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天在哪里?就在闵行的美丽土地上

 水乡渔人 2016-03-27

春天在哪里?就在闵行的美丽土地上


  春色满园。 张驰 摄

  踏春嬉戏。 张驰 摄

  玉兰绽放。 张驰 摄

  闵行体育馆。 资料照片

  在建中的紫竹国际教育园区。 资料照片
  ■本版撰文/勇娣 晨薇
  
  三月申城,阳光明媚,轻风和煦,春天来了!
  春天,就在道路旁。成片的红叶李开出淡粉的小花,风一吹,落英缤纷、满城芬芳……那里是沪闵路沿线的防护林带,一条长达3.8公里慢行绿道,正如精巧的绸带蜿蜒其中。
  春天,就在高楼外。大片大片的绿地铺展在阳光下,既消减了周边的交通噪音,更带走了过往行人的倦意……那里是上海虹桥商务区里的华翔绿地,总面积20.5万平方米。
  春天,就在公园里。那里有上海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玉兰专类园,最专业的梅花公园,最古老的紫藤公园,公众满意度最高的综合性公园……21座公园,每一座都有它的风格和主题。
  ……
  这里是闵行,一座生机盎然宜居宜业的美丽城区,一片给人带来惊喜的活力土地!

  21座主题公园,不止21道春日风景

  春天一到,走进闵行的公园和绿地,就像是翻开了一部植物百科全书。
  你可以先去莘庄镇,欣赏莘庄公园里的60余种各色梅花,而今年,附近又新增了一座姊妹公园——莘庄梅园,让梅花爱好者流连忘返;往南,到老闵行地区,可以漫步在古藤园里,欣赏充满浪漫气质的紫藤;往北,到闵行文化公园,那里不仅有成片的白玉兰、紫玉兰,还能顺便认一认云南黄馨、喷雪花、乐昌含笑、垂丝海棠等不常见的开花植物;往东,到了剑川路,吴泾公园里到处栽种着春花秋叶的日本红枫、红叶石楠、早樱、黄金槐、美国连翘等树种……
  目前,闵行区的14个街镇,每个至少有一座公园。其中,区级公园8座,镇级公园13座,总面积达到195.5公顷。保守估计,在这21座公园里,观果树40余种,色叶树50余种,春花植物100种。在植物的选择上,闵行的绿化师往往会挑出那些长势良好、观赏价值高的植物搭配种植,制造出景观效果;而在公园的边墙和角落里,则选取枝叶繁茂、易于生长的植物,营造春色满园的观感。
  闵行所有公园里,最具人气的明星植物,当属玉兰和梅花了。为了培育新品种,并对园内的玉兰、梅花进行精细化管理,去年,闵行还以局属所站为主体建立了上海玉兰和梅花研究所。
  不管是最大的闵行文化公园,还是占地有限的镇级公园,每一座都独具个性,有着自己的个性,可谓“一园一主题”。过不了多久,全市首个以秋景为特色的郊野公园,也将在闵行浦江镇揭开面纱。
  或许你还以为,春色再美,也只能在白天欣赏?而在闵行,这种限制似乎已经被打破了——不仅开放了多座24小时接待游客的夜公园,更把美景搬到了公路旁的防护林带里。
  2015年初,闵行利用5号线防护林带,建成了一条长达3.8公里的慢行绿道,从沪闵路一直向南延伸到黄浦江。原先防护林内的高大乔木,经过抽稀、移栽,不但有效隔离了绿道与公路,更形成一道别致的风景线。今年春天,绿道两旁的红叶李树都开了花,暖阳洒下来,光影斑驳,浪漫程度不输日本的樱花小径。
  绿道将公共绿地、林地、公园串联在一起,一眼望去,似乎是公园的绿意和美景溢出了墙外,生动地流淌在闵行的土地上。更惬意的是,绿道承载着城市居民休闲、户外锻炼的功能。试想,晚风习习,你在悠长的绿道上酣畅淋漓地跑个步,或在周末来一场伴着花香且没有车流干扰的城市骑行,这种享受真是妙不可言。
  如你所见,春天“长”在了闵行的公园里,道路旁,高楼外,工厂边……

  谁让绿色空间变得灵动、可亲?

