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年在清华彩跑上求婚的哥们,如今在Nature子刊上发了文章

 影落平湖 2016-03-27


2014年,董文浩与谢媛宇在清华参加阳光彩跑,如今二人已甜蜜完婚。


文 | 丹青

2014年9月14日,在清华大学研运会上,举办了首届阳光彩跑(Color Run)活动。在那次火爆的彩色狂欢中,一位硕士生突然在现场向女友求婚,成为了当时刷爆人人、朋友圈的话题,为当年的彩跑又增添了一抹的亮色


这位浪漫求婚的哥们名叫董文浩,地学中心博士研究生。如今,他已顺利与女友完婚,收获了一份幸福甜蜜的婚姻。


不为人知的是,这位情场得意的博士生背后,也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科研故事。四年前,他从水利专业转到大气专业,研究方向从地上转移到天上。他曾在近三年的时间里,没有发过一篇论文。


然而,三年磨一剑今年3月,董文浩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了文章。爱情科研双丰收,董文浩的故事让人羡慕而又充满好奇。


-1-

“平时一声不响,用三年憋了个大招”


董文浩本科专业读的是水利系,研究生转入地学中心大气科学方向学习。一开始,对新领域产生的浓厚兴趣和对大自然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热情高涨地展开调研。但随之而来的便是转专业带来的阵痛。


由于专业基础薄弱,董文浩研一一整年都在跨专业学习新知识。在上导师的《高等天气动力学和大气环流》这门课时,一开始连基础知识都不懂,一学期下来就像听天书。这下他的倔劲上来了,研二他将这门课又修了一遍,研三他听了第三遍。就这样,他用这种“笨方法”一步一步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


研二时,董文浩在导师建议下,开始将重心从学习专业知识向培养自己的兴趣点和动手能力上转移。有次导师顺手发给他一些数据并附言“please play with the data”。在捣腾这些数据的时候,他发现青藏高原西南部的夏季降水和印度季风区的降水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尽管它们之间隔着高耸喜马拉雅山脉。


其实学科内部对此已经有相关解释,认为翻山气流将水汽输送到高原上。但他刚刚接触大气不久,对传统观点并不太了解,因而思想也没有被束缚。他认为传统的翻山气流并不足以建立起这种联系,应该还存在其他更有效的机制。


于是他花了半年多时间去了解和整理相关资料。通过不断推敲,最终董文浩提出假设,认为印度平原上的水汽先通过对流抬升到大气高层,然后随着高层的风场被携带到青藏高原上形成降水,即一条新的水汽通道(up-and-over route)。


传统观点之前一直被接受,那么,董文浩花了这么多时间,是不是提出了错误假设,最终做的是无用功?在这关头,他的导师林岩銮鼓励他不要放弃,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深入下去。他支持并欣赏新提出来的这种假设。


随后,董文浩参加了两次学科专业大会并就自己的假设在会上做了相关报告。在2014年第一届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上,他的提法遭到很多人质疑。其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他的假设缺乏直接证据。虽然受到质疑,但董文浩心态好,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脸皮厚”,因而他从没想过放弃。


在2014年美国地球物理年会上,来自佐治亚理工的业界大牛P. J. Webster对董文浩表示,他做的研究十分有趣。这对董文浩无疑是一种精神激励。同场会议上有位在华盛顿大学学习的师姐也鼓励他,并向他推荐了美国几位在相关领域很有造诣的教授的论文。这些文章帮助董文浩进一步拓展了思路。


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验证假设了。为此,董文浩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合作,利用氧18同位素的观测推导验证了他们的假设。同时利用卫星观测、探空气球等加以佐证。在此基础上,他通过设计水汽后向轨迹模拟试验和区域模式敏感性试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个新提出的水汽通道存在的真实性和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重要性。


最后,通过统计计算得出青藏高原西南部一半以上的夏季降水和这一水汽通道有关。在假设得到验证后,董文浩及导师等人还曾专程赴青藏高原进行实地考察。考察过程中,他们切身感受了当地剧烈的天气活动,也从观测站站员那儿得知他们确实观察到过新的水汽通道。


由于董文浩提出的假设与验证过程是对传统观点与方法的很大补充,因此他的文章“印度平原深对流影响青藏高原西南部的夏季降水”最终顺利发表在《自然-通讯》上,这也是他读研三年以来发表的第一篇论文。


从最初产生疑惑,提出假设被人质疑,到坚持不懈加以验证,再到在《自然-通讯》上发文,董文浩前后花了差不多三年时间。可谓是“三年磨一剑”,但出招便封喉,并被身边同学戏称为“平时一声不响,三年憋了个大招”




-2-

谈导师:“有人问我们是不是父子”


