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说《柿子红了》鉴赏

 杏坛归客 2016-03-28

                      柿子红了

                                                白 

  清冷的风,挟着秋雨,刮走了整个夏天。

  柿子红了。村口老柿树下,三奶奶又开始在那里削柿皮晒柿饼了。

  向东是村子里走出来的文化人,常年背着相机跟一帮摄友们东奔西走,发表多少作品不说,混了个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倒是真的。

  小时候,他清晰地记着三奶奶是坐着鲜红苇席扎制的棚子、饰有大红门帘的马车,从三十里外的山那边拉进村里来的。她微胖不碍灵巧的身材,白里透红的脸蛋,清澈见底的眼睛里还不时闪过一丝羞涩的光。三奶奶这边一掀门帘,就把村里一些年轻人的魂给勾走了。

  三爷爷是个木匠,手巧心细出活快,在附近村子里是出了名的,也只有他才能娶回这样的婆娘。

  村子在城区向西二百多里的地方,过去要攀过九曲十八弯的牛角岭,走上老半天。现在好了,隧道打通,开车一个多小时就到。山村没有统一规划,住户还像过去一样散落在向阳的山坡上,与遍野的柿树一样自由自在。

  三十多年过来了,三奶奶依然住在她那个简易的窝棚里,围着厚厚的棉线围巾,穿着略显臃肿的棉衣裤,手脚麻利地削着柿皮。塑料薄膜围成的晾晒场上,吊起了一片连着一片的柿饼子,红艳艳的柿饼,映着她阅尽沧桑的脸,好一副秋意深远的画面。这是秋天的收获,过去可也是一冬的柴米油盐呢。

  记不清多少次了,儿子们动员三奶奶到城里住,都被她一句话给堵回去。要是你爹回来,找不到家怎么办?

  在过去那漫长的夜晚,山村人们有的是时间。大家聚在一起,家长里短闲扯拉呱,老少爷们交换抽着自家地里种的旱烟,品着孬好。那些半大不小的后生们就聚在一起玩玩牌,打打闹闹,往往是谁家媳妇漂亮就往谁家钻。他们认准了三爷爷经常做工不在家,有事没事偏往他家里跑。耍着玩着,个别人就忍不住戳七弄八,捏捏胳膊摸摸脚,占点小便宜。只要不太过分,三奶奶也就一笑而过。

  一年后,大儿子出生,长得虎头虎脑人见人爱。那帮年轻人就凑在一起闲磨牙,这个说是我的,像我;那个说是他的,像他。虽说谁也没在三爷爷面前叨叨,风言风语还是传到他的耳朵里。一阵子他没事找事,摔盆子砸碗地跟三奶奶闹别扭,三奶奶也不稀跟他计较。后来,他就不出去找活干了。二小子出世了,家里越发紧张起来,三爷爷也只是在附近找点零活干,从不在外面过夜。

  那年,公社里赶工期修建会议礼堂,把周围村里木匠窑匠全抽调了去。大家吃住都在工地上,要求加班加点不准回家。三爷爷是十二分的不乐意,推来推去不想去。直到被外号叫花心大萝卜的村支书找来,狠狠地骂了一顿,他才磨磨蹭蹭去报到。

  没过几天,他找了个由头就往回跑。到家的时候,天已漆黑一片。临近了,他看见一个黑影,从家门口方向一闪而过,像极了村支书的样子。三爷爷的心“倏”得一下收紧了。

  三爷爷蹲在自家门前,抽完了满满的一大荷包旱烟。

  天亮时,他悄悄走进屋里。对睡在炕上的三奶奶说,公社当官的安排我去东北买木料,短时间不回来了。三奶奶追出来问,那要到什么时候?他头也没回撂下一句,柿子红了的时候!从此就再没见面。

  …………

  三奶奶,三奶奶,我给你照张像吧?

  老嚒瞌碴眼的有什么好看的,不照,不照。

  好看着哩。如果发表获奖了,你就成了名人啦,到那时,全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了呢。

  啊!噢……那你等会儿,等会儿哈。她一溜小跑走进屋里。

  过了好半天,才见她身穿红袄,下着青裤,头发梳得铮明瓦亮,一只手不停地把那一缕银丝往耳朵后面掖着,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夕阳的光辉斜洒下来,笼罩着炊烟四起的小山村,古老苍劲的柿树上挂满了数不清的小灯笼。三奶奶站着简陋的门前,背后是一片接着一片串在一起的柿饼子,堆满皱褶的脸庞上洋溢着祈望的笑容,一双眸子熠熠生辉。

