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志錄 明 太華山人 承志錄序 地元神丹大道,先取白金為鼎器,凝結地魄,招攝天魂。《銅符鐵券》之法,旌陽而後,千三百年間,寥寥無聞矣。太上慈悲,大願廣度後昆,恐絕道脉。次之又立銀鉛砂汞一途,採先天之鉛,伏後天之汞,與內事金丹作用相符。煉氣比之煉己,配合一道,採取一機,溫養脫胎一轍,轉修服食,上接乎神丹,亦匪有二。但工夫煩瑣,造化幽玄,不比神丹簡捷,自非親得真傳,洞曉河洛理數、易象互藏者,不能知生剋制化、浮沉老嫩之妙也。 近代仙真,著作頗富。如《洞天秘典》、《秋日中天》、《漁莊錄》、《黃白鏡》、《金丹三論》、《夢醒錄》、《黃自直指》、《黃白破愚》諸書,皆顯揚妙道,確指坦途,而求其藥物配合,火候節次,事事委曲詳盡者,則以《承志錄》為稱首。上卷總詮大要,中卷制造二土,下卷九轉次第。詠之以詩,詮之以註。其言曰:鉛中之魄,非汞中之魂不能追;汞中之魂,非鉛中之魄不能住。則藥物之清真也,終一百四十四兩之數。而水火之氣方全,盡三百八十四銖之稱。而兩弦之氣始足,則配合之停勻也。五色雲中月吐華,癸生急採傳言久,威光鼎內火如雲,三十六時金電走。則火候之應手也。煉鉛如粉火如塵,產出真鉛靈又靈,玉漿養就皆歸祖,起自刀圭次第行。則節序之周詳也。惟太華宿具慧根,家傳修煉,故於鐵柱宮遇師授道,遂能曲暢宗風若此。洵入玄之寶筏,度世之金針也。 陶子素耜細心校訂,補所未備,辨所易淆,又極始終融澈之妙。閱此一書,則凡爐火家言,皆可坐廢。余甚嘉之!古語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是書立言也,而德被斯人,功垂萬世,三不朽事業,畢萃於此矣! 丹道非為富貴計也。以之成己,則內藥之助,服食之靈也。以之成物,則濟世之事,贊化之功也。仙師著書垂訓,昭示從昆,往往言理則詳,而於五行之順逆,配合之銖分,采取之老嫩,投煉之吞吐,關度之細微,藥物之生熟,二土之奧妙,火候之陰陽,每托之腴辭隱語,學者無所從入,一生好道,不得其門者多矣。 中卷詩註二十四篇,造土之條目也。 下卷詩註三十三篇,養砂之節次、池鼎之精密也。 其言戊土也,則水火情親,分胎轉煉,數足九陽,金成紫粉矣! 其言己土也,則祛陰煉陽,栽培博厚,華池再會,紫粉成金矣! 至於結胎沐浴之事,固形乳體之方,煉神卸甲,滋魄敷魂之妙,防陰歸祖,朝宗寶匱之法,言言次序,節節通玄,丹道之微妙已漏洩十之八九。間有未肯露者,余少為補之,自有丹書以來,無若斯之明晰而條暢者矣!蓋先生得訣歸家,作書呈父,故以承志為名,而言之倍親也。 夫造士養砂,雖非上品神丹,實係地元正道,死砂死汞固屬難圖,死銀死鉛尤非易事。火逢金死,木逢火死,尚有人知。金逢水死,水逢木死,有誰能識?詎知水不死無以成金,金不死難云鼎器。四象皆凡體耳! 生者,必制其死。死者,必煉其靈。自然脫凡成聖,而造化在手也。 余承師授,歷有年所,向蒙問答機緣於瓊琯,今復悅可真諦於西河,通微達化之處,多取《承志錄》為證。 第白雪陽春,曲高和寡,因緣不偶,大器難逢,老之將至,晨夕疚心,誠恐派自我絕,必致負道、負師,故以金汞返還之道,證之《大要》、《玄膚》二書,寄之《參同》、《悟真》二註,復取《承志錄》梭而傳之。 附述辨惑十五條,長男眾子標題一首,以暢地元之旨,還丹之要,盡於斯矣! 魏公曰:“至要言甚露,昭昭不我欺。”余亦猶此志也。後有志士,獲睹吾書,詳真詮於章句之間,悟口訣於論斷之下,內外丹法,一如同堂之指授,而斯文其未喪也夫。 自古仙師,假黃白之術,為內修之助,丹經子書,彰彰可攷,非浪傳也。今人多因世不偶見,遂指大道為荒唐之說者,謬矣!蓋道之不行,有由然也。求道者貪心嗜利,為師者蓄奸行騙,致使有道之人,珍重勿洩。有志之士,迷惑蔽錮,此道之所以不聞也。苟有篤志精修,朝乾夕惕,終身勿忘,無欲而求,不為盲引,自然一誠感格於蒼昊。而祖師有點頭之許,不得之於在己,必得之於後人。嗚呼!人自負道,道豈負人哉? 家先祖矢志玄學,不竟乃志。家君髫年,收其遺書,遂切企慕,薄視功名,竭產勵進,久暫一致。後以家難疊興,迍邅萬態,未遂素心,迄今年逾古稀,猶拳拳也。不佞幼侍家君,心切願學,緣習舉業而未暇,及年二十有九,患羸尪之疾,足心如刺,步履甚艱,養靜毘陵天寧寺中,遇丐憎,甚穢,手惠楊梅九顆,持歸食之,腹中隱疼,俄頃而精神爽裕,復出塵遠堂尋覓,而僧往矣。舊疾乃痊,筋力加倍。竊謂是必奇遇,始勵志玄宗,艱苦不避,奔馳數載,冒險蹈危,未敢少懈。歲庚辰,為友人招覽羅浮南華之勝,得憇洪都鐵柱宮,瞻羨英爽,興懷弔古,邂逅道士,狀貌清修,言辭端確,因請名氏,而告之為悟玄子也。盤桓終日,各吐真實,余因告以性命之故,彼顧俛首太(嘆)息,憐其誠,惜其遇,遂出丹砂靈藥相示,而授以黃白之術,是俾(余)內修之助也。其間藥物配合,火候制度,委曲詳盡,誥誡諄切,余感其恩而懷其訣,歸試有驗,進以告家君,願知其所自傳。家君以年高健忘,命以筆狀,條理可備觀覽,因述其得諸師、證諸經者,作詩六十四首,綱領條目,秩然不亂,典顯易知,更摘經書詩論之精切曉暢者,分註疏之。夫固老親見志起悅,初非敢沽名以誇世也。況此豈不佞之德,足以致之哉?惟先祖之專誠,家君之懇切,而昊天祖師授此報之,吾故曰道不負人也。書成因名之曰《承志錄》,吾儕或不以德輕言菲而深棄焉,雖不敢曰黃白之龜鑑,亦可少資開悟,以破盲師之惑爾。 萬歷癸未重陽日 平陵太華山人紫玄彭純一貞父序 序三首 跋一首 首卷 呂祖訓求黃白法 呂祖合習和情煉性功過格法 彭太華訓二段 上卷 律詩七首 中卷 絕句二十四首 補註二首 總詠二土標題長句一首 下卷 絕句二十五首 補註二首 補二首 詠制度器皿絕句七首 總結律詩一首 附集 辨惑十五條 詠長男諸子標題長句一首 承志錄卷首 平陵太華山人彭純一貞父編次(戊申秋) 呂祖訓求黃白法 世有不信黃白,又有妄信黃白者,皆由未獲《承志錄》等書,以考證之,故耳。有是書出,則彼之夢不難於速醒,而其非亦可以自知矣。第有知求黃白之真傳,而不以修心種德為要者,其人甚多,其堅難破。吾有度盡眾生之願,因不自惜唇舌,為爾等明辨之。夫求黃白,而何必以修心積德為要也?蓋黃白一事,太上留為後賢助道,非為世人富貴謀也。故欲得黃白以成大道者,要必內修其心,外積其德,有可以享長生之福,而後上天與以黃白而為內修之助。不然者,心非聖賢之心,德無聖賢之德,猶是庸夫俗子,仍為惡徒罪人,上天賜爾黃白何為哉? 呂祖合習和情煉性功過格法 鍾離祖曰:「世間學道,一切因緣,莫非天授?半點不由人力造作,故丹道非神助不成,而上神非功德不感。 何謂靜中有動?即如閒坐靜也。斯時則習煉性功過格,務令真性不昧,一念不起,而致其中。閒坐時,忽有人以急務來相商,我之應答便是動。斯時則習和情功過格,務使辭氣從容,仁義滿腔,而致其和,應答畢,仍然煉性,不要思念其事。 何謂動中有靜?即如往某處會人,其先必起心,起心,動也。斯時則習和情功過格,而做致和工夫,務令我會人之心,純是為公不為私,為義不為利。發心欲去時,是動,及其行也,則是靜。斯時不可東思西想,惟習煉性功過格而做致中工夫。及至會着某人,與之言語行事,動也。斯時則習和情功過格,務令所言之話,所行之事,悉中節而無弊,言行訖,又是靜,即止念習煉性功過格,不得留戀閒談。尤有時本動極而又純是靜者,如座中有羣輩談笑,或狂言浪語,或弄妓詠歌,此全不干我事,乃我之靜時,正好煉我之性,而致我之中,斯時則習煉性功過格,不可為俗塵所染,由此以推,時時刻刻皆有動靜之機,在在處處無非用功之地。 總之,事來則致其和,事去即致其中,無論處靜處喧,或座或臥,惟以二格自勉,一時不可閒過,片念勿許他適。始而惟求功多過寡,久之自然有功無過。至於功過渾忘,則吾之中和自致,而天地萬物自位育矣!人而至於天地位,萬物育,不謂仙佛而謂之誰?故二格乃中和之捷徑,修仙之要道也。 道君曰:“功過一格,最能超凡入聖,能積久奉行,即未皈我者,亦得感格彼蒼,發大憐憫,默加福報,况皈我者乎!”然積善之道有三焉:有行其善而不知其為善者。有行人所難能之善,而不自以為善者,善之善也。有知其善而勉強行之者。有行其善而存其念者,平常之善也。有圖善之美稱,必行人所知者。有小善行之,大善則不能者。有過不改,第行善以希福者,不善中之善也。善之一念不同,彼蒼之報應有別,亦各從其所修之,輕重而應之。習功過格者,由平常之善以幾於善之善,慎勿為不善中之善也。庶乎功行易滿,而仙道可成。 又功與行有分,而積功累行亦有法。功在事,行在心,舍己饒人,忍辱耐魔,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百行孝為先,凡事在父母面上加功,用力省而積累多。 鍾離祖云:“有功無行如無足,有行無功走不前。功行兩全雙足備,誰云無分作神仙。” 彭太華訓(兩段) 彭太華曰:欲煉黃白,以證仙道,必先立神仙的心志,養神仙的性情,學神仙的氣度,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一切善行,事事必要做到至善處。驕傲滿假,克伐怨欲,一切不善之習,件件必要拔盡根株。