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润和论述山西宋氏形意拳基本要义

 昵称30232863 2016-03-27
李旭洲师从山西宋世荣、宋虎辰先生修习形意拳,对“形意”二字的精要处有着自己的感受、体会和心得。他阐释“形意”二字内涵,除了将形意拳的“内功”、“劲”、“力”、“意”、“形”、“神”、“气”、“精”、“气血”、“经络”、“筋”、“骨髓”、“肌肉合一”等名词术语几其对应技击之术和养生之法一一明辨之外还阐明每一式的“归经”、劲力和所练不同部位,这是李师独具奇妙之处。笔者为李先生再传弟子常听老师及众位长辈提及旭洲先生对于“形意”的独特见解,现不揣浅陋,将多年来收集的旭洲先生的“只言片语”集合起来,辅以自己的拙见,连缀成文,与诸位同好分享。
一,从中国古典哲学理解“形意”
旭洲先生曾云:
形意拳含有阴阳学说意味天,形为地(人为神灵);阴气从天生,阳气由地发;有阳从地上生发,蕴育万物载物成景;云雨从天而飘降滋生禾谷树草人禽.
老子云: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古";朱子云:"天人一物,内外一理."
阴阳,纲纪之父母,神明之府,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未分,其气混沌盘古氏出则天地之道,阴阳之理,所以伏者为天偃者为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所以两仪天地也;天开于子,地开于丑,所以天覆物而地载物.
人为万物之灵.人与天地参故称“三才”也,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动得一以灵,万物得一以生所以远取于物得一,便可生息不断。融合于体为三才。通熟“形”、“意”之要义,经久修炼,精、气、神合一,则身体康健,心窍明,益寿延年。
形意,取于物为形,近取诸身为意;
远取禽兽之象为外形,近取内心文思而为意。远取禽兽之特性演化生存习性的特征,演化为形意拳的多数的外形,于物的特征外形则统称“形也”;近取内心之思意,神气、肌肉合一,气血流通,骨骼的运转统称“意”也。在远取禽兽之象时,并不单一按动物外形及活动规律而顶外形,而是取其生存特性而结合人体功能而定。
二,从中国传统医学理解“形意”
孙禄堂先生在《形意拳学》中论述:“先天真一气,为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形意拳之基础也”、“世人不知逆顺之理”、“惟圣人独能参透逆运之数”。那么如何"参透逆运之数"?李旭州先生认为,人类在天地间求生,需把握生存之道,才能强身健体,丰慧灵智.必须结合祖国传统医学来研究拳术健身之原理.首先要明了人体气血如何流通,肌肉如何收缩,骨髓关键如何运转,进而需持久的锻炼,才能使体魄强健无恙.其次,要了解天气地理等外界因素对人体的影响总之,练习传统武术,必须了解中医从中国传统医学中汲取其合理内涵,即天时与人体的有规律性的关联,同时须知天人之间也有不定而变之理.当然,更有必要与现代的科学自然规律相结合.
三,从传统武术本身理解"形意"
传统典籍中总以像其形,取其意定为形意二字,言简意单,对于"形","意"的领会和锻炼法未有详解,又多以六合为宗旨讲述形意拳内功劲力来源和归属如气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也有"气与意合,意与力合,力与神合,筋与骨合"多种说法,但是这种解释对于练习者来说,丝仍不够明晰.李旭洲认为,传播形意拳,就应该将"形意拳"各式中内功心法,归经,技击特性,养生之道都做出明确解释,方能实现"工商学农均可习之而强身"的宗旨.所以他在教学当中,对每形每式的训练程序,锻炼重点合技击运用之法,均有详细的阐明,这也是宋世荣,宋虎臣一脉对于技艺传承的一贯观点.
下面以劈拳合龙形为例,向大家展示一下李旭洲先生如何从古典哲学,传统医学和武术自身来阐述拳术动作.劈拳,取其形似斧位于西方居庚辛金,内主肺,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治节与心同位,治节全身.
究其势,须溯本求源,形意由大枪而演化而来,"大枪虽长,但求其短",此乃长枪短用之理,经前辈与拳术融合,形成形意拳五行拳.
