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化妆品系列 篇七:水乳及平价面霜![]() 阅读前提示:文章超长,建议先收藏再看。如果大家看完觉得写的好,请毫不犹豫的点赞吧!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看了些扒皮护肤圈的帖子,深受感触,很有警示意义。 说实话,护肤圈真可以称得上乌烟瘴气。有动不动就往脸上刷酸的刷酸教,也有什么都不肯用就每天清水洗脸的肌戒毒。 两者我都不予评论,没必要,要是你还信奉于其中两者之一,请直接点退出,我帮不了你。 同样的还有各种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所谓“护肤达人”的自创品牌,以及各种刷低我想象的国产品牌。 偌大的中国,却出不了一个拿的出手的护肤品牌。 好多国产品牌都是刚刚出名,创始人就急于套现出售品牌,沉不下心来做产品。 好吧,又有些跑题了,说回那些扒皮贴。 这是一段让我印象很深的话:“感觉果壳那帮真的有点疯魔了,唯成分是英雄,一看到成分不安心的就怒斥是圈钱化妆品,自己就是半吊子,人家专业研发的总比你强吧。还有一遇到痘痘就是,刷酸,一点都不给自己脸自愈的机会。” 这说的是护肤圈里很火的一种论调,唯成分论。 很多“护肤达人”都是高举成分大旗,大讲特讲,圈的一群粉丝后卖自己自创的产品。 说来惭愧,我之前的文章现在看来,也是有些唯成分论的论调在。 还好我也只写了几款有口碑的平价产品,一百来块钱的产品也确实没什么特别的技术工艺在里面,通过成分表能大致上判断产品的性能。很庆幸由于自己的保守,不至于误导到大家,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但在此还是要郑重的道一声歉。 所以以后我不会再过多的评论产品的成分,最多就点明一下产品主打的成分的常见作用。 不会再出现像那些直接贴出成分表,然后一个个解读的情况。 我会把重点转向品牌和产品的发展历史,品牌的理念,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 好吧,这一部分就讲到这里,下面来补充些上次遗漏的内容。 1.化妆水在日本的历史大家难道不会很奇怪吗?基本上日系护肤中最出名的,流传度最高的都是化妆水。 像什么健康水,紫苏水,晨光水,雪水,清脂水,红色梦露等等,都是化妆水。 怎么没听过健康乳或者紫苏乳呢?我们也没有听过欧美产品有什么特别出名的化妆水,对吧?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文化,一个是技术。 大家都知道日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古代文人的眼中,水代表着一种美。 一说到水时,我们都会有清爽,干净,美好,柔软等想象。 再例如形容美人时,我们会用到像水灵灵的大眼睛,水润的肌肤这类的词语。 还有红楼梦里那句著名的:女人是水做的,更是直接将水与美人等同。 此外,日本的温泉文化十分盛行,传说神奇的温泉水能使人的肌肤细腻异常。 所以大家潜意识里都会觉得:水能使人美丽。 再者就是技术,日系护肤品牌刚刚起步时,日本制造都还是廉价的代名词,所以就是白手起家。 由于没有多少工艺专利的积累,再加上当时日本市场基本被欧美大牌的产品统治。 所以日企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入门工艺低,效果显著,并且成分低却利润高的化妆水作为切入点。 很多现在出名的系列,都是先出了水,获得市场肯定后再不断完善而来,其中最经典的要数雪肌精。 而且就算是现在,日企也喜欢用化妆水来做市场的探路兵。 因此以上种种原因,在日系护肤品中,化妆水有着系列灵魂的地位。 