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协调的问题
鼓钟将将1,淮2水汤汤3,忧心且伤。淑4人君子,怀5允6不忘。 鼓钟喈喈7,淮水湝湝8,忧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9不回10。 鼓钟伐11鼛12,淮有三洲,忧心且妯13。淑人君子,其德不犹14。 鼓钟钦钦15,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16以南17,以籥18不僭19。 【译文】鼓响大钟铿锵锵,淮水奔流沸汤汤,心里又忧又悲伤。善良美好的君子呀,怀念承诺不会忘。 鼓响大钟声喈喈,淮水奔流水潺潺,心里又忧又伤悲。善良美好的君子呀,人生规律不违背。 敲钟夸耀我大鼓,声音响彻淮三洲,心里又忧又扰动。善良美好的君子呀,人生规律不踌躇。 鼓响大钟声钦钦,既鼓瑟来又弹琴,吹笙击磬同调音。奏起雅乐和南乐,排箫不会超此音。 【说明】《鼓钟》诉说的是乐器协调的问题。这是一首在家族内部小型宴会上唱的雅歌,歌者面对着西周末代极为动荡的年代,面对着人们勾心斗角的社会现状,不由怀念起周朝初期那美好的社会。乐器的不和谐,反映出人们之间的不团结,而人与人之间不团结,使得人们不得不大力提倡仁爱。歌者通过描述七种乐器的同奏,借此寄希望于人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要象许多乐器同奏一首歌一样,使人们都能达到一种协调。 —————————————————— 【注释】1.将:(qiāng腔)将将:象声词,即锵锵,撞击之声。《诗·郑风·有女同车》:“将翱将翔,佩玉将将。”《诗·秦风·终南》:“佩玉将将,寿考不忘。”《诗·大雅·緜》:“迺立应门,应门将将。”《诗·周颂·执竞》:“磬筦将将,降福穰穰。”《诗·鲁颂·閟宫》:“白牡骍刚,牺尊将将。” 2.淮:(Huái怀)水名。也称淮河。《书·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周礼·职方式》:“其浸淮泗。”《尔雅》:“江淮河济为四渎。”《说文》:“淮,淮水也。”朱骏声曰:“出今河南南阳府桐柏县桐柏山,经安微至江苏清河县合于河,经安东县至云梯关入海。” 3.汤:(tāng镗)《诗·齐风·载驱》:“汶水汤汤,行人彭彭。”《诗·小雅·沔水》:“沔彼流水,其流汤汤。”《诗·大雅·江汉》:“江汉汤汤,武夫洸洸。”《后汉书》:“金汤失险,车书共道。”这里用为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之意。 4.淑:(shū梳)假借为“俶”。《书·毕命》:“旌别淑慝,表厥宅里。”《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大雅·桑柔》:“其何能淑,载胥及溺。”《诗·鲁颂·泮水》:“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尔雅》:“淑,善也。”《楚辞·招魂》:“九侯淑女。”《孟子·尽心上》:“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荀子·劝学》:“淑人君子,其仪一兮。”这里用为善良、美好之意。 5.怀:(huái槐)《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人。”《诗·小雅·皇皇者华》:“駪駪征夫,每怀靡及。”《诗·大雅·烝民》:“每怀靡及。四牡彭彭,八鸾锵锵。”《诗·周颂·时迈》:“怀柔百神。”《楚辞·悲回风》:“惟佳人之独怀兮。”《说文》:“怀,思念也。”这里用为想念、怀念之意。 6.允:(yǔn殒)《易·升·初六》:“允升,大吉。”《书·大禹谟》:“祗载见瞽瞍,夔夔斋傈,瞽亦允若。”《诗·小雅·采芑》:“陈师鞠旅,显允方叔。”《诗·大雅·常武》:“王犹允塞,徐方既来。”《诗·周颂·小毖》:“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尔雅·释诂上》:“允,信也。”《正字通·儿部》:“今俗许诺曰允。”这里用为相信而承诺答应之意。 7.喈:(jiē阶)《诗·郑风·风雨》:“鸡鸣喈喈。”《诗·小雅·出车》:“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诗·大雅·卷阿》:“菶菶萋萋,雝雝喈喈。”《楚辞·悼乱》:“鶬鶊兮喈喈。”《说文》:“喈,鸟鸣声也。”这里用为声音之意。 8.湝:(jie结)《说文》:“湝,水流湝湝也。从水,皆声。”这里用为水流动的样子之意。 9.德:(dé得)《易·讼·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书·大禹谟》:“政乃乂,黎民敏德。”《诗·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诗·小雅·谷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诗·大雅·思齐》:“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诗·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老子·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庄子·天地》:“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德何如可以王矣?”《荀子·劝学》:“荣辱之来,必象其德。”《韩非子·扬榷》:“德者,核理而普至。”这里用为客观规律之意。 10.回:(huí洄)《诗·大雅·大明》:“厥德不回。”《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求福不回。”《诗·鲁颂·閟宫》:“赫赫姜嫄,其德不回。”《孟子·尽心下》:“经德不回,非以干禄也。”《后汉书·苏竟传》:“求福不回。”这里用为违背之意。 11.伐:(fá乏)《书·大诰》:“乃有友伐厥子,民养其劝弗救?”《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诗·小雅·宾之初筵》:“醉而不出,是谓伐德。”《管子·宙合》:“功大而不伐,业明而不矜。”《老子·二十二章》:“不自伐,故有功。”《论语·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荀子·仲尼》:“无伐德之色。”《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每一令出,平伐其功。”这里用为夸耀之意。 12.鼛:(gao高)古代召集人的一种大鼓。《诗·大雅·緜》:“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13.妯:(chou优)《说文·女部》:“妯,动也。”《方言》卷六:“妯,扰也。人不静曰妯。齐宋曰妯。”郭璞注:“谓躁扰也。”这里用为扰动、不平静之意。 14.犹:(yóu由)《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犹!”《诗·小雅·斯干》:“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诗·大雅·抑》:“訏谟定命,远犹辰告。”《老子·十五章》:“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楚辞·离骚》:“心犹嶑而狐疑。”《荀子·议兵》:“王犹充塞。”这里用为踌躇疑惧之意。 15.钦钦:(qīn亲)象声词,敲打钟时发出的声音。 16.雅:(yǎ哑)指雅乐。《雅》分有《大雅》和《小雅》,是描写王族或京城附近人们生活的诗词歌赋。《论语·子罕》:“《雅》、《颂》,各得其所。” 17.南:(nán男)指《风》篇中的《召南》。《晋书》:“周始二《南》,《风》兼六代。” 18.籥:(yue跃)《诗·邶风·简兮》:“左手执籥。”《诗·小雅·宾之初筵》:“籥舞笙鼓。”《孟子·梁惠王下》:“管籥之音。”《荀子·乐论》:“筦籥发猛,埙箎翁博。”《礼记·明堂位》:“苇籥,伊耆氏之乐也。”这里用为古管乐器之意。似排箫。 19.僭:(jiàn渐)《书·汤诰》:“天命弗僭,贲若草木。”《书·洪范》:“曰僭,恒旸若。”《《诗·大雅·抑》:“不僭不贼,鲜不为则。”《荀子·致士》:“赏不欲僭,刑不欲滥。”《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诸侯僭于天子。”《汉书·五行志》:“庶位逾节兹谓僭。”这里用为过分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