  咔嚓、咔嚓……相机凝固了这一个瞬间。

  向东的摄影作品获奖了,特别是《柿乡风情--守望》那个片子,获得了这次全国摄影赛的唯一大奖。

    北京农展馆的展览大厅内人头攒动,他发现一位花白头发的老人,久久伫立在那幅作品前,看了又看。

 

【杨晓敏鉴赏】

    《柿子红了》贴近生活本色,精心讲好故事,少刻意轻渲染,情节淡化不失韵味,情感流露恰到好处。情感的表述以及对生活事物的认知和感触,或忧伤喜悦,或悲悯遗憾,其实是作者对生活的体味。

    三奶奶年轻时颇有姿色,人又随和,只要村里后生的玩笑不过火皆是一笑而过,不料却招来三爷爷的误解,一气谎称出公差竟然离家出走。当日三奶奶曾询问归期,三爷爷撂下一句话“柿子红了的时候!”貌似一句留情的话,三奶奶苦守老家等待三爷爷三十多年,每每孩子们动员三奶奶到城里住,都被她以三爷爷回来找不到家为由作罢。

    这篇作品写的如诗如画,有一种大自然的抒情之美。每年秋天柿子红了,三奶奶就忙着削柿皮晒柿饼,红艳艳的柿饼,映着三奶奶阅尽沧桑的脸,好一副秋意深远的画面。而当摄影家向东欲将此美景收入镜头时,三奶奶先是拒绝,后又听闻照片若发表获奖,全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自己时,三奶奶竟然梳理打扮一番主动拍照。“夕阳的光辉斜洒下来,笼罩着炊烟四起的小山村,古老苍劲的柿树上挂满了数不清的小灯笼。三奶奶站着简陋的门前,背后是一片接着一片串在一起的柿饼子,堆满皱褶的脸庞上洋溢着祈望的笑容,一双眸子闪闪放光。” 间或的闲笔,读来令人赏心悦目。

    结尾时,照片中的三奶奶和照片前的三爷爷,穿越岁月和空间久别重逢,画面虽然略为凄美和惆怅,却又不失温暖和美感。作品用一张照片的拍摄过程以及获奖,自然而然引出一段情感往事,人物、故事、情感因为岁月而多了沧桑、有了厚重。文字叙述舒缓有致,自然景色暗合当事者心态,颇有一番意蕴,也表达出作者难以自抑的侧隐心态。

                      柿子红了

                                                白 

  清冷的风,挟着秋雨,刮走了整个夏天。

  柿子红了。村口老柿树下,三奶奶又开始在那里削柿皮晒柿饼了。

  向东是村子里走出来的文化人,常年背着相机跟一帮摄友们东奔西走,发表多少作品不说,混了个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倒是真的。

  小时候,他清晰地记着三奶奶是坐着鲜红苇席扎制的棚子、饰有大红门帘的马车,从三十里外的山那边拉进村里来的。她微胖不碍灵巧的身材,白里透红的脸蛋,清澈见底的眼睛里还不时闪过一丝羞涩的光。三奶奶这边一掀门帘,就把村里一些年轻人的魂给勾走了。

  三爷爷是个木匠,手巧心细出活快,在附近村子里是出了名的,也只有他才能娶回这样的婆娘。

  村子在城区向西二百多里的地方,过去要攀过九曲十八弯的牛角岭,走上老半天。现在好了,隧道打通,开车一个多小时就到。山村没有统一规划,住户还像过去一样散落在向阳的山坡上,与遍野的柿树一样自由自在。

  三十多年过来了,三奶奶依然住在她那个简易的窝棚里,围着厚厚的棉线围巾,穿着略显臃肿的棉衣裤,手脚麻利地削着柿皮。塑料薄膜围成的晾晒场上,吊起了一片连着一片的柿饼子,红艳艳的柿饼,映着她阅尽沧桑的脸,好一副秋意深远的画面。这是秋天的收获,过去可也是一冬的柴米油盐呢。

  记不清多少次了,儿子们动员三奶奶到城里住,都被她一句话给堵回去。要是你爹回来,找不到家怎么办?

