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说服装模板是配合缝纫设备、烫台使用,专门定制的一种模具,用在加工服装特定工序上,使该工序操作在不依赖车工熟练程度的基础上达到质量要求及标准化。它是一种将技术转化为方法的过程,与面料、工艺要求密切相关。 一、服装模板发展史 服装模板的发展史如图所示: 图1 服装模板的发展史
(1)服装模板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的德国,当时在缝纫机上固定不锈钢或铝板完成固定的轨迹缝制,来完成常规、简单工序的自动缝制,如图2所示的缝制贴袋的模板。 图2 铝制缝纫模板
(2)改革开放以后,服装模版技术随着中外合资企业进入中国服装企业,由于成本和模版技术问题,开始只是很小一部分应用。 (3)2000年以后,服装企业对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的需求,引发了服装模版技术从业者对服装车缝自动化生产的思考与研发。同时服装CAD、CAM解决了服装制作生产前的智能自动化,为模板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4)在2004年,随着服装模板的价值得到更多服装企业的肯定和青睐,服装模版应用向广东以外的福建、浙江、江苏等服装比较密集之地蔓延,且技术成熟度日益提高。 (5)2005年初,服装行业形势严峻,对产品的品质要求也不断提高,而服装模板以能使产品品质同质化、标准化;提升产量、降低成本;降低工人操作技术等特点在服装企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好评。 (6)到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来袭,服装行业受重创,服装行业开始寻找新的生产方式和有效的管理方法,服装模版技术组织机构和咨询管理公司应运而生,并在服装模版设计与工艺制作领域有了开创性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使用领域、操作工艺难度、以及相关应用体制的完善性。 二、服装模板的制作发展 改革开放期间模板的定做周期时间长(长达两个月),维护成本高,靠手工完成模板的设计与制作。因此相当长一段时间服装模板技术发展处于滞缓阶段。
2000年之后服装模版技术随着企业的关注度而快速发展,逐渐发展为设计与制作都和软件、自动化设备产商共同研发,服装模版设计可以借助服装CAD系统完成,激光雕刻机的使用使的切割、开槽实现自动化。设计与制作的周期大大缩短,成本也进一步降低。
服装模版设计与制作的发展使得其应用在车缝上更流畅、效益更高,并逐渐替换使用成本、维护成本很高的专机,如自动开袋机、自动开筒机等设备。模板的发展趋势给服装行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本文版权归中原工学院服装生产管理课程组及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