而欧美则不一样,化妆水一开始被设计出来,只是承担着二次清洁和补水的功能,几乎不具有护肤的功效。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欧美系化妆水也拥有了护肤功能,但却绝称不上一个系列里的灵魂。 对欧美系的护肤品牌来说,最出名的还是各个系列的面霜,尤其是天价面霜,是市场斗争最激烈的一块。 想当年雅诗兰黛还只是一家小型家族企业的时候,就通过售价115美元的白金面霜而扬名世界。 要知道当时最贵的面霜也不过10美元。 时过境迁,当时美国的巨头伊丽莎白雅顿被买给了联合利华,沦为二线品牌。 而雅诗兰黛却越做越大,发展成拥有好几个品牌的跨国护肤集团,跟LVMH平分了美国市场。 又说远了,好吧这部分就说到这里。 2.控油的原理之前看到很多值友在文章下面询问怎么控油,特别是T区。 有些人就建议说,U区用保湿的产品,T区用控油的产品。其实大家是把控油产品看的太神奇了。 大家是不是认为说控油产品中含有什么神奇成分,能直接作用于皮脂腺,进而抑制油脂的分泌。 但大家想一想,要是这样的话,这种成分不是就类似于激素了吗? 而且就算是激素,并且假设它还能渗透到作用部位,那起作用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吧,怎么可能说涂上去几分钟就起到控油的作用呢? 而且就算有这种成分,护肤厂商也压根不会添加这种跟激素差不多的成分,安全性没保障啊。 那怎么办啊?怎么才能快速又安全的控油呢? 先别急,让我们来看看某款控油精华的广告。 大家看明白了吗?控油并没大家想的那么神奇。 首先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吸油粉末,在涂抹产品后,吸油粉末持续吸油,从而保持肌肤的清爽。 此外粉末也给皮肤带来哑光感,从而给你一种涂抹后肌肤不再分泌油脂的感觉。 但大家都知道,如果只添加粉末的话,肌肤容易变得干燥,从而促进油脂分泌,越控越油。 所以这里需要用到保湿成分,涂抹后增强肌肤的保湿能力,肌肤不容易缺水了,自然油脂分泌的少。 这么看来,涂抹保湿产品后上一层散粉,理论上能达到控油的效果。 不过控油精华里的粉末是品牌研发人员精心挑选的种类,无论是持久度还是使用感都不是一般的散粉能代替,有需要的人群还是考虑入一支控油精华比较好。 总的来说控油的核心就是补水保湿,坚持做好这两点,慢慢地肌肤就能回复健康,不再分泌过多油脂。 此外,除了坚持使用补水保湿的产品,多喝水也很重要。 还有,为了改善肌肤分泌油脂过多的情况,需要尽量少食用高油脂和高糖分的食物。 3.怎么缩小毛孔基本不可能,所谓的缩小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大家想想,我们的毛孔是活的,它是会变化的,它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变大或者变小。 如果使用后,毛孔变化的范围会不可逆转的变小,这本身就意味着有安全隐患啊。 市面上常见的收缩毛孔水,都只是暂时的使毛孔会变小,这跟直接用隔离遮盖毛孔有什么区别? 不过有些人是因为油脂分泌旺盛造成的毛孔粗大,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解决油脂分泌过多来改善的。 而因为经常挤压毛孔,造成的毛孔结构性粗大,则没什么解决办法。 关于乳液你需要了解的那些事好的,接下来开始正题。轮到基础护肤的第三步,乳液。 这次就只介绍三款乳液。因为很多乳液都跟前面的化妆水和洁面提及的品牌撞车了。 1.奥尔滨渗透乳基本上都是听说配合健康水效果会更好才买的,然后用了觉得也没什么特别,甚至还闷出痘,就只能放着落灰。 然而在日本,这款产品却买的很不错,专柜那里经常是排成长队。 