異日上天,方可與眾仙同處,朝見上皇。 青華上帝有曰:學道之士,以濟世度人為本分事,不單為自己一個長生不死,分明要做三途八難、六道四生,無數含靈一大父母。見他受苦,如己親嘗。見他痴迷,如己陷溺。必得有如此慈悲、如此切願,則修持之際,自然眾神來現,諸神拱持。惟恐其道之不成,真至言也。 煉黃白者,尤要輔眾同類,成道方得諸神擁護。蓋上天開此黃白一法,原為寒士內修之助,苟得黃白,而不度可度之同類,只徒一己上昇,大非神天之心矣!其烹煎斷斷無成,可不戒哉! 彭太華曰:事事物物,皆有個至善之地。奉道之士,須要辨得清,認得真,方知下手涵養,造到聖域。不然,不知至善之地,下手工夫便差,如何得到止境?試以一事言之,懶道人曰:凡人以橫逆相加,只覺自我,開起眾生罪障,咎我憐人,方有意味,為大慈悲。如云自反有禮,不與為難,即非天地覆載,何德之有?咎我憐人,此處橫逆之至善也,先若認得下手,即從此涵養,養到自然,便得止境。若先認不得此,只從不與為難涵養,縱令養到自然,終非至善之地。是以大學之教,必先知止,而后能得所止也。 承志錄卷上 平陵太華山人彭純一貞父著 會稽霍童山人陶素耜存存子校 一(詠成道在種德) 黃白真機世罕知,皆因貪利反遭虧。方流造作終無益,妄念營求總是癡。 欲覓丹財為道助,須修德行與天齊。仙經反覆多滋味,莫謂陳言廢看書。 此詩總論勝事,非凡心俗志可求,惟功高德重可冀也。 夫黃白者,《明鏡匣》云:“乾黃坤體白,黃白藥無比。只用黃白精,不用黃白體。”黃金,硃砂父,神存於離,是謂真火。白金,水銀母,精藏於坎,是謂真水。是故,黃金為德,植發育之機,萬物由此而生也,氣也,水中金也。白金為刑,司肅殺之權,萬物由是而成也,形也,水中銀也。用黃以補砂汞之陽魂,用白以立砂汞之陰魄。砂汞得黃白之真精,感二五之正氣,融結形體,永成至寶,得非太上金種金兮銀種銀之謂乎? 世人以凡世金銀為黃白,去道遠矣。故其真機玄妙,舉世莫能曉悟。蓋緣仙師留下助道,非與貪夫為富貴謀也。世人不明此理,不辨邪正,唯知好利,輕信方流,竭財費產,多遭虧折,豈知方外之人,志在誆財,原非為道,巧設奇言,粧成放浪,欲人輕信,頑心妄作,無益有損。況求事之人,不念性命,只慕榮華,萌心先妄,終成癡愚。有志之士,欲覓黃白丹財為內道之助,必須立心制行,不愧不怍,自然昊天不負,祖師點頭,不期而遇,鬼神相通,丹經潛玩,句句真機,篇篇真訣也。若云:“不可書上求,只顧口中授。”是落方流套矣。殊不知傳道者,真師也;印證者,仙經也。不然,是非莫辨,總為無益。至若《金穀歌》、《漁莊錄》、《秋日中天》、《洞天秘典》、《黃白直指》、《黃白破愚》六書,一字一句,不可苟且抹過,又不可執泥一條,而不融貫全文,以犯時弊,庶得之矣。 今之學者,俱以一書為一事,而不知下手有煩簡,成功有遲速,至藥物配合,初無二理,六書之外,以假亂真者紛紛,慎勿濫及,以增疑惑。況六書透徹玄旨,無有出其右者,使非篤志玄門,深探道妙,未有能盡意言之表者也。 二(詠黃白大旨) 燒丹道理最幽深,下手工夫着意尋。藥物清真明戊己,陰陽配合定銖分。 氣精交感功通聖,魂魄相拘妙入神。兩物直須齊耄耊,刀圭次第蔭兒孫。 丹門爐火,理非粗淺,全賴攢簇五行,和合四象。凡生尅越制伏,進退抽添,作為玄妙,機未易窺,學者必須細心參訪,得遇真傳實授,方可下手,以冀有成。 藥物者,真鉛真汞也。無一陰之謂清,能變化之謂真。不清則不真,不真則不足以變化也。 戊土乃鉛中之精,謂之真父,水生金也。己土乃砂中之液,謂之真母,火生木也。 二土俱以清真為奇,水源既清,制火易伏,純陽無陰,始可乃用,而己土之功尤大焉。 故水中有金,先天之乾金也。金藏水中,陽微陰勝,故以離火尅之,則木載金浮,是為戊土。 火中有木,先天之坤土也。木藏火中,陽包陰髓,故以乾金合之,則木受金尅,是為己土。戊已二土,分則為土,合則為圭。經曰:“從紅入黑,得水內之金;煉黑入紅,得汞中之寶。”此正合。欲令鉛制汞,先使汞迎鉛也。《大丹記》云:“欲得烏肝,先求兔髓。”其斯之謂與。除此戊己之外,更無死砂死汞之藥物也。一犯五金,并用雜類,則不清真矣!烏能有益? 藥物既明,當知配合。配合不知,則陰陽無相乘之妙矣。故六十四兩,乃鉛用四九之機。七十二數,合金水同宮之妙。終一百四十四兩之數,而水火之氣方全,盡三百八十四銖之稱,而兩弦之氣始足。此丹道自然之配合,仙師秘隱之玄機也。 氣精交感者,金丹以鉛汞為大藥,以精氣為妙用。精藏於坎,抽坎中之元陽為煉精。氣產於離,補離中之真陰為煉氣。神具於土,合坎離而成乾,為煉神。精不得氣則不出,氣不得精則不住,神非精氣凝結則不靈。金丹有入聖之功,全仗精氣交感之妙也。 《秋日中天》詩云:“大藥無過氣與精,坎離二象結交成。鉛因火逼精方出,木賴金調氣始盈。日月互垣憑煅煉,陰陽得類自和平。直須黃老分胎去,化作刀圭次第行。”而論又云:“精藏坎戶,西北主之。氣產離宮,東南主之。”蓋坎中有金,金情戀木,金為火逼,則從木泛然而上浮矣。浮則為金,沉則為水,仙師則取其金而去其水。離中有木,木性愛金,木因金剋,則伏火的然而流形矣。伏則為[日巟],飛則為汞,仙師則取其[日巟]而去其汞,故以坤交乾而得金,煉成戊土,是謂真父。以乾交坤而得木,是謂己土,是謂真母。 戊己二土,實金丹起手之要藥。使不知精氣之玄,交姤之妙,而欲求丹砂之就者,斷斷乎其不能矣! 魂魄相拘者,後天為離,先天為乾,故己土為天魂。先天為坤,後天為坎,故戊土為地魄。此等魂魄,人皆知之,若夫陽魂陰魄,藏於互相制伏之中,則未有知之者。蓋鉛中之魄,非汞中之魂,則不能追。汞中之魂,非鉛中之魄,則不能住。始則將魂攝魄,終則以魄制魂。金丹入神之妙,在乎魂魄相拘也。 《秋日中天》詩云:日魂月魄不難知,魂魄分明在坎離。魄是坤宮金虎液,魂為乾金木龍脂。 魂須借魄擒朱雀,魄亦資魂制黑龜。魂魄包藏天地髓,個中煉出大丹基。 而論又云:魂屬離南,先天之真火也,是為庚金,為天魂,而為日之光,火化為土,己土值之。 魄屬坎北,先地之真水也。是為辛金,為地魄,而為月之精,金從於木,戊土專之。 以魂投魄,釆天一之真精,是為魂制水金也;以魄合魂,結地二之真液,是為地魄擒朱汞也。陰陽兩相交通,魂魄互為室宅,故仙師先取坎中之元陽,以立大丹之基,而必投之以木液,陰返坤宮,而陽華自生,煉成戊土。 兩物者,戊己也。若戊土之陰不絕,己土難成。己土如不煉陽,難生靈嗣。《黃白破愚》云:“他無玄妙,妙在無陰。”。《黃白直指》所謂:“大都兩物精神老。”《精氣詩》所謂:“直須黃老分胎去。”其義精矣! 兩物既臻耄耊,而刀圭已凝,誕生聖嗣,子子孫孫,俾沾祖氣,是九轉丹成,全藉此二物之神異也。如此大旨,人未易曉,故次第精詳,備諸條目。 三(詠真父) 父本乾金水內尋,投之木火自相親。結胎半响夫妻姤,去癸三番子母烹。 母生靈嗣憑真氣,子度陽關藉至精。不特流芳蔭諸子,若逢七返用九神。 砂感鉛金之氣,而含胎孕子,故以坎北真金名為真父。但坎中一點真金,本是乾宮走坤來,被水外蔽,不能自出,故投之以震木。木中有火,火尅水內之真金,而金情戀木,猛烹極煉之下,金隨木氣而上浮,是謂水中之金,而為大丹之父也。 《釆金歌》云:“惟有同類情相親,惟有木火為至要。” 《秋日中天》云:“要將水火打成團。”皆此謂也。 結胎者,真鉛、真汞本二氣交結而成,金木相戀,煉氣采精,只在片晌之間,結成丹基。如《漁莊錄》云:“金公脫卻皂羅袍,姹女便來交素體。”即《秋日中天》所謂:“夫妻交姤金方出也”。 然結胎之後,清濁既分,真金之內陰癸未盡,故必兌金為母,坎水為子,子母同宮,三番煎煉,數足九陽,癸氣盡絕,方就戊土,纔可配砂,以制己土。若少含陰,配砂無用。此之謂“子母烹煎水自乾”。 《漁莊錄》云:“采得水中金半斤,陰陽池內兩翻騰。三番煉就九陽數,珠雀又與龜相爭。” 《洞天秘典》云:“若是九陽功不到,卻從何地起丹砂。”即此意也。 母生靈嗣,乃真母己土也,非兌金之謂。己土含胎孕子,全仗乾金制伏,變為純陽,方能變化。 子度陽關,是震木初子也。父雖不能抱子,而賴真母養育,然脫胎之後,必須過關,而賴先天氣煉,以使陽氣堅凝,方能靈異,轉生子嗣。 流芳諸子者,子子復歸母匱,母之氣衰,以金補之,此之謂矣! 七返,尤神者。丹砂六轉,六陽已備,則一陰復生,砂汞防返,必得鉛金配伏,方可萬全。故功尤神,種種妙用,不能盡述。世人紛紛好道,卒至破家蕩產,白首無成者,良因不得真師之訣也。呂祖垂憫無知,特留一歌,已開後人,倘有大福大緣,精誠參悟,一旦豁然,則事成反掌矣!歌曰: 祖師傳下靈砂丹,道理雖難法不難。未死硃砂先死汞,未乾砂汞汞先乾。 砂裏汞號先天氣,若無祖氣枉徒然。會得土釜追鉛氣,三朝兩夜運周天。 運周天,火足完,養得赤鳳變青鸞。胎完借氣成真體,正是用鉛不用鉛。 鉛是丹,丹是鉛,採取金花棄卻鉛。識得煉鉛休再問,貫徹丹經千萬篇。 《秋日中天》云: 三十二斤黑鉛水,六十四兩汞銀配。水火成團藥祖宗,煅煉功完天地位。 甲壬乙癸何所成,西家少女為姻對。五百七十六數終,方得八兩真鉛氣。 陳自得云:月朗無烟真死汞,火炎作汁類凡鉛。凡鉛死汞焉能死,死汞何堪藥妄傳。 《金火歌》云:四斤黑鉛水,八兩汞銀配。四九三十六,方得半斤氣。 《漁莊錄》云: 鉛池種母非煉母,將母配鉛成戊土。