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红外光学系统

 郑公书馆298 2016-03-28



  1 概述

  • 作用:就是接收辐射能量,并把它传送给探测器。

  • 特点:

    1. 多采用反射式和折反式系统

      光学玻璃的透光特性及机械性能,限制了透镜系统在红外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2. 性能评定是以与探测器匹配的灵敏度、信噪比为主

      红外系统属光电子系统,接收器是光电器件,分辨率受到光电器件尺寸的限制,对光学系统的要求有所降低。

    3. 视场小,孔径大

      探测器接收面积较小、反射系统没有色差、系统对象质要求不高。

    4. 采用扫描器

      当探测器阵列为线列时,为实现对空间目标的扫描成像,常采用扫描器。

    5. 波长的特殊性使得系统的重量重、成本高

      常用红外波段的波长约为可见光的5~20倍,要得到高分辨率的系统,必须有大的孔径。

  • 设计光学系统时应遵循的原则:

    1. 光学系统与目标、大气窗口、探测器之间的光谱匹配。

    2. 接收口径、相对孔径尽可能大,以保证系统有高的灵敏度。

    3. 系统应对噪声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4. 系统的形式和组成应有利于发挥探测器的效能。

    5. 系统和组成元件力求简单,减少能量损失。

    6. 根据不同要求,选择合适的元件组成所需的系统。


    2 光学系统的主要参数

    2.1光阑、入瞳

  • 在光学系统中起拦光作用的透镜和屏孔统称为光阑。


    孔径光阑:决定最小入射光束截面积的光阑,如透镜的边框MN和特加的圆孔光阑I。

    视场光阑:限制物空间的被成像范围,如光阑II。

  • 入射光瞳:通过光学系统的光束的最大孔径角,描述目标辐射能量有多少为光学系统接收。

    AB是系统的孔径光阑。从F点来看,AB的大小相当于以孔径光阑为物,通过透镜L在物空间所成的像AB,这个像的边缘对物点F所作的张角,就是通过光学系统的光束的最大孔径角。光阑AB的像AB就称为系统的入射光瞳。

     

    2.2相对孔径、F/数

    1、焦距

  • F点为像方焦点,F点为物方焦点;

  • 过F点且垂直于光轴的平面称为像方焦面;

  • H为象方主点,H为物方主点;

  • 象方主点与像方焦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后焦距f,一般称焦距。

    2、相对孔径

       像面上的辐照度与光学系统的相对孔径的平方成正比,要增加像面的辐照度,必须增加相对孔径。

    3、F/数

    F/8表示系统的焦距为入瞳直径的8倍。

  • 相对孔径或F/数是衡量光学系统聚光能力的一个参数。

      像面上的辐照度为

    4、F/数与数值孔径

  • 光学系统在空气中使用时,数值孔径与F/数的关系为

  • 数值孔径和F数都可用来表示物镜的聚光能力,物在有限远时,如显微系统,较多用数值孔径;物在无穷远时,如望远系统,较多用F数。

      

    2.3视场(FOV)、瞬时视场(IFOV)

  • 视场是探测器通过光学系统能感知目标存在的空间范围。

    度量视场的立体角称为视场角,习惯上常用平面角表示。

  • 大多数红外系统的探测器放在光学系统的焦面上,探测器本身就是视场光阑,垂直和水平视场角可分别表达为:

  • 由多个探测元组成线阵或面阵探测器时,将单个探测元所对应的视场称为瞬时视场(IFOV),而将线阵或面阵探测器所对应的视场称为光学视场(FOV):

  • 单元探测器的红外系统,其光学视场和瞬时视场是一致的;线阵或面阵探测器的瞬时视场角与单元探测器相同,光学视场则与具体的光机扫描方式和面阵大小有关。

        

    2.4焦深、景深

  • 会聚到焦点的光束,在焦点处光束的截面积最小;在焦点两侧的一个短距离内,光束的截面积近似相等,这一距离称为焦深。

    根据波像差理论,焦深为:

  • 当物距变化时,只要像面位置与理想像面轴向位置的偏差不超过焦深,像点的亮度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 将像的移动等于焦深的物距变化称为景深。

  • 如光照足够,可以减小光圈,即增加F数来增加景深。

     

    2.5光学增益

    总  结:

  • 小F数的光学系统具有较强的聚光能力,设计中应尽量减小F数;但大F数有助于增加景深;小F数、大孔径红外系统的重量重、成本高,会带来象差方面的其它影响。

  • 实际应用中,有两类典型的光学结构,一类是F数较小、视场较大的折射式系统;另一类是F数较大、视场较小的反射式或折反射式系统。

     

3 影响光学系统像质的主要因素

  • 物空间的一个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实际光学系统后,不再会聚于像空间的一点,而是形成一个弥散斑。一是由于光的波动本性产生的衍射;二是由于光学表面几何形状和光学材料色散产生的像差。

  • 象差是由光学系统的物理条件所造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光学系统都存在有一定程度的象差。

    单色光成像会产生性质不同的五种像差:影响成像清晰度的球差、彗差、象散、场曲;影响物象相似程度的畸变。

    不同色光通过光学系统时,成像差异称为色差:位置色差(纵向色差)和倍率色差(横向色差)。

系统通光口径确定后衍射是无法控制的。即使无任何像差,理想像点也不是一个几何点,而是一个弥散斑。当光学系统的性能仅受到衍射限制时,该光学系统的性能已达到了极限,称为衍射限制。



 光学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