劈拳定式"三体式"是形意的门户标志,也是形字的集中体现,其中表现的出洞入洞似猴形,手似钩杆鹰爪力,空腹下气达三丹,挑顶竖项眺望照,如浮飘木虚领力,熊膀虎腰龙折身,看正似斜斜似正,后七前三足胯定等等,充分表现出形意乃是摄取各种禽兽的特性用以提高人体机能的特点,诸位可以参看古谱,三体一式,由头而身,而肩,而肱,而手,而指,而股,而舌,而肛,莫不有说焉.在动态的五行拳三十六式中,更是进一步表现出鸡腿,龙身,熊膀,虎豹头,紧提,慢出,把把鹰捉,步步鸡行等动物形态.
而意字(近取内心之思)当中所讲的神,意,气,血,经络,骨骼,肌肉合一等等也不是臆想之思,而据中华医学,哲学等各类经典,提取精华并与五行结合在一起,演化出形意拳的意字设定出心与意合,意与神合,神与气和一整套精神训练体系,智慧开发体系.
再以十二形中的龙形为例,李旭州先生论述:
龙者,水中最灵之物.在卦属震为木形.木阴乃真阴物也取之于身而为离,属心,心属火故道经云:龙从火里出,又为云.云落龙现,遂有蛰龙返浪,升天之势,抖擞之威,游空探爪,缩骨之精,意神发于目,威生于爪,劲起于承浆穴任脉之终点.外刚猛内柔顺,内需而心火下降,心窍开,智慧生.形式逆则经络难舒,被阴火焚矣.
歌诀云:一波未定一波生,好似神龙水上行;忽而冲天高处跃,飞光雄勇令人惊.
又详解云:"意,神"是由眼睛发威.也就是神气意外放,"神外找神","神外找四平"从而产生"神龙游空"的意境表现.
龙形在训练身法,手型,指法方面有独到之处.身法上龙有升腾之势,蛰龙翻浪之姿----此需各部关节都极灵活,方可呈现"龙游于九天之势",此外,须知它的"升翻"的劲力产生点在任脉的承浆穴,任脉有"阴经之海"之称.

龙形出“爪力”,“爪力”的产生是“以其定形固势不散”,即用特殊的手势、专门的神意来锻炼五指,特别是食指、中指的功力和劲力。“爪力”有成,方能体现龙之探爪锁骨之精,手屈而能伸,其功在筋,伸而能屈,其功在骨。肝血足则筋健,伸展收缩则不滞。肾气足骨髓充盈,骨坚而能立,人无骨则不能立,筋痿则不能行。
在练龙形时,注重内心要空。虚空势则顺而心火下降,心窍开,智慧生。心者君主之臣,神明出焉。说明龙形求顺,“势顺体健”,需胸腹新奇平和,肝气舒畅,则体健而无恙。势逆不顺,筋络难舒,则被阴火焚矣。从内功修炼上讲,龙形在卦属震,震者动也,居东木之方。甲木乙木属阳,乙木丙木属阴。所以说“木阳乃真阴也。”在心属火。所以“空胸下气”需令剑突直达会阴穴,久则积累而可感胸腔内先黑而后红之感念。
从劲力运用上讲,龙形是形意劲力“柔而刚”,“刚而柔”的典型表现形式。龙为鳞虫之长,“四肢百骸敏而灵,惊炸神速乐逍遥”。反过来说,作为形意传人,其爆发力要能够极好的体现出龙的“抖擞之威,戏珠之能”,方为合格。以上充分说明“形”、“意”,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而是内外连接、内外互补的。这二字涵蕴着形意拳对人体的周身肌肉、关节、骨骼、筋脉、脏腑、经络、气血、神意的认识、理解、训练和运用的全部内容。
形意拳的每项训练内容都有其独立性,但彼此又有着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即相生相克的关系,练习者不可不知。以“劲、气”训练为例,人们练功时多有求速者,一味求劲找劲,一味练气找气,殊不知这在形意拳中为大忌。老前辈早有忠告,“劲不可单练,气不可单求,单莲劲被劲所滞,单练气被气所伤。”所以每个动作都要依《内功经》所云:“升有升路,肋骨并举,降有降所,俞口定路”。其中“俞口”的位置又依四时变化而有所不同,其中奥妙,有志者可向祖国传统医学中探究。(作者简介:宋润和先生是李旭洲先生的嫡系再传笛子,现任国际宋氏形意拳研究会天津分会会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