能够在《自然-通讯》上发表文章,林岩銮对他的指导功不可没。


董文浩是硕转博,他发论文时已经四年级了。早在研二甚至研一的时候,他身边就有同学陆续发表论文。这对他来讲不啻是一种压力。他研一专注学习专业知识,随后在长达二年的时间里,焦点都放在验证青藏高原夏季降水问题上,而且自己的想法还与传统观点有很大差别。如果最终他的假设是错的,这就意味着一切都要从头再来,这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


博士三年级时,董文浩曾对自己的科研进展十分焦虑。他曾问导师,是不是这个研究做的差不多就可以了。但是导师一直鼓励他,希望他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够精益求精,坚持下去。


导师的肯定、耐心与把关,让董文浩心态逐渐平和,把心思全部放在如何做好科研上。最终他三年磨一剑,顺利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研究成果。论文发表后,导师林岩銮专门祝贺董文浩,他写道“感谢你的坚持和勤学”。其实,林岩銮老师自己就曾在一篇论文上前后花了5年时间。


说到导师,董文浩一直十分敬重他。在学术上,他的导师从来不会push他,不会没事就问他文献读得怎么样了。但导师每周都会和他讨论2-3次。每次他都愿意花大量时间就一些问题做深入探讨。他喜欢问学生为什么,而且从不否定学生的观点,哪怕天马行空。


更多的时候他愿意让学生自己思考,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此外,他非常尊重学生,他有一句口头禅,“你是这个方面的专家,你来给我讲讲你的见解”。


除了日常的学术研讨之外,平日里董文浩和导师的关系十分要好。“我和导师的关系其实不能用简单的师生关系来概括”。他们都十分喜欢篮球,天气好时,每周都一起去运动2~3次。“由于我和导师在篮球场上配合默契,有一次还有人问我们是不是父子。”董文浩讲到这,不禁哈哈一笑。


董文浩还记得和导师一块去青藏高原进行实地考察的时候,导师被安排坐在宽敞的车子上。但他考虑到董文浩之前没有上过高原,担心他身体不太适应,坚持和他换车,自己坐在了拥挤的小车内。


这种轻松友善的氛围给了董文浩以及同组其他同学很大的发展空间,他们不会受到额外压力,能够将精力集中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问题上。在如何对待科研上,导师林岩銮曾对董文浩说,“When you do something, have fun doing it.”


在那次引起轰动的彩跑求婚之后,董文浩第一时间收到了导师的短信,“文浩,好样的!祝贺!希望你俩永结同心,在学术上也一鸣惊人!”。很大程度上,在董文浩眼里,林岩銮老师似家人一般关心着他。


董文浩与导师林岩銮副教授在纳木错站大气观测场

 

-3-

聊彩跑求婚:要早点把女神娶回家

 

聊起当年彩跑求婚的经历,董文浩脸上依然露出羞涩,但止不住满脸幸福。“其实当初我是想低调一些,只是想让朋友帮忙录个像。结果我的朋友们都太给力了,才有那比较轰动的一幕。”而今,董文浩和女友谢媛宇已经结婚,两人十分幸福,相互鼓励相互支持。


谈到为什么选择在常人眼里比较早就结婚,谢媛宇曾开玩笑说“毕竟老大不小了嘛”。董文浩觉得这其实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两个人都遵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意愿和想法,觉得既然时机已经成熟了,就没有必要再拖延,就可以结婚了。这建立在对彼此信任的基础上,愿意将自己的一切托托付给对方。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很难用语言表述。“当然,”董文浩强调道,“不早点将女神娶回家,万一她被别人拐走了怎么办?”说完他哈哈大笑。



(董文浩与妻子谢媛宇同在地学中心从事科研,图为二人在大礼堂前的甜蜜结婚照。)


更可贵的是,如今他和妻子共同走在科研道路上,妻子的鼓励也为他在学术上取得成果提供了不少帮助。


和一般情侣不太一样的是,他们俩都不太喜欢逛街,也不太喜欢去看电影什么的。相反,他们更喜欢在实验室一起讨论问题或者去周边的公园走走散心。有这样的伴侣,让他们的生活简单了很多,他们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


谈到相处,董文浩认为两个人在一起要有自己的空间,1+1要大于2;同时还要互相迁就对方,相互包容。谢媛宇有时做事会比较急,董文浩则心态比较平和;谢媛宇做事比较高效,董文浩有时就喜欢不急不慢,两人刚好可以互补。


其实在董文浩发表论文之前,谢媛宇就已经发过高质量论文并获得学校报道。当被问及她的进展会不会给自己带来压力,董文浩笑道,“她第一次发文章的时候我确实有些压力,毕竟我自己一直都没有发文章。但等到她发第二篇还获奖的时候,我就释然了,因为已经习惯了。”


