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组图:当代书法小品的艺术特点和市场浅析

 經生堂 2016-03-27

内容摘要:在当代书坛,书法小品的创作和销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喜爱。本文从书法小品的界定,书法小品的艺术特点和创新点,还有当代书法小品的市场前景等方面论述了当代书法小品的发展问题。总之,当代书法小品将以其相对低的价格,比较丰富的作品形制,灵活多变的创作内容和便于收藏携带等优势,在中国未来的书画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一、关于当代书法小品的界定

书法小品,简单地说就是尺幅较小的书法作品。在中国几千年漫长的书法发展史上,书法小品的发展和影响无疑占据了相当重要的的地位。在明代大尺幅的书法作品出现之前,绝大多数的书法作品的尺幅高度都在一尺上下,一般都是放在手中或者案头把玩,所以一般称之为“尺牍”或者“手札”。从书法繁盛的魏晋时代开始,一直到明代中期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大尺幅的书法作品出现的极少。造成这样的原因除了当时造纸术的限制,不能生产尺幅较大的纸张以外,还有就是书法依然是人们信件交往和社交宴请的主要交流方式。正如张瑞田所说:“手札是私人感情,思想相互交流的媒介,是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古代文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作家和文人在手札中表达着各自的政治理想、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 由于这些原因,所以我们今天看到明代以前的经典书法作品,往往都是以较小的尺幅呈现在世人面前。比如大家熟知的《丧乱帖》的尺寸高约28.7厘米,而《孔侍中帖》的尺幅高大约26.9 厘米,宽13厘米左右,就连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也只有26厘米高。虽然在明代之前也有大量的“手卷册页”的形式,但是这两种形式无论是文字的大小还是作品尺幅的大小来说,实际上都是由书法小品拼接和组合而来,依然没有跳出“书法小品”范围的圈囿。

那么,如何正确界定当代书法小品的概念呢?一般大家都按照作品尺幅的大小来定义书法小品:作品尺寸在3平尺以内的,我们都可以称之为“书法小品”。 当然这样定义仅仅就尺幅和形状的大小而言,还很不全面。当代书法小品应该是由当代书法家创作的尺幅较小的书法作品,具有形式新颖、细微耐看、以小蕴大的特征。它以韵致高雅、书写灵动、可于床边案头反复把玩和欣赏,从而区别于一般的书法作品,是一种综合的书法绘画艺术。

二、当代书法小品的艺术特点及市场优势

这里,我们把当代书法小品的艺术特点主要分为书写性的艺术特点和作品形制上的艺术特点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要谈书法小品的文字内容问题。书法小品的文字书写内容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成语,也可以是一句话,还可以是一首诗词或是一篇文章。有的在一个或多个字的旁边题配上对主题进行说明的小字,有的则把要书写的几首诗分成若干段,完整的内容似乎让人内心觉得很满足。字数多的小品,主要体现的是书写者的功夫,洋洋洒洒几十字、上百字,整幅作品显得完整充实,再辅以数枚印章,颇有美女簪花之妙。不过,字数多的书法小品相比较少字数的书法小品,似乎直观性、可悬挂性、观赏性略弱。关于当代书法小品的书写性特点还有章法布局,从章法上来说,书法小品有其自身的优势。较小的尺幅之内决定了其用笔举重若轻,笔随意到,行草多于篆楷。在书写中书家巧于布局装饰,通篇字里行间变化随意流动,于小中见大,无中生有。有的书法小品,章法疏密有致,聚散巧妙,字数少的作品空虚灵透;所以说优秀的书法小品给人以“仅有寸尺,乾坤乃大”的艺术感染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品是最可以营造章法的一种书法作品形式,小品的创作往往是考验一个书法家是否具有艺术涵养的标志。

当代书法小品的创新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当代书法创作特别是当代书法小品的创作形制出现了很多变化和革新。当代书法小品艺术创作形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残缺唯美。残缺美,在我国传统篆刻艺术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古印蜕的残旧,边缘的破损所表现出来的古拙美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如今刊刻印章,也仍有击边的工序。中国历代的金石拓片和古帖,久经沧桑,剥蚀残损,在书法家的眼中,仍然其美无比。残缺能够更增强视觉的关注、更扩大联想的空间、更突出事物的本质。残缺本身是不美的,当残缺存在于整体之中,局部的残缺或者破坏恰好可以反衬出整体的美感和亮点,由此构成的残缺美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恰恰是这种残缺打破了人们心目中的某些“完形”,引起人们的视觉警觉,从而调动脑部活动,这样就会对事物形成更深的印象。只有合理应用残缺美,才能获得震撼人心的作用,同时可以得到审美的满足。比如石开的书法小品(如图-1)中就恰当的运用了残缺美。这是一件题跋瓦当的书法小品,左半部为文字,右半部为瓦当拓片。瓦当的图案上半部分明显残缺,但是图案的残缺和简约空灵的构图以及质朴的文字之间,搭配的和谐自然,调配的平实无暇。当然并不是有残缺即为美,只有书法家在真正把握事物本质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创造中,才能巧妙地利用残缺之美,从而达到艺术创作的新境界。当代书法小品的创作残缺美主要表现在纸张的形状、质地、颜色等方面。例如残破的书帖,容易使人联想到时间的久远,世事的沧桑。但是,这些残缺不是自然存在的,需要书法家具有良好的审美观念和整体意识,通过不同的手段去完成,要做得接近自然,呈现美感,否则便弄巧成拙。

