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捂”到底该咋捂?每位家长要牢记

 新浪跃春江 2016-03-28

春天来了,然天气喜怒无常,全国多地重复着升温—降温—升温的节奏,此时,感冒、过敏、上火、关节炎等疾病也特别容易找上门。学会正确的“春捂”,能帮你把疾病挡在外面哦!

 

 

春捂也需要看年龄

“春捂”并非一概而论,也是因人而异的,年轻力壮的人可以适当冻一冻,而老年人以及婴幼儿大多经不起太冷的刺激,还有一些慢性病患者则对寒凉的刺激更加敏感,稍不注意就会引起疾病发作。因此如果“捂”时不觉得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即便气温稍高于15℃,也不必急着脱衣服。如果觉得“捂”了身体出汗,则需要早点换装,不然“捂”出了汗,被风一吹反而更容易着凉。

要捂哪些重点部位?

首先,护好“前心贴后背”。

我常对家长们讲,胳膊腿等,凉一点不要紧,可以适当冷一点,冻一冻。但是腰部、腹部、背部等部位不能冻。腹部属阴,脾为至阴,最不能受凉。受凉则会引起腹痛腹泻,日久脾胃受损。后背受凉最容易导致寒邪入侵肺部,引起感冒、发热。腰部也不可以受凉,腰部着凉容易导致寒邪侵犯腰腹部,导致腹部的疼痛。

 

次,手脚头项需保暖。

哪些情况要“春捂”?

(1)体质虚寒者最好要捂一捂。体质虚寒主要表现有容易怕冷,平时容易打喷嚏,流鼻涕,面色有些发白等表现。

(2)像体质较弱的儿童适合“捂一捂”。平时容易感冒咳嗽,有慢性咳嗽以及哮喘,容易劳累,精力不振,面色发黄等体质虚弱者宜捂一捂。

(3)患病期间也要捂一捂。

(4)天气忽冷忽热时宜捂一捂。

咳不容缓一书(淘宝、当当等各大网站有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