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tai707 2016-03-26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百育德为首,万善孝当先。做万事从做人开始,做人从修德开始,修德从孝亲尊师开始。在中国历史上,从古到今,没有哪个朝代不重视孝道,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视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关心他人、自觉上进、热爱祖国等品德形成的基础。孝顺父母为孝道,尊敬老师为师道,师道是以孝道为基础的,没有孝道就谈不上师道了。

       孝敬父母的依据是什么?这在儒家、佛家思想里面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可很多人以为这些是落后的、过时的。其实大错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宝贵的东西,这些在近几年已经开始逐渐为西方学者所认识、研究,并以它们来指导生活和工作。今天我们中国人反而抛弃了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这是没有道理的。孝亲,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说明孝亲敬老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最美好的道德。古人还说:“夫孝,德之本也。”就是说孝亲敬老是道德的基础。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个礼仪之邦,孝亲敬老文化源远流长,自古就把子女晚辈对父母长辈感恩赡养、尊敬扶助,不仅作为责任和义务,而且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心理,成为人类美德和亲情的需要。孝亲敬长就是要关心体贴和照顾父母长辈。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毛泽东主席在革命胜利后,返回故里,特意在父母的坟前献上一束松枝,轻声道:“前人辛苦,后人幸福!”陈毅元帅亲自为瘫痪在床的母亲清洗尿裤……革命领导人在为祖国的前途、人类的命运操劳时,也没有忘记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更何况是我们呢?孝敬父母,首先要关爱父母,帮父母做点家务事。平时,妈妈买菜回来,自己主动去接一接,让妈妈歇一歇;有空时,自己要动手洗衣服或者拖地板;父母身体不舒服时,我们更要分担一些家务事,守候在他们身边,送汤送水,让他们心中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孝心就体现在这点点滴滴的平凡中。

       再说尊敬师长,父母给我们的是生命,老师给我们的是法身慧命。师道尊严的本意是讲,为师(从教)之道是很尊严的,所谓“只闻来学,未闻往教”,也就是说,过去只有主动求学的,因为只有主动求学才会认真去学习,才能够体现出对知识的尊重。过去讲“一分恭敬一分收获”。所以必须尊师才能重道,这个道是学问之道。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它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尊师重道是指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孔僖(xī)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师者,人之模范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人有三尊,君父师/是也”等等。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的道德观念。古代流传下来许许多多这方面的故事。如《子贡尊师》、《魏照尊师》、《李世民教子尊师》、《张良拜师》、《陆佃千里求师》、《程门立雪》等等。

      《礼记·学记》中指出:“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意为:教师受到社会普遍尊敬之后,教育才能得到重视,教育得到重视后人们才懂得努力学习。三者的关系互为前提。教师受到尊重意味着人们重视教育,人们接受教育就会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为懂得更多的道理就会重视学习,尊敬老师。如此良性循环,古人对其认识是相当深刻的。

  《吕氏春秋·劝学》中讲道:“疾学在于尊师。”戊戌四君子谭嗣同在《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中也曾告诫世人:“为学莫贵于尊师。”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凡是精忠报国、事业有成的人,都和听从父母善言、尊敬奉养父母、不忘父母养育之恩是分不开的。在古代,帝王选用良才时,首先就看你是不是孝子。他们认为: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怎么会对我君王尽忠呢?此说十分有理。可见,孝敬父母是一切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


师道延伸孝道

  孝顺父母为孝道,尊敬老师为师道,师道是以孝道为基础的,没有孝道就谈不上师道了。

  反之,尊师也是孝道的延伸。假若有人不尊敬教师,不听老师的话、不好好地学习,他就是不孝父母,因为父母总是希望子女听老师的话,依照老师的教导去做。因而,“孝亲尊师”是做人根本中的根本,人们常把老师比作父母,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是因为老师关心、爱护、教育学生的慈善之心同父母对待子女的慈善之心是一致的,老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为学生付出的心血和代价是无法估量的。

   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得好:“世界上最希望一个人有作为的,最真心愿让一人超过自己的,除了他的亲生父母之外,就是他的老师了。”任何一位学生,只有真正做到尊师敬师,才有可能很好地接受教育,才有可能充分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反之,一个学生,不尊敬老师,不肯听老师的话,老师再有学问,再有能力,也没有办法传授给他,就好比一个空瓶子,没有把盖子打开,就无法往瓶子里面装入任何物质一样。

  一个人如果不尊师、不学习,虽然有点小聪明,但大是大非是分不清的,因而也是难得大智慧、难有成就的。此外,一个对老师非常尊敬的人,必定能够很好地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所以,尊师无疑是做人的基础。

       尊师和孝亲是相互补充的。首先要孝亲。这样父母教育子女应该尊重老师,子女才会听。因为老师不可能自己说你们应该尊重我。尊重老师的学生,老师又教应该孝敬父母,为什么要孝敬父母的道理。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推广至尊敬社会大众。这样的心态,才是一个合格的学子之心。我们想想看,今天的学生与这种心态的差距有多大,就很清楚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标应该是什么了。在社会上不懂得尊重别人,在家庭里不知道孝顺父母,是今天年轻人常犯的毛病。孝亲尊师才能修德,人若无德如何立足于世。作为新时期的教育也必须先育德而后育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