  在过去那漫长的夜晚,山村人们有的是时间。大家聚在一起,家长里短闲扯拉呱,老少爷们交换抽着自家地里种的旱烟,品着孬好。那些半大不小的后生们就聚在一起玩玩牌,打打闹闹,往往是谁家媳妇漂亮就往谁家钻。他们认准了三爷爷经常做工不在家,有事没事偏往他家里跑。耍着玩着,个别人就忍不住戳七弄八,捏捏胳膊摸摸脚,占点小便宜。只要不太过分,三奶奶也就一笑而过。

  一年后,大儿子出生,长得虎头虎脑人见人爱。那帮年轻人就凑在一起闲磨牙,这个说是我的,像我;那个说是他的,像他。虽说谁也没在三爷爷面前叨叨,风言风语还是传到他的耳朵里。一阵子他没事找事,摔盆子砸碗地跟三奶奶闹别扭,三奶奶也不稀跟他计较。后来,他就不出去找活干了。二小子出世了,家里越发紧张起来,三爷爷也只是在附近找点零活干,从不在外面过夜。

  那年,公社里赶工期修建会议礼堂,把周围村里木匠窑匠全抽调了去。大家吃住都在工地上,要求加班加点不准回家。三爷爷是十二分的不乐意,推来推去不想去。直到被外号叫花心大萝卜的村支书找来,狠狠地骂了一顿,他才磨磨蹭蹭去报到。

  没过几天,他找了个由头就往回跑。到家的时候,天已漆黑一片。临近了,他看见一个黑影,从家门口方向一闪而过,像极了村支书的样子。三爷爷的心“倏”得一下收紧了。

  三爷爷蹲在自家门前,抽完了满满的一大荷包旱烟。

  天亮时,他悄悄走进屋里。对睡在炕上的三奶奶说,公社当官的安排我去东北买木料,短时间不回来了。三奶奶追出来问,那要到什么时候?他头也没回撂下一句,柿子红了的时候!从此就再没见面。

  …………

  三奶奶,三奶奶,我给你照张像吧?

  老嚒瞌碴眼的有什么好看的,不照,不照。

  好看着哩。如果发表获奖了,你就成了名人啦,到那时,全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了呢。

  啊!噢……那你等会儿,等会儿哈。她一溜小跑走进屋里。

  过了好半天,才见她身穿红袄,下着青裤,头发梳得铮明瓦亮,一只手不停地把那一缕银丝往耳朵后面掖着,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夕阳的光辉斜洒下来,笼罩着炊烟四起的小山村,古老苍劲的柿树上挂满了数不清的小灯笼。三奶奶站着简陋的门前,背后是一片接着一片串在一起的柿饼子,堆满皱褶的脸庞上洋溢着祈望的笑容,一双眸子熠熠生辉。

  咔嚓、咔嚓……相机凝固了这一个瞬间。

  向东的摄影作品获奖了,特别是《柿乡风情--守望》那个片子,获得了这次全国摄影赛的唯一大奖。

    北京农展馆的展览大厅内人头攒动,他发现一位花白头发的老人,久久伫立在那幅作品前,看了又看。

 

【杨晓敏鉴赏】

    《柿子红了》贴近生活本色,精心讲好故事,少刻意轻渲染,情节淡化不失韵味,情感流露恰到好处。情感的表述以及对生活事物的认知和感触,或忧伤喜悦,或悲悯遗憾,其实是作者对生活的体味。

    三奶奶年轻时颇有姿色,人又随和,只要村里后生的玩笑不过火皆是一笑而过,不料却招来三爷爷的误解,一气谎称出公差竟然离家出走。当日三奶奶曾询问归期,三爷爷撂下一句话“柿子红了的时候!”貌似一句留情的话,三奶奶苦守老家等待三爷爷三十多年,每每孩子们动员三奶奶到城里住,都被她以三爷爷回来找不到家为由作罢。

    这篇作品写的如诗如画,有一种大自然的抒情之美。每年秋天柿子红了,三奶奶就忙着削柿皮晒柿饼,红艳艳的柿饼,映着三奶奶阅尽沧桑的脸,好一副秋意深远的画面。而当摄影家向东欲将此美景收入镜头时,三奶奶先是拒绝,后又听闻照片若发表获奖,全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自己时,三奶奶竟然梳理打扮一番主动拍照。“夕阳的光辉斜洒下来,笼罩着炊烟四起的小山村,古老苍劲的柿树上挂满了数不清的小灯笼。三奶奶站着简陋的门前,背后是一片接着一片串在一起的柿饼子,堆满皱褶的脸庞上洋溢着祈望的笑容,一双眸子闪闪放光。” 间或的闲笔,读来令人赏心悦目。

    结尾时,照片中的三奶奶和照片前的三爷爷,穿越岁月和空间久别重逢,画面虽然略为凄美和惆怅,却又不失温暖和美感。作品用一张照片的拍摄过程以及获奖,自然而然引出一段情感往事,人物、故事、情感因为岁月而多了沧桑、有了厚重。文字叙述舒缓有致,自然景色暗合当事者心态,颇有一番意蕴,也表达出作者难以自抑的侧隐心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