煉得鉛枯氣自生,須將此理從頭悟。 日紅月白是真機,幾個聰明幾個知。鉛遇癸生須急采,莫教望遠十分遲。 不可太遲莫太早,要知老嫩討分曉。采得真金果是金,奇形異狀世間少。 又云:太上老祖分明說,煉鉛如粉又如塵。 以上諸書,詞若矛盾,理惟互發,皆為煉鉛妙旨。至於《采金歌》,實實下手,字字不虛,可見真聖仙師莫不留意於此,真有見於用鉛之難耳!故范師云:“丹頭只在鉛中出,識得煉鉛方可求。”誠格言也。 或有執《漁莊錄》用鉛只在片時間意,而以凡鉛烹煉,看其火候,種之以砂,制造天[日巟],退去鉛陰,抱養子砂,其餘更不用鉛,竟不看下文。詩云:“入了陰池不等閑”,是何緣故?又云:“陰陽池內兩翻騰”,又云:“煉得鉛枯氣自生”,豈誠只在片時間也。 夫坎中之金,被水外蔽,陽池煎煉,投之木火,金木相戀,片晌之間,木載金浮,結就丹基,分胎之後,復入陰陽池,煎煉制成戊土,名為真鉛,以此制離中之火,化為己土。 戊己二土,正大丹起手之妙藥。自陽池結胎之後,更不以凡鉛為用,故曰:用鉛只在片時間也。若以水銀種活砂,則鉛為真陰,汞善飛揚,求其聞氣而死者,謬矣。間有幾存,必然滿腹含陰,欲其不盜母而生子,寧有是理哉?學者當深思之! 四(詠真母) 胎生初子多恩澤,教令諸孫一氣傳。不向箇中求化育,金鉛金母總徒然。 夫汞自砂中產出,而砂為母,故以離南真火名曰真母,理之自然。 《秋日中天》云: 陽還陰窟名神母,坤變乾爻作藥王。要識個中奇絕處,金屋端不在扶桑。 誠為千聖秘藏之旨哉。假使徒識[日巟]珠,而不以乾金配之,是不以真水制真火,百煉千燒總不成也。不以兌金煉之,是不知若要水銀無畏火,溫砂直到作灰塵也。求其有明乾立點之效,其可得乎? 真母既成,胎生初子,而超脫之間,節節要資真母。真母深恩厚澤,是誠多矣!諸子成形之後,務令轉轉歸祖,一氣相傳,不可少也。若不求真母為丹基,縱有金鉛金母,為大丹之要藥,即以抱養砂汞,是不得其類,事難成真,縱然勉強制倒硃砂,終屬含陰,不免盜母,制為天[日巟],靈氣散盡,止皮賴有母氣,亦能煎寶,雖小有成,終無大用,在干鐵器,頓成頑鈍,枯朽之物,勞力費財,何益之有?更有方流,指凡[日巟]為[日巟]珠者,地獄種子也。 五(詠庶母) 西方白虎采鉛華,金火相函暈紫霞。去癸真金全賴此,煉陽神火實堪誇。 初胎木子功為重,七返青龍用更佳。果熟殘花并敗葉,收來培養續河車。 西方白虎乃兌金,釆水中金,煎煉九陽,是采鉛華也。始焉,母子交煉。終焉,金火互烹。乃能陰盡陽純,色暈紫霞,體凝金液,誠哉紅綾餅也。坎中之金,欲成戊土以立丹基,必賴此以煉聖胎。離中之火,欲成己土,以為丹母,必藉此以煉陽神。初,子賴真母養成靈胎,必須乳哺,而其功為重。砂逢七返,不特金鉛抱養,還土兌母制伏,而其用始全。且戊己二土,生養聖子,子成之後,則二土為殘花敗葉矣。 然子子必歸真母,是瓜熟而尋敗葉也。真母抱子之餘,復配真父養氣,是藕生而覓殘花耳。《直指》云:“瓜熟纍纍尋敗葉,藕生簇簇覓殘花。”蓋詠此也。但此二物,雖彼此相須,猶必兌母培養,方能氣足神全,河車始靈,運轉不已,故兌母自九陽之後,乳哺之餘,當共三家相配,永不孤寒也。 謂之庶母者,以離南真火,含胎孕子,名為真母。能生而不能育,欲求子體成真,必假後天乳哺,故西方兌金,名為庶母也。 《漁莊錄》云:“認得兩個母分明,自然母聖胎亦靈。教養成人同一父,三個一樣恩愛深。”旨哉! 《秋日中天》云:兌居西方,質本後天,有質無氣之物也。但可假之,以作鼎器,以奪鉛中之金氣耳!惟其受死於子,故煉之真水,以益其陽氣,敗絕於午,故姤之真火已采其金花,以四九之金,合三十六斤之水,分池煎煉,數足九陽,入池不可偏枯,采取察其老嫩,銀中陽滿,自外赤而內黃,鉛內陰消,庶形剛而體壯,木賴之以乳哺,火賴之以煉陽,水賴之以消陰,大有補於丹道之用者,故曰:“無母不成,有母不靈。” 而詩又云: 位列西方屬後天,仙師假此煉真鉛。取將北海烏龜體,化作瑤池白虎涎。 花簇錦盤宜采取,藥投神火莫遲延。數終九九陽華足,產出金酥玄又玄。 是誠有真見矣。世見有宜釆取莫遲延之句,遂以銀鉛交煉,馴至九池,候其花生,以砂作毬,投入母中,收攝真氣。豈知母面生花,但有陰魔,全無陽氣,而况炎燄未收,生砂入火,汞走銀飛,寧復有真氣存乎?是誠可笑復可哀也,然須知煉母不止為母也。范師云:“只因用母要通靈,故向鉛中取精液。”是為母矣! 又云:“鉛池種母非煉母,將母配鉛成戊土。”是為鉛矣!夫銀奪鉛中之陽氣,陽滿而陰質自消,鉛尅母內之陰精,陰絕而陽華自現,如是鉛始枯而乃靈,銀方剛而不弱,所謂“一餅能開兩樣花”也。 古詩云:“要煉九陽母,須采坎中金。要知煉母法,陰陽池內尋。”斯言盡之矣! 迺有邪徒,牽合己意,妄作庶母藏金訣,插入漁莊錄中,取人傾信,誤己誤人,深可痛心。 又有狂流,存心欺騙,欲人易從,設言丹事不用母,足誠魑魅魍魎,造妖捏怪,迷人於青天白日之下,其可免雷霆之殛乎,入道者察之! 六(詠長男) 青龍伏性感金精,火母生來氣始靈。乳哺務求神滿足,添精應在體堅凝。 過關超脫宜加意,插骨追魂要細心。轉制但令凡氣釋,孫玄接踵盡超羣。 長男者,初子丹砂也。今人執泥,只認硃砂為火,水銀為木,惟指水銀為青龍,屬震,故為長男。豈知土之養砂,即所以養汞,且為初子起手,其為長男也宜矣! 然欲造九轉之妙,必先感先天真乙之氣,以立其胎,再施煉氣烹精之法,以伏其性,然後吸戊己之精,以固其形也。 吸戊己之精者,丹砂腹抱真汞,其性屬木,非火不焚,其形如水,非土不尅,故仙師采坎中之金,煉成戊土,去制離中之火,火化為土,是為己土。雖則去戊留己,而戊中之金精,已含於己土之內,煉陽之後,以之養育初子。 木得火而焚,水得土而燥,且奪坎中之金以尅木,是謂汞傳金氣,又為母氣初傳子。 真氣一通靈,變化莫能禦,使不用此真母養子,而或以鉛抱汞,以銀養砂,則砂汞陰精太重,見鉛盜鉛,見母盜母,縱然制死,非類相從,氣體不靈,為之何益?經云:“若不經真土,何能退巨鳞。”真箇中消息也。 砂既結形,方施乳哺之功,以足其氣,乳而復乳,務使神全,方可煉神,勿以煎足而遂止也。 煉神之後,形體堅凝,欲令脫胎,難開金甲,須用補之以真精,謂之死中用活,使其透徹肌膚,而衣衫易解也。若非煉神極堅,砂體不竭,則不相入,宜超脫之。內有養藥養氣之功,一節不全,難言入聖。 過關之後,有插骨追魂之用,一着不妙,事豈通神。其間互相配養之細微,交合轉煉之委曲,已悉其五六於條目中矣!然插骨追魂者,初子過關,名為真鉛,非此二著,則胎元不靈,神未純陽。欲其化金液以誕二子,其可得乎?真機玄妙,諸書未嘗漏洩。惟《黃白破愚》云:“陽池以插骨,陰池以追魂。”汞如是,砂亦如是。 《黃白直指》云:“更有陰陽池祕訣,追魂插骨妙如神。”略露其端,宜加意細心,慎勿視為泛泛也。轉轉制度,因初子賴凡母乳成,務必消釋凡胎氣淨,使真氣通靈,生子育孫,種種超凡入聖,以臻毫釐點化之大成耳。然此妙奪天工,斡旋造化,全在真師口訣之精詳,學者穎悟之靈異,方能事事無失,節節完成也。 《秋日中天》云:震屬東方,氣受先天,而為乾之長男,又屬木,而自離宮產出。其性最燥而愛金,其體似水而畏土,故以離南之真火,奪坎北之金精,制成真土。火化為土,則土能尅水。土中有金,則金能尅木。木死於離,故借太陽之液,而行薰蒸之法,以立其體。木敗於子,故借先天之氣,而施乳哺之功,以足其神。木凝神足,過關之後,名為真鉛,又為真銀。體變純陽,化成金液,又為養砂、乾汞之聖藥也。知死汞養砂之法,開點可坐而致矣!詩云: 震屬東方是長男,送歸火府最相安。汞因土煉凝成質,木賴金精結作團。 生子育孫承祖氣,點銅化錫感金丹;只求一滴真乾汞,積累如山信不難。 旨意顯然,學者究心此書,參以前註,細玩條目,反覆思悟,玄機自明,不啻真師之口授矣。至若《黃白直指》全卷,以清真為主,而深誹八石之非,及老《爐火賦》,又有草木滋養,八石扶庚之說。 《黃白破愚》極言不清則不真,不真則不靈,而又何有黃白助藥、黃婆之論?此皆時師附會己意,改易語句,攙入以惑人者,決非仙師本義。 七(詠諸子) 煉出真鉛賴母靈,神稀能使汞成形。汞烹白雪黃芽長,砂出金蠶玉笋生。 玉樹更培鉛母氣,瓊林豈外祖先神。玉漿養就通玄化,起自刀圭次第行。 真鉛,初子過關後之名也。化為金液,結就玉蕋金蓮,生二子,變化通靈,皆賴真母神氣靈異,故能變化若此,不比枯鉛凡母制倒之砂,無轉變也。 用此金蓮玉蕋固抱伏性陽砂,以真鉛聖[日巟]共養,行火日足,虛養砂神,生出金毛,形如蓮蕋,號曰神稀。一分乾汞,明騐不誣,汞烹白雪,必得真火燒之,方能返魂歸魄。 白雪栽砂,必須虛養通神,始得黃芽生長。黃芽長,尚要脫胎。金蠶出,必因神室。玉笋生成,金蠶接制,玉樹常防七返,金鉛金母交加,瓊林得藉通神,豈外先天祖氣。 玉漿結就,九轉功完,羣眾子以朝宗,點五金而成寶,通玄造化,妙不可言。若此全賴戊己二土,結就刀圭,次第傳變,以至此也。然真戊己者,真父母也。九子必須歸母,一氣相傳,精神始靈,以其轉運不已,而真母為河車時須補養,勿令少衰。若使母衰,則河車斷絕,九子何歸?故曰:莫破我車,度我還家。補母必以真父,而使九子得沾鉛氣,方得神全,此真父亦須補養勿寒,故曰:莫壞我鉛,留我命全。是九轉功化之妙,一起自刀圭之次第行耳。