大家会不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同一个牌子,两个国家市场表现怎么就相差那么大? 要说清这其中的缘由,就需得从奥尔滨的历史说起。 奥尔滨创建于1957年,当时日本制造还是廉价的代名词,高端护肤市场基本被欧美大牌占据。 奥尔滨的创始人同时也是高丝的创始人,有感于日本没有高端护肤品牌的现状,创立了这个品牌。 接着就是震惊世界的“先乳后水”的特殊护肤理念。 要知道即使到现在主流的护肤理念仍是以“先水后乳”为主。 时至今日,也只有奥尔滨和黛珂的产品是先乳后水的使用顺序,大家一定不要跟其他产品混淆了。 接着我们再来了解下,到底什么是“先乳后水”? 要理解“先乳后水”,我们首先要先来理解一下“先水后乳”。 化妆水的作用是补水和改善肌肤。至于二次清洁的功能,则只有小部分特殊的产品才具有。 乳液则是保湿和护肤,由于很多乳液使用后会形成保湿膜,会阻碍化妆水吸收,所以乳液排在化妆水之后使用。 简单来说就是先补水分再补油分。 而“先乳后水”则是通过渗透乳,一步完成补水补油,让肌肤达到最佳的水油平衡的状态。 后面使用的化妆水则主要承担改善肤质的护肤作用。 因为奥尔滨认为只有肌肤达到角质层结构完整的最佳状态,才能更好的吸收后续产品。 渗透乳为什么在日本买的这么好? 但如果渗透乳就只是一款乳液而已,也不可能说卖到人手一瓶。 而让渗透乳卖到人手一瓶的原因是:它是一款百搭的打底产品,它可以配合任何产品使用。 无论你使用什么产品,洁面后最先使用的始终是渗透乳。(除了强调清洁的爽肤水例外) 为什么渗透乳会败走中国? 奥尔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进入中国,最先是走的美容院路线,结果大家可想而知。 到了2013年,奥尔滨日本总公司终于看不下去了,收回了代理权,改由总公司直接管理。 可惜依旧没什么用,无论是知名度还是本土化都做得的不行,全靠些零星的口碑支撑。 导致这个惨状的原因有两,一个是奥尔滨的品牌定位,一个则是日系护肤的繁琐。 奥尔滨的品牌定位是简约低调,大家可以来看看它的广告词: Albion可以将所有希望到达的女性带入——高雅、洁净、自然的境界。 再对比国产的宣传:“八杯水,八倍抓水力!”“我们恨化学!” 欧美的:“连续使用28天,我们能证明你变得更白!” 要知道,护肤品工艺复杂,效果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出现,让人做出决定的依据一个是周围人的口碑,一个就是品牌的宣传。 谁的广告更能博眼球,谁的定位更明确,谁的口号更加上口,谁就能获得销售量。 而奥尔滨恰恰相反,它坚守低调的原则,甚至连广告都难得打几次,最多就在内页里有一页,美丽的代言人再加上一句广告语和产品,一点多的都不肯有。 就算到中国也是这样,由于日本企业那种刻板的态度,一点多的宣传都不肯做,甚至就算丢掉中国市场也不肯改变企业定位和形象。 如果单单是这样的话也就算了,产品卖得好,除了宣传还有口碑,要是使用体验做得好,一样能“曲线救国”。 可惜的是,奥尔滨的产品跟其他的日系护肤产品一样,拥有一个通病,太过繁琐。 以渗透乳为例,奥尔滨的渗透乳一共有八个系列,每个系列根据不同肤质又分为一二三号,总共十五款产品。如果选错了,就会容易致痘。 此外,还要根据不同的季节特点选择不同滋润度的款式,如果选错了,同样容易致痘。 不但这样,涂抹渗透乳时,还需要配合化妆棉和特殊的按摩手法,不然就容易致痘。 对于中国的消费者,很多都是刚刚接触护肤品,没有什么经验积累。 渗透乳的使用门槛太高,使用起来又很繁琐,要知道很多人甚至连卸妆都觉得麻烦,自然没法获得好口碑。 总应该还是有一个能很方便的购买到适合渗透乳的渠道吧? 要满足这个要求只能通过品牌的专柜来实现。 下面我在网上找到的,介绍奥尔滨专柜的图文。 日本的奥尔滨店铺普遍配备有专业护理知识的店员,他们会把你带到奥尔滨的座位上。 