图-1

图-1

现代艺术设计构成。当代书法小品创作,巧妙地借鉴了现代美术领域的概念——“构成”,包括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等,都是对美的高度提炼总结。平面构成的基本造型要素是点、线、面。书法小品中借助书法的线条粗细、间隔疏密而形成不同的面积,呈现具象或抽象形态,通过不同的排列,达到统一与变化;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平衡;比例与次序的和谐,使书法小品全幅分割而不破碎,反差而不孤立,聚散而不凌乱。色彩美学不仅是自然的、更是社会的范畴。它与地域、民族、宗教、民俗等文化心理密切相关。色彩的联想带有情绪性的表现,受到观察者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当人们看到某种色彩后,会联想到理智、高贵等某些抽象概念。巧妙地利用构成和色彩,在尺幅之内,采用纵向或横向的分割,通过面积、色彩、字体大小,以科学的比例关系,突出主题,形成视觉焦点。这需要反复构思,不厌其烦地修改,方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传统的书法是并不是靠色彩取胜,而当代书法家在创作书法作品时往往要考虑到纸张颜色和笔墨韵味之间的搭配。当代王卫军的书法小品(如图-2)就善于利用不同颜色纸张拼搭的手法来加强作品的形式感。此件作品中两种颜色的纸张将作品分成左右两大部分。左边不着一字只用三枚印章装点布置,所有的文字全部至于右侧。这种“极虚”对比“茂密”的设计构图即大胆出奇,又不失新颖悦目,着实是一件巧妙利用空间分割和色彩搭配的佳作。故汤贻汾《画鉴析览》云:“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法。”

图-2

图-2

材料的革新。近年来,宣纸的品种越来越多,书家“好色”已成潮流。现在的纸张不仅颜色多,质地也有很大区别。不同的色彩和肌理,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书写古典的作品,黄色的纸就比纯白的效果要好;写豪放的作品,纹理粗糙的就比细腻的适宜。我们通过视觉来感受物体表面的质地,因而,视觉肌理本身就能成为独立的作品。比如陈忠康、石开、龙开胜先生喜欢用纯白的宣纸,曹宝麟先生喜欢用绢和有些底纹的宣纸和信笺,有些人喜欢用粉笺,有些人则喜欢用陕北出的一种手工草纸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当代书法家在创作作品时所能选用的纸张材料的种类,远远多于过去的书法家,从这一点来说我们是幸运的。

书画结合。古往今来,书画同源。传统中国画不叫“画”而叫“写”,强调的是线条的质量。而书法墨色的浓淡干湿、线条的滑涩徐疾也如同国画一样异曲同工。明清以来,文人以书画自娱,题诗赠画,草草几笔花卉、鳞羽、人物,题上潇洒流落的款识,都是书法大家的拿手好戏。这些作品,被称之为文人画,是画作中的小品。当代许多书法家在创作书法小品时,重新又看到了传统中国书画艺术之间的联系,看到了利用绘画来充实自己书法作品的内涵和价值。这其中有的注重纸张上的花纹,有的喜欢汉代瓦当图案,有的喜欢梅兰竹菊“四君子”图案,还有的干脆自己动手先画上淡淡的一层图案,然后再配合图案进行相应的书法创作。刘铮的书法小品(如图-3)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逸笔草草的水墨画,这些画不抢主题文字,恰恰让整幅作品趣味十足。作品中线条的粗细以及时快时慢的节奏,随意布局的文字和简约概括的绘画,使得以线条为主的书画艺术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使作品的可读性增强。不论是书画艺术形式上的结合,还是使用何种方法,书法家们都在力图用更加丰富的形式来充实当代书法小品的艺术创作。