學者當知仙師為助道計,着着竊神丹之遺意,以成造化,而真父真母為造化之源也。 承志錄 平陵太華山人 會稽霍童山人 一(詠戊土十二首) 出山鉛是大丹基,內隱先天世罕稀。下手先須去沙土,土沙淨盡始為奇。 大丹本以鉛中白金,名為真鉛,須假七返九還之功,俾得鉛內產砂,砂中生汞,以成金液還丹。今黃自起手,乃借鉛中先天之氣,制死砂汞,以資內外大丹之用也。但凡鉛初出山時,夾和沙上,如不先淨,則煎煉之際,塵垢掩閉,必淨而後用。 二 灰池密布土池中,武火煎鉛爛熳紅。木載金浮魂繫魄,日紅月白見真宗。 采金者,從紅入黑,結水內之金也。經云:“鉛必煉而後通靈。”但煉之有法,釆之有時,全在真師口訣,非意想測度可能。其間秘要,必須細認。《漁莊錄》中釆金歌訣,玄機妙理,一一詳盡,方可下手。倘惑邪師,妄辨經旨,萬法莫救,切須慎之。即如日紅月白之句,世人皆以為池中景象,誤矣!豈知太陰黑魄,借太陽之光以生明,今坎水沉黑,謂之陰魄,藉離中木火以生靈,謂之陽魂。二氣交姤之時,魂魄相拘,金木相戀,結成聖胎,反覆制煉,祛盡餘陰,一名辛金、一名壬水,戊土所由成也,豈得言景象哉! 三 靈鉛凝餅簇金花,剛脆敲來似馬牙。用釜鎔鉛非謬語,全憑急鼓散金砂。 不鎔不鼓,金沙何出?分胎之妙,在此一訣。 四 龍吟虎嘯聲無二,豢出蟾宮共一家。五日三方文火足,發生金粟似松花。 金木相配,二氣絪縕。金戀木而浮,木得金而靈。溫溫靜養,慎勿粗心。松花簇簇,清濁可分。 《漁莊錄》云:“熱火冷鉛為薰蒸,升上浮,降下沉,龍吟虎嘯一般聲。”可以驗矣! 五 灰築重封水火行,清香五炷足陽春。藩籬剖破塵埃去,金水浮沉妙絕倫。 《釆金歌》云:“金水浮沉從此定,從此定、要分胎,清者為真濁者埃,剝去塵埃全不用,請君再煉休疑猜。”如此細訣,若不洞明,竟難就手。 六 癸生急採傳言久,那着須投要不差。老嫩推詳真妙訣,直看明月照金波。 上詩言坎離交媾之玄,此詩詳詠華池火候之妙。《采金歌》“那一着,用心投”正指此,蓋緣真鉛之中,陽微陰勝,而真氣藏於杳冥,煎煉之際,藉火力以為發生之機。 癸生者,真氣發生之際。急采者,真氣易於散失也。若不乘其發生之際急用采取之法以迎之,則水枯而靈散矣。所謂金逢望遠不堪嘗也。 老嫩推詳者,癸生尚嫩,癸盡則老也。 月照金波者,陰盡而陽純也。通神妙用,仙師亦不敢盡洩。正當敷演之地,天機亦復隱藏。不佞深憫有志之士,蔽錮極深,無從省悟,展轉慈悲,不擭自己,敢將仙師所未敢洩者而洩之,但願後學覩是書而察玄旨,堅誠立德、立功以膺天眷,謹戒妄作妄傳,以消子罪,斯為幸矣。 那一着、用心投,今人皆以銀鉛配煉九池,臨後投砂於上,以收其氣,噫!以陰從陰,汞走銀飛,可勝惜哉!豈知歌中所謂此時又有追金藥不離前番那一着。原其本旨,蓋因聖胎雖經制煉成真,餘陰必難盡絕,務須金火相配,方得陰盡陽純,始有通靈妙用。節節之中,天機所藏,仙師不敢盡洩,指云那一着者,復指《採金歌》之火候言之也,故下文有敷演池中景象之法耳。若論煉鉛始末,惟有陽池結胎,明煉可觀,及後金水同宮,竝無花色可見,藥物可投矣,奚能已於辨耶! 七 八兩先天配後天,玉池封蓋入爐煎。生寅庫戌須加慎,踵息凝和弗驟寒。 《采金歌》云:“從前如法入爐煎,此際財分先後天。”正明始初煉鉛,惟投木火,分胎轉煉,方配後天。世人分煉鉛煉母為二,不明此訣者也。此訣不明,丹豈成哉?然池為何要用陰陽?《地元真訣》云:三元池鼎列雌雄,雌雄者,陰陽也。又顛倒取來逆順煉,三十六時運火功,豈非《漁莊錄》“陰陽池內兩番騰,三番煉就九陽數”之謂乎?又云:“入了陰池不等閒,莫教火大洩機關。”皆仙師喫緊之玄機。凡正經書,詞雖不同,理惟互發,學者務求融貫,無執泥字面,乃夙有仙骨者也。 池用陰陽者,癸水未除,以銀煉鉛,所謂陰也。陽氣未充,以鉛鍊銀,所謂陽也。正陳師喫緊之玄機,若《漁莊錄》云:入了陰池不等閒,則又指金水池為陰池,以其皆陰煉也。指結胎池為陽池,故曰:片時間也。經書之內,先賢各隨所見立名,道惟一致也。 八 虎出池中質不剛,好吞龜髓會潛藏。丁公極戰陰魔退,顛倒翻騰足煉陽。 陳師陰池詩云:瓊林玉樹結獅頭,若論金水池煉鉛。則鉛浮銀沉,何由而有獅頭之結?再觀上句“開看陰池別有由”,其寓意有在矣。《洞天秘典》所謂:銀裏陰魔須戰退。《採金歌》所謂:發付癸水何處去。《金碧經》所謂:潔白見寶其義一也。使徒知煉銀於鉛,而不明此訣,則九陽之功不成。九陽不成,而造丹無地矣。 《洞天秘典》詩云:“若是九陽功不到,卻從何地起丹砂?誠顯以示人也。 九 一百四十又四星,尋來得方一斤金。三十六宮春意足,翻來卦象要分明。 上二句言採金總數也,要足金花三百八十四銖之稱,必從金水一百四十四數烹來。 《地元真訣》云:一斤水銀十六兩,三百八四不虛言。八兩癸水煉一兩,一百四十四數終。煉鉛毫髮更無差,此道真機不敢說也。 又《漁莊錄》云:周天火候要分明,不遇真師莫強行。三十六宮翻卦象,千金莫與俗人評。 《金火歌》:“四九三十六,方得半斤氣。”此又指明周天火候也。藥火妙用,機須口授,學者得訣,切宜謹守,妄作輕傳,必速殃咎。 十 七返功成金水佳,初傳母氣長靈芽。看窮五百七十六,半井蓮開白玉花。 大丹起手,仙師先取水中之金,煉金中之水,以成七返之功。金水相停,母子烹煉,黑魄潛消,黃芽漸長,試看五百七十六數既終,而八還之功始盡,僅得三百八十四銖之半,而上弦之氣方全,故曰半井蓮開白玉花。 十一 天下燒丹亂似麻,誰人種養白硃砂。臨爐莫訝金公老,返本還元始發芽。 古詩云:“神仙煉就白硃砂,天下燒丹第一家。”世見有白硃砂者乎?噫 !誠有之也。《石函記》云:“二十四鼎始華池,終則神符生白雪。”《地元真訣》云:赫赫火紅飛白雪,皆謂此也。造丹之初,先以離中之真陰投入坎中交煉,是以日魂而攝月魄也。蓋緣離中真陰,原係坤宮走入乾舍,今舍乾宮而復入坤宮,金木相戀,魂魄相拘,結成聖胎,是謂返本還元作藥王,又所謂七返硃砂還本元也。 莫嫌老朽無嗣,轉煉始發黃芽,終凝白雪,以此名為白硃砂,其玄旨誠罕見也。從此更進一着,是以地魄而合天魂,則兩弦之氣始足。兩弦氣足,聖母胎完,還丹在乎此矣。若此黃白之內,則又指兩弦為父母,作為相類,故言及之。吁!天下燒丹無數,其孰能與於此哉? 十二 周天火候莫教差,五色雲中月吐華。火養鮫綃功始畢,金成紫粉號仙葩。 《漁莊錄》云:“周天度數要分明,毫釐差錯藥不真。”學者縱知藥物之真,配合之當,使火候不明,亦難成功。欲知火候之妙,當觀祖師“五色雲中月弄影”之句,則知火候之訣矣。蓋真鉛煎煉之際,每每有異顏殊色,變換不同,而真母自始至終,未嘗不現一輪明月於雲中也。但煉鉛雖至極妙地位,止完得從紅入黑,得水中之金耳。必須用黑入紅,方能得汞中之寶,真鉛真汞交加,真水真火孕育,由七返而臻九還,真鉛色變庚黃,釀成紅粉,精華奪目,即如火養鮫綃無異矣。馴至九還功滿,紅粉復轉紫粉,誠閬苑之奇葩,瑤池之異草也。珍重、珍重! 十三 [日巟]珠屬火產於離,先沾玄元始脫衣。活汞上升[日巟]在下,玉池番取紫金泥。 《洞天秘典》云:既得真鉛當求真土,土從[日巟]制,不外硃砂。砂用霜填,須焚桑木,漫漫火從下發,騰騰汞即上升,砂脫朱衣,[日巟]居鼎底。先沽玄元者,降其燥性也。復歸玉池者,使之離形也。即此一訣,槩世少知。 十四 水火同歸混池窩,夫妻從此結絲蘿。溫存火候恩須足,寒燠調停性始和。 《金丹口訣》云:索取出來求己配,歸根同入鳳凰窩。鳳凰窩,水火結,一團混沌難分別。 《地元真訣》云:二胎水銀混沌死,識得混沌之機,方投嬰姹之竅。 《洞天秘典》云:[日巟]性猖狂,猛勝九牛,配合鉛金,伏養一月,始雖狂悖,到後馴良。此正結水火為夫妻,勝人間之鳳幃鴛侶。配鉛汞於洞房,類陽臺之暮雨朝雲。戊己情孚,刀圭藥就,大丹起手之要旨也。寒燠調停,全在器用之妙。 十五 纔配夫妻意始親,氣精交結未全純。浮陰升盡方堪煉,會見玲瓏癸丙丁。 《黃白破愚》云:須假先天以配砂母,水火打升[日巟]液,去盡浮陰,收下清藥,如法栽接,煉就純陽,方能變化。蓋緣水火交結之初,龍性未即馴服,故必升去浮陰,方堪入煉。但升須有方,煉須有訣也。 《地元真訣》云:學人要識一爐紅,調燮三家合為一。 《煉氣化神篇》云:八兩玲瓏癸丙丁,露出仙家第一着。學人當細研之,差毫髮,不成丹也。 十六 浮陰升盡藥苗良,靜養還同沐浴方。三十六時文武足,混元池內煉金霜。 升陰之後,靜養三朝,[日巟]內方無頑髓。入池更煉金霜,庶使太陽真氣凝堅,金鼎天[日巟]靈驗,反覆制老,變化無窮。 十七 九九烹來轉轉靈,威光鼎內火如雲。乾爻二百一十六,方得純陽紫土成。 九九者,指明威光鼎混元池一養一煉,反覆制煉之功也。火功漸次而加,神氣漸次通靈矣。此言九九者,蓋陰陽得類歸交感,後言九九者,乃新舊相扶,氣始盈通。前分別水火,及後煉神還虛,火入華池妙用,共終陽符之策,則體化純陽,真火混成紫土矣。此因九九二字,故統言始末,以顯造化之全功也。 十八 百日功完四鼎砂,如花結果號黃芽。若還急欲探神力,妙手分來用可嘉。 四鼎烹來,功完百日,渴龍奔水,狂性馴良,若欲探其靈異,即堪制汞成真。但工夫漸到,造化須完,此特騐其藥之功力耳。 《金火歌》云:“百日四鼎兮,如花方結果。一號土黃芽,用之功力可。” 《地元真訣》云:“神功在百日,藥就鬼神欽。”驚哉!欽哉! 十九 華堂夫婦齊眉老,撫育兒孫各有情。