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婚姻能称量吗

 刘ANDY刘 2016-03-27
婚姻能称量吗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大概是每个花嫁新娘站在红毯一刻的甜美心愿。
我们都知道,相伴一生的道路不可能沿途铺满鲜花:也准备好了,在细碎的日子里用爱和包容来化解矛盾。所以,当我们迈开双脚迈进婚姻,还是会坚定地相信等待我们的未来,终究会是一片美好——至于那些道听途说的可怕故事,应该只是一个传说,决计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遗憾的是,有时候生活的确会和我们开玩笑。
在真实生活中,总有些不幸的故事在一些家庭中上演,而且那些情节丝毫不亚于文学作品中的作者想象。比如出轨和家庭暴力,比如毒瘾和酒精依赖,再比如一些更加隐蔽的家族秘密……哪怕它们在社会学家的调查报告里只占区区几个百分点,但对于正在承受这些痛苦的人们来说,这弥漫于天地之间的痛苦,却是不可否定的百分之百!
原本寄托了无限希望的婚姻,长出一颗毒瘤。仅仅是面对这一事实本身,就需要当事人鼓起极大的勇气。在问题呈现的最开始,否定和掩饰常常是我们最自然的反应。我们会一相情愿地自我安慰:“这只是一场意外,这应该不会再次发生。”然后,随着,情况恶化和痛苦的加剧,我们开始动摇和怀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该选择坚守还是放弃。
是啊,到底应该怎么办?不仅仅是道德标准的要求,或者一纸婚书的约束,对于绝大多数的女人来说,迟迟不愿做出决断的原因,更多是源于内心中对于自己爱人的牵挂、对于那些一起走过的青春的不舍。“就算是养过一只宠物,我也不会随便就选择放弃。我就当他是生了一场病,一场很严重的心病,虽然委屈和辛苦,我也想陪着他把病治好……”但一味的忍让,是否能为生活开创出一个新的明天?世许吧。
毕竟生活不是考卷上的选择题,没有4选1的标准答案等着被揭晓。最终的选择是走是留,当然要视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而言。但现有的一个观点,已经比较统一地得到了大部分婚恋专家的支持——自爱而爱人。诚然,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去做一名救赎他人的天使,但前提是你确定有足够的力量带领对方脱离苦海,而不会跟着他一同卷入更大的深渊。我们无法把自己没有的东西奉献给别人,特别是幸福。
出轨 婚姻能否共享?
如今有关“第三者”题材的影视作品的泛滥,也正好反映了眼下婚外恋对于传统婚姻的考验有多么严重。在沸沸扬扬的《蜗居》影响下,千百年来被人唾弃的“陈世美”,华丽转身后就变成了被无数年轻以及不再年轻女性心中向往的“宋思明”。再联想到一场车祸带出一系列小三的老虎伍兹——似乎成功的男人,就应该在婚姻之外寻求其他的安慰,就应该被N+1个女人共享。
可是,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去体会那个被别人“撬”走了伴侣的留守夫人,她的内心中,又会有多少荒凉和无奈需要时间和智慧去平复。很多女人发现自己做不到,于是选择离开。上海社科院做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在70多种导致离婚的原因中,婚外性行为占到总数的40%,名列婚姻杀手榜榜首。
如果只是偶然一次“失误”,作为妻子,可以尝试在心情平静时,把自己的视线放宽——想一想在事件发生后,他对于你、对于这个家,是更好、更关心了?还是更糟糕、更冷漠了?如果你把对方的出轨看作是他某些需要没能在家庭中得到满足的信号,就可以以此为线索,找到两人重新回归亲密的方法。
但如果丈夫“频频出轨”,妻子所承受的痛苦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即便如此,大多数的妻子还是会抱有幻想,期待对方会有玩累了的那一天,会有浪子回头的时刻。但是,大量案例研究表明,“频频出轨”是一种成瘾性心理疾病,而非一时糊涂。我们必须要有勇气在心理面对并承认这个事实,这也许是你最害怕的。当你能够面对,你就有了选择。实际上,一个人能够自强的时候,即使单身的母亲也能够提供一个有爱而且稳定的环境给孩子,这也许比形同虚设的“完整家庭”也许更能让孩子安全成长。
血亲第三者 谁是外人?
