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包

 塞上闲叟书屋 2016-03-26

   书    包

不知道“呀么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这个歌是什么时候开始唱的。大约有学校教育以来,学生就有书包了,书包一直是学生的象征。

时代的进步,书包式样和功能也在不断进化,花样不断翻新,从一个布兜订两个带,到现在成了不知道有多少种功能的百宝囊。交通部门为保护儿童,还对书包的色彩提出了要求,现在制造商缝制的书包,以红黄为主要基调,色彩鲜明力求醒目,司机几百米外就就能发现路上有一个正在上学或放学的孩子。

赶上学生上学或放学的时间,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花花绿绿的书包,看到这些背书包的孩子,一方面为今天的社会为儿童作为而感动,又每每生出许多感慨。

我是和这些花花绿绿的书包无缘的。我上学时还是解放出期,就学的学校是一个刚刚建立的农村小学。刚上一年级时,我没书包,我的同学也没书包,上到三、四年级时有的同学有书包了。我还是没有书包,上了中学住校,课本、文具都放在课桌里,用不着书包,我理所当然的没书包。后来进了城市,上高中了,才有了书包,自然也是那种为没有什么色彩,只有一个格的帆布包。

我记得我们小学一年级的课本第一课是“一个人,两只手”,那配这六个字的图画是画了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学生,那书包特别显眼的向我们这些没有书包的农村孩子示威。老师启发学生的思维,向学生发问:

“他背的是什么呀?”

“书包。”不多几个回答。

“书包里装的什么?”

“书,本子,铅笔。”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

“还有什么?”

“铅笔盒,钢笔”只有极少数人回答。

“装不装‘铅砣子’呀!”(铅砣子是农村儿童流行的一种危险玩具,学生禁止玩)

“不装。”这一次可是全体一致地回答。

没有书包,书和铅笔总得有地方放,通常都是用一块包袱皮,把两个角在前边打个结,缠在腰上,这种书包也有它的优越性,就是跑跳、游戏、劳动都不耽误。

说我小学时一直没书包,也不太准确,我还是有过一个书包的,那是 母亲用破麻花被面缝的。这麻花被面现在也是文物了,那是古老印染技术的产物,把浸了碏刻上图案的薄纸版铺在白布上,再用掺了豆面的石灰浆在碏版上刷,白布干了后放到染缸里染成兰色,再干了后就是麻花被面了。被面买回来后,把石灰搓掉,就是兰地白花的被面了,那是农家的不多的有色彩的东西。

我这个麻花被面书包世界上大约也绝无仅有,有总比没有强,背了这个书包在操场上跑感觉也不错,班里的傻同学李青山,摸着我的书包说,“被窝面书包。”我的书包是用破了的麻花被面的边角做的,布早就过了性,没背几天就坏了,从此我就再没了书包。

从来没有书包,也没觉出没有书包的怎么不方便,因为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好装。就是两本书,两本本子,铅笔,再就是一个自制的格尺。

文具盒似乎比书包更重要,削好的铅笔的笔尖,没有铅笔盒的保护,经常弄断,断下去的那一段能写好多个字呢?心里怪可惜的,况且这个尖也是费好大劲削出来的,小刀也没有一把,就是用家里的切菜刀削的。

铅笔通常只有一支,用完了这支才能用鸡蛋换另外一支。本子就是用大白纸自己订的,大白纸也是用鸡蛋换的,一个鸡蛋价钱正好可以换一张大白纸,换回来把纸裁成三十二份,再用其中一张裁成三份做成几个纸捻,把其余的纸订起来,就是一个本了。算术还好,语文写字就难了,没有格子的约束,小孩子不要说写得好,就是写的一样大小,也是很难的。笔划少的写得很小,笔划多的就写的特大,如果是书法家的的话倒是可以说是一种风格,但可惜的是我们谁都不是书法家,后来也没听说谁成了书法家。

东西不多,但也不是所有东西都能放得进去的。

算术的演算是舍不得用纸的,不少孩子都背一块“石板”上学,说是石板,实际上是用木框圈起来的一块毛玻璃,用滑石条在上面写字,写过擦去,一毛钱的石笔,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弟弟、妹妹上学也有石笔可用了。石板装不大进书包里,只能在边框钉上两个钉,栓个带拎着。一不小心,摔了个大跟头,玻璃碎了,赔大发了,一块石板的价钱够好几张纸了。出发点是省,适得其反,不少小孩子拎的石板都是裂了纹的。

石板不是人人必拎,墨水瓶则是人人必拎。上了四年级,要学用钢笔写字。自来水笔还远不轮到小学生使用,四个口袋的中山装被称为干部服,上衣口袋兜盖上,特意留个小洞,放自来水笔用的。口袋上别支钢笔是干部的象征,“黑瞎子载钢笔,假充文化人”吗!小学生用的是蘸水钢笔写字,5分钱的笔杆安上2分钱笔尖。瓶装墨水也轮不到小学生使用,老师是勉强用上了,但也是全校买上一大瓶,分给老师使用。我们用2分钱一片的色片,一片色片实际上只能沏出不多一点墨水,还有渣滓,小孩子贪多,总是放水过多,墨色很淡。瓶子也不易搞到,瓶子也不容易搞到,不光是墨水瓶,药瓶什么的都有。我总算搞到了一个墨水瓶,最原始,最蠢的那种,还没有盖,削了一个木塞,因为虹吸作用,墨水就顺着木塞的纹理上来了,一天到晚手总是染成兰色的,难免用手摸脸,谁也不用笑谁,脸上也都是一块一块的兰。上学的时候用一根绳拴着拎在手里。教室的地面就是土地,没有一张桌子能放平,小孩子又都没有老实气,打翻墨水瓶的事故经常发生。每张不上油漆的课桌上都有几片兰。