首先,拥有专业奥尔滨使用护理知识的工作人员会先询问,是第一次买奥尔滨的产品么?然后她们会拿来测试仪,测试顾客的皮肤,水分,油分,肌肤年龄都是她们测试的目标。 专业仪器会当着你的面先进行消毒,以免交叉感染。然后为你卸妆,已保测试的准确性。 测试后,还会给你自己讲解你皮肤出现了哪些问题,需要怎么处理。 讲解好后,会在类似病例的顾客资料上填写出顾客的皮肤数值,然后拿来你可能需要的产品,一一为你试用。 店员还会细心的准备蒸汽,为了能使肌肤更好的吸收产品,让你尽快看到效果。 在为你试用的过程中,奥尔滨的店员会仔细为你解释奥尔滨使用方法和原因。 试用后,奥尔滨店员还会找来适合你的化妆品,为你补好今天的妆容。 很完善是不是?但这种做法却在中国行不通。 因为奥尔滨在中国的专柜少的可怜,十个都不可能没有,总不可能为了买个产品还专门坐火车去吧。 总结来说,奥尔滨的产品太繁琐,刚刚接触护肤的还是别试了,容易出错,除非你住的城市有专柜。 2.倩碧润肤乳![]() 我本来是没打算这款产品的,因为这款产品太普通了,就是一瓶只有保湿功能的乳液。 但我实在是受不了一些人对其无所不用其极的吹嘘。 再加上倩碧的发展历史也很有趣,就结合着来讲讲倩碧的“经典三部曲”。 我们首先来讲讲倩碧的历史,只有了解了三部曲创造时的历史背景和理念,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个系列。 倩碧创立于1968年纽约,由Estee Lauder与Carol Phillips共同创立。 倩碧,英文名为Clinique,在法语里是诊所的意思。 倩碧创立后,就推出经典的三部曲:洁面皂+洁肤水+润肤乳,并大获成功。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背景,当时美国的主流护肤理念是:女性肌肤的状况是与生俱来的,不可改变的。 而倩碧则告诉消费者,只要坚持使用我们的产品,你也可以拥有完美肌肤。 当时的爱美人士估计都没法拒绝这个理念,而后来的市场表现也证实了这一点。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倩碧在创立之初的理念是:单纯,简洁,有效。 这也就意味着倩碧经典三部曲的产品都具有成分最为精简和功效最为单一的这两个特征。 不但如此,经典三部曲设计时还设立了一个前提:不含香精且通过敏感性测试。 当然敏感性测试本身也有很多的模糊性在里面,这里就不讨论。 但有一大方向大家要了解,所有宣称敏感肌的产品意味着这款产品强调就是无功无过,没效果就是最好的效果。 所以我们决不能指望说一款针对敏感肌设计的产品会对我们肌肤有多大的改善。 所以,无论宣传里又是卓越又是天才,倩碧润肤乳始终就是一款单纯保湿的乳液,无论是有油还是无油。 它跟无印良品的乳液或者其它的敏感肌乳液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有人评论说:“黄油之所以经典,是因为铅笔提出了先乳后水的理念,怎么使用使用顺序请看说明书好吗?” 这种属于典型的张冠李戴,还叫别人看说明书,其实自己都没看清楚。 还有一种论调说:无油版的润肤乳是当肌底液来用的。 纯属瞎扯,为了吹嘘这款产品,真的是什么都说得出来。 至于倩碧广告里宣传的润肤乳可以促进后续产品的吸收,说实话,直到现在也不可能说非常科学的准确的测定肌肤对产品的吸收情况,所以它这么宣传你也不能说它虚假宣传,因为根本证明不了。 大家看看就算了,不要指望它除了保湿外还具有格外的特别的功效。 好吧,总的来说倩碧润肤乳还算过得去,除了价格比美国本土贵,功能单一,也没什么特别的不足。 末尾我还要说一点倩碧特别有趣的地方:在倩碧的初期,它是没有抗衰老的产品也没有美白的产品的。 因为当时他们的研发团队有一个理念是:美不在于年轻,而在于光彩照人的好皮肤。 就算是现在大家可以在宣传中看到这个理念的影子。 