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红楼梦》这本书,真是千古奇书,不仅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设置巧妙,更让人赞叹的是,书里描写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十足的文化,而每个细节都与这家族的沉浮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纵观《红楼梦》,里边的药物出现了不少,下面就来看一看这个贵族家庭的药物与整个家族的衰败有哪些联系? 人参养荣丸:对于林黛玉是毒药
现在中医认为人参养荣丸中的人参是滋补的药材,贾母服用可以,但林妹妹服用不太妥当。林黛玉的病像是肺结核,阴虚内热,症状主要是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人参是一味补气的要药,贾母作为老人,气血俱衰,人参养荣丸以人参为主药,辅以其他补气之药,补气补血,自然对症。然而,此药虽性味中和却属温性,温热药久服则伤阴,会口舌干燥,渴饮烦躁,与黛玉的病机有悖。林黛玉先天不足体质薄弱,阴体虚弱,阳气本就虚亢,加之性格多疑忧虑多思,生命的能量太过释放,阳气收藏不够,这叫阴虚火旺,应该滋阴降火。人参补气,气有余便是火,这时的火,又称壮火,属病理之火。壮火食气,会使人机能亢奋,身体内的营养物质消耗得多。如果服用人参,等于火上浇油,更加虚耗阴气。因此,人们平常说的,人参太热,补多了上火,也就是这个道理。林黛玉的离去,意味着自由爱情不被认同,预示着贾府必将衰落。 冷香丸:“可巧”的机缘,人间的甘苦
脂砚斋评说,白花之蕊:白,纯也,蕊,花之精髓也。这里是比喻癞僧、跛道所代表的纯洁、高贵的出世精神。牡丹、荷花、芙蓉、梅花又分别对映了春、夏、秋、冬四季。蜂蜜、白糖是个“甘”的、“黄柏煎汤”是“苦”的,比喻要想达到精神上的最高境界,不仅要阅尽世态炎凉,更需遍尝人间甘苦。 “可巧”二字,既是指一种机缘,更是指一种慧根。只有在精神本质上能够超越尘俗欲念的女性,才能具有这种慧根,获得这种机缘。在小说的诸多女性形象中,惟有宝钗本质上能够超越尘俗。而黛玉与凤姐,如前所述,在小说中则分别带有了儒家与法家,对于入世的执著欲念。故而,她们的病终不可治。即使得了“冷香丸”的配方,也遇不上如此“可巧”的机缘。于是,宝钗在钗黛二人的关系构架当中,也就自然而地成为了作者理想人格和“出世”高情的寄托! 贾宝玉所配之药:“俗药”亦有隐喻,与冷香丸相对应
这药正好配给了林黛玉,不说药性,只这药方就太俗。作者似乎有意用它和冷香丸了一种对应:一冷一热,一雅一俗。“冷香丸”的象征性似乎更明显一点。《红楼梦》中,林黛玉与薛宝钗往往是并列的两面。有人说,如果把两人合一,就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女子了;也可能人物原型只有一个,作者把一人的不同方面写成了两个人。脂批说:“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所以,太虚幻境中的警幻之妹,她“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名字就叫“兼美”。对于药,作者也一人配一副,形成对应。 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隐藏着惊天秘密
人参 白术 云苓 熟地(有人弹劾、北静王数度、扬言令其、太虚幻境) 归身 白芍 川芎 黄芪(归天、北静王嘱、要串联、皇帝) 香附米 醋柴胡 怀山药 真阿胶(想秘密、错栽汝、坏事了、贾珍心焦) 延胡索 灸甘草(延误事、就赶早) 引用建莲子七粒去心 红枣二枚(引用绢梁立刻去死、玉玺印二枚) 祛邪守灵丹及开窍通神散:心病还需心药医
其实,宝玉的病明明是紫鹃试探出来的,可见宝黛二人感情不一般,而最后治好宝玉的病的根本就不是什么祛邪守灵丹及开窍通神散之类的药物,而是紫鹃的一番解说。宝玉是心病,心病当然心药医。 牛乳蒸羊羔:贾母的慈心大打折扣
这味药堪称最残忍的一味药了,残忍度堪比生吃猴脑。具体怎么做呢?根据《齐民要术·饮食篇》当中记载,就是要为怀胎的母羊做人流手术,将养胎取出。摘净羊胎上的乳毛,放置盆中用冷活水冲泡2个小时,拔净血水,去掉粘液。将羊胎浸烫至羊胎皮绷起时,再用冷开水洗净,沥干水分后用盐、茅台酒、胡椒粉将羊胎里外擦匀备用。用一紫砂锅,放入鸡汤、鲜奶、盐、鸡精、葱姜、银耳和羊胎,用棉纸封住砂锅口,入笼蒸烂,上席时拣去葱姜即成。 看完这些,你就会不禁感叹到原来贾府之兴亡完全在意料当中了。贾母每日享清福也就算了,原来那套慈悲之术都是装出来的。心口不一,但凡有慈悲之心,怎么会吃这么残忍的一味药。贾府之衰落,在统治者的表现上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了,贾赦的荒淫无度,贾政的迂腐不堪,王夫人的内心毒辣。加上这么一个残忍的小细节,贾府中的大家长实在是堕落不堪。 除了上述这些药之外,书中还有提到独参汤(贾瑞之死)、香雪润金丸(金钏之死)、延年神验万全丹(二十七回)、依佛哪(五十二回)、医治棒疮的药(宝玉挨打、贾赦强取石呆子的扇子),第四十二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后平儿提到的梅花点舌丹、紫金锭、活络丹、催生保命丹等药物。这些药在书中衬托了人物的身体状况外,也从另一个方面展示了贾府的贵族的生活,更揭示了贾府在穷奢极欲当中必然走向衰落的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