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赞主人的问题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1。尔羊来思2,其角濈濈3。尔牛来思,其角湿湿4。 或降于阿5,或饮于池;或寝或讹6,尔牧来思。何7蓑何笠?或负其餱8。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9,以雌以雄。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10不崩。麾11之以肱12,毕13来既升14。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15维旟16矣。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17。 【译文】谁人说你没有羊?三百成群遍山岗。谁人说你没有牛?黄牛就有九十头。你的羊群归来时,见到那是弯羊角。你的牛群归来时,头耳拥挤不通畅。 有的牛羊下山坡,有的喝水在池旁,有的安卧有的逛。你的牧人归来了,担着蓑衣担着笠,干粮袋子肩上扛。各色物品三十种,祭祀牲畜已具足。 你的牧人归来了,带着干柴和干草,还猎雌兽和雄鸟。你的羊群归来了,跟着头羊小心跑,不会有错不乱套。牧人挥臂将它招,见到猎网羊儿跑。 牧官叙说他的梦,所有牛羊都变鱼,又梦龟旗变鸟旗。大人为他占卜梦,所有牛羊变成鱼,就是丰年要来到。龟旗变成那鸟旗,人丁兴旺室家盛。 【说明】《无羊》诉说的是盛赞主人的问题。这也是一首在田猎宴会上唱的雅歌,与前几首不同的是,这是客人的独唱,是客人对主人的盛赞。主人谦虚地说自己没有什么东西,客人即赞颂他有羊有牛,今后的日子还会更富裕。 —————————————————— 【注释】1.犉:(chun脣)黄毛黑唇的黄牛。《诗·周颂·良耜》:“妇子宁止,杀时犉牡。” 2.思:(sī司)语气助词,无实意。《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诗·小雅·南有嘉鱼》:“翩翩者鵻,烝然来思。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贲然来思。” 3.濈:(ji辑)这里用为聚集的样子之意。 4.湿:(shī师)《鹖冠子·度万》:“地湿而火生焉,天燥而水生焉。”《吕氏春秋》:“力贵突,智贵卒。得之则儵为上,胜之则湿为下。”高诱注:“湿犹迟久之也。”《灵枢·五癃津液别》:“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这里用为不通畅之意。 5.阿:(ē婀)《诗·卫风·考槃》:“考槃在阿,硕人之薖。”《诗·小雅·绵蛮》:“绵蛮黄鸟,止于丘阿。”《诗·大雅·卷阿》:“有卷者阿。”《老子·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说文》:“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这里用为大的山陵,大的土山之意。 6.讹:(é 俄)《书·尧典》:“平秩南讹,敬致。”《诗·小雅·沔水》:“民之讹言,宁莫之惩。”《诗·小雅·节南山》:“式讹尔心。”这里用为改变姿势之意。 7.何:(hé禾)古通“荷”。《诗·曹风·候人》:“彼候人兮,何戈与殳。”《诗·商颂·玄鸟》:“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管子·小匡》:“用此五子者何功。”这里用为担荷之意。 8.餱:(hou猴)古同“糇”。《诗·小雅·伐木》:“民之失德,乾餱以愆。”《诗·大雅·公刘》:“迺裹餱粮,于橐于囊。”《孟子·梁惠王下》:“《诗》云:‘乃积乃仓,乃裹餱粮。’”《说文》:“餱,干食也。从食,矦声。字亦作糇。”《广雅·释器》:“餱,糒也。”这里用为干粮之意。 9.蒸:(zhēng争)《诗·小雅·正月》:“瞻彼中林,侯薪侯蒸。”《周礼·委人》:“共祭祀之薪蒸材木。”注:“给炊及燎,粗者曰薪,细者曰蒸。”《管子·弟子职》:“蒸间容蒸然者处下。”这里用为细小的木柴之意。 10.骞:(qiān千)古通“愆”。《诗·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篇海类编·鸟兽部·马部》:“骞,咎也。”《文选·刘琨〈扶风歌〉》:“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乾部》:“骞,假借为愆。”这里用为过、误之意。 11.麾:(huī灰)《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左传·隐公十一年》:“瑕叔盈又以蝥弧(蝥弧,郑伯旗名)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侯去,麾灌夫出。”《玉篇》:“麾,指麾。”这里用为指挥之意。 12.肱:(gōng功)《易·丰·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沫;折其右肱,无咎。”《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说文》:“肘臂节也。”这里用为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之意。 13.毕:(bì币)《诗·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管子·四称》:“诛其良臣,敖其妇女,獠猎毕弋。”《国语·齐语》:“田守毕弋。”《汉书·扬雄传》:“其余荷垂天之毕。”《说文》:“畢,田网也。”这里用为打猎用的有长柄网之意。 14.升:(shēng生)《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书·舜典》:“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书·毕命》:“道存升降。”《广雅》:“陞,上也。”这里用为登、上之意。 15.旐:(zhao兆)《诗·小雅·出车》:“设此旐矣,建彼旄矣。”《诗·小雅·采芑》:“其车三千,旂旐央央。”《诗·大雅·桑柔》:“四牡騤騤,旟旐有翩。”《周礼》:“龟蛇为旐,县鄙建旐。”古代的一种旗子,上面画着龟蛇。 16.旟:(yú于)《诗·鄘风·干旄》:“孑孑干旟,在浚之都。”《诗·小雅·出车》:“彼旟旐斯,胡不旆旆。”《诗·小雅·都人士》:“匪伊卷之,发则有旟。”古代画着鸟隼的军旗之意。 17.溱:(zhēn真)《墨子·尚同上》:“今若天飘风苦雨,溱溱而至者。”《太玄·进》:“阳引而进,物出溱溱。”司马光集注:“宋曰:‘万物之而出,溱溱然盛也。’”这里用为多盛貌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