在这个春天播放的都市剧《锁春记》中,妹妹庄芷言是哥哥庄世博精神世界的“爱人”,他所有的精神世界都只向妹妹一个人开放。哥哥在婚姻中与妻子相敬如宾,妹妹却宁愿“自己的一生没有春天”,视哥哥的人生为自己的人生。
这样的故事也许听来太过惊奇,但类似的主题却在我们身边处处可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媳妇经常要在婚后很长一段时期里忍受“外来人”的角色折磨。
如今的女性,虽然不需要忍受形式上的“排挤”,但在心理上,她们仍然有风险要面对一个界限不清的家族,并不是每一个走进婚姻的男性都做好了“心理断奶”的准备。网络上各种“极品婆婆”的故事不断上演,我们甚至有幸了解到还有“连每周有几次夫妻房事”都要关心的婆婆,经常会提醒媳妇“我儿子从小身子虚,你别总勾引他。”也难怪严歌苓笔下的人物会无奈感慨:“这世界上,只有生我的,和我生的人,才是亲人。”
这也是中国婚姻和西方国家婚姻的最大不同,中国人认为:父母、血亲关系比婚姻关系更重要,妈妈只有一个,媳妇可以再换。实际上,这样观念对婚姻爱情关系,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如果把婚姻关系放到优先位置,血亲关系当作其次,结果就会发现:当丈夫站在妈妈那一边,来强求妻子怎样做得更好,这样的婚姻离婚几率很大。相反地,如果丈夫先去爱伴侣,不勉强妻子对婆婆好,而是给妻子很多空间,自己更多的去负起责任时,婆媳关系就会好转。
所以,如果恰巧不幸,你遇到了一个“极品婆婆”,不要把怨恨的焦点放在婆婆身上,而是想办法去培养一个勇于担当的、有责任感的丈夫。可以在生活的细节中学会示弱,试着让自己成为一个“女儿”而不是“妈妈”,不断激发强化丈夫“为人夫、为人父”的角色意识。
暴力 在爱的掩护下……
家庭暴力,听起来好像是一个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但事实上一点也不远。最近有一项调查,中国家庭暴力发生率为29.7%~35.7%,其中九成的受害人是女性。
当年热播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安嘉和说过的一句话,经常是绝大多数男人对妻子大打出手的好借口。他说,“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似乎是因为爱才去恨,因为恨才会施暴,而这样一个过程的起点,是因为梅湘南曾经失身。这一文艺作品更多表现了安嘉和施暴的客观原因,却忽视了隐藏在他内心深处的权力欲、控制欲,以及男权文化对他观念和行为所构成的影响。
实际上,安嘉和在乎的不是梅湘南和多少陌生人说了话,而是她是否对丈夫忠贞和是否依然在他的控制之下。在我国很长时期的社会观念中,女性的贞操和对丈夫的服从是天经地义的,这种文化已经成为人们观念的一部分。安嘉和经常打妻子而不是其他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心理问题;而梅湘南之所以能够一而再,再而三的忍受,是因为她把丈夫的暴力合理化了——“我失身过,他施暴是可以理解的。”
通常,家庭暴力都不是偶尔的冲动行为,而更多情况是一种“被遗传”家族习惯。因此,有家暴倾向的人的心理治疗通常需要一个不算短的时间。所以,作为妻子,如果我们愿意陪着他慢慢学会其他更为理性的问题解决方法,也一定要在确保自己不会再度受到伤害的前提下进行。著名的两性专家黄维仁认为,作为受暴一方的女性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不能屈服,可以不离婚,但需要分居,让对方尝到后果,一方面自保,一方面可以保护孩子。很多时候,如果遇到婚姻暴力的情况,女人更愿意去寻求心理治疗,丈夫却往往不屑于如此。而如果妻子离开,男人就会变成好学生。
瘾君子 天使也会绝望
电影《逃离拉斯维加斯》里,尼古拉斯·凯奇扮演的酒鬼开始工作顺利,家庭美满,但却因为离不开酒精而妻离子散,丢了朋友和工作,最终被社会彻底抛弃,只身一人到拉斯维加斯喝酒一直喝到生命终结。这部黑色电影,是根据奥布瑞安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是作者一生唯一的作品,而且他在改编权买断后仅仅两周就自杀身亡。