三十六時金電走,一池水火兩停分。 夫婦雖已齊年,生產還須各別。況懷胎惟賴於母恩,養氣必資於父澤,故分居養育,各自為情。又必電走雷轟,赤龍炎燥,方得水升火降,黃白判形也。 《金丹口訣》云:“一團混沌難分別,更定浮沉分兩儀。混元鼎內威光烈,此是先天真太陽,變化無窮金電掣。”又云:“神仙隱下這個理,向人只說水中金。水中金,只一味,一味偏枯丹豈濟。若欲真實求丹成,須仗兩弦龍虎氣。”皆斯義也。 《地元真訣》云:“三十六時火不停,希君同玩紫金霜。”復於此文明且切矣。 二十 水火分胎氣已靈,爭誇姹女獨含真。殷勤種養黃金粟,點汞開花頃刻成。 分胎養氣,夫婦各室,撫育兒孫,雖各有情,而懷胎孕子,實自母腹。故水中姹女,獨含真孕育之靈,而為曠古希遇之奇珍也。試看九鼎功完,摘取金粟一粒,投於活汞之中,如秋蟬朗吟,頃刻成銀也。 《金火歌》云:“九鼎氣足兮,碎如金粟顆。一粒能乾汞,明暗無不可。汞死復開花,變化皆由我。五金八石類,亦無盲與跛。”學者至此,豈可頃刻忘情於三千八百之陰行哉! 補詩二首 [日巟]成方見體堅凝,只恐身中尚帶陰。烹煮亦如沐浴法,還添汞髓退鉛精。 水火分胎,黃[日巟]實死,而所盜祖匱兌金濁氣,若不陽烹,恐貽後患。 又《洞天秘典》云:“鉛精汞髓先天藥,加入[日巟]中秘莫傳。”此物一加,既益[日巟]中不足之神,又退[日巟]中盜鉛之氣,誠要旨也。 欲成神火如灰樣,須賴三朝水火周。金母同培紫赤色,方堪寄氣養新[日巟]。 此法已露二十三詩,此處未講,但不知此法,則接必不靈,故必三朝明鍊,行滴水返陽之火,自粉如塵,還如坎金兌母同培,俱成紫赤金[日巟]之粉,接養伏氣新[日巟],自然神異。 二十一 萬物資生土作基,若還不厚不芳菲。栽培上應河圖數,博厚通靈造化奇。 萬物資土而生,不厚,則不能承載。不久,則不能長養。不靈,則不能變化。真土既厚且靈,是為仙家之玉田矣。種以丹砂,坐收金穀,刻日可期,故必以生接熟,數按河圖。既欲求其博厚,必須新舊相平。既欲求其通靈,還宜金火轉煉。 《洞天秘典》云:“其間簡易無多訣,只是將[日巟]去伏[日巟]。” 《地元真訣》云:“炎火制伏兮,金丹成熟。伏火制火兮,收成萬斛。”神哉!神哉! 二十二 九九陽浮煉藥苗,祛陰靜養似前朝。但於匹配華池會,銅雀春深鎖二喬。 前言九九者,陰陽相配,性難馴伏,必祛盡浮陰,凝神靜養,方堪轉煉。此言九九者,後先相續,氣未純和,祛陰靜養,與前無異,煉僅相彷,若赴華池一會,則離火與兌金貼體,中女和少女同宮,互相交煉,各抱育嬰之靈,擬諸二喬,雙美何異。 《金丹口訣》云:“此藥本是赤龍精,煉成點入金龜裏。曾向[日巟]珠池內煮,形體酥黃氣脉靈。不比尋常凡父母,這金龜,誠是母。”誠哉,洞徹玄旨。 二十三 赤龍四九施威武,紫粉成金號日魂。氣足胎生成聖嗣,神靈派遠盡超羣。 九九功完,形體既壯,氣脉亦靈,但神未還虛,功虧一簣,故必赤龍閃爍,威武通行。火功足多,正離魂成火,赤母作虛無谷也。 《地元真訣》云:“四九三十六兮,火候足有。” 《漁莊錄》云:神火煅煉如灰塵。陳師云:“若要水銀無畏火,溫砂直到作灰塵。” 古歌云:“朱砂變赤色,方是水銀死。”良妙旨也。由是而胎生初子,即成聖體,變化無窮。推之,而撫育孫枝,盡生靈質,超凡[ ]異,可不捫心省己,立德立功,以膺天眷哉! 附錄增註詩 直將神火煅灰塵,坎兌相函烹又烹。萬化不熔龍甲赤,無邊金穀此中生。 二十四 笑看花簇紅綾餅,喜羨光浮紫色泥。更訝盈盤紅玉粉,三家共育聖嬰兒。 此統言三家之神異也。紅綾餅恩惠,出唐僖宗喜宴,頒賜進士,借此以喻金母。外赤內黃,精華簇錦,[日巟]本離魂,體變純陽,轉成赤色,化為己土,故以紫泥喻之。 《洞天秘典》云:“務教母似紅綾餅,更要[日巟]如紫色泥”也。坎中辛金,得火煅煉,色變庚黃,轉成紅暈,仙師亦以紅玉粉喻之。 《石函記》曰:“高奇妙手修金鼎,金鼎修成造化爐。九還七返煉虛無,七返煉成紅玉粉,九還煉成紫金酥。”即此同也。有此三家而共生子嗣,有不超凡入聖者哉! 總詠金火標題 康熙丁已歲,偶爾彭師降筆,余未之信,乃以中卷條目索題,遂成此詠,字字真詮,始終融貫,安得不心詟而師耶! 後學陶素耜謹識 金丹道理最難明,特著三篇承志經。要知造土真玄妙,但向篇中中卷尋。 第一提鉛二採金,第三熔鼓四分清。五兮水火升砂汞,六也銀鉛煉水銀。 七收金水池中煉,八進丁壬虎化塵。第九周天配合停,第十靈芽漸長成。 十一莫訝金公老,十二金成紫粉形。十三取己十四媾,十五升陰見丙丁。 十六三朝靜養神,浮陰去盡藥苗新。這番卻入威光鼎,十七純陽紫土成。 十八功完已十旬,便堪分卻驗[日巟]靈。妙訣還存十九處,一池水火兩停分。 二十堪誇姹女真,提靈返粉要分明。陽極乃堪求博厚,廿一栽培新舊平。 更須九九行功養,廿二瑤池見兌神。廿三紫分要成金,煅煉今番化作塵。 三五藥成廿四氣,妙哉紅玉與紅綾。若把三般去育靈,自然子體易成真。 偶向人間留秘訣,看來都是會中人。一句天機值萬金,寰中那個是知音。 今朝說盡金和火,好將條目細跟尋。 承志錄 平陵太華山人彭純一貞父著 會稽霍童山人陶素耜存存子校 詠長男十六首 一 欲求子聖選陽砂,嘴帶砂床箭鏃佳。寶色鮮明神氣足,修之端可達仙家。 欲求子嗣神靈,精選硃砂為上,箭頭石榴子嘴帶砂床,紫映牆壁,色瑩珊瑚,方為上品。若用陰砂劈砂土巒頭,必然僨事。《洞天秘典》云:“求得好砂方下手,不然火燥損河車。” 二 仙姝浴罷色尤鮮,相抱金郎帳裏眠。三候洞房春意足,請歸東海[口舀]龍涎。 離為姹女,故喻仙姬,此浴與他浴不同,香湯洗刷垢膩,故色尤鮮耳。將砂配戊土溫養,俾沽金氣以懷其胎,然後再烹。《秋日中天》云:“初置丹砂於坎宮。”感先天金氣以立其胎。 《洞天秘典》云:“離宮仙姝配金郎,花燭輝煌入洞房。二七錦幃恩愛足,起吞銀海浴瓊漿。”其喻同也。 三 仙姬嫌燥襯羅衣,滿沼瓊漿濺玉肌。養得性馴青徹骨,阳池神水浴尤奇。 丹砂入汞,防其浮泛。若還火燥,必損河車。內用天羅束縛,外憑土隔施為。烈焰不得上升,即為文候。漫火微從下發,乃是武符。文武齊行,是朱砂煉陽氣之妙。陰陽交姤,為水銀烹金精之玄。 《秋日中天》云:“次置丹砂於震宮。”行煉氣烹精之法,以伏其性。砂因汞煮而去其紅衣,則無盜母之患。汞因砂制,而益其陽氣,自無難乾之憂。砂汞相制,理之自然,青徹肌骨,子性乃馴。勿憚日長,須防傷損。古書云:陽池神水煮。《洞天秘典》云:“誰識丹砂神水,乃為月魂金漿。”就裏玄機不離鉛,造到此若不陽烹向前,徒為陰煉,水非鉛造,難固砂形,砂必經烹方為真土。詩曰:“陰陽二水名神水,造化玄機在秘傳。若問陽烹反落後,須知陰煉必居前。丹砂不浴終無藥,神水施為豈離鉛。釜內懸胎相煮制,有誰識得此中玄。”似此,功夫緊要,二者兼行,慎勿偏廢。 四 丹砂浴罷必穿衣,真土調和兩固之。直待身乾方入匱,若還不固損元胎。 《洞天秘典》云:“神足氣全方有藥,不將土固不為玄。”又云:“先將土把砂身固,又把朱砂種土中。”其義明矣。然固須重復,庶免剝落,若還不固,必損河車,熟亦愆期。 五 親娘貼體育嬰孩,三七重闈始揭開。丁公試看無虧損,方送西隣乳母怀。 真母抱養初子,即《秋日中天》所謂:徒丹砂於離南,吸戊己之精,以結其形也。火須溫養,防損胎元,但要子靈,遠期何害?子體堅凝,燒試無虧,方送西隣乳哺。乳哺雖足,尚有許多轉制,方能抱養二子,勿聽人言,將乳足子砂養,汞欲速,則不達也。母既誕子,神氣虛弱,亦須補之。《直指》云:“嬌兒離母休添汞,弱母拋兒要換銀。”又云:“婦把嬰兒宿內房,外城端的臥金郎。重幃密帳須溫養,體魄堅凝可離娘。”其義精矣。 六 嬰兒初產未精神,庶母來施乳哺恩。三七錦幃相眷顧,溫存抱養莫粗心。 兒體雖成,必資乳哺,西隣抱養,恩同慈母。然必錦幃相護,兒體不單。《秋日中天》云:置丹砂於兌西,施乳哺之功以足其氣也。 七 兒因得乳已調停,筋骨猶憐尚嫩新。三五如前三換乳,返歸離位煉陽神。 陳竹泉云:“初產嬰孩氣未純,仍歸母鼎復元真。佇看三五薰蒸透,送入離宮去煉神。”其訣誠顯露矣。 補 二首 長男離母始成形,庶母還同慈母恩。但愁體質沾陰濁,一樣陽烹兩樣評。 初子出真母匱,以生汞烹之,乳足之後,以金母度汞烹之,兩樣沐浴雖殊,祛陰之意則一。 增註詩 弱母拋兒自養神,神全復為養兒身。金公反復重幃臥,一樣恩多可煉神。 弱母拋兒,同類已補。子欲養神,復須眷顧。微陰欲盡,少加武符。更用真父,一樣恩多。勿泥鉛情,短得法決非差。 八 養足元神體已強,還憂腹內未純陽。水火鼎中烹九日,臨期一日沸瓊漿。 《秋日中天》云:見寶必資於乳哺,脫胎須肇於煉神。旨哉!傳神之後,氣體須強,猶恐微陰未絕,質未堅凝。添精未可,必假水火陽烹九日,終加猛烈盞沸,瓊漿方為煉神。 九 龍體純陽甲未開,玉漿釜煖飲三盃。欲缷錦鱗資潤氣,陽池硼浴始奇哉。 丹砂煉神,體自純陽,但骨肉堅凝,形軀焦燥,金甲難開,脫胎未妙,必須陽裏投陰,故用三男一女。死中用活,當防女盛男衰。青龍白虎交爭,實籍丁公効力。鳳翅龍鱗開折,全憑汞液烹成。釜須溫,而液始能吞。養三周,而汞方入骨。誠能識此玄機,理類村舂搗麥。砂既添精,錦鱗欲折。投之金鼎,求其作汁而酥。缷卻緋袍,猶恐潤澤氣微,而未能與致雲雨,故須陽池硼浴。俾沾土澤,從此脫胎,易施靈液,洩之甚易,所關綦切。 