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渐长、绿正好 春天带来的光影 不禁让人回想起 光影大师莫奈随性奔放的笔触 与洋溢着温度的色彩 莫奈其一生遗留了500幅素描 2000多幅油画及2700封信件 足迹由巴黎大街到地中海岸 法国、伦敦、威尼斯、挪威 ··· ··· 他在各地旅行写生 留下了无数的作品 干草堆是莫奈作品中一个重要的题材 这些形状、位置相似的草堆 由于千变万化的光线而变得多姿多彩 光是一切的推动者,也是一切的发起者 因为光,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变幻莫测 — ▼ — 干草堆 莫奈 莫奈对光线对色彩的影响做了大量的观测试验,创作了大量的系列作品后,才将闪烁的阳光和微妙的阴影引入画面,绘画由此变得清新明丽而有生机。莫奈的干草堆便是有力的证据。他非常注重在色彩领域的探索,说:“光是画中的主角”。 干草堆在法国的乡下随处可见。1888年的一天,莫奈和女儿白兰在吉维尔尼他家附近山坡散步,突然注意到了这片被阳光照耀的干草堆,他开始描绘不同时间干草堆上光线的变化。最初,莫奈想得很简单,光线对干草堆的影响,不过是晴天与阴天两种情况。 于是,他准备了两块画布,一块用于晴天表示阳光充足时的效果,一块用于阴天表示柔和光线效果。后来发现,不论晴天还是阴天,光线都是随时在变化,太阳快落山了,那绚丽的晚霞在干草堆产生了非常奇妙的色彩效果,莫奈急于把它画下来,可是,光与色变得太快了,比画笔还快,他说:“太阳落下去那么快,我追不上它。” 夏伊干草堆 莫奈 绘画从印象主义画家开始由意义世界解放出来,向题材的光、色的形式世界转换,对于他们来说,题材无所谓高贵,追求光的效果,憧憬色彩的变化,赞美太阳的光芒,以达到纯艺术境地。 莫奈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每天不分晨昏早晚,都在画这个干草堆,出门时带十几块画布,随光线或天气的改变而一块块地换着画。这些干草堆,有的是中午烈日下的干草堆,有的是雪后初霁的干草堆,有的是清晨薄雾中的干草堆,有的是黄昏薄暮时的干草堆。 吉维尼干草堆 莫奈 阴天吉维尼干草堆 莫奈 吉维尼附近草地上的干草堆 莫奈 夕阳下的吉维尼干草堆 1&2 莫奈 朝阳下的吉维尼干草堆 莫奈 “干草堆”这种景物只有秋季才有。于是他从秋天一直画到翌年初春,不断观察其光的变化。1891年秋到1892年春,莫奈前后一共画了24幅。既有单幅的,也有成组的。 夕阳下的干草堆 莫奈 夕阳下的干草堆 莫奈 干草堆 莫奈 雪地里的干草堆 莫奈 冬季阴天里的干草堆 莫奈 冬季早晨时的干草堆 莫奈 在画中,光与影完美融合,冷暖色调互衬显得十分动人。天际,淡淡的鹅黄色映着轻盈的白色,连绵起伏的群山被涂上了紫色,还有星星点点的白色。山势的不平与凹凸,就在两种颜色的互衬中体现了出来。山的右边是稍浓些的紫色,左边则是浅一点的紫色,两种颜色的对比,表现了光芒照耀群峰的不同。 山前是几棵树和几座农舍。树画得很简单,一小块橙黄色下面有一根淡紫色的树干。房舍则是梅红色的瓦,灰紫色的墙。在阳光下,房舍的墙上影映出一点点金黄。这一切,看上去并不很清晰,像一股紫色的烟,但是这朦胧的景观让人记忆深刻。 近处,是一片金黄色的田野。田野在阳光下分出很多种颜色,金黄,鹅黄,微白……田野中矗立着一个干草堆。草垛在光芒下有很多很多的变化。草垛的尖顶是一片金黄,侧面是稍淡的鹅黄,背面是半紫半黄、半明半暗。草垛下半部分是浓浓的橙黄。大草垛在地上投下了一个椭圆的阴影,紫色的影子衬在黄草地上,格外引人注目。 阳光下的干草堆 莫奈 干草堆,粉红色和蓝色印象 莫奈 夕阳下解冻地面上的干草堆 莫奈 夏末早晨时的干草堆 莫奈 秋季夕阳下的干草堆 莫奈 白霜覆盖的干草堆 1&2 莫奈 中午时阳光下的干草堆 莫奈 对莫奈来说,每一幅画是“自然界某一面貌的真实印象,而不是一幅拼成的画”。确实,在莫奈眼里它们都充斥着情感,有的庄重、威严;有的欢乐、愉悦;有的淡薄、沉静;有的孤寂、悲哀。不同光线下的干草堆通过绚烂的色彩讲述着不同情感语言,震撼着我们心灵的深处。 后来他在给一位作家朋友古斯塔夫·杰弗洛伊(Gustave Geffroy)的信中说,“我承认要想寻求和捕捉由于光的瞬时和不断变化作用所包裹的外形似乎是不可能的。” 但事实上,莫奈做到了。 ▲ 如果将莫奈的干草堆系列拼接到一起?美! 编辑 | 沛然 转载请注明出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