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明清瓷器品种鉴赏——胎釉装饰——玲珑瓷

 老刘tdrhg 2016-03-26

明清瓷器品种鉴赏——胎釉装饰——玲珑瓷



    玲珑瓷与青花、粉彩的大宗相比、与颜色釉的品种繁多相比,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种,与之并称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其原因恐怕除了它自身的灵通剔透、惹人喜爱外,也因为它与另三者共同涵盖了景德镇瓷器装饰的常用手法,即:釉下彩、釉上彩、颜色釉与胎釉装饰。
    什么是玲珑瓷?《饮流斋说瓷》载:素瓷甚薄……而两面洞透者谓之玲珑瓷。因为孔眼常为米粒或芝麻(水滴)形,故也称米通、米花、芝麻漏等。因其玲珑剔透,老外曾误以为是“瓷器嵌玻璃”。
    玲珑瓷的制作过程很繁复,首先在干透的坯胎上用铁刀手工雕镂成所需形状的孔眼,然后一遍遍用专门配制的玲珑釉将孔眼填满,再将孔眼周围沾染的多余釉料处理干净,最后通体施透明釉烧成。
    单独的玲珑装饰比较单调,故尚未见纯玲珑装饰的器物。瘦马所见的玲珑品种主要有与青花一起装饰器物的青花玲珑,另外还有粉彩玲珑、青花玲珑加彩、色地玲珑等。
    玲珑瓷孔眼的布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均匀排布,组成重复的图案花纹,瘦马认为称为米花或米通花者,系指此种装饰风格;一种是配合釉上或釉下彩纹饰,作为纹饰的一个组成部分。

    下图为瘦马收藏的一件乾隆青花玲珑,也是瘦马所见最漂亮的青花玲珑瓷,玲珑排布极为密集,镂刻工艺及烧成难度都较大。
[转载]明清瓷器品种鉴赏——胎釉装饰——玲珑瓷

[转载]明清瓷器品种鉴赏——胎釉装饰——玲珑瓷

    下图为乾隆粉彩玲珑瓷,太湖石孔与花盆泥土巧妙的以玲珑装饰,很遗憾不是瘦马所有。
[转载]明清瓷器品种鉴赏——胎釉装饰——玲珑瓷

    下图为嘉庆青花玲珑加彩,清中期比较常见的品种,还算有档次的。
[转载]明清瓷器品种鉴赏——胎釉装饰——玲珑瓷

    下图残器为光绪色地玲珑瓷,青花玲珑加低温颜色釉,虽然年份晚点,却也不失为一个少见的品种。
[转载]明清瓷器品种鉴赏——胎釉装饰——玲珑瓷

    玲珑瓷是如何产生的?资料无载,瘦马臆断或许为瓷器在烧成时,釉汁偶尔漫过瓷器的孔洞(人为开孔或瑕疵、烧裂等形成的孔洞)自然形成的,最后为有心的制造者采用,并成为一种装饰工艺。
    关于景德镇玲珑瓷产生的年代,据《学瓷琐记》,永乐年间景德镇窑已生产玲珑瓷了。有出土成化玲珑瓷的资料,称成化玲珑瓷制作水平已很高,玲珑眼大如黄豆,极为平整,手扶不出,直接观察也很难发现,对光则洞然。据说嘉靖时期青花玲珑就已经使用在日用瓷的装饰上了。很遗憾,明代所有关于玲珑瓷的资料,没有看到任何图片实物。目前就瘦马所见,最早均为乾隆。

    据说清末民初景德镇曾出品过米粒形之外的玲珑瓷,有三角形、菱形、弯月形等等,虽没见过实物,但可以想见。
    另外还有孔眼中填彩色透明釉,称为彩色玲珑瓷的,这已经是新时代的产物了。
[转载]明清瓷器品种鉴赏——胎釉装饰——玲珑瓷





关于博文的几点说明:
1、本博文为瘦马闲暇信手写来,或有描述偏差与用词不准,勿当正规读物阅读;
2、文中许多图片从论坛网友处搜集,不再一一注明,物主若有异议,请告知,我马上删掉;
3、文章非抄袭或转载,引用此博文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编辑记录:
2010年9月20日晚,初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