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敢于示弱的,才是真正的强者

 spig32 2016-03-25


  大欺小,强胜弱,本是世上的公理,

  老子却将之完全颠倒了过来,

  柔弱,到底包含了什么奥妙?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典出《道德经》第七十六章,意指弱胜于强,柔能克刚,更可化输为赢,向死而生。在老子眼中,执着于表面的输赢的人,或许,从一开始就输了。



  “柔弱”成就从容人生

  在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中,一直在讲“柔弱”思想,“不争”是其中最重要的表现。《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中这样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它的意思是说:不坚持己见,就能能博采众长,明察洞悉;不自以为是,能彰显真知;……唯有不争,所以天下没有什么能与之相争。

  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欲望所驱动,我们拼抢,要走在时代的前列,要在团队中取得最好的业绩,这无可厚非。然而在不断的追逐争抢中,许多人渐渐迷失自己,一身疲惫,灵魂无处安放,此时,如果放慢脚步,不争,用适当的柔弱,也许更能品味人生从容的滋味。


  “柔弱”是最高的智慧

  “不争”的思想在《道德经》第八章中也有表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这段话可以这样解释: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

  用水一样的平静质朴的心地,去看待世间的纷纷扰扰,用柔弱的方式应对刚强,这不是无能,而是智慧。智慧不是知识,智慧的产生需要宁静的内心和对人生社会的洞察。“柔弱”者因不争,所以能用超然的心态和广阔的视野看待社会与人生,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柔弱”是不张扬的谦卑姿态

  《道德经》第七章有同样表述,“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柔弱不是逆来顺受,安于现状,而是更为蓬勃向上的力量,它体现的是一种坚忍,是一种用水一般的柔和心态应对万事万物,水是柔弱的,又是无坚不摧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