不过随着EL的发展,倩碧这种理念就显得有些落后,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倩碧现在大力推广的美白淡斑精华。 这里说句实话,倩碧最值得买的不是经典三部曲,而是其中一些属于EL平价版的产品。 另外EL旗下的LAB也有类似的EL平价版产品,就需要大家自己去发掘。 此外,倩碧的彩妆也不错,在美国市场的表现也不错。不知怎么到了中国,倩碧就成了纯粹的护肤品牌。 3.IPSA自律循环液说起IPSA,大家可能更熟悉的是它的流金水,不过流金水是专门针对油性肌肤设计,用来预防粉刺和干燥的产品,并不每个人都适合,大家以后购买时要注意一下。 这里要介绍的是IPSA的自律循环液,简称ME。 在讲产品前,还是先介绍一下品牌的理念和受众人群等,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 IPSA成立于1987年的日本,属于资生堂旗下。 IPSA来自于拉丁语的IPSE,代表自我、自身、自发的意思。 IPSA认为肌肤与生俱来拥有自我更新力和自我美化的能力,而IPSA的产品也致力于激发这种能力。 IPSA的目标人群是现代职业女性,所以它的产品包装十分简洁,使用步骤也很精简。 这点在ME上体现的最为明显。 ME是IPSA最出名的产品,是一款兼具化妆水和乳液的产品,发展至今已经更新到第八代,拥有17种类别。 ME强调的是使用后能调节肌肤,使肌肤维持在一种稳定健康,水油平衡,细腻透亮的状态。 其官方的推荐使用步骤为:清洁+ME(即代指自律循环液)+面霜+眼霜+隔离 当然如果有特殊需要的,亦可以在ME之前添加使用流金水或角质清理液。 ME现在一共有五类,分别是R系列,EX系列,S系列,敏感系列和高级抗老系列。 首先是R系列,一共有四款。 R系列也是ME中的基础系列,作用就是调节肌肤回到健康状态。 1号适用于油性肌肤,2号适用于混合偏干性肌肤,3号适合混合偏油性肌肤,4号适合干性肌肤。 由于产品分的很细,专一性很强,要是选错了型号,使用的质感和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而且因为很多人都很难分清油性肌肤和混合偏油性肌肤,所以常有人买错型号。 最好还是去专柜用仪器测量最准确,靠自己感觉很多时候都不太靠谱。经常有以为自己适用2号,测完才知道应该选择3号。 这里还要提一下,去专柜的时候也要长个心眼,如果是遇到那种鼻孔朝天的BA,一定不要买。这种BA一般都是没培训过,对产品也不熟悉,经常是一问三不知,推荐的产品也很难以让人信服。 接着是EX系列,一样是四款。 EX系列就是在R系列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美白的功效,用的是特定的一种VC,但官网没具体说明。 至于型号分类跟R系列一样,也是1号适用于油性肌肤,2号适用于混合偏干性肌肤,3号适合混合偏油性肌肤,4号适合干性肌肤。 然后是S系列,同样是四款。 S系列则是在EX系列上再添加了抗老功能,型号则跟上面一致。质地则相对前面两系列都厚重一点。 随后是敏感系列,只有两款。 敏感系列是在R系列的基础上专门针对敏感肌肤改进而来。只有两款,一款适合油性肌肤,一款适合干性肌肤。 最后是最新出的高级抗老系列。 这个系列采用了资生堂最新抗老研发科技,价格是R系列的六倍,适合有较强抗老需求而且经济充裕的人士。 型号分为三种,1号啫喱质地,2号一般乳液质地,3号丰盈乳液质地。 R系列,EX系列,S系列和敏感系列的使用方法: 高级抗老系列的使用方法: 最后再提醒一下,ME每次都需要3泵的量,并配合化妆棉使用。很多的日系乳液都需要配合化妆棉使用。 还有如果想用ME配合精华的话,请根据所选择产品的质地来决定使用顺序,清爽的在前,厚重的在后。 好啦,乳液讲到这里,接着讲讲护肤的最后一步——面霜。 