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中庸思想对当前家庭教育的启示

 崔竣豪 2016-03-27
原文地址:孔子中庸思想对当前家庭教育的启示作者:叶雨 中庸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观和思想方法论是由孔子率先提出来的,它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年。当时,新旧制度交替,宗法制处于礼崩乐坏之时,整个社会失去了赖以维系的准则,出现了“失中”现象。孔子认为,这种局面是由于“天下之无道也久已”①造成的。这里所说的“无道”,指的就是无中庸之道。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② 孔子把中庸视为至高无上的道德,看成是规范人们思想行为方法的最高准则,旨在通过人性修养实现太平和合的理想社会。中庸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涵集中体现在执中、时中与中和等三个方面。深刻领会并汲取孔子中庸思想的精华,对于指导和改进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工作,特别是解决家庭教育的“失中”问题和促进和谐家庭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执中:行家庭教育之“中道” 孔子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③ 所谓“执其两端”,就是把握两端的意思。因为离开了两端,“中”也就不存在了。所谓“用中”,指的是“中立而不倚”④。“执其两端”不是用其两端,而是要用两端之中,即“允执其中”⑤。在孔子看来,只有公允地执掌“两端”,才有可能找出正确的“中”来,才不会走极端。“执中”并没有走中间路线的意思,更不是不讲原则的折衷主义。从思维方法上来看,“执中”指的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的统一;从认识论上来看,“执中”是集思广益后的科学判断;从实践行为上来看,“执中”又是照顾各群体利益的异中求同。“执中”体现了孔子中庸思想的本质内涵。 “过犹不及”⑥,则是从另一个角度阐释孔子的“执中”理念。孔子主张“执中”,反对偏激,认为“过”与“不及”都是事物的极端化倾向,或者说是两种错误倾向,都不足取。他曾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⑦ 在这里,狂者“过”,狷者“不及”,狂、狷都不得“中行”,只有“无过无不及”才符合“中行”。孔子还把“过犹不及”分成两类:一类是“小过”与“小不及”。如“师也过,商也不及。”⑧指的是在性情和行为上的小有偏失;另一类则是“反中庸”,即不仁不义,胡作非为。如“小人反中庸,小人而无忌惮也。”⑨ 指的是违背社会道德规则的极端行为。孔子把中庸视为君子应有的品德,主张凡事有度,抑其过,引起不及,归中道也。 孔子中庸思想的“执中”理念,给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以深刻启示。家庭教育要“执中”,就要“行”家庭教育之“中道”,按家庭教育规律办事,克服种种“过”与“不及”的偏激行为。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家庭教育领域有两大“失中”现象值得关注。 “失中”现象之一,是一部分家长对子女“关爱有过”而另一部分家长对子女“陪伴不及”的问题。应当说,爱子之心人皆有之。家长对子女的关爱是世界上最可贵的一种情感,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过分关爱则是一种“失中”的爱。它很容易使孩子失去理智,忘乎所以,形成自私冷漠的心理品格;它还会使孩子丧失自理能力,一遇困难就不知所措,不能自拔。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或自私高傲,目空一切,无所顾忌;或畏首畏尾,胆小怕事,无所作为。其结果,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的那样:“会使孩子遭到毁灭”。与“关爱有过”相反的是对子女“陪伴不及”的问题。许多外出务工人员把子女留在家乡,交给老人或亲戚照看,使孩子从小缺少父母的陪伴,由此而产生的“留守儿童”现象,已成为社会上广为关注的热门话题。因为早期的亲子分离最容易造成儿童成长期甚至成人后的自信心不强与自我价值感不足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如果说这是外出务工人员迫于生计而做出的无奈选择,那么一些与未成年孩子生活在一起的家长,怕耽误自己的事业而无暇陪伴孩子,也是对家长这份职责认识与履行“不及”的表现。他们总是错误地认为,孩子年龄小,只要在身体和生活方面有人照顾就行了,这是别人可以替代的;而当孩子上学以后,又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事了”,因而疏于对孩子的陪伴与教育。这种长期对亲子共处的剥夺,同样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可弥补的损失。以血缘亲情为基础的亲子关系,决定了家长对子女陪伴与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家长是孩子的首任教师,陪伴与教育子女决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而是家长应当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 “失中”现象之二,是部分家长对子女成才期望有“过”而做人教育“不及”的问题。家长对子女成才抱有期望是正常现象,而且适当的期望还可以成为激励子女进步的动力,有助于孩子成才。但是,如果不顾孩子的年龄特点、智力水平等实际情况,盲目地提出过高的期望,就会拔苗助长,适得其反,使“期望”变成“失望”。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给孩子设置过高的成才目标,并不断施加压力,使孩子整天疲于奔命;一旦期望落空,便采取讽刺、谩骂、体罚等极端手段,使孩子难以承受。近年来,不断出现青少年学生离家出走和轻生的问题,有的学生甚至向父母大开杀戒,酿成家庭悲剧。对此,我们应当引以为戒。做人教育从来就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它对孩子的一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可是受“应试教育”影响,许多家长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对子女的做人教育,由此而产生的不良后果,使许多家长感到困惑与无助。其中,最明显的是独生子女中较普遍存在的“自私、任性、懒惰、依赖”等弱点问题。现实表明,这些弱点还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当他们为人父母时,依然自私冷漠有“过”,关爱他人“不及”;他们不懂得感恩,缺少应有的亲情、爱心与责任感。家庭教育确实到了行“中道”的时候了。 二、时中:探家庭教育方法之“时中” 孔子在主张“执中”的同时,又提倡“时中”。他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⑩ 在这里,“时中”指的是因应不同时机审时度势以求中的意思。孔子认为,“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君子要“时中”,就是要依据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的所谓“时”,而采取不同对策以达到允执彼时彼地情况下的所谓“中”。“时中”是孔子中庸思想的一个鲜明特征,即“中因时变、因时用中”的唯物辩证思想。“时中”并不背离“执中”,而是更为灵活地“执中”。今天人们常说的看问题、办事情要“掌握火候”、“把握分寸”、“适可而止”、“与时俱进”、“不要一刀切”等等,实际上都是“时中”的通俗说法。 孔子中庸思想的“时中”理念,给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以深刻启示。家庭教育之“时中”,主要指的是探索“时中”之家庭教育方法,因为它是通往理想家庭教育目标的桥梁。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虽然文化程度很高,各方面素质也不差,但是家庭教育效果却不佳。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掌握“时中”之家教方法。他们往往采取随意的家教方式,来解决复杂的家庭教育问题,结果总是事与愿违,费力不讨好。须知,家庭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随机性强。它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按部就班,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抓准教育时机。所谓教育时机,就是家长教育子女所选择的最佳机会。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究竟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不仅取决于教育动机好不好,教育内容对不对,还取决于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是否选准了最佳教育时机。教育时机选择得准确,方法运用得恰当,孩子就会乐于接受,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受益,而看不出一点刻意进行教育的痕迹。如果教育时机把握得不好,方法运用得不恰当,即便教育动机再好,内容再正确,也会事与愿违。因此,家长教育子女要学会捕捉教育时机,讲求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