还有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个墨水瓶的故事,那是家搬到江北去,搬家的时候,我没忘了带着我的钢笔水瓶,还就在手里拎着,路过哈尔滨的时候,到一个亲威家串门,和我差不多同龄的孩子看到我拎这么一个东西,问干什么用,我说了用途,他顺手就把我的墨水瓶扔到窗外去了,然后给我找来了一个有塑料盖的鸵鸟墨水瓶,自然要比我那个漂亮得多。他们家其实也很困难,过年的时候他还到乡下背干粮,穿的衣服也是上了好几层补丁的,但人家是城里人,早就用上了瓶装墨水,有资格把我的墨水瓶扔到窗外。

放不到书包里的东西不光是石板和墨水瓶,到了四年级不背石板了,人人都背一个算盘,木珠的大算盘。这个文具的价钱自然要比别的文具都贵,但回家说老师说要买算盘,家长没有不支持的。那时候的农村,能够把算盘打得噼里啪啦,是真正的学问,在村中农民看来,谁家该交多少公粮,都是这个算盘说了算的。会不会做算术题无所谓,识字、写字算不得大能耐,至于会唱、画画那是村中被人看不上的二流子的本事。

书包主要是用来装书的,但书实在是太少了,就是语文、算术那两本书,到了高年级填了一本自然和地理,还有开学好多天了还不发书的时候,为了填充空间就把旧课本放进去。比起现在的小学课本,内容是简单多了,一学期下来差不多从头背到尾了,但实在也不明白读这个课文有什么用。几乎没机会看到课本外的文字,课外读物只有一本《儿童时代》,只有极少数孩子拥有,一般都是特别珍藏,绝不外借。村子中还有念过旧私塾人留下的《三字经》、《百家姓》、《庄农杂字》之类,私塾的教材从不改版,有的书已经被念了好几代,用窗户或布自制封皮,书角打上腊。现在成了儿童的课外读物了,不过很难碰到把上面字认全的人,能解释的人就更没有了,字典全村都没有一本。好多字就是望文生音的念,时间长了,就自以为是那个字的正确读音了。

书包里(绝大多数还是包袱皮)太缺乏色彩了。图画课对学生来说是灾难,那图画本的准备就很困难,一张图画纸是大白纸的好几倍,不知要和家长申请多少次再能准备上这个图画本,腊笔画也还好说,角八分的买一盒小的就对服了,要买水彩颜料可是费了劲了,最便宜的也要过元,等于一学期课本、本子,再加上铅笔的全部费用了,对图画老师的要求大多数家长都采取了不合作态度,催了几次,弄哭了几个,老师自己也谢了劲。

我终于混上了书包。那是家里把我弄到哈尔滨念中学。第一天是学,我就出了“土象”,我还是和在乡下一样,用包袱皮把我的书包了去上学,班主任老师把我介绍给同学,我发现同学们都用惊奇的眼光看我,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外县来的人吗?后来熟悉了他们告诉我,用难惊奇的眼光看我的原因,是因为我用包袱皮包书,说我象新媳妇回娘家,当时城里也都很穷,但人家怎么都背个书包。大姐夫看出了我和城里人的不协调,下班回来时带回来一个帆布书包,从此我有了书包了。

书包中内含也“丰富”了,铅笔、钢笔,二角钱的园规,五分钱的直尺,也用一个盒子装了起来,墨水瓶也不再每天带回家去,就放在课桌里。书包的重量还包括一个饭盒,每天早上大姐给我放上两个窝窝头和一点咸菜。

终于有一天我们大家都不用背书包了。因为不管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大家只读一本书。大人把“红宝书”,放在口袋里,小孩子和不太小的孩子,还有特别虔诚的人们用红布缝一个四寸宽、三寸高的小口袋,垮在腰间,铅笔也不用了,只要会读就行了,会不会也无所谓,别人念也跟着张嘴就是了。

不知道小孩子的书包的分量从哪一天开始增加的。细心人说轻装过小学生的书包还有二、三十斤。学校、社会、家长、经销商争先恐后往小学生的书包里塞东西。大算草、小算草,大方格、小方格、田字格、米字格、作文格,不少作业还要有两套。各种各样的练习册,可以不必为抄错题担心。各种各样的笔,都是我没见识过的。软塑料的文具盒很好,不但不会弄拆笔尖,背起来跑也不会哗呤哗呤响。

一只手和单肩膀已经承受不了书包的重量,单挎的书包被淘汰,变成双肩挎的,书包的位置从身侧移到背部,名符其实的成为揹书包了。

中、小学生不堪重负,体质下降,学生家长叫苦不迭,教育专家呼吁减轻学生负担。

叫喊归叫喊,但是学生的书包份量还在增加,各方面一边喊着减轻学生负担,一方面还忙着往学生书包中塞东西,书包早就装不下了,提琴、钢琴、画架、各种球类,以至运动器材……。

望子成龙是是中国人的普遍心理,过去自己没有吃过东西给孩子吃了,没有玩过的东西给孩子玩了,没有用过的学习用品给孩子买了,没有机会学习的东西让孩子学,没有实现的理想要在孩子身上实现,……。

孩子们的背负确实是太沉重了,那是家长、社会,甚至是整个民族的希望。

走在路上,每每看到前边步履蹒跚的孩子,看到学校垃圾箱中的随便被抛弃的大截铅笔,只写了几个字的练习本,还有用都没用过的橡皮,我不知道是应该羡慕他们还是可怜他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