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语文基本功:图解“缩句“和”扩句“,掌握有妙招!

 hy556 2016-03-26

缩句和扩句,是小学学习甚至到初中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一项语文基本功考察题目。很多时候,就连老师也要对着标准答案来进行争论。比如下面一句 “妈妈的故乡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如果缩句到最简状态,那么这个句子就成了“小镇是小镇”了。从不改变句子愿意的原则来说,这个句子就是不符合原 句的含义的。

我们认为语言是一门应用型知识,普遍教学应以能达到应用水平为要;而其中的语法,则具有学术性,要讲究,但要针对不同情况来讲 究。在实际教学中,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应以应用为学习目的。上级领导规定,语文老师在小学阶段严格杜绝语法知识的涉及。实话说,给孩子们讲解时,不带着 “主语”、“谓语”、“宾语”等术语讲解,真的有点类似绕口令的感觉呢!为了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我很多时候需要用“句子的头”、“句子的尾巴”等罗嗦 且指代不明确的词语来讲解缩句和扩句。能够让学生们听懂还真的有好大的难度呢!

我感觉语法知识要讲解,可以进行适当的考核,让学生意识到语法知识的存在与存在意义,但不要在这方面进行过多的考核。否则除了少数对语言感兴趣、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大部分学生会觉得这些知识不过是“刁难人”的。

图解“缩句“和”扩句“

如 果把缩句和扩句采用死抠语法的方法去完成,是需要避免的做法。中小学语文如果总考这些需要具备较强“理解能力”的题目,一来学生觉得题不好做,会失去学习 兴趣,二来这种“抠法”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当然,对于做语言研究的人来说,还是有一定意义的)。因为语言学科上的理解能力,不同于自然学 科上的逻辑理解,逻辑性要少一些。从形式上讲,自然学科如果定理、定义或公式等不能理解,导致的结果是形式上学生不能解题;而语言学科的理解不透,导致的 结果是形式上学生会和老师争论不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