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视角丨同样是学霸妹子,为啥她俩红了,而她却没有?

 yfpy1234 2016-03-28

 占豪 占豪


前两天有一个学传播的大学生小战友提出问题,他说他最近观察一个事件很有趣,同样是学霸妹子,同样是被美国名牌大学录取,同样有媒体报道,为何双胞胎的姐妹红了,而另一个却一闪而过?这位小战友问这背后到底有怎样的传播逻辑。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还真是问对人了,关于营销传播占豪还真是妥妥的专业人士,借这位战友的问题,个人就谈一下看法,供战友们参考应用。


这两起事件,一个是南京的一对在上海复旦大学读书的双胞胎姐妹,刚刚双双收到美国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一对漂亮的美女学霸双胞胎,4年前是从南京外国语学校被保送到复旦大学的。此事一被曝光,即被广泛传播,双胞胎姐妹孙雨朦和孙雨彤频上新浪微博热搜,现在两人的微博粉丝一个30万,一个24万,几天时间嫣然已成网红。



另一件事也很值得是安徽一位大四的女学霸王一茗,她凭借自己在大学四年的努力,收到了12所美国名校的博士录取通知书。有没有搞错?一个中国大四学生,竟然收到12所美国名校博士的录取通知书。美国的博士录取是很严格的,读下来更加严格,这位女学霸是妥妥的真学霸。据媒体的报道,凭着对所学专业的喜爱,从大二开始,她一有时间就泡在实验室。大学期间,她还参加了多个国际实验室项目,在知名杂志上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大学期间,还曾担任院学生会干事,还是院足球队主力队员。要说这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女学霸,也有炒作的点,可为何前者就红了,后者就没红呢?


其实,这事和媒体传播的规律有关。任何一个事件的传播,一定有其独特的吸引力和炒作的噱头才会被广泛传播。我们不妨拿两件事来对比一下:


一、前者关键词更抢眼。


前者孙氏姐妹身上有很多关键词,美女、双胞胎、学霸、哈佛、同时被录取、上海复旦,这些关键词连起来就是:上海复旦大学的一对漂亮的双胞胎姐妹同时被全球顶尖学府哈佛大学同时录取。看看,这些关键词连起来是不是会引发很多人的兴趣?首先,美女就够吸引人了,又是双胞胎美女就更抢眼了,关键还是中国顶尖学府的学霸且同时被全球顶尖学府同时录取,这事到哪都会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所以,舆论一定会选择性地对这样的事情进行更加广泛的传播。


相比前者,后者王一茗学业方面绝不亚于前面两姐妹,甚至要胜过两姐妹,但她身上却没有这么多关键词和标签,虽然媒体也对王一茗冠以美女学霸,但相比前面两姐妹的颜值还是有点差距。于是,舆论在选择传播时就一定更加选择前者而非后者。


二、前者更加贴近社交媒体,而后者则在实验室中。


孙氏姐妹有自己的微博,微博中贴了大量自己的美照,所以当媒体一扒出两姐妹,立刻就有了炒作的噱头。试想,那么多素材可以用,又利于传播,当然媒体就会很快选择。后者大学生活主要在实验室中,学业一定是杠杠的,但因为缺乏炒作素材,舆论自然也就不会像前者那样关注了。另外,孙氏姐妹还参加过《鲁豫有约》、《一站到底》,还主持过金融论坛,可以说早已与媒体有过不小的渊源。后者王一茗则是纯理科生,她在意的是实验室里的学习和试验,这些事既不是她关心的也是她不会关注的。所以,体现在舆论上就会有很大差别。


三、前者消息爆炸更早。


前者消息先出,后者消息后出,不过这并非核心元素,因为如果两则消息时间点调换一下,在舆论传播中依然还会是两姐妹胜出。不过,如果王一茗的消息先出的话,相对来说大家对王一茗的印象会加深。但由于是更利于传播的两姐妹的消息先出,所以后面再有类似的消息就被舆论选择性地忽略了。


没办法,这就是舆论传播的特点。当然,对于很多人从事的很多行业来说,懂得这种舆论传播的特点对工作都是有益的。只是,这里也提醒一下,千万不可为了炒作而炒作,因为恶炒容易流俗,很多时候是得不偿失的,或者是让人觉得恶俗的。炒作,也有正能量和负能量之分,像上述两件事其实都是正能量,都是很值得传播和炒作的好事,只是前者更适合传播而已。

原创不易,认可价值,动手指点并转发,就是最好的支持与肯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