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演讲速记】陈伟民:流通生态下的供应链金融创新及怡亚通宇商金融的实践

 qhxsina 2016-03-26

万联导读


怡亚通副董事长陈伟民


2016年3月24日,由万联网主办2016中国(深圳)第三届供应链金融创新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本次高峰论坛以“产融结合、共生共赢”为主题,邀请近30位行业领袖发表主题演讲及嘉宾对话,来自供应链企业、物流、互联网金融、电商、农业、制造企业、商贸流通、保理、大数据、金融机构、技术商等领域以及投融资机构等超过400位跨界企业高管参会。重点围绕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供应链金融与各行业跨界融合进行探讨。


怡亚通副董事长陈伟民发表了以“流通生态下的供应链金融创新”为主题的演讲,以下为现场演讲速记,欢迎阅读:


陈伟民:今天的主题我觉得分四个方面,一个就是供应金融的发展是无边界的,或者发展空间巨大,这是第一部分内容,第二部分内容就是供应链金融的整合与联合,第三部分就是供应链金融的一些风控原理。第四部分就是怡亚通以及供应链金融的最新实践。


供应链金融发展空间巨大,需要无边界创新


大家也知道,供应链起源实际上是因为产业的转型,在20年前制造业从港台不断地向大陆转移的过程中,采购、制造、销售、研发、设计这些环节,慢慢外包,形成一个服务链。很多人就说供应链和传统的物流有什么区别,其实有一个区别就是有资金流,所以供应链金融的产生有两个说法,一个就是银行,第二个就是脱胎于供应链服务的资金流,围绕供应链的配套。其实深发展原来做的供应链金融,现在回过头来看,有劣势和优势,优势就是帮到企业有定单,或者说有货物,解决了融资。但是困难或者说它的缺陷从现在看,经济下行,特别是一些大宗的,银行只是有货入了仓库,但是本质来说,银行没有把握到产业和业务的本质,业务的本质是什么?定单在哪里?货物的来源是在哪里?货物的销路是去哪里?银行是看不到的。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很多问题就是说,会出现道德、诚信、监管,就是说我们以前做供应链管理,其实中间环节都是靠人,加上一些系统的管理。但是实际上银行可能觉得,没问题,我就外包给一个供应链公司或物流公司,在物流里面,价值链比较低的就是仓库管理员,我们不能梦想说,我请两个仓库管理员,或者请两个现场监管员,就可以看得到,这个根本做不到。我在银行也有10年的从业经验,在怡亚通12年,前面八年是供应链运营管理,这4年主要是供应链金融的实践,我们说这个方向走不通,因为一个仓库监管员你开的工资就是两三千块钱。所以供应链金融并不是简单的就是一个仓单,或者是一个货,大家说,仓库货物的明细和条码都有,仓单不是唯一的,20年前,我们在银行的时候,就跟上海的期货交易所建立合作,这个也是很难的,除非银行有一个第三方面的机构,它出的仓单,指定的仓库可以,但是现在很难找到第三方有公信力的机构。供应链在于订单、数据流,交易流。


第二个方面就是供应链的本身是无边界的,各行各业都需要有供应链,既然是无边界,供应链金融业是无边界的,有时候想起来,现在的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其实现在也是有竞争,我们一直秉持围绕核心企业的上下游做透这个行业的产业,但是去年的开始,核心企业自己也做供应链金融,又回到我们供应链产业的起源,就是说肥水不落外人田,好东西我自己做。大家可以想到,现在以及将来的大公司,纷纷会做自己的供应链金融,我是不太赞成这种做法,表面上会把自己的封闭圈做起来,但是你的扩展面会很窄,因为供应链本身就是无边界,供应链的服务和金融更是无边界。


设想一下,未来3、5年,我们整个社会的供应链金融都是大企业全部做自己的。虽然它是解决了供应商解决了融资的问题,但是又把自己形成了一个封闭。供应链的发展,决定了供应链金融一定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商业模式,才有机会成功。因为我也接触很多这种上市公司和大企业,很多自己做供应链金融,没有做起来的也很多。因为左口袋右口袋有限的,就像以前我们说产业链我全部自己做,如果20年前就这样,也没有今天供应链的行业,这个是我跟大家说,特别是互联网 以后,实际上我觉得一个是产业链的延伸,1 N延伸到各个行业,最近我们跟很多上市公司做一个产业链,我们要打破自己的这种封闭式的供应链金融的体系,我们现在跟不同行业的龙头企业,在成立合作联盟或者供应链金融的合资联盟,而且我也跟他们说,虽然说你是行业的龙头,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供应链金融只能做你自己,但是我们合作的话,我们是开放的生态,而不是一个封闭的生态。所以我们现在不同的行业,装饰建材、家电,还有很多行业,我们会跟这些行业的龙头形成一种供应链合作的联盟,服务于他们本身小的生态,也服务于同行的生态。所以这个是我跟大家分享的一个,就是说1 N怎么通过合作,延伸到N N,整合整个领域形成一个多行业的互联互通。这是今天报告第一部分。

