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结构整合看中医疗法的道与术(二)

 博学多思写 2016-03-29


内容提要:继续分析一些公认有效的方法及其原理

1、下八髎:梨状肌、尾骨肌、髂尾肌直接连接盆底肌、直刺可以到前深线的后段,盆腔后壁

2、曲骨、大赫,横刺到会阴:此处为腹腔筋膜和盆腔筋膜的转换处

3、中极穴与腹白线、锥状肌的关系(关元透中极治疗尿频)

4、脐针原理——腹壁的张力枢纽

5、针刀放血原理、三棱针放血:小血管周围有筋膜捆绑,放血顺便松了筋。这就是为什么在不淤的地方放血不管用,必须看到或摸到

6、开穴的原理:应力异常、循环不良。例如皮肤褶皱为应力中心、肤色变异为浅筋膜循环异常。

7、拔罐原理:浅筋膜微血管破裂——再造

8、耳聋耳鸣的治疗方法解析

9、面瘫的治疗方法解析

10、天宗穴与冈下、小圆肌的关系

11、针法的层次:皮内针浮针、滞动针长圆针卢鼎厚阿是针松压针小针刀,分别针对不同层次和结构

12、用张力解释针感、和远端取穴的作用

13、解读脊柱手法

14、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

15、解读中医运动特点和优势

(1)丹田解读:重心与核心

(2)神与形:肌肉募集与反应

(3)慢与快:神经控制速度与弹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