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点导写】好暖心!学校“偷偷”充饭卡,如此“善”解人意

 PL个人图书馆 2016-03-27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启动“暖心饭卡”项目,和其他捐助方式不同的是,该校教育基金会通过数据分析,每个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一个月总消费不足420元的,被列为受资助对象。该校采取直接将补贴款打入学生饭卡的方式,学生无需填表申请,不用审核,甚至在收到补贴前,没有任何学生知情。 这种“偷偷”资助的方式令网友大呼爱心满满,收获点赞无数。

 


高考真题回顾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议论范本


范本1

角度:献爱心,也应照顾尊严

 

如今,说起献爱心,在有些被捐助者心里总觉得堵的慌,如果当面拒绝别人施舍的钱和物,对捐助者也是一种不尊;如果接受捐助者的恩惠,有时受捐助者心里也会感到颜面无存。尤其是对那些年轻的受捐助者,更是处在两难的矛盾之中。


笔者认为,不论是以单位组织形式的献爱心,还是以个人名义的献爱心,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受捐助者暂时的困境。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有些捐助单位和捐助个人并没考虑受捐助者的心里感受,非得搞些花里胡哨的形式,对被捐助者又是拍照,又是采访,弄得其心里很不爽快。于是,便有贫困者宁愿咬牙关过紧日子,也不愿意别人接济度日子。


就高校扶贫解困也是如此,倘若贫困生想要学校给予补助,既要申请又要审批,还要大张旗鼓地张榜公布,我想,恐怕就不会有多少人愿意接受学校充饭卡了。学校“偷偷”给贫困生充饭卡,这是学校真心实意在帮助贫困学生,是精准扶贫的具体体现。

 

链接素材:

1.美国有个叫做国际小母牛的慈善组织,向全球范围内的贫困家庭提供家畜、农作物以及可持续农业教育等。他的捐助方式是采用合同制,和受捐者签订合同。比如说,支援农民饲养牛羊,农民承诺在孕育出小牛犊小羊羔的时候,要还一头给慈善组织,慈善组织再把这些小牛犊小羊羔给另外需要帮助的人,达到资源的重复使用。


2. 2007年,河南一10岁女孩上街卖报筹钱救治重病父亲,并拒绝捐赠。这名叫刘一谷的女孩表示,曾有义工和同学们来帮助她卖报,但我不喜欢让这么多人来关注我,帮助我,可我又不能把他们撵走。父亲住院急需用钱,刘一谷对各方伸出的援助之手却毅然拒绝,为什么?在和当地媒体的对话中,刘一谷说,自己知道爸爸的病情很严重,但人家给了就要,那成乞丐了,不是自己挣的一定不能要。

 


范本2

角度:大数据让慈善更精准

 

在资助贫困生上,没有一种方式是完美无缺的,但总有一种是相对最优的。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偷偷”给贫困生充饭卡即是最优选择。 


大数据具有无可争辩的说服力,通过分析就餐次数和消费金额,基本可以得出这个学生的消费水平。大数据也是“活”的,圈定初步名单后,学校再加以审核,最后评出资助名单,误差进一步缩小。这样,“偷偷”给饭卡充钱,既确保公平又兼顾尊严,还降低管理成本,一举多得。 


当然,即便是大数据方法,也会存在漏洞。比如前期调查工作泄密、后期监督缺位易滋生腐败以及部分学生故意刷数据等。但应看到,既然选择了大数据“精准扶贫”,一定意味着数据已成为“核心机密”,只有少数人掌握,出了问题不难追责。我们也相信,没有哪一个家境富裕的学生会为了这点钱甘愿费九牛二虎之力刷数据。大数据就是“铁笼”,关住了任性的权力,也关住了非分之想。其他高校不妨借鉴一下南京理工的做法,用好大数据。 

 

链接素材:

2012年,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陷入到总值达48亿的“洗钱”嫌疑中。后来他们回应称,这是财务人员多计一个“0”造成的失误。原本这件事只是并不复杂的一个低级错误,但却导致成一场公众问责。风波由数据而起,如果基金会的应对能够充分运用数据,来解释和说明,也不会发展成“洗钱”耸人听闻;事实上,有许多的问责,用数据来澄清是最为智慧的也是最为有效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