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溪漫步

 百了无恨 2016-03-27

品读之约——梅 溪 漫 步

梅 溪 漫 步

清清水源。

书房的窗台上摆着一盆蟹爪兰。一只小蜘蛛一动不动的趴在蟹爪兰茎节顶端的花伞上晒太阳。午时的阳光很微弱,带着一点冬天的冷静。

我瞅着这只小昆虫,手上拎着的水壶悬在半空,正准备用水去淋它,把它赶出屋外。手机里跳出来一条微信。一位发小发来微信说,“难得回老家,别老宅在家里。”未等我回话,发小又自问自答地说:“梅溪,侬晓得伐?梅溪目前是金华最美水景。它源自大南山深处,金华婺城区箬阳、沙畈两乡界上的平顶坑。经安地水库,苏孟乡金桑园南,汇入武义江。全长有54公里。有外畈溪、上干溪、雅干溪三条支流……从你现在住的地方,顺着双龙南街一直往南,就到了。”

从在微信里絮叨了半天的发小嘴里得知,近年来,通过治理,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梅溪越来越美,名气也越来越大,有与杭州西溪相媲美的势头了。

我关上电脑,决定到梅溪走走。

出了小区,一路走来,沿途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到了湖海塘附近,车流与行人明显少了许多。但四周还能见到林立的高楼。

品读之约——梅 溪 漫 步

我站在湖海塘桥上,扶着桥上的围栏眺望。

湖水清清,泛着柔和的波光。湖的四周有那种黄色的建筑围挡。围挡里面是湖海塘公园的施工现场。水漾晨曦、碧港扬帆、锦堤花境、归园田居、溪塘秋雪、清江环翠、琼岛流云、文心观澜、柳岸青烟、汀洲水暖湖海塘十景正在建设中。这些规划图中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美景,建成之后,应该不亚于杭州西湖的罢?

那么,做为湖海塘水源的梅溪,应该是什么呢?是生命的源泉和动力么?

梅溪铁堰,古城墙砖

梅溪铁堰的围坝与对面的水闸围成了一个天然的游泳池。里面分3个池,从水闸出口成阶梯状分布。

此时水闸处,水流并不十分湍急。一些农妇正蹲在水边洗衣服。棒槌有节奏地抡动着,发出“噼叭噼叭”的捶衣声。这个情境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的洋埠塘洗衣服的时光,

我走过去,举着手机对她们说:“我给你们拍张照片可以不?”

一位穿绿衣的农妇抬起身子,有些羞赧地看着我,冻得通红的手往身上的花围裙上不停擦搓着。另一位面色微黑,穿红棉衣的农妇则大方地看着我的手机,说:“好哇!”

“这些池子的专业名称叫消力池。每当上游水库泄水,水流就会变大变急。3个不同高度的水池,起着减缓水的流速的作用。一到夏天,许多城里人都来这里游泳。”红棉衣显然了解梅溪的历史。在和她们的攀谈中得知,梅溪铁堰水闸始建于1950年,是新中国的第一批中型水闸。砌堰体的条石取自金华的古城墙。

金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想不到在梅溪里还能看到古城墙的身影。

芦苇,野鸭

从铁堰过去,一路便都是田野风光。沿途一个村子连着一个村子。看着四周的美景,我的脚步不由慢了下来。打开手机地图查看,这一路上要经过水碓、吴畈、溪背、溪口下、岩头、黄桑园等村庄。

站在梅溪河畔,看着清清溪水的流动,我的心情也随之轻快起来。

梅溪沿途有成片的竹林,骑车绿道旁栽有高大挺拔的美国湿地松。路过一座步行桥,我上去走了个来回。这座桥底下是直柱型桥墩,一字桥面左右并没有护栏,宽度也只有窄窄的三四米的样子,走在上面,不免有些紧张,深怕一不小心会掉下去。但,却颇有些冒险刺激的快感。人性深处,似乎总有一种追逐危险的渴望。

此时,滩涂上发黄的芦苇随风飘摇,发出唏唏索索的声音。生命就像一根芦苇,是那么柔弱。我想起了自己在英国伦敦的一段难忘经历。那天晚上,震惊世界的11.13法国巴黎恐怖袭击案刚发生不久。英国警方在伦敦贝克街地铁站引爆了一辆可疑车辆,而我刚刚去过那里!有一种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但愿世界多一份和平!

溪水并不很深,许多地方裸露着河床。南方湿地安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优良的水质,吸引了成群的迁徙候鸟。

有一群灰色的野鸭,在浅水里戏水。它们在这里休憩,寻找食物,补充体力后,继续往南飞。

再往前走,一座古色古香的石拱桥映入眼帘,上面写着十景桥的字样。

过了十景桥,溪水又少了些许,露出的河床更多,干枯发黄的水草丛生。

天空阴沉了下来,落下似有若无的雨丝。路过一个木桩搭建,茅草盖顶的凉亭。我进去坐下,静心观水流。想像自己,是易安词中意境里柔肠百结的“溪亭独孤雁”。

品读之约——梅 溪 漫 步

远远的,正值豆蔻年华的易安,不是踩着小碎步而是骑着山地自行车,从弯弯曲曲的绿道上骑了过来。快要骑到我身边的时候,我迎上去叫住了她,笑问道:“哎,易安……经常来这里骑车么?

大学生模样的小姑娘刹住车,显然明白我的话意,特高兴地看了我一眼。她双颊微红,用手背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俏生生地笑着:“我也喜欢李清照……梅溪绿道没什么坡,又在水边,负氧离子高,空气好。经常在这里骑行,健身又健脑!”

我又问:“再进到里边去,还有什么?”

小姑娘朝身后的堤岸下扬了扬下巴,说:“是十里桂花长廊。喏,从这下面可以抄近路。”

我顺着她的手看过去,堤岸下停着几台挖掘机,几名工人正在往钢丝笼里码溪石。

我看堤岸下是湿哒哒的泥地,不好走。冷风又飕飕地吹着,看天色已晚,转身顺着溪边的绿道慢慢往回走。

只见路边村庄的上空已升起袅袅炊烟,几只山羊在不远处的水边吃枯草。远处山色葱嵘,四周云雾弥漫,犹如仙境一般,与梅溪氤氲出一幅平和与安谧的乡村冬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