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完震撼了,99%的人都没有真正理解过2/8原则

 昵称31828284 2016-03-25



上一次《不确定时代的职业发展策略》我们聊到了很多话题,包括不确定时代的3大趋势、3大策略和5个关键词,这些都是大方向。而这一次我要讲的是——如果是这么个方向,我们该做什么事情抓住这个方向?我们如何能更快地成长,更快的进化,才能跟得上这个玩法?

 

这次分享的5个「个人成长的正确姿势」,可能会有点刷你三观,但成长最享受的,不也正是这个过程么?


成长的信念:你不知道的2/8三次方原则




讲这个话题可能会有一堆小伙伴说,哎呀这个我太熟悉了,就是“20%的事情会有80%的收益”,比如20%的朋友会占用你80%的时间,20%的客户会带来80%的收益。

 

那今天我们讲深一点。

 

2/8原则最基础的用法就是“在一件事中做20%最重要的”。但是当你手头有3-5件重要的事情时,你该怎么做呢?

我举个例子,任何一个优秀的培训师一般来说都需要五项能力:专业知识、课程设计能力、呈现能力、人格魅力,以及持续学习与更新的能力。那么如果要提升的话,你会怎么玩儿呢?

 

我们传统的好学生会这样想——我用20%的时间提高专业能力的80%,然后再用80%的时间把剩下的20%补上。这听上去是不是很踏实,很伟大,把事情做到极致呢?

 

但其实还可以有另外一种玩法:一个老师完全可以各花20%的时间把每一项提高到80分,这样他同样花了100的时间,收获的是5个80分,也就是400分。


那么,你觉得到底是投入100收获100好,还是投入100收获400好呢?

 

如果有人说,“老师,我就是特别特别希望用20%的时间做到80%,然后再用80%时间,去死磕着剩下的20%,我就想要一个极致的精进,这是不是可以呢?”

 

抱歉,答案也是不可以。

 

因为2/8原则真正的顶级用法是,2/8三次方原则。

 

什么是2/8三次方原则?我用小学数学告诉你。理工科不好的同学请自行跳过,翻到两段之后直接看结论。

想象一下,我花20%的努力就可以拿到80分,那如果我在20%里面,又挑出来其中最核心的20%的话,那么我只需要付出20%的20%,也就是4%的努力,就能获得80%的80%,也就是64分的回报。同时也就是说——这时候我只需要付出4%,就能获得64分的收益了。

 

我还可以再进一步,只做上面4%里的20%,也就是0.8%,就可以获得64分的80%,也就是51.2分。也就是说,我只付出了0.8%,就收益了51.2分。这是我付出100%收获100分的多少倍呢?——64倍!


所以简单来说,你应该不断发现并追求在一个系统里面更加精华的部分,这样你的效能才会比别人高很多倍。

 

数学没看懂的,给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人都好奇,我怎么能看那么多书、怎么能做那么多事、怎么能写那么多文章,而且,每次讲课还有新东西。其实,我就是用2/8原则的三次方做到的。

 

比如,我想要快速理解一个行业,只要一晚上就够了,那么我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我绝不一开始就看书,绝不会买本什么什么入门书。我会打电话,找一个这个行业内的专业人士,然后问他自己列出来的三四个问题,最后再请他推荐给我一两本经典的入门书,以及一两本目前比较流行的概念书。这样我给两到三个人打过电话以后,手上就会拿到一个行业的入门书和热门书清单。

 

请注意,刚刚的过程就是在进行第一次2/8原则:我在找最核心的人拿到80%的信息。那么这些书我要不要直接看呢?——不要,我会先去浏览一本书的豆瓣页面,把排名前三的好评和差评全看完,这样基本上大众关于这个领域的两派思想我就都了解了。

 

那这个时候还要不要看书呢?——还是不要。继续移步去第二本书,第三本书……你会发现,有一些观点被重复的提及,这些观点一定是这个领域里面最核心的观点。还有一些观点参差不齐,听上去各有优点、缺点,这些东西你可以记录下来,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再把这些想法观点不同的说法,丢回给那些专业人士。

 

一般我那些朋友会问:“哇,你怎么会问这么深的问题?你真是太聪明了!”其实不是聪明,这只是我的第二个2/8。

 

