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精选:一半繁华,一半人生

 昵称535749 2016-03-27

夏日黄昏,倾盆的雨后,天际的云裂变,背景与云层隔离,边缘却勾勒出一道银丝的界限,深色的图案雕塑般的模型,不断地幻演,变异出万千的妩媚,一瞬间仿佛狐的狡黠,又一瞬间好似木鱼的寡言——让人联想起变幻莫测的人生,繁华亦是,平淡亦是,看这其中如何恰当抉择?

雨洗之后,总会心生畅快,可尽情吐纳,可尽兴远望。人生的近与远,安宁与浮动,都在追风的前行中悉数抛开一边。小时候无数次诧异的太阳雨,现时想来许是明媚的阳光,在天际被瞻仰,被世人追捧已久,终于在某个落寞的夏日午后,或者某个喧闹之后的黄昏,赶着新奇的脚步,聚焦起思念的晶莹,亲吻无数次曾亲手眷念和抚慰过的大地。

灿烂与阴黯,有时只在一线之间或者一墙之隔。看光明的眼神刚刚还抵达我的屋檐,照亮我的墙角,阴霾的抑郁又吞没于唇齿之中。物换星移之间,总有一双看不见的手,说它拂弄尘世也好,说它主宰运命也罢,仿佛冥冥里,早有定数,早有宿命。

儿时,躺在外婆家屋前的秸杆堆里,头顶那片浩瀚的星空;再长大时,骑着单车行在梧桐树街道里,梦寐祈祷的浪漫星空;再到如今,偶尔失意时才慌乱寻求慰藉的孤寂星空。我不能肯定,是时光捉弄?还是,心情使然?就这样,将每一段零碎的过往,拼凑成所谓的文字;又用这些文字,试图去捉住那些远去的时光。

我想,一个向往旅行的人,不一定就是特立独行的。很多时候,旅行可以放松身心,可以与一段冷凝的岁月暂时告别。当一个人开始爱上潦草的字迹,那或许是因为正楷的笔迹里,需要倾注更多耐心,而岁月,让一切都变得浮躁,甚至让那些精彩的片段也沦为平庸的烟雾,散尽。

园艺工人顶着烈日,锋利的锯刀,将疯长的青草割成浓烈的气息,随风飘洒。那些风言风语,就躲在草皮深处,顾盼着,私语着,还虚伪地问道“你,会疼吗”?不在意挥汗如雨的盛情款待,淡雅的木槿花,择时而开,我并不知道木槿花每花只开一日,弄懂之后,方知这世间,会有这样一种温柔而永恒的坚持。美丽的心情,于何时凝结绽放?又于何时坦然凋谢?无从查考。转念一想,很多人生亦如此,欢笑的背后支撑着泪水,而孤独之下,是深沉的涌动与迸发。时至仲夏,我已忘怀童年时衷爱的那些游戏,原来是风太大,路又太远,我们只能顾得上当下的人生。

一场瓢泼大雨之后,清新的空气让心神暂时地逃脱混沌。我们在雾霾之中,渐渐学会了接受,甚至坦然,这并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以前的烟雨江南多是因雨而洇生的薄雾,将一切风景晕染得如诗如画,多么希望风景也可以轮回到很久,很久的那些记忆。谁会希望曾经明亮纯澈的眸,被翳疾磨折着,被昏暗压抑着,终于黯淡,看不清远方,找不到未来。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古人的意境里必是通明的、旷远的一眼望穿天涯,又一眼明晰前尘。于是,眼界高,心境也远;仰首望月,俯首见霜,于是踱步之间,情思如泉,即便寥寥数行,寓意的风景却韵味流长;若长篇累牍,又大气磅磗,浑然天成。一颗浮躁的心,迷乱的霓虹闪烁,又如何能写出:“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诸如此类的诗名?

现时之人,思绪羁押在层楼之内,无法真正寄情山水;眼界封闭在自我之中,不能亲近乡野,更无力用脱尘的眼光和忘我的心界去书写自然。不似古人,月华即感慨,落花即伤感,繁华与荒芜,全凭心意所致。我总在想,是什么让人心生贪欲,又是什么让心忘记本我?所有的最初,都如一张白纸般单纯,是这尘世的污浊让所有人都无所遁形,无处躲藏?那夏日里的池塘,为何能生长出清纯的荷?世人,难道不以此为鉴?

其实当下的人生,总是美的,当心开始游移的时候,当脚步开始偏离原有的简单设想时,不忘记自己的姓与名,更去尝试倾听内心深处最初的声音;用冷静的分析和判断,将自己的人生拉回合适的轨道。要知道,守住繁华,最根本的还是要守住宁静。因为,平淡与心安,才是最美的,人生。(文/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