、利用机器设备等方式,在降低人工费用等生产成本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在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由于有专业科研力量保障,病害死鱼率也大幅下降,养鱼的品质大幅提升。

  机器换人一线工人大减

  3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广州诚一水产养殖公司一探这家“高科技”鱼塘的究竟。该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郑小林告记者,他们在全国率先大面积地使用全自动投料机。“以前,每个大塘每天需要的饲料量达1吨,都是靠工人一袋一袋扛过来撒料。”这样的生产方式效率低下。“现在使用全自动投料机后,饲料可以自动播撒,节省了不少人力和时间。”根据他们的计算,全自动投料机机的硬件投入成本在两年半时间内便可回收,比使用人力节省了不少生产成本。

  除此之外,为保证水内氧气充足,公司现在近4000亩鱼塘中安装有自动增氧机,可以自动监测水中溶氧,从而开关增氧机,无需人力操作。“我们还计划尽快将现在的传统划船更换为电动船,工人们无需靠人力划船就能轻松在鱼塘内行动。”

  郑小林表示,通过使用机器设备,原来一个工人最多只能管理60亩鱼塘,现在一个工人可以管理300多亩鱼塘。“两年来,我们的一线生产工人数量从4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15人,节约了50%左右的人工费,生产成本大大减少了。”

  大学生乐当“渔夫”

  一线养鱼的工人数量减少了,但公司的员工总数并没有太大变化,近两年来很多大学生成为鱼塘中新的“渔夫”。这些高学历人才成为公司后续发展的坚实力量。其中,还有像吴相云这样担任公司技术指导的博士。吴相云毕业于中山大学水生经济动物病害控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到鱼塘“养鱼”之前,吴相云还在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做过研究员。包括吴相云在内,四千亩鱼塘共有3名博士参与生产养殖。


吴相云博士在接受采访


  “现在公司的技术人员加上实习生超过了20人,均是水产养殖相关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吴相云告诉记者,自从去年到公司任职以来,他带领手下的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一起“下塘”,观测水质的变化、鱼类生长和病害状况等,记录数据,把握规律。

  “专业技术人员最大的优势在于用数据说话,能够提前预防、对症下药解决各类病害。”吴相云表示,传统的养鱼师傅虽然经验充足,但往往通过感性去认识解决问题,无法提前预防病害,追查原因,在用药的种类和数量上也往往不准确。

  不过,在一年的“下塘”过程中,吴相云也从老师傅那里取到了不少“经”。“今年春天的时候,池塘内的鲫鱼突然死了许多,这是我从来没碰到过的情况。那些有经验的老师傅告诉我,每年这个时候鲫鱼都会或多或少出现这种情况。”吴相云回忆到,听了这话之后,他追根究底,最后发现是因为今年春天天气加上池塘环境不利于鲫鱼产卵,才导致鲫鱼虚弱死去,他赶忙对症下药去解决问题。

  大数据帮助消灭鱼塘病害

  “对于水产养殖,大多数人的印象还停留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上。”郑小林表示,目前很多私人鱼塘,甚至大企业的鱼塘都是依靠劳力、依靠经验去进行管理。但公司却利用“科技+机器”力量进行水产养殖。“我们实行标准化生产,根据科学数据去发布指令,工人只要负责执行就行了。”


黄俊娃博士(左)和吴相云博士(右)两位博士在池塘边交流“养鱼经”。


  目前公司员工中有四成是专业技术人员。鱼饲料配方均由另一位黄俊娃博士根据季节、种类、时段独家研究配制。两年来,通过“科技+机器”,生产成本明显降低。“我们希望能够创新水产养殖业生产模式,改变第一产业生产方式。”郑小林表示。

  去年到公司任职后,吴相云专注于和团队研究水质和鱼类病害问题,今年他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公司制定科学的生产计划。


黄俊娃博士在实验室查看设备


  “现在公司每天病害死鱼数量下降到原来的1/10了!”郑小林告诉记者,自从去年8月份以来,通过技术人员的病害预防和科学用药,鱼塘的病害死鱼一天只有200~300斤,而以前多达3000斤。(来源:E南沙,文/记者舒霞 摄影/记者曾锡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