我当然承认这样没有精读一本书好,但是书里面的精华对我来说就够了。接下来,书和书之间的趋同点,自然就不用去管,你只要再针对其中的不同点问一两个人,基本上能回答这些细微区别的人,就是真正的第三层2/8高手

 

的确我这样成为不了真正的专家,但是“显得很专业”,是绰绰有余的。我基本上花1的时间就掌握了别人64的精华。

 

所以我看到很多人开始立志学习管理,一列就列出几十本的管理学书单,我心里其实想说,这个法子不是不对,而是笨。你不能不努力,但是你不能笨,因为在这个年代,你一定要确保你读得过一部电脑。

 

作为一个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你都要相信,只要这个事情是活的,就一定有比你当下更有效的方法。而如果一定有比你当前的信念更加有价值的方法,你就一定要努力,再往前精进一点。

 

我本人就是有这样一个特别朴素的信念:这个世界上一定有比我当前更好的方法,有比我当前更好的活法,我虽然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一定有更加精妙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只有你时常抱有这样一种心情,才会永不停止的成长和进化。


成长的态度:眼界、思辨、开放

 



底层的信念讲完,聊聊态度层面。这决定了你将如何看待成长这件事。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同学把自己活成了“北京的哥(出租车司机)”的思维方式。

 

“北京的哥”有个特点就是,他什么都懂,你跟他说“哎这几天台湾大选怎么回事啊?”他跟你说几句。你跟他说“哎,鲁能能不能赢球啊”他也能跟你说几句,但是所有这些问题问到第三句,他就完全不知道了。

 

很多人的知识结构,其实就很像这个的士司机,什么都懂一点,特别宽泛,但是什么都不太行,所有的知识深度都仅仅到知道的程度。

 

但是一个人牛不牛,其实并不是看他知道多少事情,而取决于他能应用多少知识。

 

我讲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躺枪,电脑里边存了200多G的英语资料,却从来不看;订阅号里存了一百多个,却从来不点开;有些所谓的事事通,其实他的知识也就是百度搜两次的量,这其实没有任何的意义。

 

那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

 

■ 第一,眼界确实要开阔。

多涉猎并没有错,这样你才总能找到2/8里面重要的地方,不然你根本没有机会看到这个东西。

 

■ 第二,眼界开阔但不要犯不独立思考的毛病。

眼界开阔的同时,你得有思辨的能力,否则你就是一个节点,而不是一个可以思考的人。其实朋友圈99%的谣言只要你能百度一下,基本上就不会往下传了,但是大部分人都把自己脑子当垃圾桶,上面一扔,下面就直接从嘴巴里面出来了。

 

■ 第三,独立思考但也要保持思想的开放。

当你思辨的时候,要警惕自己变得不开放。也就是说,你一开始判断,就容易总是以某一个维度判断,那么新东西就进不来,你也没办法进行再下一轮的眼界、思辨、开放。

 

成长的层次:从小白到高手的四个阶段




第三个要分享的是一个极其经典的学习模型,它告诉我们,学习有四个阶段:

“知”代表知识、知道,“能”代表技能、能力。


第一个阶段叫做无知无能——你既不知道怎么做,也做不好;

第二个阶段,你学到一定程度变得有知无能——你知道该怎么做,但是你做不好;

第三个阶段,你通过不断的练习,开始有知有能——当你认真做的时候你就能做好,也就是注意力在的时候你就能做好;

最后一个阶段,随着你不断的重复这个事情,你进入到无知有能 的境界——你不用刻意做也还是能做好。


比如骑单车,一开始既不知道该怎么骑,也骑不好。这时候你爸跟你说:“眼睛看着前方,两脚互相交错蹬,不要往下看。”你进入到第二个阶段,有知无能。你知道该怎么骑了,但是你还是骑不了。接下来你爸说:“我在后面扶着你,你试试看。”于是随着练习,你开始有知有能,当你注意力集中的时候你能骑好。而到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到今天,你可能可以一边骑自行车、一边听歌、一边发呆也不会摔下来——你无知有能了。

 

所有的能力都是这样逐渐练会的,不管是讲课的能力,写作的能力,还是管理的能力,都有这4个阶段。

 

从无知无能到有知无能,主要靠学习;

从有知无能到有知有能,主要靠练习;

从有知有能到无知有能,主要靠反复的练习。

 

正是因为这样,橙子学院为每位老师设计课程的时候,都要求他每节课后面设置足量的练习与互动,以及希望练习和作业有人点评,有人审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

