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画的那些猴(一)

 老鄧子 2016-03-27

猿猴入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由来已久,可追寻到2000年前的西汉时期,从出土的汉画砖上,就可以看到有人牵狗玩猴。而此后,在猿猴的绘画题材方面较具代表性的画家及画作包括:东晋著名画家戴逵绘有《胡人弄猿图》、唐代则有边鸾的《石榴猴鼠图》等。此外,据《画继》、《图画见闻志》等著作记载:“五代南唐的王齐翰,金陵人。后主时为待诏,笔法入细者胜。画花鸟如生,尤以獐猿名于时。” 但是,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北宋的易元吉。



宋  易元吉  缚猴窃果图   绢本设色  190.8×100.2 cm  弗利尔美术馆藏


易元吉,北宋画家,字庆之。生卒年不详,活跃于仁宗、英宗时期,湖南长沙人。天资颖异,善画得名于时。初以工花鸟专门,及见赵昌画,乃曰:世未乏人,要须摆脱旧习,超轶古人之所未到,则可以谓名家。于是遂游于荆湖间,搜奇访古,名山大川毎遇胜丽佳处,辄留其意,几与猿狖鹿豕同游,故心传目击之妙,一写于毫端间,则是世俗之所不得窥其藩也。又尝于长沙所居之舍后,开圃凿池,间以乱石丛篁,梅菊葭苇,多驯飬水禽山兽,以伺其动静游息之态,以资于画笔之思致,故写动植之状无出其右者。治平中,景灵宫迎厘御扆,诏元吉画《花石珍禽》,又于神游殿作《牙獐》,皆极臻其妙。未几复诏画《百猿图》,惜画未成而感染时疾,竟至暴卒(一说遭画院中人妒其能而鸩死)

《宣和画谱》著录御府所藏其作品有《牡丹鹁鸽图》、《梨花山鹧图》、《夏景戏猿图》等245件。传世作品有《猴猫图》卷,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蛛网攫猿图》册页现藏故宫博物院;《聚猿图》卷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宋  易元吉  猫猴图  绢本设色 31.9x57.2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猫猴图  局部


作品赏析
此画传为北宋画猿名家易元吉所作,充分表现了动物互动的神态趣味。一只顽性大发的猴子突然一把抱起经过身边的小猫,另外一只吓了一跳的猫儿在闪避之际,回头对着猴子怒目吼叫,好像想要救牠的同伴。而猴子根本不管怀里的猫咪愿意不愿意,旁边的猫咪抗议不抗议,看他那歪着脑袋逍遥自在的神气样子,好像对自己这场恶作剧得意极了。图中动物的毫毛都以细线一笔一笔画成后晕染上色,营造有层次而又毛茸茸的质感。这两只小猫颈系红色丝带的打扮,和《富贵花狸》和《冬日婴戏》两画类似,应该是宋代富贵人家饲养宠物的习尚。


宋  易元吉  猿猴摘果图   设色绢本     25x25.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猿猴摘果图    局部(一)


猿猴摘果图    局部(二)


作品赏析

深秋季节的深山野林中,三只猿猴攀援栖止于树枝上嬉戏摘果。其中两猿正品果嬉戏,另一猿右臂抓树,左臂摘取红果,形象生动可爱。贪婪、欣喜之态刻画得形神兼备。点景中枯黄的树页、红色的果实,以及丛生的小草和细竹,不仅打破了山石的呆板,而且渲染了秋天萧瑟的气氛,从而增添画面的自然之趣。


作者运用极为工细的笔法,描绘猿猴茸茸的细毛、灵巧的动态以及老树的虬枝和枯叶,猿猴神情毕肖,茸毛的绘制极为细致严谨,显示出深厚的功力。树叶用勾勒填色法,色彩并未完全填满,显得自然随意。黑白色对比使画面更具动感,红色的小果实在整幅画面中十分醒目。坡石用小斧劈皴,笔墨精湛,笔法精工巧丽。


宋  易元吉   枇杷猿戏图     设色绢本   165 x107.9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枇杷猿戏图  局部(一)

 枇杷猿戏图  局部(二)



作品赏析
《枇杷猿戏图》里的两只黑猿分据苍劲大树的枝干上,一只稳定的蹲坐在粗壮的主干,另一只则攀附于悬垂的枝丫,长臂高举,重心下降,配合垂坠的枝条,让人觉得它似乎像荡秋千般,随时可能会摆向画面之外。挂在树上的那只,回头与气定神闲的一只相望,仿佛有种调皮含笑又殷殷关切的神情。画家在捕捉动态的片刻之际,也没有忽略去刻画黑猿近乎于人的情感互动。

从艺术呈现的层面来看,《枇杷猿戏图》里各个物象的质感表现都很精细。黑猿身上毛茸茸的外表,让人很想触摸;枇杷树干虬结扭曲、粗糙苍老;枝条却又柔韧可屈,树叶则斑驳点点,在在都可看出宋代画家对自然的观察入微,写实功力深厚。


宋 易元吉 聚猿图 绢本墨笔  41.3x146cm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聚猿图   局部(一)

 聚猿图   局部(二)

 聚猿图   局部(三)

 聚猿图   局部(四)


作品赏析

《聚猿图》绘秋冬之季的岩壑间,枯木杈桠,群猿或攀援、或饮涧、或嬉戏,姿态各异,颇得自然生动之趣,极尽山野闲逸之态。画卷徐徐展开,起首处的幽深山谷中泉水奔流,有猿猴或戏水、或听泉。目光掠过长着荆棘的嶙峋山石,观者可以看到一番虽有群猿嬉闹,却颇具宁静意蕴的景象。十几只猿猴,有的趴在树上,神态怡然;有的探身山洞,招朋引伴;有的忙于搔痒,自得其乐;有的悬挂古枝,极尽憨态。黑猿用浓墨点染而成,白猿使用“倒染法”表现,树木、山石以淡墨绘就。画家仅用墨色就将群猿描绘得如此栩栩如生,充分展现了深厚的写生功底和高超的笔墨驾驭才能。


《聚猿图》拖尾有宋末元初著名画家钱选的题跋:“长沙易元吉善画,早年师赵昌,后耻居其下。乃入山中隐处,阴窥獐猿出没,曲尽其形。前无古人,后无继者。《画史》米元章谓之神品,余尝师之。今见此卷,唯有敬服。吴兴钱选舜举跋。”钱选所言极是。


宋 易元吉   三猿捕鹭图 设色绢本   24.1×22.9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易元吉    蛛网攫猿图  设色绢本  23.8 x 25.2 cm   故宫博物院藏








因为古典 所以永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