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之家微信号:stamphome 极具人气的集藏社交新媒体,邮币卡收藏爱好者的交流家园! 普通邮票与我们每年买的年册邮票有什么区别?什么是普通邮票?其实普通邮票只是邮票分类的其中一种形式上的类别。通俗的讲,普通邮票就是供邮寄各类邮件贴用的通用邮票,所以在我国的香港,“普通邮票”就叫做“通用邮票”。普通邮票由于是满足邮政业务需要的,所以可以反复印刷,虽然其发行量比较大,但是就是由于多次印刷而带来了多种版式,也成为集邮爱好者们收藏和研究的对象之一。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谈谈并不普通的“普通邮票”吧!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是英国发行的黑便士,这枚邮票其实就是满足我们邮政业务需求而印刷,黑便士在短短的8个月内就印刷了11版,7200万枚。所以可以说“黑便士”邮票名副其实就是一枚普通邮票。 到目前为止,新中国发行的普通邮票按照国家的编号来说,已经发行了33套(包括文革期间发行的“普无号”无编号普通邮票),这些普通邮票发行当时在为邮政业务有序开展服务的同时,其图案也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比如新中国才成立时,我国就在1950年2月开始,直至1951年4月共发行5套35枚同图案的“天安门”普通邮票,这些邮票图案都基本相同,只是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了邮票的面值。 新中国的第一套普通邮票 为什么说普通邮票“不普通”呢?主要就是普通邮票在多次印刷中或制版、或人为的出现差错而在同一版式之间存在不同。比如,我国的邮票专用纸生产和印刷是分开的,在生产邮票用纸时我们就已经把邮票背胶刷在纸上,但是在印刷过程中,我们的印刷工人偶尔不小心,把邮票背胶的一面当做图案一面放入印刷机印刷,这样就出现在所谓的“胶面印”邮票,当然这种邮票是极其少数的,也很珍稀。 看看上图,这个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民居”普通邮票其中的一枚云南民居,大家能看出这套普通邮票有什么不同吗?除了印刷的颜色一深一浅,说明是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版别印刷的。但是我们再仔细看,发现他们的齿孔有所不同吗?左边一枚的邮票俗称“细齿”邮票,邮票的齿孔要小而密一些,右边的“粗齿”邮票齿孔要大而疏一些。其实通过这枚“云南民居”普通邮票的齿孔度数我们就可以判断这枚邮票整版的枚数了。“细齿”邮票的整版枚数是60枚,而粗齿邮票的整版枚数是100枚,是因为在不同的时间印刷时,我们的这枚邮票的整版版式也发生了变化。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套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发行的一组经典普通邮票: 这套邮票是“祖国风光”邮票,在邮票目录上其实有“普21”、“普22”和“普22甲”三种,大家看到小编展示的这17枚就属于“普21”全部采用雕刻版印刷,邮票背面全部都应该有背胶,但是有其中一枚例外,这就是3分票的“黄果树瀑布”,这枚邮票就有一种版式是采用了没有刷胶的邮票纸印刷。随后,我们发行的“普22”祖国风光邮票只有5枚,是采用了“普21”中的黄果树瀑布、万里长城、天山、海南风光和东北林海这五枚邮票图案再次制版印刷,只是这次的印刷版别也改为了影写版了,1982年我国试行邮件分拣自动化工作,又将其中的海南风光、万里长城、东北林海这三种最常用面值的邮票再版加上磷光条,产生了“普22甲”邮票,邮票图案上加印磷光条的目的就是为了配合邮件分拣自动化,但是这项工作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推动较难,所以磷光邮票后面也再未在普通邮票上出现过。(贵阳集邮) |
|
来自: 老刘tdrhg > 《1、钱币/票证/首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