十 龍過陽池膏澤肥,紫金城裏脫緋衣。丁公丙叟行威武,解出全身潤玉肌。 龍過陽池,膏腴澤肥,投之乾鼎,緋袍乃脫。丙叟丁公,煆經一日。陳師云:“脫卻緋衣著練袍,碧天雲散月輪高。昨宵因赴瑤池會,阿母乘鸞下九霄。”妙旨淵深,尤當默悟。 十一 子出胞胎性復回,還同親母入羅幃。深恩不異懷胎日,莫使冰肌惹土埃。 龍體脫胎,性必復回。先居水火,升提不盡之衣,復入慈幃,恩與懷胎不二。但須保守冰肌瑩淨,不使渾沾塵土,事雖細節,宜加謹護。 十二 慈幃抱育體方凝,神未通靈事未真。復送西隣重超度,精敷氣足始完成。 慈室恐沾塵土,西隣亦復關防,氣足精數,過關方妙。 十三 赤子堅強欲度關,全憑老祖破顏看。操持筋骨須神武,丁將施為到日間。 赤子者,脫胎子銀也。得來母氣縱足,使不以先天之氣煎煉,終是神氣不全,難以煉陽誕子,故《破愚》云:過關為第一策也。 十四 龍衣脫下即天[日巟],為產靈苗氣轉柔。飲養精神俾充足,須從坤兌育方懮。 龍衣脫下,即為天[日巟],氣弱性柔,難以作用,必從真母伏性,庶母補氣,氣壯性靈,接[日巟]養藥,無邊神異。 十五 [日巟]伏[日巟]兮作藥王,仙姝寄氣改新粧。班行會合精神老,任使金郎月下狂。 真火非金不伏,故欲接制新[日巟],必假真金伏性,始入靈[日巟]和合,則體性馴良,方堪配養。若欲老嫩同顏,共生靈嗣,必須金火轉煉,方足其功,更有陰陽池鼎,妙造神修,骨健魂靈,神哉奇異。 十六 [日巟]共真鉛各已靈,陽池配煉妙通神。陰池半月天機巧,看取金蓮玉蕋生。 真鉛遇關,感月華以滋魄,聖[日巟]養氣,藉日精以敷魂,二者配煉,魂魄互相制伏,則聖[日巟]體變純陽,渾是一團神氣,真鉛功完插骨,內懷金液瓊脂,更入陰池封煉,水火兼行,日足冷開,池中紅黃金紫,形如玉蕋金蓮,升上靈英,胞胎為妙,聖[日巟]真鉛,均作長生湧泉遺,所謂一母雙生聖嗣,見者毛骨悚然,以生二物,抱養陽砂,自然入聖。 《洞天秘典》云:煉得真鉛配聖[日巟],玉池封煉陽到中秋。中間結就金蓮蕋,此是金丹第一籌。 《破愚》云:接胎為第二策,使陰魄漸消磨也。升藥為第三策,收真炁以離形也。使非夙植靈根,何能到此地位。 十七(詠諸子九首) 玉蕋真鉛抱子遲,砂成虛養發神稀。如前超脫須歸祖,骨健魂靈倒玉脂。 玉蕋真鉛,抱養陽砂,連經七七,火足功多。離母虛養,神稀乃發,脫胎[日巟]母,俱同前制。經云:“相扶二子為姻眷,一樣施為超脫同。”誠信然也。 歸祖者,非祖氣之謂,乃真母也。歸祖之後,神稀為三子之抱胎,[日巟]母作誕,生之親母,養砂無比其妙。但古語云:“[日巟]擒砂死砂乾汞,養成白雪作丹頭。”宜遵舊派,養汞為奇。然《洞天秘典》云:“三轉靈砂藥,分行路更多。配砂成紫粉,進汞結金荷。”可見二者亦未有差。 十八 玉脂生魄氣從容,欲度陽關謁祖宗。歸魄返魂應有訣,紛紛白雪滿晴空。 玉脂生魄,賴神稀之靈異,玉脂返魂,非真火難以成功,故於謁祖過關之後,假真火以烹真水,追魂追魄已畢,收白雪以種青砂。《秘典》云:“膩粉虛虛白,玄霜片片皤。五金堪點化,真可塞黃河。”誠哉!其靈異也。 十九 到此燒丹事更佳,笑看白雪種青砂。黃芽發出還超脫,不厭囂塵到舊家。 白雪栽砂,火行一月,收歸虛養,黃芽漸茁,功完四七,仍付超脫。青砂者,九子俱用烹徹肌骨之砂也。囂塵者,宗祖也。燒丹至此,白雪栽出黃芽,固為奇妙,制度更益精虔,尤為堪羨。四子超脫之後,胎銀造成神室,黃芽金[日巟],配砂入養,火行七七,方離黃芽,接制於後。 二十 神室黃芽拌玉砂,終令謁祖莫教差。金蠶出殼因虛養,轉制栽培發嫩芽。 玉砂入神室,同黃芽金[日巟]配養,火足出匱,熟砂虛養,俱成金蠶,衣甲自缷,謁祖之後,養氣之餘,進汞接砂,俱成靈嗣,森森玉笋,於此萌芽也。 二十一 金蠶伏氣還加種,長出靈苗事更玄。玉笋森森從解籜,新英舊葉蔭琅玕。 金蠶伏氣,復養丹砂,砂熟虛養,長出靈苗,開爐進汞,森森玉笋,自此解籜成竿矣。然其歸祖超魄,轉制神砂,又如新英舊葉,蔭庇琅玕,待其發榮滋長,造化參天地,神功玄妙,難以語人。 二十二 玉樹亭亭傍笋生,根盤七轉返生陰。雙金並伐防陰盛,養得陽華氣鬱層。 七轉玉樹,玉笋養成。六陽已滿,返為陰精。蓋大丹到七轉,砂汞皆返,理勢自然。治之之法何如?陽華不足,金鉛粉土,交加陰質,不消九陽,金母養育,朝朝沐浴更新,日日隄防進退,七七火足,玉樹生成,亦須歸祖超魂。陽華滿足,生氣鬱層,而為八轉之階梯也。 二十三 真水真金培玉樹,氣充枝盛長瓊林。舊家園裏陽春暖,又看林中金粟生。 真水者,真鉛也。真金者,真母也。七子玉樹,賴鉛母養,陽氣充足,種砂成熟。盡長瓊林,擒家園裏。賞陽春之布暖,瓊林長成素魄,養砂柛氣最靈,種九子而生金粟矣。 二十四 花結瓊林化玉漿,一團神氣噴龍光。相攜兄弟同相賞,金粟難將升斗量。 瓊林種成九子,收來靜養,化作玉漿,神氣純陽,精華耀目,真如龍光之閃爍也。但工夫須到,造化須完,然後俾眾子以朝宗,歸神室而獨賞。謾訝瓊漿化金粟,笑看九子盡登仙。 陳師云:“九子心思報祖宗,好將神氣顯靈通。次第總歸神色內,水升火降候三功。”燒丹至此,誠可謂奪盡天地之造化也。金粟收來,固非升斗可量,而長生匱就,尤堪助成內道,真乃神仙廩祿。吾儕欲希得此,當求德合於天,若至此,復煉虛無,去火毒當求以服食,否則丹砂入火,毒不可解,而況九江張尚書之失明。 呂祖已明示人矣,其可不鑒此弊哉! 二十五 各轉天[日巟]總入神,金胎神室煉尤靈。造成寶匱收金粟,浪迹烟霞不憚貧。 九子雖有脫與不脫之異,而聖[日巟]未嘗不同。更同九子神室溫養,眾子俱化玉漿,氣脉神靈無比,然後將汞銀造成池胚,底蓋俱全,而用大藥造匱於內,亦全底蓋,則朝種汞,暮即收也。正謂:朝種玉田,暮收金穀。攜此四海遨遊。或閉門養道,何憚於貧。 《秘典》云:“誰會養天[日巟],制成田一坵。水銀朝若種,金粟暮間收。歲歲無蝗旱,時時用火牛。擔頭攜此去,四海任遨遊。”燒丹至此,洵可樂也。 補(二首) 丹成九轉多靈異,玉蕋金英養舍利。萬劫千春永不磨,三丰以後伊誰繼。 九轉子銀,澆汞烹出瓊霜,曰玉蕋,九子之虎弦也。九轉天[日巟],懸胎刦出元神,曰金英,九子之龍弦也。各取二兩,而以九子天[日巟]鑄室。子銀作胞胎,先養三日,後入芙蓉蕋砂,重一錢者二粒,養經百日,取出金砂,號曰舍利子。任意煮汞,此寶以子銀作盒,用韜光袋盛佩,萬劫長存。昔通微顯化真人張三丰授沈萬山之後,竟寥寥千古,非道高德厚,誰能堪此? 饒君金寶積如山,未得長生亦等閑。若把玉漿重鑄室,虛無產出大還丹。 寶匱、舍利,縱金寶如山,安得長生住世、服食飛昇?經云:“輕清服餌作神仙,重濁點金堆泰山。”若以玉漿乾汞,鑄成上下二釜,下釜入先天一氣,壇臺鼎竈,各按規模,天水天火,養經十月,悉依《銅符鐵券》制度,從虛化炁。上釜結成白雪,如鍾乳琅玕,是先天汞氣,初轉者服之百日,即可住世延年。頂上神符,乃先天火氣,非九轉不可服也。下釜黃芽,則係點化之藥,先天鉛氣也。古歌云:“百尺竿頭重進步,我命在我不由天。”弗謂服食止《銅符鐵券》九池九鼎一途也。 一(詠制度器皿七首) 始煉鉛池著聖灰,金精木液按時栽。歡情片刻交雲雨,俾得真鉛結聖胎。 《漁莊錄》云:“土池要厚扁磚深,灰鋪池底上幃平。”即此謂也。鉛汞交姤,片晌之間,結成聖胎,為丹家起手之要務,即《採金歌》云:“先取黑鉛投入池,次次花生光陀陀。池池同就裏,木火為根宗。一次花生投一次,三次花生半斤數。四斤黑鉛俱煉盡,金水浮沉從此定。”正此訣也。若以此為陽池,而指金水池為陰池,則非也,金水池自有陰陽。范師云:口訣妙在陰陽池。旨哉! 二 妙手精修金水池,膠泥配合各須知。造須依式為寬窄,寶蓋玄機世罕稀。 《地元真訣》云:“流珠鼎共流金池,各有配合成金泥。”謂之各者,以其有分別也。 又云:“造池密密采金鉛,造鼎采汞為金粉。”則流金池為七返之要,無疑矣。而九還中日無池者,乃一池而兩用也。噫!似同而實異。獨不聞《三元池》有云:“三十六時運火功”,《混天池》則云:“三十六時火不停”,學者當細心悟之。 三 八塊磚先太乙爐,烟筒中起鐵條鋪。周圍瓦匝釘須活,退火藏風兩得之。 試把條磚直起,更加扁磚砌成爐,煙筒中起,鐵條遶鋪。鐵條中四邊抽動,扁磚上瓦匝周篐。釘活者,退火疾速;瓦匝者,藏風得之。更於煙筒上,加以窑器,庶使金水池得以安居。惟顧人人成道,是以援筆直書。 四 坤鼎端然要正模,膠泥配合莫教差。粉須細膩還經晒,陶冶修為巧勝多。 《地元真訣》云:七返有池還有鼎,豈無池鼎乎?所謂有池者,大丹謂之流金池,即與金水池不同也。所謂有鼎者,大丹謂之流珠,鼎即與此坤鼎無異也。不遇真師口訣,焉能臆度以盡其妙哉?況坤鼎模範翕藏,作為轉巧,即質之窑丁,亦須一一指示詳悉,不過借其套護火煆之勤勞耳。 五 乾鼎分胎世罕知,陰烹陽濺總相宜。試來陶冶修持妙,七返於中用更奇。 坤之德,主於翕受收藏;乾之德,主於動植發生。故此鼎對坤鼎而言,亦謂之乾鼎,非鐵鼎之謂也。 脫胎陽濺,施無不可,但陰烹一節,必須作為精密,運火停勻,方為奇妙。設或少欠精細,龍性易於鬼匿,付之鐵鼎,用亦無妨,故存後訣以備採用。 此謂之七返者,非丹砂之七返,乃九還之謂。其中制度實隱神機,必須洞察陰陽,方能勝此妙用。語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誠哉是言。 