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微凉的小雨天下午,孩子们已经午睡,我独自悄悄上露台来到阳光房,倚着阳光房门框朝外面看。雨点打在睡莲的叶子上,迅速汇成水流斜入池中;雨点落在草坪上,悄无声息地钻进泥土,也不忘给小草留下细细点点的晶莹;雨点滴在雨棚顶,瞬间四下飞溅消失不见;雨点跳进我的手心,一滴两滴……提醒着时间在滴答……是的,我已经和这露台一起经历近七个春夏更迭秋冬变换,一起和时间谈着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 思绪带着我回到2008年,无意中浏览论坛发现了铁线莲这种令人着魔的藤本植物,从小喜欢花花草草心一下子被击中,于是坚定要把铁线莲带回家。 我匆匆跑上楼顶,站在露台中央环顾,此时的露台一条鹅卵石小路贯穿东北和西南向,一个三角形的鱼池,一套石桌椅,一个木秋千,两个空调外机,其余都是高低不一的草坪,草坪上散落了几棵茶花、桂花和大海藻。 我对露台说,我要把铁线莲带回来装点你,露台欣然接受了盆栽铁线莲。后来,各个花卉论坛又指引我把各类花花草草迎进了露台。 疯狂的我一度在草坪上摆了一二百个花盆,终于有一天,露台像是一个吃太多又消化不良的人,开始出现问题了。 撇开凌乱不堪不说,由于花盆直接放置在草坪上,很多土里虫子直接从盆底钻进盆土里,花盆底下更是成为蚂蚁的聚集地。 还有草坪里的草钻进盆底孔甚至穿出盆面,先生笑称无缝对接;过密的种植让病虫害轻轻松松就形成规模……改造迫在眉睫,而此时已经是2010年,另一个小生命在我身体里面孕育着,我要离开家修养身体,只能恋恋不舍暂别我的花草,我的露台。 那年初冬,刚出月子的我就迫不及待投入露台怀抱。虽然我知道露台一定不是记忆中的样子,花草会枯会死,杂草会多会长,但是那一瞬间还是重重地打击了我,野草毫不客气的霸占了露台四周,很多花盆没入其中憋屈地存在着。 我傻傻地不知进退,但心里有个声音说,一定要把露台打理出来! 雨还在下,我转身走到阳光房里的石凳坐下,对面望去是北面矮墙边的花坛,露台改造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砌花坛用的青砖是别人家老宅拆下来的旧砖,软磨硬泡请工人一块块清理干净,因为数量有限,只砌了薄薄一层,砌花坛的师傅笑我,这么多好看的大理石、瓷砖放着不用,偏偏要用就老旧又不好找的东西,我嘿嘿一笑: 人家那些是大鱼大肉自然美味,我这青菜豆腐也风味自成! 待砖墙砌好,缝隙填上腻子,那个师傅点点头道:吃多了大鱼大肉,果然还是你这豆腐青菜不腻味啊! 阳光房是冬天里最喜欢呆的地方,只是还没想好如何装饰,显得太苍白。 放一张躺椅,雨天躺着看房顶玻璃上水流汩汩而下,亦或在冬日午后阳光下盖一层纱在脸上蜷缩在躺椅慵懒地打个盹,时间就应该这样缓缓地过吧。 雨似乎已经停了,我走出阳光房,走进湿漉漉的空气里,看看墙头的多肉已经慢慢转色变美了,虽然每年夏天都会有收几个空盆,还是对它们爱不停。 花坛和花盆都喝饱了水,红陶盆变成了深色,塑料盆也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东侧墙上木架上的铃铛开得真美好,让人忍不住看看几眼。 走在自己铺的防腐木底板小径上,边上的月季正在冒芽,美中不足因为底下稍微不平整,还有点打小幅度的跷跷板。 秋天的露台稍显逊色,但是每个花痴的心里应该都常住着一个春天 记得有一次几个本地花友来露台玩,正值春花灿烂,几个人一到露台就哇哇大叫,说这个美指那个靓,其中一个花友认真的对我说“我终于知道是什么让你一有空就待在露台”。 谁说谁说不是呢,自从迷上花草,和大部分花痴一样,一有空闲就直奔露台,连孩子们都说,如果在家里找不到妈妈,就到楼顶去找吧,妈妈肯定在玩泥巴。 因为喜欢,因为贪心,露台上汇集了各种花草,从最初的铁线莲到后来的月季,多肉,绣球,三角梅等等,无一不在表达我的痴。 现在的我已经不能满足单纯的种植,开始放心思在做各种植物造型,布置小景,心里声声呼唤的是“园艺,园艺”,且让我陶醉在园艺之路上吧,虽然还很初级很接地气。 露台是我园艺梦的初发地,在这里爱上花草,爱上园艺。而园艺就好像我的“董小姐”出现在我的生命里,虽然常常有“爱上一匹野马,但我的家里没有草原”的忧伤,但还是奋不顾身地说“跟我走吧,董小姐”,我愿意穷极一生,做一场园艺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