  绿色空间滋养了市民生活,走进绿地的人们,更让公园绿地变得灵动可亲。
  在闵行体育公园,笔者还看到了美景以外的东西。下午,公园里休闲散步的游人三三两两,其中一群身着医护服装的工作人员引人注目,他们正在为市民游客做健康咨询和免费的血压测量。据介绍,这是闵行体育公园里每周四的例行服务,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是公园里的志愿者。这样的志愿者服务,已经在公园里坚持了10多年。
  12年前,闵行的第一支公园志愿者队伍在体育公园内挂牌成立。最初,这支队伍只有40余人。他们的职责,主要是劝阻破坏绿化的不良现象,维护公园环境;同时,还要将游客的意见反馈给公园方面。
  而今,随着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其服务内容也不再局限于爱绿护绿了。
  截至目前,闵行体育公园内已有778名志愿者,其中2/3是来自社区、居委的志愿者,1/3是来自周边中小学、高校的青年志愿者。他们不仅共同组成了公园内的巡逻队、服务队、晨炼大队、护绿队等,还主动发挥所长,为公园添加了服务市民游客的特色项目。园艺、设计专业的志愿者协助优化公园绿化建设;法律专业的高校志愿者定期提供法务咨询;具有医务能力的志愿者则将健康宣传、健康检查带进公园……
  或许有人会担心,志愿者绝大多数来自社区,一旦将精力放在公园里,社区的服务力量是否会被削弱?闵行体育公园的做法是,反哺社区。
  多年来,设立在公园内的“春英”心理咨询工作室一次次走进社区,为居民解决困难,调解矛盾。仅去年一年,“春英”心理咨询工作室共调解了17例家庭矛盾;还有2例抑郁症患者经过心理咨询,分别考上大学专科学校和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自2009年闵行体育公园成为上海首批市级志愿者服务基地后,其公园志愿者的绿色服务渐渐延伸到全区的其他公园。目前,闵行公园服务志愿者已达到3370人,建立了各类志愿者队伍120支,设立心理咨询、健康咨询、养护咨询、剪纸、摄影、书画等志愿者工作室13个,党建工作站3个。
  到目前,闵行体育公园、莘庄公园和黎安公园都已被命名为“上海市志愿者服务示范基地”。精彩纷呈的绿色服务,为和谐文明的城市生活增添了一抹抹亮色。

  坚守不变的“绿色发展”

  在市外环线西侧,有一座黎安公园。它是由市外环线指挥部与莘庄工业区出资兴建的,被称为“外环线上工业园区的绿色之瓜”。这一案例反映出,多年来,不管是城市建设,还是产业发展,闵行区始终要坚持“绿色”理念。
  这座公园于2006年8月对方开放,在设计上充分利用现有的水体和低洼地,贯通水系,清淤河道,并开挖部分新的水体,扩大水体面积,提高水体的流动性和自净能力。在植物配置上,以常绿植物群落为主题,植物配置形式采用花镜疏林草地、密植防护林、大树草坪、水生湿生植物群落为主,总共选用了近120种品种,体现了“动感创新、风采闵行”的整体特色,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有观赏、休闲、健身、娱乐功能的自然生态公园。
  刚过去的“十二五”,闵行区继续保持生态建设的强劲势头,新建绿地631.5公顷,其中包括闵行文化公园一至三期、莘庄梅园、光华西湖绿地、虹桥商务区绿地、莘庄淀浦河绿地、梅陇曙东绿地等。到“十二五”期末,全区绿地总量达到8387公顷,立体绿化预计达到50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按非农人口统计)达到20平方米,实现城区绿化覆盖率40%。
  除了“量”的飞跃,闵行的城市绿化功能品质也得到显著提升。该区先后完成莘城中央公园、莘庄公园、古藤园、闵行公园和华漕公园等5座老公园改造。2013年,闵行体育公园荣获“青年人最喜爱的上海十大公园”称号,莘庄公园则入选“青年人最喜爱的上海最具人气奖”。
  在生态建设过程中,闵行将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结合进来。在绿化方案设计中,该区融入了海绵城市雨水花园、透水铺装、植物群落改造提升、立体绿化、太阳能照明等理念和技术,并重点应用节约型生态技术。该区还在全市率先设立首批公园“爱心妈咪小屋”,为游园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提供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闵行区还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这既是加快生态建设的动力,也是坚持绿色发展的压力。