六 固口端須瓦作灰,封時光熟縫難開。藏於坤鼎須泥釜,五轉中央是紫胎。 瓦灰羅細,滷醋調研,固時溫熱,縫始膠粘,此固神仙秘密,不才甘罪洩焉。 泥釜者,陳師云:“匱內藥靈鉛內死,鼎中丹熟盒中生。”其義精矣。而況火氣周流六虛,並無過燥之咎,其他用處固多,惟在九還為重。紫胎者,自四五子以臻九子,則《秘典》云:“丹砂五轉,不親磁鐵,須假汞胎,鑄成神室。”中間約虛三寸三分,龍睛燦燦,形如太乙燈毬。鳳卵團團,象似混元模樣。內貯金[日巟],中生玉筍。靈苗金蠶之藥,因此結成玉樹玉漿之丹,由此產出作為玄巧。筆難盡傳,入室下工精巧方妙。 七 金水添光將去燋,丹砂伏性外盤磽。胎分初子無妨事,四轉三回緊似膠。 金水添光,總兵除銹,淨鼎之妙法也。若還鼎熟,不用斯為。烹砂伏性,外假天盤。內須羅格,庶火不上炎。砂不沾鼎,無損先天之虞。初子脫胎,無妨於事,有言砂犯鐵器,恐難入聖。然脫胎後有許多轉制,鐵氣豈存?且陳師云:“欲脫先將土釜開,開取一粒火中栽。頻頻燒試無煙起,鐵鼎方分一子胎。”是明徴也。但用鼎須防滲漏,故必三回五轉緊如膠,方顯妙手。 總結一律(詠成道以內修為上) 聖道於人不等閑,旌陽假此得成仙。授來口訣誠難測,看破丹經悟入玄。 有德不傳為棄道,非人若示即違天。功成切勿誇能事,早辨雙修了俗緣。 黃白金丹,萬萬學人,無門從入。蓋以祖師留為助道,昊天付與有德,非緣莫遇,非人不成,豈等閑哉!真君先成黃白後,令旌陽解七年大旱之災,活一方既死之命,歸求諶母,道就雙修,密煉神丹,功完拔宅,固為勇決精誠,功高德重所致,而亦黃白聖藥,以為法財之助也。龍沙檀柏,讖正當期,茍能堅繼美之志,篤步武之心,內修功德,外竭辛勤,入道如棄獵回頭之勇,尋師如遠求諶母之誠,則誠可格天,自獲遇至人,密授口訣,玄機奧旨,真有鬼神莫測之秘也。然丹經子書,又為歷代傳心奧要,句句字字,真機所藏,必也盡繼晷焚膏之學,下韋編三絕之功,庶幾心與理融,機與神合,而仙經聖訓,一旦貫通,如其得訣看書,則又如對鏡而辨形矣。設聽方流,妄談經旨,或執泥一句以藉口,而不知融貫全文。或分別一書為一事,而不符合宗旨,雖敝髪腐齒,焉望其有成哉? 或言先師垂訓,胡不直書顛末而顧,或提其綱領,不明其條理。或發其節度,不悉其指歸,其故為何?不知正先師,不得己之心也。蓋大道為公,天人所寶,不可秘,亦不可洩,祖師相傳,擇人而授,為道謀耳。若遇至德,足以載道,而不虛心參求,或值狐疑,或阻人言,則派自我絕,豈非棄道而慢寶乎?茍有偽德,本非道器,而不用心詳察,或感意氣,或因虛譽,而妄授至道,豈非違天而取咎乎?棄道違天,師盟忘失,天地不容,鬼神不祐也。故祖師深鑒於此,作為經傳,以貽後世,直言文言,百般引譬,豈得己哉? 吾儕遇師得訣,造作有成,勿謂能事既畢,造化在我,且自眷戀繁華,留心聲色,而以內修之事,有待無妨,殊不知有限光陰,無窮嗜欲,何時可足?且百年瞬息,隙駒之身,有何可樂?苦海無涯,狂浪莫濟,可勝悼哉!又況得外忘內,逆天背師,雷斧之誅,在所不免,故必感俗緣之難脫,急出世之修持,藉此丹財,資修內道。始也,悟無上之菩提,歸真元之正覺,而使玉液之功成。繼也,解龍虎之重韁,開刀圭之密鎖,以求金液之丹就。得藥於一時二候之內,抽添於周年,溫養之間,抱一於九年,面壁之久,形神俱妙,與道合真,步日月無影,透金石無礙,豈非大丈夫功成名遂之時乎? 自此之後,欲超九祖之幽魂,必得靈丹之點化。欲度輔佐之道契,不能概授以真修。乃擇名山洞府,立鼎安爐,密煉九轉神丹,名號天元。服食,點枯骨以成形,度同事以報德,功完行滿,飛昇拔宅。人有畏性之難悟,乃欲修煉服食神丹,吾恐本性不明,必其根氣淺薄,不惟至人不授,縱得真訣,多方煉成,則靈丹既就之後,神氣上沖牛斗,蛟龍戲取,妖怪侵奪,雖有劍鏡符咒,使非得法真人,而求其保障勿失,未之有矣。若云靈丹之氣有所掩蔽,何龍津之氣,不能掩豐城之沉沒也,入道者思之。承志錄附集 辨惑十五條 會稽後學陶素耜霍童山人述 金丹道理幽玄,工夫精細,行之固難,知亦不易。余校《承志錄》竟,與趣所至,輙成辨惑十五條,以發錄中要妙,雖粗率不文,而義理遙深,精微透露,於丹道或有小補也。 藥物只是鉛銀砂汞,但非世間現成之物,皆是恍惚杳冥之中,二氣交結,凝而成象,造出真鉛,名曰白金。制成真汞,號曰紫土。而白金一物,舉世尤鮮知者。《金穀歌》曰:“若要水銀死,先須死水銀。水銀若不死,如何死水銀。”蓋水銀死,後天之水銀也,庚金也,紫土也。死水銀,先天之水銀也,辛金也,白金也。 《石函記》曰:“白金即是水銀胎,返本還元水銀制。”《地元真訣》曰:“此金不是世間金,曩劫先天真水銀。”《黃白鏡》曰:“水銀活則為木汞,死則為白金。”古聖仙師明明說出,既知白金,鉛真汞自親,何慮二土不就?然而結胎樞紐,全在華池,真鉛賴以接胎而絕命,然後真汞賴以化土,長子賴以傳靈也。故《石函記》曰:“二十四鼎始華池,終則神符生白雪。”學人若能引神水入華池,不待火入華池,而丹道已思過半矣。 學者必須洞明河洛生成之理,以《河圖》而言: 北方之一,非東方之三不立,水逢卯死,故用木火入鉛,縱有入無,而媾出水中之金也。 西方之四,非北方之一不靈,金逢子死,故用神水久煉,得先天氣,纔可乳成胎之汞也。 東方之三,非南方之二不成,木逢午死,故用離火化土以尅汞中癸水,而汞結成形也。 南方之二,非西方之四不堅,火逢酉死,故用兌金採先天,而使龍戀虎體, 則黃[日巟]實死也。 以《洛書》而言: 北之一,南之九,合中五而成十五,故以鉛制砂,砂死化真土,猶月至十五而滿乾,真土始靈也。 東之三,西之七,合中五而成十五,故煉鉛乳汞,汞死化真鉛,猶月至十五而滿望,金精始足也。 水生於坤二,火生於艮八,合中五而成十五,水火既濟而生真土也。 金生於巽四,木生於乾六,合中五而成十五,金木交併而生真土也。 河圖四象,各居本位,天道運乎東南,故木火為侶。地道盛於西北,故金水合處,洛書金火互易其位,瑩惑守西,火能尅金,則交結而產陽鉛。太白經天,金中有水,則水盛而火消滅,此生死秘妙之理,陰陽逆用之機,丹藥局定之訣,臨爐要道,無出於此。 丹道始終,惟仗砂汞變化,而銀鉛不與焉?《參同契》曰:“植禾當以黍,覆雞用其卵。”《金穀歌》曰:“若無真父母,所生都是假。”蓋砂汞,八石類也。銀鉛,五金類也。要得八石通靈,須以砂汞為父母。死汞,使其真父。死砂,便是真母。但砂汞性善飛揚,難擒難制,只得借鉛銀重濁之物,使之留形住世。始而寄氣於鉛,而鉛不用。繼而寄氣於銀,而銀不用。非竟不用也,用其氣不用其形,用其真不用其凡也。夫銀鉛中本無先天之氣,其曰先天一炁者,仙師之巧法,仍砂汞為之也。《悟真篇》曰:“本是水銀一味,周流遍曆諸辰。”曰遍曆,不獨砂汞是水銀,即銀鉛亦水銀矣。如此方是氣精交感,方是魂魄相拘,方能清真變化,知此理者,可以外煉黃白,可以內修金丹。 黑金煉出白金,白金煉成黃金,黃金煉成紫粉,則戊土成矣。水火同歸混沌,十旬煉就金霜粉土,栽培博厚,則己土成矣。二土圓成,育子自聖,今人不知太陽移在月明中之理,輙把硃砂要在鉛上弄死,用母造作天[日巟],便思轉制,何其愚乎?夫硃砂之中,原有數種,水銀為硃,黃[日巟]為砂,神火為真火,砂皮為渣質,豈黑鉛一味有能令四物全死之方?神物不存,獨留砂殻,安能通靈變化?不知丹道原是以日月為藥物,鉛屬坎月,純黑無光,猶內事之少陰也。先聖以法追攝、誘會太陽之氣,歸於太陰之中先天一炁交合,結出一點妙有,猶月之借日生光,內外一理,實是無質生質,從虛化氣,為死黃[日巟]之聖藥,故外丹者,內丹之法象也。 呂祖曰:“識得鍊鉛休再問,貫徹丹經千萬篇。”范師云:“丹頭只在鉛中出,識得鍊鉛方可求。”白師云:“鍊鉛毫髪更無差,此道真機不敢說。”古仙莫不以鍊鉛為要務,誠有見於鍊鉛之難耳。世人執《漁莊錄》“用鉛只在片時間”一語,或以凡鉛煎煉,看其火候,種之以砂。或以銀鉛交煉,察其花色,投之以砂。種種制造,退陰抱子,此後絕不用鉛,謂鉛情須短汞情長也。豈知范師之旨,謂陽池結胎,只在片時間耳,竟不詳下文,入了陰池不等閑之意。蓋緣白金出自水中,難見其形,不能獨立,賴兌金權為鼎器,以招攝先天一炁,子母同宮,三番煎煉,數足九陽,池有陰陽之別,而概言陰池,以其皆陰煉也。直至金成紫粉,化火為土,傳金精於己土,方畢鍊鉛之事耳。況真鉛之用甚多,長男感先天之祖氣,烹水銀之金精,賴錦幃以愛護,助兒體而不單,長子成人之後,重會祖源。赤子度關之時,全憑老祖七返陽華不足,金鉛粉土交加,九子母匱歸宗祖先,金母培養,節節離真鉛不得,所不用者,凡鉛耳。故曰:“丹頭不是尋常葯,曉得煉鉛便罷休。”。 仙師隱秘之玄機,全在配合。配合不知,則陰陽有偏勝之患,而氣精無交感之妙矣。《金火歌》云:“四觔黑鉛水,八兩汞銀配。四九三十六,方得半斤氣。”古歌云:“一斤水銀十七兩,多餘一兩是金精。”蓋爐中鉛一兩,火內汞三銖,乃丹道一定之配合,非謂一池之中即入八兩汞砂也。若砂鉛氣結,以八兩投四觔,則陽強陰弱,必致水枯靈散,而胎元不結矣。分銖定兩,全在真師之口授,後學之心虛,非可意想臆度而得,余雖婆心,未敢悉為陳敷也。夫七十二數,而上弦之氣全,百四十有四,而金水之功備。二百一十有六,而兩弦之炁足。兩弦炁足,戊己之功完,金火之能事畢矣。 