现实生活中的酒鬼,并不是每一个都会选择这样默默地离开。类似有酗酒或毒瘾等物质依赖的人,多性格软弱,习惯逃避责任,依赖外物让自己不必面对现实,且情绪易激惹,还常会对配偶及子女施加暴力。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很多家庭治疗的案例都发现,正是这样一类“拒绝对自己负责”的“问题式”人物,恰恰对于那些爱心泛滥、具有浓厚拯救欲的“天使型”女性具有致命的吸引力。甚至还有“天使”太太会在丈夫成功戒除酒瘾后离婚!精神分析解释这一现象为“对童年的效忠”,很多人会在选择伴侣时试图再一次完成童年的心愿。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被那些需要照顾的“大麻烦”所吸引,生活似乎变成了一部部不断重复上演的故事片,一定不要随便相信所谓“命运”的谎言,要从反醒和治疗自己开始,最好接受专业人士治疗。婚姻是两个人的舞步,等你治愈了自己的时候,要么对方也会跟着改变,要么,你找回了重新选择的力量。
性 游戏还是虐待
相对于加斯特·吉肯于1975年导演《O娘的故事》我们的《色戒》真的只能算是小学水平。那部影片叙述了一位代号“O”的年轻漂亮女人,被她的男友Rene送到巴黎郊外的一座城堡里,在那儿接受了SM女郎的训练:捆绑、鞭打和性虐待。O深深地爱着Rene,为了证明她的爱,她甘愿忍受对她的各种各样的羞辱和虐待。尽管如此,O最后还是逃脱不了被Rene为了抵债当成礼物转让给他同父异母的哥哥Stephen的命运。
为了爱,是绝大多数女人在面对病态婚姻,难以一走了之的绝对软肋。具体到性问题上,如果不是因为爱,有几个女人不会在这样的尴尬场合当场翻脸?但性爱专家们提示我们:令人愉悦的性,首先需要两个人之间基于互相尊重的坦诚对话:并不是两个人相爱,就可以体验任何方式的性。
当然,每个人对于性活动的底线,都有自己的理解。向对方坦白自己的想法,也的确需要一个过程。处理这样的问题,没有什么人人通用的必须原则。但不管怎样,美满的性是两个人的游戏,它需要双方的共同探索,而忠于自我是开始相互对话的第一步。甘愿配合的前提,是爱,而绝不应该是恐惧。一个真爱你的人,会尊重你、疼惜你,不会强迫你做不情愿的事情。所以,勇敢的做你自己,明确自己的底线在哪里是建立和谐两性关系的关键。
延伸 如何向孩子说明?
很多人在痛苦中继续忍耐,原因常常就是为了孩子。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似乎“一个完整的家”对孩子来说,永远是超越一切的必需品。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调查数据和案例报告却证明,那些具有高度“伤害性”的“完整家庭”,要比仅仅是形式上的“不完整家庭”,对于孩子会产生更严重的不良影响。
为此专业的家庭治疗师指出:即使选择了结束婚姻,我们也可以在单方面抚养孩子的过程中,采用一些更具保护性的方式方法,给孩子一个更为优质的童年。首先要向孩子说明,父母离婚是父母之间的事情,而不是由于他/她的原因。越是年龄小的孩子,这一点越是尤为重要。很多孩子会因为父母婚姻的不幸而陷入自责。另一方面,也不要试图在孩子的心中抹煞父亲的存在,多给孩子讲述父亲的优点和你们曾在相处中快乐的故事。
当然,这里不是建议大家编故事说谎。特别是对于年龄稍大些的孩子来说,家里发生的一切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要告诉孩子生活总会有遗憾,关键是明天又会是全新的一天。生活实例告诉我们,相对于要对孩子具体说些什么,身为母亲,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生活和心态做出积极的调整。一个快乐幸福的母亲,才会最终养育出快乐健康的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