供应链金融的联合与整合


供应链金融的联合与整合就是:利用互联网思维,推动资产及资源间的整合、融合与联合,实现合作共享,打造供应链金融商业生态。



从我们这几年的实践,特别是前年开始,包括在整个供应链金融我们也是最早做资产证券化,我们去年年初就跟银行跟证券公司、信托合作做资产证券化,只是我们没有做新闻发布会等等。做金融就是要解决就是两个端口:一个是资产,一个是资金资源端口。其实资金资源并不单单是一个企业,我从银行贷款,更多的是靠社会资源,包括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其实都是要解决资产和资金资源,我们希望未来是通过联合整合融合核心企业,核心企业的上下游。

第二,通过这种供应链服务的数据,供应链征信等等这些,把各种社会资源引入。


还有一个方面,我们的下游资产端,会延伸到更多的终端,像我们大家也知道,怡亚通上市以后,这7、8年做商业流通生态的建设,现在我们全国有200多个网点,其实都已经覆盖100多万的终端,就是我们说的门店,小店等等这些,我们从前年下半年开始,也跟商业银行合作,给我们的终端门店提供融资的增值服务。整个供应链金融生态圈,还有赖于大家来努力,也真正能帮到实体经济。


1、线上线下整合运营


线下线上的运营结合。我们希望的就是说,未来供应链金融的平台跟同行,包括供应链公司,包括金融机构,包括互联网金融的机构,我们现在都在有合作。怡亚通能走到今天,它代表供应链的未来就是开放性,一定是共融共生的关系。这个就是生态圈。一些大企业我只是做自己的上下游,严格说这个叫小圈子业务,其实严格说不叫生态。生态是什么?生态就是有动物、有人类,有植物,有河流、山川等等这些。


2、多维度金融资源共享


一个多维度的金融社会的整合,特别是这两年经济下行,银行对这些制造业、对小微企业也是在收,不是说银行不想做,而是说银行需要有一个供应链服务的平台配套的平台,银行的资金才可以真正到中小企业去。就像我们之前跟深圳移动合作,做终端的加盟店,银行做金融肯定就是说,它是一个大规模,只要你在华强北有门店,只要你是移动的门店就给你100万或者50万。这个就容易形成管理的优势,但是不好的时候,经济下行,有些不需要钱的,给了钱他也不一定做得好,也会产生风险。


3、突破地域限制


另外一个就是突破区域的限制。


4、有效控制风险


还有一个就是有效地控制风险。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关键点


风险我觉得从两方面,一方面就是核心企业和产业链的发展,第二方面就是整个大数据,以大数据为技术手段,对企业进行有效的信用描述,进行风险控制。这里面实际上就是说,供应链的风控和供应链金融的风控不同,供应链风控层侧重对客户的基本面,客户和我合作业务这一块的操作,订单,上下游供应商,简单的控制。供应链金融本质还是金融,只是以供应链服务配套的交易信息,交易数据,来评估设计模型,贷前贷后的风险的模型。


第二个就是交易控制,基于交易信息,对企业的商业运营实现流程化、电子化、全数据化的过程控制,从而实时掌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问题,防范未然。

怡亚通及宇商金融的实践


最后一部分就是怡亚通与我们宇商金融的一个实践。


怡亚通就是打造O2O的商业生态圈,怡亚通打造的厂商和中间的服务平台,通过服务平台增值配套服务,包括我们O2O金融,还有终端传媒等等。


第二个就是我们的一个O2O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平台——宇商金融。宇商金融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实现O2O线上线下运营,从而为客户提供可持续性、批量化、数据化的金融服务。


宇商金融:创新型O2O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除开我们传统的1 N的供应链金融以外,也不断延伸到,像互联网金融和消费金融,未来我们打造的是O2O、B2B2C的结构,今年整个金融行业的问题是什么?资产年,就是现在整个社会由于经济还处于调整的过程中,属于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现阶段,包括未来一段时间,整个社会缺乏的优质的资产资源,就是好的项目,好的合作伙伴,我们也希望通过跟在座各位的合作伙伴努力,把实体经济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做好,有效地降低成本。我觉得经济下行,好企业好项目比较少,但是里面也有很多机会,实际上资金成本也在下降,只有通过融合整合以后,成本低了,你才能支持到实体企业,由于时间关系,方方面面没有讲得那么完善的,我也非常感谢,今天有这个机会跟在座的各位交流也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备注:以上内容由万联网主办的2016中国(深圳)第三届供应链金融创新高峰论坛现场速记整理而成,未经嘉宾审阅,仅供参考学习,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