《承志錄》一書,全以清真為主,清者無陰,真則能變化姤精,若不清真,丹砂決然無孕。《水心篇》云:“汞若乾時即白金,白金猶自怕含陰。煉成紫赤真金體,留在丹房補赤禽。”故白金三疊陽關之後,必籍真火接胎,煉至紫金赤色,如塵如粉,燒試還成金液,方是純陽無陰,而真水清矣。[日巟]則先天之真火也,遇火飛騰,難擒難伏,其體是火而畏水,其性屬木而愛金,合乾祖坎陽之金精,水能尅火,火化為土,土合金氣,金能尅木,升陰煉陽之餘,必假木液烹煮,則[日巟]內之陰質方消,必加汞髓鉛精,則土中之鉛陰盡退,返粉栽接,煉至赤紫金色,如灰如塵,燒試亦成金液,方是純陽無陰,而真火清矣。水火既清,育子自聖,下卷條目,已詳哉言之。脫胎之後,三關已畢,聖[日巟]亦成金液,則長子清矣。步步金液,故曰金液還丹也。清則真,真則化,轉轉相承,皆成聖嗣。古詩云:“紫粉成金不見金,金成紫粉少知音。”知我者希,則我者貴矣。 《銅符鐵券》九鼎九池,最上一乘服食之道,與《承志錄》不同,不敢具論,若夫竊神丹之遺意,制成金液養砂,余深得其旨矣。雖是借假留真,以形住氣,而養出神稀白雪,立可乾汞開茆,轉修服食,功亦不減於神丹,而其中最喫緊處,全在超脫之一法。鉛有鉛之超脫,陰陽叠煉,接氣成塵也。銀有銀之超脫,九池投煉,稟受先天也。[日巟]有[日巟]之超脫,烹煮添精,栽接返粉也。砂有砂之超脫,三度陽烹,脫胎過關也。汞有汞之超脫,進火加水,歸魄返魂也。或接胎以消陰,或升藥以傳氣,步步離超脫之法不得。《破愚》云:“認得鉛[日巟],頭頭可做。超得砂汞,路路可通。”藥物配合,雖無二理,而下手之煩簡,成功之遲速,不可執一而論也。 聖人傳藥不傳火,從來火候少人知。火無斤兩,亦無時候,大約緩急得宜,藥物成熟而已。而用火之法,則各有不同也。煉鉛之火,焦頭爛額。華池之火,徹地通天。陰池之火,初小終大。陽池之火,返本還源。洞房之火,調停寒燠。升陰之火,去頑養神。威光之火,如雪如電。栽培之火,博厚通靈。立胎之火,一陽初動。沐浴之火,春半和煦。固形之火,無害方炎。傳神之火,何妨盛暑。煉神之火,助以炎羅。脫胎之火,當施威武。陽烹之火,滴符明煉。溫養之火,寧久而文。其中池鼎疊用之機,神氣互融之法,發生肅殺之理,抽添進退之妙,節節次次,俱有真傳口訣。只是鉛銀砂汞,四件物事,不過多寡先後之間,生熟輕重之際,變出許多名色,換出許多作用。而少有差池,胎決不結,氣決不充,神決不完,用決不靈,執文泥象者,固不足窺其堂奧,即得理忘言者,亦未易竟其精微也。金丹傳靈一訣,廼於老死之中,用靈活之氣,傳之於子,失此一著,則胎元不靈,難以變化。砂汞成寶而止,無服食,並無點化也。古聖仙師未曾明示,余既得師授,敬為發明之。蓋初子入己土匱,必要外藥固住砂體,神火不致走失,子乃通靈。《洞天秘典》云:“先將土把砂身固,又要將砂種土中。”又云:“不將土固不為玄,”所以重復言之也。此外,沐浴之陽烹,亦固內身。西隣之乳哺,竟資外護。二胎混沌,全憑玉蕋金蓮。三子胞胎,端賴神稀靈異。白雪得真火之力,黃芽收虛養之功。金蠶簇簇,神室滋生。笋樹亭亭,水銀造化。瓊林度九子之龍光,玉漿攜兄弟而共賞。金英取[日巟]火之陽魂,玉蕋結汞霜之陰魄。舍利養成,金剛不壞。神符藥就,萬古長春。凡此一氣相承,步步靈英不失,盡露丹道精微,可作丹門匠手。 丹家所最精深者,造土也。所最煩瑣者,養砂也。所最近而易忽者,乳母也。《黃白鏡》曰:“乳娘沒乳且休言,枉把真鉛裏面煎。此處不知栽接法,前途依舊又茫然。”《漁莊錄》云:“若把凡母為乳母,須得身邊有乳生。”蓋西隣乳母,原是凡質,九池煎煉,花簇錦盤,雖戰陰魔,總無陽氣。古詩云:“凡質從來不化真,化真須用真中物。”真中物者何?真水、真火也。夫煉母煉鉛,原非二事,鉛中癸水,憑火燒乾。銀內陰精,仗鉛戰退。鉛既枯而靈,銀亦剛而聖,然非招攝真水真火之氣,陰煉陽烹,則體未酥黃,用亦無益。況兌金之大用匪一,真金用以去癸,用以成塵。真火用以煉陽,用以化土。長男用以見寶,脫胎用以過關,七返用以竝伐,祖匱用以補養,其用甚多,其功甚鉅,惟中間生熟之不同,吞吐之各別,煉養之異用,大有講究,不得師傳,誤亦非淺。 丹經皆言丁壬妙合,又云舍丁用丙,將何從印可?夫黑鉛之中,內含一點壬水,性屬坎陽,內陽而外陰,在五行中,獨與丁火相當。朱砂之中,內含一點丁火,性屬離陰,內陰而外陽,在五行中,獨與壬水作合。二物結成妙有,寄居北海之中,為大丹之祖氣。丙雖陽火,以陽從陽,必不成胎,此造化生成之理,莫與易也。舍丁用丙者何?丙乃砂中之神火,既曰神火,自宜配以神水。《石涵記》不云神水,原因出白金乎?白金煉至純陽,則體就乾金而成神水,神水與神火妙合,自成聖胎,而丁火不相入也。只此神水神火,纔是大藥、至藥,纔能育靈誕聖。 有論枯鉛忌用者,《漁莊錄》云:“鍊鉛不是鍊枯鉛,鉛若枯時氣不全。”又云:“堪笑世人愚又甚,枯鉛頑體認先天。”。有論枯鉛必用者,《漁莊錄》云:煉得鉛枯氣自生。古歌云:“枯鉛端的要鉛枯,不會枯鉛莫強圖。”。有論凡母忌用者,《采金歌》云:“生玉菓,不用銀,用銀反濁藥不真。”丹訣云:“若還砂汞賴母死,畢竟頑陰濁似泥。”。有論凡母必用者,《後采金歌》云:“吾今說破真消息,只在銀鉛池內尋。”中卷云:“九九烹來轉轉靈,威光鼎內火如雲。”二說相反,何所依據?古歌云:鉛枯汞自乾。《黃白鏡》云:“水銀乾徹即枯鉛,世上枯鉛豈足言。”是不用者,凡世之枯鉛;必用者,真鉛之枯徹也。凡母則丹家之鼎器,成胎之樞紐,育形之妙用,惟起手煉氣,不可用形,形體既立,節節離他不得,但切忌沾滯耳。如曰丹事不用母,何以成九陽之功而造丹乎?學道者思之。 丹家謬誤之處甚多,謹指陳其概,以為學人告。鉛用凡鉛,不明去癸存壬之秘。砂用凡砂,罔知舍丁用丙之奇。死銀昧於坎北,死汞忘卻離南。求助藥而用砒[日巟],舍銀鉛而尋鑛土。認鉛皮為戊土,取砂殼作天[日巟]。徒研渣質,不攝先天藥物之謬一。 吞吐暗於盈虛,烹煉盲於生熟,採取不分老嫩,交煉不辨浮沉,煉神無訣,造土何由?煅煉之謬二。 金水分胎,何謂冷鉛熱火?水火齊老,如何電走雷轟?鍊鉛無計長,陽魄煉汞,何緣求博厚?陽關曷度,陰氣未除,造土之謬三。 起手之分兩不均,求白金兮何地?九池之爻珠未合,造黃輿兮無由。金水同宮,何處烹完坤策?威光兩鼎,奚從煉盡乾爻,華池難赴,九九安施,配合之謬四。 白金與兌金,兩物而同其名。鼎器與庶母,一物而異其號。精氣相交,用母則濁而無用。形體既立,舍鼎則弱而難堅。清真不必是孤陽,少女未便是凡濁,鼎器之謬五。 衣衫不解,無以傳兒孫。超接不明,何以離凡雜?煉神未足,便想脫胎。關度未完,即思誕嗣。父母之陰質猶存,聖子之陽魂誰度?轉制之謬六。 鍊鉛如塵如粉,戊土陰氣不絕,己土難成。溫砂直到灰塵,己土陽華不厚,靈嗣難育。瓜熟宜尋敗葉,河車斷絕,則九子安歸?藕生仍覓殘花,祖匱凝寒,則真母奚補?宗祖之謬七。 闇於生熱轉制之法,昧於母子暗度之機,砂汞犯水而吞啗不清,則有父子交體之病。[日巟]母合煉,而三才不分,則有反吞不吐之病。[日巟]經母而洩氣,則有養汞而汞不死之病。[日巟]如珠,而不粉,則有傳神而中母毒之病。[日巟]不成土,而手撚墨色,則有鉛陰不退之病。[日巟]成返粉,而母氣未足,則有新[日巟]難接之病。體不堅凝,色未純黑,則有賴母而留,離母即去之病。砂鉛相雜,[日巟]累鉛形,則有死之甚易,接制甚難之病。汞死如銀,而[日巟]陰未盡,則有不能返粉之病。汞不過度而竟返粉,則有癸陰未盡之病。或補其神,或助其氣,或治以銀鉛,或治以汞火,巧拙殊途,救全有術,制度之謬八。同志者,率留意焉。 丹法始終節次,皆古仙聖師流傳度世,一件不可茍且抹過,聰明自用之子,好好異立新見,小欲速,輙嫌工夫煩瑣延緩,或任意刪改,以顯才思;或喜用武火,以取近效。即得真傳,萬無成理,況未必得傳者乎!彭師云:“兩物直須齊耄耋,刀圭次第蔭兒孫。”陳師云:“大都兩物精神老,皆使貧家作富家。”凡藥物未熟已前,有許多調神養氣工夫。藥物既熟以後,有許多培養添接工夫。非靜心體會者,不知此中竅要也。要而論之,藥物之秘,欲陽而不欲陰,欲輕而不欲重,欲老而不欲嫩,欲粉而不欲結,欲清而不欲混,數語皆丹道之急務也。 總詠下卷長男眾子標題 修丹第一選陽砂,牆壁周全用乃佳。二抱金郎胎可立,三吞神水浴奇葩。 第四先將真土固,親娘第五育英華。匱中濁氣先烹出,六七三番乳足誇。 又愁體質沾陰濁,烹後還須歸母家。再會祖源陽氣足,第八煉神猛烈加。 九十死中方用活,衣衫脫下泛仙槎。真鉛先歷三關遍,十一二三字字嘉。 十四[日巟]衣覲二母,十五仙姝新舊花。十六陽池配煉後,陰池半月發靈芽。 蓮蕋將來傳二子,虛養超脫皆如此。十七神稀烹白雪,十八歸魂返魄矣。 十九白雪種青砂,砂成虛養發黃芽。謁祖超脫造神室,二十金蠶似錦霞。 衣衫自缷仍歸祖,廿一森森玉笋佳。廿二雙金來竝伐,玉樹亭亭發舊家。 廿三玉樹長瓊林,都是水銀一味成。廿四玉漿九子畢,朝宗次第要分明。 廿五長生寶匱訣,朝種暮收神鬼驚。玉蕋金英舍利子,萬劫千春可輟耕。 制造壇鼎養虛無,服之百日自長生。誰說丹經無口訣,彭公承志主宗盟。 我今校錄闡玄奧,留與當來度有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