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正非:再不可以忽悠中国消费者了!

 北国花生 2016-03-28


  

任正非谈常识,是一种觉性。一如潘恩当年的《常识》,撞醒了美国建国之父;任正非的常识,最先撞醒的一批人在哪里?


中牧股份董事长胡启毅问我,去巴塞罗那参加“移动世界大会”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说,最大的感受就是与任正非小型恳谈会上,任正非开场就说,“爹还是那个爹,娘还是那个娘,辘轳和女人一个都不能少”。


华为是次邀请了郑渊洁、田涛、蔡红平、秦朔、包政、吴伯凡、方兴东、苏芩、胡泳和我共10个人,参加了与任正非的在巴塞罗那的小型恳谈会。在这次恳谈会上,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任正非坚信常识。


他说华为走到今天,就是守住了常识。做企业就是要对得起客户,你给他们满意的产品,他们给你付钱养活你。华为白手起家,就是在这一点上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

  

中国企业被一轮又一轮的语言泡沫搞得晕头转向,总是想走捷径去寻找“风口”,以便可以“飞上天”。这种现代版的“守株待兔”所以流行,是因为一种走捷径的狂躁症占据了人们的心。中国企业到底该怎样活?华为对那些在困顿中迷失的中小企业到底想说什么?


任正非说,华为走到今天,就是靠着对客户需求宗教般的信仰和敬畏,坚持把对客户的诚信做到极致。


任正非说,现在供给侧改革的中心,就是提升产品的品质。你不提高品质,就会驱赶老百姓到国外去爆买。他日前见了日本代表团,他们很开心。这几年中国人到日本去抢购的总金额已经超过了3万亿人民币!3万亿人民币呀!这是个多么巨大的数字呀!他曾经在日本眼目睹这样的事实,那么多大巴士,载满了中国人,在日本狂购。都说国内市场在萎缩,怎么中国人这么巨大的购买力就外流?这是我们企业界的耻辱!


任正非说,再不可以忽悠中国消费者了。什么“物美价廉”,什么“让消费者享受低价”等等。这些东西都是靠不住的。提升产品品质,需要巨大的投入和决心,需要几十年厚积薄发。你一味低价,就没有好产品。而消费者根上的需求是好产品,是高品质的产品。企业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就把他们逼出中国,到日本等国去狂购。


确实,华为走到今天,就是一心一意提供好产品。为此,几十年如一日,每年都拿出巨额资金搞研发。过去十年,华为累积投入2400亿元搞研发,17万员工中研发人员的比例高达45%。华为在全球设立16个研发中心,31个联合创新中心,加入170多个彼岸准组织和开源组织。截止2015年12月3日,华为累计获得专利授权50337件。全世界第一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纷纷聚集在华为。任正非此次还透露,华为准备去乌克兰建立研究中心,那里有一流的科技人员需要一个环境贡献出他们的才智。


200多年前,美国作家托马斯·潘恩撰写《常识》,让在犹豫不决中的美国建国之父们,如华盛顿、富兰克林、亚当斯这些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找到了真北。


潘恩的《常识》影响深远,广受赞誉:


常识,在所有的识见中,最珍贵;常识,是大多数人不敢说的怯懦时刻说出真相;常识,是在大多数人不明白的困惑时刻说出真相。人类在许多时刻,囿于种种偏见,已经将认识对像意识形态化了。欺骗性质的言说,教科书给定的认知模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从来如此”,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真伪的潜在依据,而且成为难于逾越的智障。常识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告诉世人:皇帝并没有穿着衣服。潘恩的《常识》之所以成为影响美国人的优秀读本,就是因为他所言说的常识令人蓦然惊醒:啊,原来是这样的啊。


当下,一种走捷径的躁狂症正在肆虐中国商界。当下,五彩斑斓的泡沫,各种各样的虚妄之相,各种各样迷乱的执念、各种各样有形的无形的捆绑,已经让国人失去了自由屏蔽掉自性。我们到底该咋办?或许,唯有常识才可以撞醒国人的原力!

    

任正非谈常识,是一种觉性。一如潘恩当年的《常识》,撞醒了美国建国之父;任正非的常识,最先撞醒的一批人在哪里?


这是个很宏大的主题。2016年开年,田涛老师拨乱反正,阐述了这个主题,喊出了管理的强音:“上帝”预设的逻辑是恒定的——唯有奋斗,唯有脚踏实地,才会有个人的成功和组织的成功!有问题的管理在于漠视人的根性,在于漠视人的天赋天性所赋予人的那种巨大的无穷性!


现在企业再不可以被一些是似是而非的潮流化的观点牵着走了。那是在误人、误企呀!田涛老师拨乱反正,发出了管理的强音:

 

1、没有“问题的一代”,只有有问题的管理!


2、“上帝”预设的逻辑是恒定的——唯有奋斗,唯有脚踏实地,才会有个人的成功和组织的成功!


3、有问题的管理在于漠视人的根性,在于漠视人的天赋天性所赋予人的那种巨大的无穷性!


“人性的根本无非包含三个方面:贪婪、恐惧、惰怠。某种意义上,贪婪是人类进步的巨大动力,包括人对财富、权力、荣誉感以及成就感的贪婪。但是贪婪一旦走过某个边界,又会带来三个黑洞:腐败、山头、惰怠”。

 

“结论是:在纷乱嘈杂、花里胡哨的一切现象(包括互联网现象)背后,‘上帝‘预设的逻辑是恒定的:唯有奋斗,唯有脚踏实地,才会有个人的成功和组织的成功,而成功并非未来可靠的向导,成功易使个人或组织迷失与懈怠,所以还须长期艰苦奋斗、持续艰苦奋斗。而驱使个人、群体不懈奋斗的唯一动力是:人性。因此,没有所谓“问题的一代”,没有有问题的人,只有有问题的管理。有问题的管理普遍是漠视人性和偏离人性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