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节性的描写  个性化的人物(下)——如何把人物写活

 江山携手 2016-03-26

细节性的描写  个性化的人物(下)

——如何把人物写活

蒋华章

 

细节性语言描写,突显独特性格。细节性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如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中写老师的“骂”的细节性语言,他说:“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通过这一系列的语言,把徐老师的蛮横凶狠好骂的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同时,也突出正是这个机缘,“我”成了从徐老师处“受益最多

的学生”。另如胡适的《我的母亲》中母亲的一句话:“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从这可以看出母亲不会放过孩子的任何一点错误,突出她虽是“慈母”,但更多扮演的是“严父”的角色。

细节性心理描写,突出独特思想。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如魏巍《我的老师》中的“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通过“我”的心理活动,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和崇敬的思想感情,表现一个小学生内心对老师的感情激动到了极点。

细节性场景描写,衬托独特情感。场面描写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

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如刘鸿伏《父亲》中的“父子分别”的场景描写,作者通过父亲的动作、语言以及环境,突出了父爱真而深。

不过,这些细节性的描写不是主观想象,而是凭借作者对生活细心的观察。正如叶圣陶所说:如果平时没有识得人物,在铺开纸提起笔时,必然也不会有细节。

因而,通过生活观察,再借助于细节描写,那一个个“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必然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源自《语文报·高二年级·苏教实验版》2011年第790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