 

大部分人之所以一直都练不好某个能力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特别容易的度过了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但是却很难迈过从有知无能到有知有能的过程。

 

为什么?因为学习是有瞬间的快感的,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但是练习却是一个持续,缓慢而又渐进的,甚至充满着挫败感的过程。而这个人受不了挫败感,所以他就一点都不愿意练习了,更加不要谈熟练了。

 

所以到今天,可能在好多领域,你都有了眼界,有了观点,有了思辨,却根本就没有一点技能,就是因为你太享受学习的瞬间通透感了,而根本受不了练习阶段充满挫败感的、一板一眼的死磕,更加不要说你会重复到自己无知有能了。

 

成长的方式:721法则




上面讲要学习也要练习,那么正确的比例是多少呢?

 

答案就是“721法则”——你大概需要花70%的时间练,20%的时间与人沟通和讨论,10%的时间自己去学习。

 

也就是说,如果你花了1小时去学某样东西,那么你可能需要花2小时的时间去跟别人交流、讨论这件事情,还要花7小时的时间独自练习。这样的比例才是一个从知识到技能的过程。

 

学习的境界就是,一开始的时候学会知识,叫上脑;注意力在的时候能做到叫上心;而注意力不在的时候也能做到叫上身。从上脑到上心再到上身就是一个721的过程。

 

这也为什么我们说成长不应该是一件孤零零的事情,而一定是一个群体才能达到的,因为一分学我可以帮你,但是有两分你必须和朋友聊起来,有七分你必须找人对练,因为很多技能都是需要来回互动的。这也是为什么橙子学院一定要做会员制、带一群人去练的原因。


成长的系统:导师&伙伴&竞争者




基于以上所有,你需要一个自己的成长系统。一个比较完美的个人成长系统是应该包括以下五项的:

 

 榜样:榜样是你瞻仰他,但你自己可能做不到他的水平。他很难指导你,但他能像灯一样照亮你。

■ 导师:他可能不像榜样那样离你很远,但他能在你遇到问题的时候拉你一把。

 见证人:比如在国外大学毕业的那一天父母是一定要到现场的,因为生命的某个环节你是需要见证人的。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见证人,来见证自己的成长。

 伙伴:他能一直陪着你。而这种陪伴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 竞争者:他能够不断地刺激你,让你更有斗志,思路更加清晰。因为人就是在恰当的张力之下才能做出最好的东西,仅仅陪伴是不够的。

 

但是有人会说:哇,老师,这个5人系统好难找啊,即使在橙子学院我也不一定能搭的上。所以呢,我帮你做了一个简化版的“三人系统”。这三人系统,我建议你务必要找到,简单来说就是:

 

√ 导师,能在前面拉你一把的人。导师和榜样可以是一体的。

√ 朋友伙伴,在关键时刻推你一把的人。

√ 竞争者,不断的挑战你,不断的刺激你,而且你也可以以他/她为标杆,互相努力,互相成就的一个人。

 

你可以从导师那获得力量和知识,从竞争者那获得动力,从伙伴那获得温暖。


一个人如果能搭建这样一个三人系统,就不会孤独了。所以我祝愿每一个橙子学院的小伙伴,都有机会能找到这三个人,或者是这三种人。

 

 

所以说——


■ 2/8的三次方原则:带我们进入成长的高效能区,这种永远可以更好的信念让我们可以不断往前再精进一点;

■ 眼界开阔、独立思考、保持开放:是我们要一直践行的成长态度,放、收、再放的过程缺一不可;

■ 无知无能、有知无能、有知有能、无知有能:是练成任何技能必经的四个阶段。要尤其警惕不要只享受获取知识的快感,而拒绝练习时笨拙的开始,这样永远无法成为高手。

■ 721法则:一分学习二分交流七分练习,这才是学习与练习正确的比例;

■ 三人成长系统:告诉我们成长一定要找到三个人的支持系统:一个是导师,指点你;一个是伙伴,陪伴你;一个竞争者,来不断地挑战你。



成长其实永远没有舒适区。所谓的精进,就是一个持续的快乐的保持不适的过程——成长是那么的不适,但是结果、过程又是那么的愉快。

 

我希望和大家一起在这种愉快的不适感中持续进化,看到更系统更精妙的方案,一次一次的让自己的生命升级。

 

成长,是面向未来的信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