  “十三五”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一幅“十三五”生态画卷,已在闵行徐徐展开。不久的将来,闵行的春天更加值得期待!

  10.8公里新绿道今年启动建设

  去年建成的3.8公里绿道为闵行的“绿道”建设开了好头。今年起,沪闵路南段、剑川路、紫竹滨江将新建10.8公里绿道。这些绿道将作为连接公园、公共绿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居住区的重要纽带,为市民提供更多可供休闲、健身、骑行的线路和设施。
  未来五年内,闵行还将陆续建成黄浦江绿道、吴淞江绿道、郊野公园绿道、外环绿道、闵行城市绿道网等工程,总长度达到93.6公里。

  2017年3月浦江郊野公园开园

  浦江郊野公园位于闵行区浦江镇,在黄浦江东侧,大治河北侧,一期重点区域预计2017年上半年开园。
  未来,这里将依靠特有的60万棵树木、415公顷林地,造出一个以林为特色,以森林游憩、滨水休闲、农业科普为主要功能的近郊都市森林型郊野公园。届时,它将成为离市中心最近的“都市森林”。
  此外,浦江郊野公园5公里绵长的黄浦江岸线经过改造,有望成为休闲娱乐的“小外滩”。浦江镇丰厚的工业文明和文化底蕴,火车轮渡、历史传说、百年古树、城隍故里等,也会成为郊野公园的重要体验。

  2017年“陇上花开”

  “陇上花开”包含着两层含义。既指向即将在2017年完工的外环生态专项梅陇段,又寓意未来外环线上繁花盛开的美好景象。
  未来五年内,闵行还将陆续实施闵行文化公园四期、九星补绿等132公顷的外环生态专项工程。

  “东西南北中”五位一体生态空间

  “十三五”期间,闵行的生态空间布局为东西南北中五大空间板块,主要是结合闵行区“3+1”即大虹大紫大绿和黄浦江沿岸发展带的空间发展布局实施。
  东面实施15.3平方公里的浦江郊野公园及浦江大居配套绿地;西面借助旗忠网球中心品牌效应,结合马桥镇郊野田园用地,在马桥森林体育公园项目基础上完善地区绿道建设;南面则依托紫竹国家级生态科技园区、交通大学、华东师大等科教园区,推进紫竹绿地、滨江绿地、剑川商务区绿地及滨江绿道建设;北面配合虹桥交通枢纽和南虹桥开发,实施苏州河涵养林改造工程和虹桥枢纽配套公园绿地建设,加快推进闵北之心、南虹桥区域的公园绿地、绿道建设; 中部则以170公顷外环线绿带建设为核心,打造外环环城绿道生态廊道。
  按照“十三五”绿化建设的规划展望,到2020年,闵行区绿化建设要基本形成与生态宜居城市匹配的空间体系框架。


请保存下面图片的二维码图片到手机图库,然后打开微信的二维码扫描,选择从手机图库调入二维码

欢迎关注上海观察(微信号:shobserver)!
添加办法:微信“通信录”-“添加”-“查找公众号”-“输入上海观察”-“加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