不过在讲面霜之前,我要提一些在乳液面霜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内容比较琐碎,我就分点来讲,这样大家容易看一点。 1.有一点大家可能没有格外留意,那就是面霜使用时一定要坚持每天使用,而且不要中途更换产品。 千万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隔天使用。 这是因为面霜的有效成分不是每次用都能渗透到相同深度,而是随着连续使用,所能达到的深度值渐渐上升,最后停留在峰值处。 就有点像下面这个表格: 所以一定要坚持每天使用,而且不要中途更换产品! 2.关于使用乳液面霜,有这么一种说法;夏用乳液、冬用霜,这种说法并不合理。 例如面霜不是只有秋冬才能用,而且一年四季的晚上都能使用。 而且面霜跟乳液是完全不同的两列产品,它们不是并列关系而应该是叠加关系。 之前有人评论说面霜太油跟乳液一起用会阻碍肌肤呼吸。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涂的是高岭土。 所有的官方介绍步骤里都是先用乳液再叠加面霜,从没有说把乳液跟面霜并列,然后二选一的。 这里我再仔细介绍一下乳液和面霜如何配合使用。 一般来说早上的基础步骤为:洁面+水+乳液。千万不要再说什么乳液太油腻,夏天不适合用。 乳液的质地也分好多种好吗?觉得油腻就选择清爽质地的乳液,购买前请先做做功课。 然后再此基础上,如果早上起来,觉得天气太干燥,乳液不能满足要求时,就在乳液后面再叠加使用面霜。 至于晚上,大多数情况下乳液是不能满足一晚上的保湿需求,需要叠加使用面霜。 至于那些说面霜太厚重的,面霜也有很多种质地的好吗,觉得厚重就请选择质地清爽些产品好吗? 如果本身就是油性肌肤,又不做功课,选了款适合干性肌肤的面霜,像科颜氏的高保湿面霜,然后你来跟我抱怨说被面霜闷出痘,这只能怪你自己。 像雪肌精里的蓝瓶银盖系列就是针对油性肌肤的,这系列的面霜就是啫喱质地,用起来完全没负担。 3.有些人评论说面霜太油腻,肌肤根本吸收不了。请问你涂抹面霜后用手按摩了吗? 基本上所有的面霜介绍里都会提到:均匀涂抹面霜后,按建议提拉按摩脸部,直至面霜完全吸收。 我用了这么久面霜,基本上按摩完后,脸上只会有淡淡的油膜感,从未出现什么糊脸的情况。 好的产品再加上按摩提拉,才能真正发挥面霜的魅力。 这里贴两张不同品牌推荐的面霜按摩步骤,大家可以参考来试试,看看哪种最适合自己。 便宜好用的平价面霜好,补充说完啦,接着来介绍几款好用的面霜。 1.两款便宜性价比高的保湿面霜: ![]()
![]()
都挺不错,也不贵,肌研京东经常搞活动,珂润双十一半价,基本都是90左右可以入手。 单纯的保湿,效果没得说,就看你喜欢是喜欢透明质酸还是神经酰胺。 2.三款便宜高性价比的抗皱面霜: ![]()
![]()
![]() 基本上京东搞活动,都能100左右入手,自用或者送母亲,送长辈都行,便宜不心疼。 这里要盗个图,先贴上原文的地址。 ![]() 根据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做出的调查显示,玉兰油大红瓶的抗皱保湿效果是调查产品中最好的。 可见玉兰油大红瓶的抗皱效果还是靠的住的。 玉兰油大红瓶我之前已经写文详细分析过,主要作用成分是烟酰胺加五胜肽,去皱没的说,就是起效慢。 巴黎欧莱雅的这两款一定要分清楚啊,一个是复颜抗皱紧致晚霜,一个是复颜光学嫩肤晚霜。 复颜抗皱紧致晚霜主打的是弹力纤维和维A酸。 弹力纤维是肌肤中含有的一种水解蛋白,能被肌肤吸收,帮助肌肤恢复弹性,从而减少皱纹。 维A酸就不必说了,剥离角质刺激肌肤再生,从而减少皱纹。 这款产品的维A酸含量很低,所以不用担心耐受性。 但是维A酸已经证实对婴儿有高致畸性,准备怀孕的夫妇最好提前一年禁用相关产品。 