有句话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用在董文浩和谢媛宇身上十分合适。他们由于忙于科研,对很多节假日都不会留心,但是对他们之间共同的纪念日,俩人都会在一起温馨地度过。


谈到未来的计划,董文浩说,未来不管如何计划,都是两个人的计划,不管去哪,都是两个人一块去。毕竟,在自己的求学生涯,能够遇到如此志趣相投并且很合拍的伴侣,是自己莫大的幸运和幸福。


平时,两人有什么学术或者生活上的问题就会一块解决。他们在参加一些会议前,都会让对方先在自己面前试讲。然后会问一些非常细小或者基础的问题,不断质疑逻辑链是否完善,促使对方思考更加全面深刻。“有时候她问的问题十分尖锐,让我感觉不那么舒服,但我静下来思考,就会明白她正切中要点。”


-4-

“我现在的一大乐趣,就是坐在我们中心的窗边看云”


在董文浩看来,他从一个大气领域的外行,到在《自然-通讯》发表论文,他所在的地学中心的环境让他获益很大。“我很喜欢我们中心的环境。我们中心属于交叉学科专业,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都能有很open的思维以及活跃的思路。因此中心从建立起就致力于为师生创造良好的环境。”


据他介绍,地学中心为了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为师生订购了相关专业几乎所有的顶级期刊,同时还购置了很多专业图书。“我们楼上有其他专业的学生,没事就会来我们楼层转悠。后来我很好奇,就问他们为什么没事来转悠。他们一开始支支吾吾,后来才说是因为我们中心订购的顶级期刊就摆在电梯前,可以方便查看,而他们自己学院没有订购。”


除了努力改善硬环境,地学中心在软环境这方面也有很多地方可圈可点。地学中心开设的很多课程都属于交叉学科,课程会以讲座或者讨论的形式开展,学生可以有机会充分讨论。董文浩记得,有一次他们从3点开讨论会,按计划到5点多就应该结束。


可是当时大家讨论十分热烈,没有注意时间。最后有个同学听到自己肚子好像响了几声,于是抬手看了看时间,才发现已经到了晚上8点半了。那个点食堂都关了,于是他们只能去桃李吃点夜宵。


交叉学科的一大优势就是,如果在某个方向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很容易地从其他人那得到帮助。为此,地学中心成立有专门的紫荆论坛。论坛每周举办一次,每次都会邀请多学科专家教授过来讲学,这就为学生开阔学科视野,认识业内专家提供了良好机会。。


“我觉得对我激励很大的一点,就是我们中心榜样的力量。有句话不是说,不怕别人比你聪明比你牛,就怕别人比你聪明还比你勤奋嘛。”他们中心有位博士生今年博士四年级,已经发表了上十篇论文,今年就已经申请毕业了。


“中心很多老师非常厉害,他们科研成果十分丰富,个人生活也多姿多彩。”在董文浩撰写论文过程中,合作者Jonathon S. Wright老师对他帮助很大。对科学问题,他非常细致严谨,每一点都必须表达的清楚透彻。他们经常一块工作到很晚,但只要到了周末,Jonathon就会放下科研去享受自己的生活。“我觉得他这种很好地分清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值得我学习。”董文浩说。


董文浩读过《看云识天气》。他的实验室在9层,视野开阔。因为专业原因,他闲暇时的一大乐趣就是站在窗边看云,看云卷云舒,能卷走劳累舒展心情。“看着白云,我能忘记一天所有的劳累,整个人都能放空。然后精力饱满,重新投入科研。”说这话时,董文浩刚好站在窗边。


远处,雾霾消散,北京出现了难得的晴空。


【附:关于《自然-通讯》】


《自然-通讯》是自然出版集团(NPG)旗下增长最快的刊物之一。自2010年推出以来,这本期刊在3年时间内实现了发表论文数量达到2000篇的里程碑,同时其论文投稿数和发表数继续快速增长。

 

2012年期刊引用报告(JCR)把《自然-通讯》列为全球十佳多学科科学期刊的第3位,而《自然》杂志依然在多学科科学期刊分类中位列第1,其影响因子为38.597,在2012年全年共被各类论文引用554,745次,是世界上被引用最多的科学期刊。根据2012年期刊引证报告,《自然-通讯》在2012年影响因子已达到10.015,已在全世界所有的科学期刊跻身前2%。


董文浩的论文文献链接:

http://www./ncomms/2016/160307/ncomms10925/full/ncomms10925.html

Dong, W. et al. Summer rainfall over the southwestern Tibetan Plateau controlled by deep convection over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Nat. Commun. 7:10925 doi: 10.1038/ncomms10925 (2016).

  

编辑 | 朵儿

清华研读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