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点的库区,风平浪静——
每年的三月份到四月上旬,是辽东地区野生河鲜的捕捞季。经过一个冬季的净化,三四月份的野生河鲜最为干净,体内没有太多的杂物,当然,口感也更好。即便如此,这个季节的野生河鲜第一手价格也仅仅在10到15元之间。本组图文,让我们走进辽宁东港何家岗水库,看看关师傅、田师傅和他们的邻居是如何收获野生河鲜的。(拍摄时间:2016年3月22日,共50张图片)
小船上是一对合作了十多年的老搭档。划船的是田师傅,47岁;坐船的是 关师傅,44岁。
起网拼体力也凭技术,刚才还悠闲坐船的关师傅立马生龙活虎起来。
起网的时候,田师傅并不轻松。虽然不需要划桨,但是他要尽量控制好船的平衡与稳定,况且,船上还有我这个“累赘”呢。
外行看热闹。关师傅起网的动作很爷们也很潇洒,连我这个门外汉甚至要忍不住地跃跃欲试。
在夜色尚未完全褪去的早晨,连续三次起网,这对搭档就有了不错的收获,以公鱼为主体的野生鱼已经铺满舱底。
当然还有其他的收获。这是鳊鱼。关师傅说,鳊鱼是外来物种,前些年他们试着在库区放了一些,不曾想鳊鱼的适应能力超强,在何家岗水库也能繁衍生息。 关师傅指着公鱼堆里的“庞然大物”说,库区里的鲤鱼也是野生的。
 关师傅说这是噘嘴脖子鱼。
当旭日跃出库区大坝时,他们准备载着清晨的收获返回岸上。 田师傅一边划桨一边说,野生河鲜捕捞抢的是一个早,五点下水是常规时间,三四点下水的时候也有,一旦晚了赶上起风,就不能下去了。抢早还有一个原因,野生河鲜保质期有限,商贩会在头一天晚上打电话预定第二天早上取货的时间和数量,所以就得掐好点儿下水作业。
早晨四点起床五点下水,在外人看来很辛苦,但对于这对搭档来说,早就成了一种习惯。唯一的麻烦是他们常常吃不上早饭,划船和起网拼的又是体力,往往结束了一拨作业就会饥肠辘辘。在返回岸上的途中,关师傅和田师傅商量着上岸之后吃点什么补充一下体能。 然而,这对搭档并未按照预期吃点什么补充体能,因为客户增加了购买的数量,他们只能马不停蹄再次划船下水。 经过一个冬天,在三月份捕捞上来的野生公鱼是极干净的。几乎不用开膛破肚就可以加工食用。
被分拣出来的白漂鱼——
快到上午9点的时候,关师傅和田师傅划着小船向岸边驶来。 有趣的插曲:关师傅没把鱼筐端正,若干条鱼趁机逃跑——三个大男人为抓鱼手忙脚乱。
这一次上岸收获颇丰。野生公鱼依然是主体,却也多了其他种类的野生鱼。
鲫鱼——
成筐的噘嘴脖子鱼——
黄腊丁鱼很显富贵——
这一幕可以见证东北女人的力量——
分拣的人数也比上一次增加了一倍。而此时,忙了一早的关师傅田师傅已经返回家中养精蓄锐,以迎接下一个忙碌的早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