复颜光学嫩肤晚霜则主打的是3%的专利玻色因和辛酰水杨酸。 玻色因的去皱效果是有科学实验证实的,3%的浓度也算良心,再加上辛酰水杨酸促进吸收,效果很不错。 总结一下,上面都是100左右,靠谱的去皱产品,不过护肤品的效果有限,不可能完全去皱,但细纹还是能改善很多。 3.梦妆花颜凝时致护面霜 ![]() 梦妆花颜凝时系列产品的性价比都很高,是梦妆里最值得买的一个系列。 花颜凝时系列就是在做好补水保湿的基础上再拥有一定的抗老功效,适合年轻肌肤使用。 这款面霜也一样,在做好保湿效果的同时特别强调了抗皱和抗氧化,要是遇上活动就很值得购买。 而且实话,梦妆的产品要比它同公司的兰芝和悦诗风吟要良心太多。 最近爱茉莉公司已经全面布局中国,据说还会有个专门针对中国的开架品牌,而爱茉莉手下的梦妆则将针对玉兰油推出一系列竞争举措,到时说不定梦妆的价格会进一步压缩,大家可以留意一下。 4.伊丽莎白雅顿21天显效霜 ![]() 一款秋冬用的保湿经典面霜,也是雅顿经典产品之一。还有像黄金胶囊,8小时等,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成分虽然简单,但配比完美,除了味道欠佳外,没什么缺点。不然也不会几十年过去了还依旧畅销。 这款产品的功能就是保湿,它跟上面的两款保湿面霜的不同在于,它使用的是复合保湿配方。 国外的价格也是150左右,要是遇到京东搞499-150时,凑单屯几瓶也还是很划算。 5.高丝旗下两款精米保湿面霜 ![]() 高丝精米水凝保湿霜,主打的是精米提取物,比上面的保湿面霜效果更好,当然价格也贵得多。 尤其对本身皮肤干燥,粗糙的情况能有显著的改善。 高丝的精米系列是明星系列,同系列的精华和眼霜也是很值得买的产品。 如果觉得价格太高,则可以试试高丝旗下的国产品牌美膳媛的这款产品: ![]() 别看名字像山寨品牌,这可是正正经经的高丝“亲生女”,这款产品里也添加了上面的精米提取物,当然浓度肯定会低些,但一样好用。 6.思妍丽蝴蝶花修复霜 ![]() 思妍丽是巴黎欧莱雅旗下的精油护肤品牌,主要走美容院线,所以知名度一般。 这款霜搞活动时大概360左右,对100ml来说,这个还是很便宜了。 这款用起来比较油,除了干性肌肤外,不建议当晚霜用,否则容易粘枕头,就把它当按摩霜用就很好。 好了平价面霜就说到这里。 那些贵妇级面霜们真正能体现面霜价值的是天价面霜。这类面霜的入门价格是1000元,最高则差不多就一万封顶。 大家可以通过看品牌里最顶级面霜的产地价格,大概的来判断这个品牌的实力和地位。 我功力不够,就不献丑了,单纯的贴图,给大家展示一下,算作丰富品牌认识吧。 1.法国娇兰御庭兰花面霜(经典中的经典) 2.La Prairie鱼子精华面霜(经典) 3.La Prairie臻爱铂金乳霜 4.valmont法尔曼冰凝金装面霜(眼霜很好用) 5.赫莲娜尊容臻养菁华霜 6.赫莲娜活颜修护舒缓晚霜(30%玻色因) 7.赫莲娜“绿宝瓶”轻乳霜(经典植物护肤) 8.雅诗兰黛白金级奢宠紧颜乳霜(硅粉世家) 9.希思黎抗皱活肤驻颜霜(别买他家乳液) 10.CPB金致乳霜 11.CPB奢雅集美容霜 12.黛珂 AQ珍萃精颜绮迹面霜 13.POLA梦中情人美容霜(送妈妈最好) 14.POLA B.A碧艾美容霜 15.美伊娜多 安蓓丽极致精灵美容霜 16.美伊娜多 AUTHENT CREAM 17.资生堂银座面霜(资生堂最顶级系列) 18.资生堂 时光琉璃御藏夜用精华霜 19.SK-II 金钻臻致升华修护霜 20.SK-II 肌源赋活修护精华霜(神仙水的好伙伴) 21.ALBION EX-VIE GINZA CREAM 22.ALBION EX-VIE CREAM 23.ALBION EXCIA ETERNAL STEM NOVA CREA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