图-3

图-3

除了以上书法小品的艺术特点以外,当代书法小品在价格和装饰性上也很有市场吸引力。首先,当代书法小品价格相对偏低。比如,某书法家的润格是12000元一平尺的话,他的一幅四尺整张的作品要接近10万元,这个价格不低。而同样是这位书法家,其一平尺左右的书法小品,可能3万左右就可以买到。这相对于搞收藏的人来说是“花小钱办大事”。 其次书法小品更加实用。现在的人们购买书画作品时,已经不是单纯的买回来收藏升值,书画作品的实用性和装饰性正在逐步得到重视。于是,小作品的悬挂、装饰功能越发突出了。尺幅较大的书画作品,因为空间的限制,并不适合一些场合的装饰,恰恰是书法小品,无论是单独悬挂还是若干幅组合悬挂,选择余地大而且非常雅致。关于书法小品的这种优势,彭励志曾说“相对于小品而言,其形式易于装饰、装裱、着色、界栏、相互组合等,这些都会改变作品的形式,增强视觉传达效果”。 另外,当代书法小品中出现的诸如扇面,团扇、瓶扇、信笺等形制,也为各种有意收藏书法小品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总的来说,当代书法小品具有价格相对较低,尺幅相对较小,便于悬挂装饰,便于收藏和携带,便于案头欣赏把玩等特点,这些都是当代书法小品在书法交易市场中具备的独特竞争优势。

三、当代书法小品的市场前景

曾几何时,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欣赏鸿篇巨制,书家则一味追求展览效果。“当代书法进入展厅后,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利益的影响无处不在……人们在文化消费过程中也讲求在短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文化信息,即便是传统的小手札和小品,作者也是尽力用大制作将其拼贴起来”。 在以平尺论价的时下,作书法小品费时费力,可谓得不偿失。由于认识上的模糊和功利的取舍,使得书法小品难以登堂入室。还有人以为书法小品无非是尺幅缩小、大字小写而已,书法小品创作只能流于低俗,难登大雅之堂。一时间,国展的作品都以大为荣,以大为标准,九届国展的获奖作品基本上都在8尺(250厘米)左右。至此,书法作品尺幅的空前“大跃进”达到了一个顶峰。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书法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混乱逐渐走向有序的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代书法市场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市场营销体系,进入大型拍卖公司和高级交易场所的书法作品,往往是古代或者是近现代已故的著名书家,而当代书法家的作品只能通过书画网站、书画笔会或者是个别书画营销机构去进行交易。由此可见,中国当代书法市场的良性循环和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基于这种客观情况,对当代书法小品在当代书法市场领域的具体销售情况很难有一个确定的数字统计来进行说明。但是从近年网络销售的情况来看, 不但书法小品的销售价格在不断的攀升(如图-4),而且书法小品的销售数量比前几年有较大数量的增加。如今,专业书法作品营销网店的店主们更热衷销售一些当代书法家的书法小品,因为这样的作品能充分体现一个书法家的艺术功力,同时价格实惠,销售周期较短,能够帮助店主较快的回收资金(如图-5)。一般情况来说,一幅有艺术品位的当代书法小品在3天之内就能卖出,而同一个书法家的大幅作品(四尺或者四尺以上的尺幅)可能一个月也无人问津。整体上看,当代书法小品的销量不但增加了,而且作品的润格价格也随之增加。

图-4

图5

图-5

从九届国展的八尺尺幅到十届国展要求参赛作品不能超过六尺大小的变化来看,当代书法创作正在从书法作品“假、大、空”的影响中走出来。近年随着当代书法小品的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书法小品创作异军突起,在中国当代书坛和书画市场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王镛、曹宝麟、石开、陈忠康、王忠勇、龙开胜、张东明、张志庆、方建光等人都是当代书坛善写书法小品的书法家。人们逐渐明白:书法艺术的本质内涵不是片面的追求大和花哨,而是书法文字本身。不管当代书法的发展有多少不尽合理的地方,但是最近频繁出现的册页展,手卷展等其它各种有关书法小品展览,都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大家对当代书法小品创作领域的关注。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书法小品赛事的日渐增多,对当代书法小品在未来书法交易市场是一个积极信号。

纵观当代书法小品的市场前景,书法小品相对书法中的大幅作品而言,更不容易写好。书法小品中文字结构的正欹相宜,讲求布局谋篇及散逸出的“形神兼备”的笔墨情趣,在小尺幅中表达深邃的运笔理念,在有限的字数中,充分展示中国书法神接万物的超然法度,无不体现书家细腻的情感变化,以及捕捉瞬息而逝的心灵激动的技巧功力。在当代,不少书法家将此视为畏途,不敢染指,这正说明书法小品的书写难度。随着现代书坛对书法小品认识的不断加深,随着书法界“尺牍热”和“手札热”的不断升温,随着当代书画市场对当代书法小品的逐渐重视,官方团体,民间团体,甚至个人都愈加关注书法小品的创作发展和市场前景。可以预见的的是:当代书法小品将以其相对低的价格,较为丰富的作品形制,灵活多变的创作内容和便于收藏携带等各种优势,成为未来中国书法交易市场一只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此外,随着部分收藏家和消费者“精品意识”的不断加强,当代书法小品创作的进一步发展也会将中国当代书法的发展和当代书法市场带来新的面貌。(文/李豪东: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为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